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子部
诗丨丨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欧)
(阳修诗高亭可四/望绕郭青丨丨)灵长(唐书地理志武德二年汾州刺史 萧顗
引/文水入汾东北有丨丨渠又王缙传缙上)
(言国家庆祚丨丨福报所凭虽时多难无足道者江赋咨五才之/并用实 (第 29b 页)
 (我邦族矣性宽裕友爱过人王敦举兵刘隗劝帝尽除诸王司空/导诣阙请罪值顗将入导呼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不顾既见帝)
 (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导不知/而衔之后料检中书故事见觊表导流涕悲不自胜) 萧顗(李邕/大云)
 (寺禅院碑武德八年邦守/丨公讳丨护法之所建也)

(第 36b 页)
大破之
是年并州大总管襄邑王神符击突厥于汾东斩首五
百级虏其马二千匹汾州刺史 萧顗
斩突厥五千馀级
七年正月始州反獠举兵遣行台仆射窦轨讨之
四月通事舍人李凤起击万州反獠并平之
五月吐谷 (第 2a 页)
年民相率引文谷水溉田数百顷西十里有常渠武德
二年汾州刺史 萧顗
引文水南流入汾水东北五十里
有甘泉渠二十五里有荡沙渠二十里有灵长渠千亩
渠俱引文谷水溉田数千顷皆开元 (第 17a 页)
神符
击突厥于汾东斩首五百级虏其马二千疋汾州刺史 萧顗
斩突厥五千馀口
又曰太宗平东都凯旋亲被黄金甲陈铁马一万骑甲
士三万人前后部鼓吹俘二伪主及随神器辇辂献 (第 3b 页)
 章之末则道乃是一虚无恍惚无所准则之物何故
 如此说道字曰不可晓此类甚多因问如此说则似
 禅矣曰固是其徒如 萧子庄
李西山陈默堂皆说禅
 龟山没西山尝有佛经疏追荐之唯罗先生却是著 (第 21b 页)
 地正而不偏若以世之大段纷扰人观之若会静得

 固好若讲学则不可有毫发之偏也如天雄附子冷
 底人吃得也好如要通天下吃便不可(道夫/)
    萧子庄
先生问浦城有 (第 2b 页)
萧先生顗
受业于龟山之门不知所得
 如何道夫遂以萧先生所答范公三书呈先生曰元
 来是个天资自好朴实头底人初非学 (第 2b 页)
   罗氏门人
李愿中谓常存此心勿为事物所胜终日危坐而神彩
精明却不曾著书
   胡氏门人
张敬夫见识极高却不耐事说性善者叹美之辞
   杨氏门人
罗仲素严毅清苦 萧顗
(第 27b 页)
子庄
浦城人朴实廖刚字用
中南剑人助和议幸不为桧鹰犬胡珵字德辉为李伯 (第 27b 页)
 萧燧(字照邻固玄孙父增博究群书绍兴初应制举以书诋时相竟不仕而归燧幼能属文绍兴间)

(进士授平江府观察推官忤秦桧归孝宗时起为左司諌议论鲠切出知严州移婺州婺素知)


(其条教不劳而治累官至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奉祠卒谥正肃)

  萧顗(字子庄浦城人天资朴实少孤事母以孝闻母丧庐墓有灵芝之异与李郁陈彦罗从彦同受)

(第 14a 页)
 萧燧(字照邻固玄孙父增博究群书绍兴初应制举以书诋时相竟不仕而归燧幼能属文绍兴间)

(进士授平江府观察推官忤秦桧归孝宗时起为左司諌议论鲠切出知严州移婺州婺素知)


(其条教不劳而治累官至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奉祠卒谥正肃)

 萧顗(字 子庄
浦城人天资朴实少孤事母以孝闻母丧庐墓有灵芝之异与李郁陈彦罗从彦同受) (第 14a 页)
本不足以惑众徒,以一时取合人主,假势利以行之,至于已甚,故特为诸老先生之所诽诋。
龟山与胡文定书及答 萧子庄
书可见其意矣。

在今日,则势穷祸极,故其失人,人得见之,至若苏氏之言高者,出入有无而曲成义埋。
  萧楚
  萧服       萧韡
  萧振       萧杞
  萧舜俞      萧建功
   萧顗       
萧燧
  萧德藻      萧国梁
  萧之敏      萧逵
  萧渊       萧舜咨
  萧 ……重之。李朴被谪,时贫不能自给,建功为筑室居之。朴死,建功以女妻其子,李纲荐其操行坚正,累官知衡州。 萧顗
按《尚友录》:顗,字子庄,浦城人。天资朴实,少孤,事母以孝闻。及母丧,庐墓三年,日夕号慕。与李郁、陈
以兵趋云中,掩可汗后;段德操出夏州,阻其归。并州总管襄邑王神符战汾东,斩虏五百首,取马二千;汾州刺史 萧顗
献俘五千。虏陷大震关,纵兵掠弘州,总管宇文歆、灵州杨师道拒之,获马、橐驼数千。颉利闻秦王且至,引出塞
注〉旧曰:受阳开皇十年改焉,有文水。
按《唐书·地理志》:太原府太原郡文水,〈注〉武德二年,汾州刺史 萧顗,
引文水南流入汾州。
按《金史·地理志》:邳州下邳〈注〉有文水,
太原府文水〈注〉有隐泉山文水,
汾州 ……谷水在县西北,至榆城合文水。
文水县沁水,在县北八里山下,东南至文水。
文水部纪事
《山西通志》:唐 萧顗,
武德间为汾州刺史,引常渠水过文水南入汾,溉田数百顷。
《宋史·钦宗本纪》:靖康元年八月,河东察访使张
太宗本纪》:大业中,突厥围炀帝雁门,炀帝从围中,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
《山西通志》: 萧顗,
武德间汾州刺史,引常渠水过文水南,入汾,溉田数百顷。
李绩,曹州人。太宗时,为并州都督。尝筑东城,引
年复故名。西北二十里有栅城渠,贞观三年,民相率引文谷水,溉田数百顷;西十里有常渠,武德二年,汾州刺史 萧顗
引文水南流入汾州;东北五十里有甘泉渠,二十五里有荡少渠,二十里有灵长渠、有千亩渠,俱引文谷水,传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