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類書類
醫家類
雜家類
丨凉白居易诗披襟有馀凉丨丨)
(无纤埃唐无名氏驾幸芙蓉园赋鸣管则矫鸟不飞丨丨则轻花/自落范成大苦热次 耿时举
韵荷风丨丨昭苏我竹月筛匆慰藉)
(君/)青簟(王维诗丨丨日何长閒门画方/静又白居易诗露床丨篾丨)(第 25b 页)
五千疋十月乙巳遣其臣伪屯田郎中龚慎仪
进贺冬银器二千两锦绮绫绢共五百疋十二月癸卯
遣其臣伪工部郎中杨 元鼎
进贺正银三千两锦绮绫
绢一千疋辛巳江南进奉使朱巩商崇义等辞各赐器
币鞍马甚厚五年闰七月景所署泉州莭度 (第 31b 页)
(年而称之以此而言自 元鼎
以前之元皆有司所追命其实年号起 (第 3a 页)
元鼎
故元封改元始有诏书矣)吕氏曰 
(封禅书言天子封泰山反至甘泉有司言宝鼎出为 (第 3a 页)
元鼎
以今年为元封元年然则 (第 3a 页)
元鼎
年号亦追改也)
终军传对曰今郊祀未见于神祇而获兽以馈宜因昭时
令日改定告元对奏由是改元为元狩(刘仲冯 …… (第 3a 页)
氏谓年号起建元刘氏据封禅书谓起元鼎吕氏
元鼎
亦追改也元封改元始有诏曰登封泰山
至于梁父然后升䄠肃然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
其以十月为元封元年及征和之 (第 9a 页)
汉光禄挈令诸当试者不会都所免之 说文乐浪
挈令织徐铉曰挈令盖律令之书也沟洫志 元鼎

年上曰令内史稻田租挈重不与郡同注师古曰租挈
收田租之约令也

汉水令 公令

儿宽传宽表奏开六辅 (第 27a 页)
 玄宗制后土祠碑曰脽上祠者本魏地鄈丘之旧汉

家后土之宫汾水合河梁山对麓岁在癸亥(十一年)始有
事于兹焉二十年冬勒兵逾万骑旌旗亘千里校猎上
党至于太原赫威戎于朔陲霈展义于南夏肆觐东后
怀柔百神己未师顿于斋宫庚申亲祀于后祇圣考在
天侑而作主往者汉氏之祠也牲以养牛五岁茧栗无
所贵其诚藉以采席六重藁秸不得尚其质朕因其地
而不因其仪咨故实于方泽不遂过于 元鼎
于戏享于 (第 10b 页)
时自梁王以下作诗者二十五人(所纪之年不同盖台建于 元鼎
而赋诗乃)
(元封也) 文选注引汉武柏梁台卫尉诗 韩子齐景公
登柏寝之台

汉登单于台

武纪元封元 (第 18b 页)
    清河哀王 乘     常山宪王(舜)

武帝(名彻景帝太子在位五十四年寿七十一六子改元者十一自古未有年号始起于)

     (此建元六元光六元朔六元狩六 元鼎
六元封六太初四天汉四大始四征和四后)
     (元二)
    戾太子 据      齐怀王(闳) (第 5a 页)
  虡雕几刻镂盖极后世之选已然以崇宁之指尺
  既长而乐律遂高惟汉津亦自知之尝私谓其弟
  子任宗尧曰乐律高北方 元鼎
水又溢出律高则
  声过哀而国乱水溢出则国有变而境土丧没是 (第 24a 页)
子立后土祠于汾
阴睢上六月得宝鼎后土祠旁作宝鼎之歌
汉美阳鼎宣帝时美阳得鼎有司议多以为宜荐见宗
庙如 元鼎
故事张敞好古文字按鼎铭刻而上议今鼎
出于郊东并有刻书曰王命尸臣官此□邑赐尔旂鸾
黼黻雕弋尸臣拜手稽首 (第 4a 页)
 右为末蜜圆桐子大每服二十圆空心盐汤下
治赤眼(周元/亨传)
 用四物汤每服加熟大黄一块如栗子大者同煎服
 食后
明目(黄公友传云得/之沈 元鼎
丞相)
 用车前草自然汁调朴硝末临睡涂眼胞上来早洗
 去
又一方 (第 48b 页)
 (诏为黄金梵夹又以黄金为匣锁钥皆金也进呈毕/安奉于宗正寺玉牒殿士大夫罕有知其制度者予)
 (须在朝廷日宗正丞谢汲白本寺事论及玉牒问宰/执诸公制度赵 元鼎
曰不过刻如玉册耳予曰国家)
 (宗支之蕃自古无之每朝为一牒宗室官称名行女/与其夫皆录之以玉刋不其难乎 (第 3b 页)
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至中山晏温丨)
(黄丨丨焉有鹿过上自射之因以祭之至/长安公卿大夫皆议谓之宝鼎现改 元鼎)
伊尹负(丨丨/丨鼎)
(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东方朔传)乌获扛(丨丨任鄙丨/鼎朴牛杨子)孟说举(秦武 (第 2b 页)
用兵战功居多矣(按建元以来侯者表元光侯者四/元朔侯者二十元狩侯者十二皆)
(以匈奴封惟公孙宏以丞相封 元鼎
侯者十六皆以匈/奴南粤封惟如意以周后栾大以方术石庆以丞相封)
如建元以来王子侯者表元光侯者七元朔侯者 …… (第 2b 页)

二十七则知时之分封侯子施行次第矣(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七)
(元朔侯者一百二十七元狩/侯者二十五 元鼎
侯者三)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以大事为主所以观君臣之职分如高帝元年大事记 (第 2b 页)
耶按刘贡甫两汉刋误
元鼎四年方得宝鼎无缘先三年而称之封禅书云后
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自 元鼎
(第 5b 页)
德,学使旌之。
许德基妻屠氏
按《汉阳府志》:屠氏,汉阳人。成安县令屠斯立之女。适杭州通判许上选长子 文学德基。
十九而寡,子岳牧才周岁。氏守志抚岳牧成立,年二十生孙同癸,父子相继而死。甲申督学使者表其庐。氏年八十
云:当垂涕止弯弓之射,人以为狂。然临危多下石之徒,臣则不敢。士大夫多称之。
《齐东野语》:吴兴人谈重 元鼎
少领乡荐不第,晚就南廊更数试复不入,等章文庄兄弟皆与之同舍,嘉定戊辰,文庄兄弟在朝谈入京将更试请曰:
百七卷目录
 纪元部汇考一
  汉〈文帝一则 景帝二则 武帝建元二则 元光一则 元朔一则 元狩一则  元鼎
一则 元封一则 太初一则 天汉一则 太始一则 征和一则 后元一则 昭帝始元一则 元凤一则 元平一则 
  周〈桓王二则 庄王二则 惠王二则 定王三则 灵王一则 赧王一则〉
  汉〈高后三则 文帝二则 武帝建元一则 元光一则  元鼎
一则 元封一则 元帝初元二则 永光一则 成帝建始二则 河平一则 阳朔一则 鸿嘉一则 绥和一则 王莽始
  苏轼
  七月八日要阎公达承议晚酌   郭祥正
  丙戌闰七月九日与王必大登姑苏台招王浚明陈渊叔 耿时举
避暑次韵    范成大
  初秋              前人
  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      ……凄其。岁往岂再得,绿发含霜滋。寓意不在饮,营驾君莫辞。
丙戌闰七月九日与王必大登姑苏台招王浚明陈渊叔 耿时举
避暑次韵  范成大

始贺火流西,还嗟斗斜闰。馀暑犹强颜,新凉颇难进。燥刚渴欲坼,焦卷秃如烬。炎官扶
卫州防禦判官阎恕、承事郎高复亨、文林郎翟询、敦武校尉王景晞、进义校尉任师望,坐与居实等转相传教,或令 元鼎
逃避,居实、长行、震亨、元忠各杖八十,修、圭、询、恕、复亨、翟询各笞四十,景晞、师望各徒二年,官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