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法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处士汉中李固年四十又通
游夏之艺履颜闵之仁洁白之节情同皦日忠贞之操
好是正直卓冠古人当世莫及元精所生 王之佐
臣天
之生固必为圣汉宜蒙特徵以示四方夫有出伦之才 (第 14a 页)
人伦(尧时) 通典尧时弃为后稷兼掌司马 礼
记正义郑玄云祝融为尧司马 淮南子尧之佐九人
舜之佐七人武 王之佐
五人 考工记注六官之记可
见者尧育重黎之后羲和及其仲叔四子掌天地四时
夏书乃召六卿商周虽稍改职名六官 (第 4a 页)
    汤二臣 周五佐五臣
楚辞东方朔七谏虽有八师而不可为王逸注八师谓
禹稷卨皋陶伯夷垂益夔也言尧舜有圣贤之臣八人

以为师傅 战国策颜斶曰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
五丞汤有三辅注舜七友雒陶(一作雄陶)方回续牙(古今人表作身)
柏阳东不訾秦不虚灵甫也 见陶潜圣贤群辅录(尸子止载六人古今人表止)
(五人皇甫士安逸士传载七子) 淮南子道应训尧之佐九人舜之佐
七人武 王之佐
五人注尧九佐谓禹皋稷契夷倕益夔
龙也舜七佐与尧同武王五佐谓太公周召毕毛也
孔丛子孔子曰闻诸老聃昔者虢 …… (第 2b 页)
一人谓文母 书注同(刘敞以为子无臣母)
(之义盖邑姜也九臣治外邑姜治内)

武王五佐

吕氏春秋武王 之佐
五人(文选五臣兹六注引之)注五人周公旦
召公奭太公望毕公高苏公忿生也

周八虞 八士

晋语文王询于 (第 7a 页)
亡故荀息非霸 王之佐
乃战国兼并之臣也若宫之奇
则可谓忠臣之谋也
蒋子万机论曰太史迁云颜回虽笃行不遇仲尼不能
彰其名也故五 (第 13b 页)
管仲曰隰
朋可其为人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坚中足以为表
廉外可与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
王之佐
也君其用之管仲死桓公不用隰朋而用竖
刁三年桓公南游堂邑竖刁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 (第 3b 页)
子贱使臣书而掣臣肘书恶而又怒臣邑吏
皆笑之此臣所以去之而来也鲁君以问孔子孔子曰
宓不齐君子也其才任霸 王之佐
屈莭而治单父将以
自试意者宓子以此諌乎公悟太息曰此寡人之不肖 (第 3b 页)
    鸑鷟

国语曰周之兴鸑鷟鸣于岐山
说文曰鸑鷟凤属神鸟也三辅决录注曰太史令蔡衡云色多紫者为鸑鷟
左思吴都赋曰鸑鷟食其实
后汉书贾逵传曰明帝永平中有神雀集宫殿官府冠羽
有五采色帝异之以问临邑侯刘复复不能对荐逵博物
多识帝乃召见逵问之对曰昔武王终父之业鸑鷟在岐
(鸑鷟凤之别族也周大夫内史过对周惠/王曰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事见国语)宣帝威怀戎狄

神雀仍集此胡降之徵也
唐书曰张鷟字文成聪警绝伦书无不览为儿童时梦
紫色大鸟五色成文降于家庭其祖谓之曰五色成文
凤也紫文鸑鷟也为 王之佐
儿当以文章瑞于明庭因
以为名字
    鹓雏
山海经曰南隅之山其鸟鹓雏
庄子曰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惠子 (第 16b 页)
然后功夫是之
谓通忠之顺夺然后义杀然后仁上下易位然后贞夫
是之谓权险之平
吕览务本篇 尝试观上古记三 王之佐
其名无不荣 …… (第 3a 页)
者其实无不安者功大也诗云有渰凄凄兴雨祁祁雨
我公田遂及我私三 王之佐
皆能以公及其私矣俗主 (第 3b 页)
之佐
其欲名实也与三 (第 3b 页)
王之佐
同而其名无不辱者其
实无不危者无公故也皆患其身不贵于国也而不患
其主之不贵于天下也皆患其家之不富也而 …… (第 3b 页)
源也推斯言之则泰日少乱日多政
教渐颓欲国之无危不可得也又非徒唯然而欲借令
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遗绪得中贤 之佐
而树国本根不
深无干辅之固则所谓任臣者化而为重臣矣何则国
有可倾之势则执权者见疑众疑难以屏信而甘受死 …… (第 10b 页)
谓也四时之吏五行 之佐
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
亲而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 (第 45b 页)
又处士汉中李固年四十通游夏之
蓺履颜闵之仁洁白之节情同皦日忠贞之操好是正
直卓冠古人当世莫及元精所生 王之佐
臣天之生固
必为圣汉宜蒙特徵以示四方夫有出伦之才不应限
以官次昔颜子十八天下归仁子奇稚齿化阿有声若 (第 49a 页)
  义烈(三十六则/)
吕览高义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
虽谓之穷通也行不诚义动不缘义俗虽谓之通穷也
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故当功以受赏当罪

以受罚赏不当虽与之必辞罚诚当虽赦之不外度之
于国必利长久长久之于主必宜内及于心不惭然后
动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
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
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 王之佐

显焉取舍不苟也夫子墨子游公上过于越公上过语
墨子之义越王说之谓公上过曰子之师苟肯至越请 (第 1b 页)
王谓左右曰辩矣客之以说胜寡人也故老
子曰勇于不敢则活由此观之大勇反为不勇耳昔尧
之佐九人舜之佐七人武 王之佐
五人尧舜武王于九
七五者不能一事焉然而垂拱受成功者善乘人之资 (第 6a 页)
见其哭也听言怒者不若见其斗也说与治不
诚其动人心不神
  务大(二则/)
吕览务大篇 尝试观于上志三 王之佐
其名无不荣
者其实无不安者功大故也俗 (第 35b 页)
之佐
其欲名实也与
(第 35b 页)
王之佐
同其名无不辱者其实无不危者无功故也
皆患其身不贵于其国也而不患其主之不贵于天下 (第 35b 页)
光跋扈于咸阳河北三盗盘据而纷错晟独提
孤军以抗之卒能秉义挺忠以剪贼泚之党史臣谓师
入长安而人不知虽三 王之佐
无过其能可谓仁义之 (第 42b 页)
姓之所利也是故天
下王之(天下乐推/以为王)知盖天下继最一世(其继败续亡能/成天下之功也)
材振四海 王之佐
也千乘之国得其守诸侯可得而臣
天下可得而有也万乘之国失其守国非其国也天下
皆理巳独乱国非其国也诸侯皆 (第 10a 页)
曰宓子使臣书而掣臣肘书恶而又
怒臣邑吏皆笑之此臣所以去之而来也鲁君以问孔子
子曰宓不齐君子也其才任霸 王之佐
屈节治单父将
以自试也意者以此为谏乎公寤太息而叹曰此寡人
之不肖寡人乱宓子之政而责其善者数矣微二史寡 (第 48b 页)
耶究观古今无不一揆诚
有味其语然怪寻为王根论此何也班固言根辅政数
虚己问寻五侯亡国之臣犹知虚已后世兴 王之佐

不能矣汉世以术数操纵为吏有声绩者韩延寿张敞
尹翁归之流而赵广汉尤独为民所称思然强家巨姓
盗夺纵横 (第 10a 页)
 不称善不胜称也更宜知之
问帝王之学与韦布不同然乎曰若然则必须还得帝

 王乃可为帝 王之佐
否则学既不同又安可以佐帝
 王理天下论道经邦宏宣治化乎夫自天子以至于
 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故曰尹躬 (第 3a 页)
易日抄〈自序〉
  汪深周易占例〈自序〉
  王野翁见易篇〈自序〉
  王野翁周易分注〈自序〉
   王之佐
系辞解〈黄震后序〉
  赵良震易经通旨〈陈高序〉
  严养晦先天图义〈牟巘序 戴表元序〉
  王申子 ……院国史院校勘,其时尚程朱易说,皆骇所闻见。吴草庐先生方为冑监师,见而说之,故所注易纂言,多采其说。 王之佐《
系辞解》〈阙〉
卷按黄震后序:易示吉凶,所以吉,所以凶,则有理存焉。自晋人以老易并言,遂矫诬圣经,以
说一卷〈佚〉
吕祖谦周易系辞精义〈注〉宋志二卷〈存〉
黄干系辞传解一卷〈存〉
柴中行易系集传〈佚〉 王之佐
系辞解〈佚〉
柴元祐易系辞说〈佚〉
舒浒系辞释三卷〈佚〉
何基系辞发挥二卷〈未见〉
亡名氏系辞要旨〈
无意邪。孔、墨是已。故老子曰:勇于不敢则活。由此观之,大勇反为不勇耳。
昔尧之佐九人,舜之佐七人,武 王之佐
五人;尧、舜、武王于九、七、五者,不能一事焉。然而垂拱受成者,善乘人之贤也。故老子曰:夫代大匠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