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子部
李洞诗)
(烟沉陇山色西望涕丨丨法/苑珠林云雾晦合密雨丨丨)丁零(魏书卫操传南壹王室北服丨/丨招谕六 狄咸
来归诚杜氏通)
(典桓帝时鲜卑檀石槐者部落畏服遂推为大人檀石槐乃立庭/于弹污山歠仇水去高柳北三百馀里 (第 40b 页)
武侯谋自安计登楼去梯处也) 四知 九成(四知/台在)
(昌邑为杨伯起建于九成台在韶州府北城上/太守 狄咸
宴苏轼 此轼即席作铭自书刻石) 厌气
 凌云(厌气台在徐州丰县城中秦始皇东游以厌王/气因筑此台 (第 22a 页)
月诏以来年春有事于丨丨四月二月至脽坛祀后土/地祇作丨丨礼成诗赐百官 江淹北伐诏冕旒济河)
(剪彼凶 狄咸
秩中岳望祀丨丨则声教鬯矣丨/皇甫汸诗燕月悬知临太乙淮流争得向丨)
汾阳(晋语公子絷吊公子夷吾于梁公子 (第 34a 页)
甫有丨丨宫诗杨吕览见二女下宫南/部新书唐天宝七载以给事中 钊充丨丨宫使 使)
(之名自此始/宋守 狄咸
建) (明一统志丨丨台在韶州府西北城上/刘潜为安成王让江州表见六辔下)
(宋文帝登景阳楼诗崇堂临万雉 (第 38b 页)
  冕

冕旒(后汉书蔡茂傅郭贺拜荆州刺史显宗巡狩到南/阳特见嗟软赐以三公之服黼黻丨丨敕行部去)
(襜帷使百姓见其容服以章有德每所经过吏人指以/相示莫不荣之 齐书郁林王纪风土异宜百民舛务)
(刑章治绪未必同源妨本害政事非一揆丨丨属念无/忘夙兴 元史英宗纪命将作院更制丨丨 古今注)
(牛亨问曰丨丨以繁露何也答曰缀珠垂下重如繁露/也 江淹北伐诏丨丨济河剪彼凶 狄咸
秩中岳望祀)
(汾阴则声教鬯矣残庾信周兖州刺史广饶公郑常神/道碑襜帷入境贪 者解印丨丨从政仁义者郊 (第 15a 页)
  (丨丨之台宴/八纮之圃) 九成(谢朓观朝雨诗既洒百常观复集丨/丨台梁简文帝侍游新亭诗遥瞻十)
  (里陌傍望丨丨台又苏轼丨丨台/铭引韶阳太守 狄咸
新作丨丨台) 灵台(诗经始丨丨三/辅黄图周文王)
  (丨丨在长安/西北四十里) 钧台(左传夏启有丨 (第 12a 页)
舣舟亭 在芙蓉驿。今废。
九成台 旧名闻韶台。在北城上。建中靖国元年五月,苏子瞻与苏伯固北归,郡守 狄咸
延之台上。伯固谓舜南巡奏乐于此。台宜名九成。子瞻即席为铭,自书刻石台上。后以元祐党事,碑毁台圮。遂以 ……近河。嘉靖十七年建。今废。金鉴堂 宋时建。在府治西花园中。取金鉴,录故名。
思古堂 在府堂西。宋郡守 狄咸
建。苏子瞻铭。以为谋议出政之所。又有燕乐、鱼乐二亭。政宝堂 在府治西花园中。宋时有苏轼、黄庭坚石刻, ……潘伯恭建。余靖记。望京楼 在曲江县武水西。宝元二年,尚书余靖记。
洧水馆 在韶郡城南。景祐五年,太守 狄咸
建。余靖记。
乐昌县
古城二 一在今县西二里。相传赵佗所筑。上抵泷口。隋时以其地为县治。今名城头;一
。故朝廷有以待之。明年四月,乃下敕赐名永通。时天子亲享明堂之岁。五月吉日。
《九成台铭》苏轼
韶太守 狄咸
新作九成台。玉局散吏苏轼为之铭曰:自秦并天下,灭礼乐韶之不作盖三千三百二十有三年矣。其器存,其人亡。
完异,而形同声同,没水同,出现之地,异而所获之日,又同手摸心赏直,令人神游三千载而上矣。昔东坡苏氏以 狄咸
作九成台,自称玉局散,吏喜为之记。余谓其慕浮名而亡真器也,今两具汉泯而明现,两失而同现,人亡而器存,
商,周尺仍分于清浊。道欲详解,事资学博。傥非夔、旷之徒,孰能正一代之乐。
《九成台铭》前人
韶阳太守 狄咸
新作九成台玉局散,吏苏轼为之铭曰:自秦并天下,灭礼乐,韶之不作,盖千三百一十有三年。其器存,其人亡,

韶州府
金鉴堂 在郡治西花园中。宋末建,取唐张九龄所上金鉴录,故名。
思古堂 在古府堂西。宋郡守 狄咸
建,苏轼书扁,左右有燕誉、鱼乐二亭。
政宝堂 在郡治西花园中。宋苏轼、黄庭坚石刻尚存。
清淑堂 在郡
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已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九成台铭》前人
韶阳太守 狄咸
新作九成台,玉局散吏苏轼为之铭曰:

自秦并天下,灭礼乐韶之不作,盖千三百二十有三年。其器存,其人亡
古堂山前事迹古来多。风雨尘埃竟若何。惟有白水秦处士。数篇佳句不曾磨。〉思古堂〈元一统志堂在韶州郡宅守 狄咸
建。苏轼名并书。今堂亦火矣。韶州府曲江志郡治西为华国有金镜吏隐思古三堂不存建安志县治东有堂曰不欺。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