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钱唐而筑之堤浚广德而疏其隘则唐白居易任侗
 也周因令奉化而浚灵济陈浑令馀杭而开南湖陆
 明允叠龙潭之石 李浚
筑阳陂之湖孟简观山阴而
 新河北开王济刺杭州而斗门增置诸贤相继卓有
 成绩而兴利障患全浙赖之即今感其 (第 51a 页)
时迁都指挥使 傅思让有力善射以破契
丹功四迁容州观察使 田况少卓荦有大志举进士
甲科尝上治边十四事  李浚
父超有阴德浚举进士
为御史屡上言事台中称直后擢枢密直学士(同/上)
集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去 (第 15b 页)
 李宗谔(字昌武昉第三子七岁能文举进士累官翰林学士为人风流儒雅内行淳至事继母以)

(孝闻与弟宗谅友爱所著有文集及内外制次子昭述赐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从子昭遘能文)


(授馆阁校理累官工部郎中)

  李浚(信都人父超有阴德浚举进士尝为御史台推直官屡上书言事迁开封府推官擢枢密直学)

(第 5a 页)
 止添一纪为四十九至其数果卒

同甲同休戚
  李浚
与李宗谔同宗同甲后一日而生平日休戚一
 同宗谔死浚后一日
保守门阀
 真宗谓李宗谔曰国朝将相之家世绪 (第 10b 页)
   大官高寿者
夲朝大官最享高寿者凡三人曰太傅张公士逊枢相
张公升少师赵公槩皆寿至八十六又二人次之曰陈
文惠公尧佐至八十二杜祁公衍至八十二又一人次
之曰富文忠公弼寿至八十馀皆不及焉故文惠致政

以诗寄退傅曰青云岐路游将遍白发光阴得最多盖
谓是也仁宗笃师傅恩遇公特厚致政后每大朝会常
令缀两府班公时已八十馀而拜跪轻利仁宗晚乃飞
白百岁二字赐之公遂进歌以谢优诏褒荅此虽汉显
宗之遇桓荣不过是也(出青箱/杂记)
   将相世家 李密学浚
与李昌武宗谔同宗同岁月后一日而生二
人者毕生休戚惨舒一与之同及昌武死浚亦后一日 (第 1b 页)
  祸福不相远
汉高祖与卢绾同里同日生及壮学书又相爱终之高
 祖帝汉卢绾王燕皆处非常之地则知庚甲稍同祸
 福亦不甚相远因而推之 李浚
与李宗谔同宗同甲
 后一日生平生休戚同宗谔死浚后一日死李摰与
 李行敏同宗同年发科第同甲子又同门摰尝 (第 10a 页)
 神不服药尧叟有集验方百本刻石桂州驿舍人颇
 赖之又以地气蒸暑为植柳凿井每三二十里必置
 亭舍什器人免渴死 李右司浚
字德渊冀州信都人父超为禁军卒尝从潘 (第 1a 页)
 人顾元庆

  摭异记 (李浚/
)
 浚忆儿童时即历闻公卿间叙国朝故事且兼多语
 其世事特异者取其必实之迹暇日缀成一小轴贮
 之松窗 (第 76a 页)
曰汝无羡后十年却于汝/手作差遣治平初宝臣擢枢密院副使仲仪复以端明)
(殿学士为渭/帅闻见录)同甲相类 (李浚
与李宗谔同宗丨丨后一/日而生平日休戚一同宗谔死)
(浚后一日卒/王壶清话)同庚作会(文潞公保洛日年七 (第 3a 页)
上草写三十七字大年梦
中颇惊曰得非数乎道士微笑曰许添乎道士点头梦
中命笔止添一点为四十七至其数果卒 李密学浚
与李昌武宗谔同宗同岁月后一日而生二
人者平生休戚惨舒一无不同及昌武死浚亦后一日
卒昌武即司空昉第三子 (第 5b 页)
五十二

《明皇十七事》李德裕 《开天遗事》王仁裕 《开天传信记》郑棨 《幽閒鼓吹》张固 《摭异记》 李浚
卷第五十三

《南渡宫禁典仪》 《乾淳御教记》 《燕射记》 《唱名记》
《天基圣节乐次》 《乾淳教坊
     萧虚集
  周自然      席应珍
  蒲从善      顾太真
  薛朝阳       李德渊
  刘渊然      王允中
  周枢       施举
  徐舫       王宗道
  简中阳  ……矣。沐浴整衣端坐,题云:翛然一梦本非仙,百岁何妨欠七年。昨夜昆崙孤顶上,一声霹雳旧青天。掷笔而逝。 李德渊
按《武当山志》: 李德渊,
号古岩,金台人。自幼入陕西重阳万寿宫出家,道德《南华三教经》书得其要旨。壮年游武当,于紫霄宫礼高士,
  陈文妻郭氏
  蔡安继室黄妙观    宋史妻陈贞姐
  康居禄妻黄五姐    黄伯英妻雍氏
   李德渊
妻陈氏     官世慎妻王秀娘
  黄应斗妻王祥娘    李子春妻黄足娘
  郭子成妻邓奴娘     ……其麦而下雍,麦磨旋如初。咸诧为节孝所感。孀居三十馀年,年六十,耆老李维则等上其事,洪武间诏旌其门。 李德渊
妻陈氏
按《长泰县志》:陈氏,人和里 李德渊
妻,龙溪县陈景从次女也。年十九丧夫,遗腹四月,生子天赐。时舅姑与夫三丧皆未葬,氏哀毁,抚遗孤,劳苦万
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三百九十二卷目录
 李姓部列传十二
  宋二
  李继和       李浚
  李垂       李晦辞
  李知顺      李延渥
  李衢       李士安
  李祚  ……閤门使,擢殿前都虞候、领端州防御使。大中祥符元年卒。弟继恂,至洛苑使、顺州刺史。子昭逊为供备库使。 李浚
按《宋史·潘美传》:李超子浚,字德渊。中进士,累擢秘书、知康州。咸平中,入为刑部详覆、御史台推直官。
失。时孝宗已不豫,犹颔之。再迁郎中。与李承勋、魏校、余祐善,时称南都四君子。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 李浚
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禽之。思明叛族黄文昌四世杀知府,占三州二十七村。副总兵康泰偕世宁入
殿崇班为青、齐、淄、潍州巡检。进礼宾副使、石隰缘边同都巡检使,徙秦州钤辖。建小落门砦,亲率士版筑。会 李浚
知秦州,因就赐白金五百两。天禧中,知代州。先是,蕃部获逃卒,给绢二匹、茶五斤,卒皆论死。时捕得百三十
符四年,车驾祀汾阴,以为西京旧城巡检、钤辖。礼成,加授北作坊使,充赵德明官告使。又为鄜延钤辖。会秦州 李浚
暴卒,上语近臣曰:天水边要,宜速得人。马知节称佶可任,上然之,遂改骐骥使,就命知秦州。至州,置四门砦
贵。而光献、章怀皆称贤后,非偶然也。君子谓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为宋良将第一,岂无意哉。若 李浚
者,亦以才干自结主知,遂历清显。谓为阴德所致,理或然也。
《御将》苏洵
人君御臣,相易而将难。将有二
师禅师,以传奉得官者三十有七人。十二月,预度天下僧道六万人。以救山陕饥,命工部侍郎杜谦,率郎中萧冕、 员外郎李浚
修浚运河。命户部左侍郎李衍理陕西边储。诏开中两浙盐课,以给三边。发江南折粮银十五万两,并关中、两淮、
里,行旅无山水之患。有铜。
富阳,紧。北十四里有阳陂湖,贞观十二年令郝某开;南六十步有堤,登封元年令 李浚
时筑,东自海,西至于苋浦,以捍水患,贞元七年,令郑早又增修之;王州有橘,以供贡。
于潜,紧。武德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