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雜家類
藝術類
皆瓜子金也普惶恐顿首谢曰臣未发书实不知)
(帝叹曰受之无妨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尔)
十瓮(尚书故实 智永禅师
往住吴兴永福寺积年学书/秃笔头丨丨每瓮皆数石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 (第 33b 页)
称曰太师竹
廉布字宣仲山阳人张邦昌之婿工山水尤善枯木丛
竹奇石学坡公青出于蓝(已上皆载/图绘宝鉴) 宋僧智永
成都人工小景长于传摹宛然乱真 (第 27b 页)
智永
以书名此以画名 (第 27b 页)
  智永
唐僧智永王逸少七代孙妙传家法为隋唐间学书者
 宗匠写真草千文八百本散于世求书者如市所居
 户限为之穿穴用铁叶裹之人谓之铁门限 宋僧智永
成都人长于传模宛然逼真见画继
 中外同名
  杨仆
前汉宜阳人杨仆为楼船将军击南越有功封将梁侯 (第 32b 页)
 如插花舞女援镜笑春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
 飞钟繇书如云鹤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
 过米元章采隋唐至本朝得一十四家续之 僧智永
 
书经气骨清健大小相杂如十四五贵胄𥚹性方循 (第 10a 页)
    论书       十体书二

释元雅不载于传好古喜学于科斗小篆各为千文以
隶书识其侧其科斗小篆笔意淳古而隶书复洒然不
恶亦不谬于用心也且隶书生于篆而篆法又祖科斗
推本而言则字字固有源流不容妄作元雅者既以隶
而求篆又缘篆而作科斗则其知所本矣复于每体各
为千字则又见所学进修而该备欤初梁武帝得羲之
千字令周兴嗣次之自尔书家每以是为程课如 智永
草千文多至于八百本其说谓学者以千字经心则自 (第 5b 页)
    仆射帖      芝兰帖
任畴不知何许人也颇工行书其步骤类欧阳询得险
劲妩媚之妙大抵唐人多宗欧虞褚柳不知书法成于
王氏羲献父子散于百家家自为学各持一体语其大
成则无有也故昔之为论者谓欧阳真行本出献之及
其成就则别成一家于是风流则严于 释智永
而润色
则寡于虞世南其优劣不能不与诸子相后先耳如畴 (第 3b 页)
者又得询之一体而非询之比其品第固自可见盖以
志其上者不可得而乃得其次也今御府所藏行书一
    郎中帖
林藻不知何许人也传记莫得而详其行实作行书其
婉约丰妍处得 智永
笔法为多有唐三百年书者特盛
虽至经生辈其落笔亦自可观盖唐人书学自太宗建
弘文馆为教养之地一时习尚为盛 (第 4a 页)
至后之学者随其
所得而各有成就如藻之于 智永
是也初永刻意学书 (第 4a 页)
于王羲之而颇得其妙而所乏者风神议者谓其章草
入妙隶书入能于是一字之出可直五万其为当时所
慕如此藻之步骤盖出入 智永
之域者惜乎不能究永
之学亦交一臂而失之也今御府所藏行书一
    深慰帖
徐凝进士也亡其系喜作诗当时 (第 4b 页)
张芝蜀得诸葛亮晋得张华郗愔王谢子弟辈十
九人宋得谢灵运羊欣齐得刘珉梁得沈约辈三人陈得
江总辈九人隋得 释智永
唐得张颠释怀素亚栖辈二
十人五代得杜荀鹤杨凝式辈三人本朝得钱俶米芾
蔡襄杜衍等辈且不得人人而自举特取 (第 2a 页)
   陆 缮
    毛 喜      江 总
    郑 㐰      陈 逵
   隋
     释智永
沈约吴兴武康人也官至尚书令少家贫一意书史燃
膏继晷昼夜不倦母恐其劳夜即灭烛约即以昼之所
读夜辄诵之遂 …… (第 1b 页)
    民务帖
陈逵无传于史其书不多见作行草古而腴肥而不剩
肉虽未足以追配昔人要之盖尝论学又复不恶亦自
可珍至于草字则飘发不滞稍有羲献之风盖亦非规
矩形容王氏者至其合处乃有一斑虽欲勿取其可舍
诸虽然于众人则有馀于作者则不足故其书名独不

赫然与前人争长宜哉今御府所藏二
   草书
    岁终帖
   行书
    明愿帖 释智永
会稽人也晋右将军王羲之之裔学书以羲之
为师法笔力纵横真草兼备绰有祖风初励志书札起
楼于所居之侧因自誓 (第 8a 页)
    书谱序上下二   千文
周嶬不知何许人也天成间作牧泌阳世以翰墨称喜
怀素书心慕手追作草字得师法有赠怀素草书歌者
嶬亲笔之故字画尤加奇崛当时如 智永
梦龟高闲辈
皆以书称于唐而怀素得王氏羲献法为多宜其嶬一
意于师习也今御府所藏草书一
    赠怀素草 (第 6a 页)
    梦游天姥山等歌五
释亚栖洛阳人也经律之馀喜作字得张颠笔意昭宗
光化中对殿庭草书两赐紫袍一时为之荣每论张颠
云世徒知张之颠而不知实非颠也观其自谓吾书不

大不小得其中道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则果颠也耶
此亚栖所以独得而世俗未必知也观其谢真人帖与
草书千文其所谓颠者与今御府所藏草书一十有五
    对御草书歌    观 智永
草书歌
    观怀素草书歌   观高闲草书歌二
    几何赋      潇湘逢故人赋二
     …… (第 5b 页)
    中丞帖      雨雪帖
释辩光江南人也潜心草字名重一时吴融赠其歌曰
忽时飞动更惊人一声霹雳龙蛇活司空图亦为之歌
曰看师逸迹两师宜高适歌行李白诗当时称美著于
篇籍者不可胜数苟非研精覃思讵能至是耶昔 智永

学书四十载不下经阁世号铁门限怀素观夏云随风
顿悟笔意彼皆不以外物撄拂其心遂能造妙观辩光
墨迹笔势遒健 (第 6b 页)
虽未足以与 智永
怀素方驾然亦自是
一家法为时所称岂一朝夕之力欤今御府所藏草书

    赠登第等诗    千文
释 …… (第 7a 页)
    将箴
释贯休字德隐姓姜婺州兰溪人七岁出家日诵书每

过千字不复遗忘工为歌诗多警句脍炙人口以至丹
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
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已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
天复中入蜀往益州东禅院赐号禅月作字尤奇崛至
草书益胜崭峻之状可以想见其人喜书千文世多传
其本虽不可以比迹 智永
要自不凡有歌诗千馀首号
禅月集行于世今御府所藏八
   草书 …… (第 8a 页)
    梦游仙诗
释梦龟莫知其系天复中寓东林寺作颠草奇怪百出
虽未可语惊蛇飞鸟之迅而笔力遒劲亦自是一门之
学唐兴士夫习尚字学此外惟释子多喜之而释子者
又往往喜作草字其故何耶以 智永
怀素前为之倡名
盖辈流耸动当世则后生晚学瞠若光尘者不啻膻蚁 …… (第 8b 页)
 谢马鞭诗
    寄新罗剑帖    临张颠千文
    千文二
释文楚失其世系性乐岑寂惟喜作草书学 智永
法颠 (第 9a 页)
献之鄱阳帖
右军威略帖八十二字入梁唐御府至宋入苏大简
家崇宁癸未襄阳米芾审定真迹其图书有秘玩手
智永禅师
临右军四帖后东坡跋云辨书如听响切脉 (第 16b 页)
藏法书名画伯时自少好之遂悟古人用笔 宋僧智永
成都人工小景长于传摹宛然乱真唐 (第 44b 页)
智永
以书名此以画名
黄鹤山樵画款或作王子蒙又或作叔铭
夏圭雪江归棹卷于浦溆曲港间作麂眼短篱丛竹蒙
茸雪屋 (第 44b 页)
   智永千字文
梁武帝得右军遗书令殷铁石拓一千字每字一纸杂
碎无序命散骑侍郎周兴嗣次为韵语当其成时一夕
须鬓尽白谓心力极于此矣当时甚重之诏令萧子云
写进而后世以书名者率作千字以谓体制尽备可以
见其笔力然非书得成法者亦不能尽工也 智永
为羲之七代孙妙传家法为隋唐学书者宗匠住 (第 27b 页)
秃笔十八瓮 僧智永
善书以百本散于江南诸寺各留
一本其所居吴兴学书积年有秃笔十八瓮
飞帛三百点仁宗飞帛书尤为神妙至和中有 (第 11b 页)
须一诗杨乃作一绝句云尖
头奴有五兄弟十八公生四客卿过我书斋无一事似
应终日侍陶泓(百家/诗)
退笔冢 僧智永
学书有旧笔头数石瘗之号退笔冢(文/房)
(四/宝)
铭心写言傅云笔铭曰韡韡彤彤冉冉轻翰正色玄墨 (第 3a 页)
书李思训碑,
云麾将军李秀碑,北海太守李邕行书,石在陕西蒲城县者,最妙一在顺天府良乡县学,石刻不及。 僧智永
千文一行,真一行草,末有大观,己丑薛嗣昌记,石在陕西西安府学。
卢府君碑,      陀罗尼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