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儒家類
類書類
 见得天地之情正大天地只是正大未尝有些子邪
 处未尝有些子小处又曰且如今言药性热药何尝
 有性只是他所生恁地(道/夫) 徐子融
以书问枯槁之中有性有气故附子热大黄寒
 此性是气质之性陈才卿谓即是本然之性先生曰
 子融认知觉为性故 (第 9a 页)
 放不下但常常以此两端体察若见得时自须猛省

 急摆脱出来(闳祖/) 徐子融
问水火明知其可畏自然畏之不待勉强若是
 人欲只缘有爱之之意虽知之而不能不好之柰何
 曰此亦未能真知而 (第 7a 页)
 时中之道施之得其宜便是文蔚曰通书云性者刚
 柔善恶中而已此一句说得亦好先生点头曰古人
 自是说得好了后人说出来又好 徐子融
曰上蔡尝
 云一部论语只如此看今听先生所论一部周易亦
 只消如此看先生默然(文/蔚)
可久则贤人之德 (第 15b 页)
 又忽然在四方万里之外庄子所谓其热焦火其寒
 凝冰凡苟免者皆幸也动不动便是堕坑落堑危孰
 甚焉文蔚曰 徐子融
尝有一诗末句云精一危微共 (第 59a 页)
 如爱亲无所不顺天之生我安顿得好令我富贵崇
 高便如父母爱我当喜而不忘安顿得不好令我贫
 贱忧戚便如父母欲成就我当劳而不怨 徐子融
(第 34a 页)
 日而语(友/仁)
佛家有流注想水本流将去有些渗漏处便留滞(盖/卿)
僧家尊宿得道便入深山中草衣木食养数十年及其
 出来是甚次第自然光明俊伟世上人所以只得叉
 手看他自动(方/) 徐子融
有枯稿有性无性之论先生曰性只是理有是
 物斯有是理子融错处是认心为性正与佛氏相似
 只是佛氏磨擦得这 (第 22a 页)
 不敢自专也然月与事常差两月恐圣人作经又不

 若是之纷更也不若缺疑之为愈
徐子融
有性无性之说甚悉云气质之性只是本然
 之性堕在气质中
答宋深之谓子莫执中与三圣执中文同意异及孔孟
  (第 49b 页)
  (事亲兼常变而言如曾子是常舜伯奇之徒皆是/变此在人事言者如此天道则不然直是顺之无)
  (有不合者○ 徐子融
曰先生曰事亲是事/天底样子只此一句说尽西铭之意矣)
西铭之书指吾体性之所自来以明父乾母坤之实极
 乐 (第 28b 页)
 野狐能人立故能为怪如猪则极昏如草木之类荔

 枝牡丹乃发出许多精英此最难晓 一草一木皆
 天地和平之气 答 徐子融
曰程子言性即理也此
 一句自古无人敢如此道心则知觉之在人而具此
 理者也张子又言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 …… (第 28a 页)
 下无无性之物除是无物方无此性若有此物即如
 来喻木烧为灰灰阴为土亦有此灰土之气既有灰
 土之气即有灰土之性安得谓枯槁无性也  徐子
 融
谓枯槁之中有性有气故附子热大黄寒此性是
 气质之性陈才卿谓即是本然之性曰 (第 29b 页)
子融
认知觉
 为性故以此为气质之性性即是理有性即有气是
 他禀得许多气故亦只有许多理才卿谓有性无仁 (第 29b 页)
 卿一室萧然有以自乐令人敬叹日用工夫精进如
 此尤为可喜若知此心此理端的在我则参前倚衡
 自有不容舍者  徐子融
志趣操守非他人所及大
 率志气刚决痛快无支离缠绕之弊余正叔在此无
 日不讲说终是葛藤不断也方叔看得道 (第 12b 页)
 安顿得好令我富贵崇高便如父母爱我当喜而不
 忘安顿得不好令我贫贱忧戚便如父母欲成就我
 当劳而不怨 徐子融
曰先生谓事亲是事天底样子
 只此一句说尽西铭之意矣○知化则善述其事穷
 神则善继其志这志便是那天地之 (第 21a 页)
 是异曰谢氏之说地步阔于身心事物上皆有工夫
 若如禅者所见只看得个主人翁便了其动而不中
 理者都不管矣 徐子融
有枯槁有性无性之论先生
 曰性只是理有是物斯有是理 (第 47b 页)
子融
错处是认心为
 性义与佛氏相似只是佛氏磨擦得这心极精细如
 一块物事剥了一重皮又剥一重皮至剥到极尽无 (第 47b 页)
 圣为贤利害甚明人心之公每为私欲所蔽所以更

 放不下但常常以此两端体察若见得时自须猛省
 急摆脱出来(以下理欲义利/君子小人之辩) 徐子融
问水火明知其可畏自然畏之不待勉强若是
 人欲只缘有爱之之意虽知之而不能不好之奈何
 曰此亦未能真知而 (第 26a 页)
 又忽然在四方万里之外庄子所谓其热焦火其寒
 凝冰凡苟免者皆幸也动不动便是堕坑落堑危孰
 甚焉文蔚曰 徐子融
尝有一诗末句云精一危微共
 一心文蔚答之曰固知妙旨存精一须别人心与道
 心曰他底未是但只是答他底亦慢 (第 35a 页)
 如爱亲无所不顺天之生我安顿得好令我富贵崇
 高便如父母爱我当喜而不忘安顿得不好令我贫
 贱忧戚便如父母欲成就我当劳而不怨 徐子融

 先生谓事亲是事天底样子只此一句说尽西铭之 (第 55a 页)
 饿鬼只随顺有所修为者犹是菩萨地位未能作佛
 也若吾儒合下见得个道理便实了故首尾与之不
 合
佛家有流注想水本流将去有些渗漏处便留滞 徐子融
有枯槁有性无性之论先生曰性只是理有是
 物斯有是理子融错处是认心为性正与佛氏相似
 只是佛氏磨擦得这 (第 17a 页)
  朱子门人
朱子谓季通为老友而季通则以师事朱子南轩亦友
之可望于道者故其卒乃曰吾道益孤遂有望于勉斋
黄直卿焉晚年惟尚书未傅故属之仲默而洪范之数
亦属之其馀若辅汉卿陈安卿陈才卿 徐子融
廖德明
郑子上(阙/)亚夫皆善学者也
  真西山之学
真景元之学悉见于衍义其衍大学之义皆本诸圣贤 (第 15b 页)
然在四方万里之外,庄子所谓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凡苟免者皆幸也。动不动便是堕坑落堑,危孰甚焉。文蔚曰: 徐子融
尝有一诗末句云:精一危微共一心。文蔚答之曰:固知妙旨存精一,须别人心与道心。曰他底未是,但只是答他底
佛也。若吾儒,合下见得个道理便实了,故首尾与之不合。
佛家有流注想。水本流将去,有些渗漏处,便留滞。 徐子融
有枯槁有性无性之论。先生曰:性只是理,有是物斯有是理。 子融
错处是认心为性,正与佛氏相似。只是佛氏磨擦得这心极精细,如一块物事,剥了一重皮,又剥一重皮,至剥到极
立,故能为怪如猪,则极昏如草木之类,荔枝牡丹乃发出许多精英,此最难晓。 一草一木皆天地和平之气。 答 徐子融
曰:程子言性即理也。此一句自古无人敢如此,道心则知觉之在人,而具此理者也。张子又言由太虚有天之名,由 ……物,即如来教喻木烧,为灰灰阴,为土亦有此灰,土之气。既有灰土之气,即有灰土之性,安得谓枯槁无性也。  徐子融
谓枯槁之中有性,有气,故附子热大黄寒,此性是气质之性,陈才卿谓即是本然之性。曰: 子融
认知觉为性,故以此为气质之性,性即是理,有性即有气。是他禀得许多气,故亦只有许多理才卿,谓有性无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