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儒家類
雜家類
類書類
 道之严迹多类此岂非有先生之学则可耶然吾徒
 真不可以不戒也 浙学尤更丑陋如潘叔昌吕子
 约皆深陷
周舜弼
行笃敬执事敬敬字本不为默然无为时设 (第 40a 页)
   训门人上
上古无閒民学者须是有业次闲散是虚乐不是实乐
佛氏要空此心道家要守此气圣门无此法只是常要
提撕令胸次湛然分明魂与魄交而成寐心在其间依

旧能思虑所以成梦只日间做事亦形于梦
   训门人二
周舜弼
游屏山曰园虽佳而人之志则荒矣○处乡
党宗族见其有碍理处只得无忿嫉之心
   训门人三
古人咏歌舞蹈动 (第 33b 页)
  (之类是也如十六气每气各计三卦如颐屯益为/小寒至观比剥为大雪之类是也八节计十六卦)
  (十六气计四十八卦合之为六十四卦此以卦配/气者然也 又按 周谟
问先天卦气相接皆是左) …… (第 23a 页)
  (此之密大抵此图布置皆出乎自然不应无说当/更思之愚谓前说以复为冬至子半推之凡二十)
  (四气在诸卦皆各有所属此朱子所谓伏羲说话/也 周谟
所问十二月卦气不同朱子所谓文王说)
  (话不可交互求合之意也又尝曰先天图八卦各/自为一节不论月气先 (第 24a 页)
 如克己复礼则如何为仁居处恭执事敬与出门如
 见大宾之类亦然克己复礼本非仁却须从克己复
 礼中寻究仁在何处亲切贴身体验出来不须向外
 处求 周谟
曰平居持养只克去己私便是本心之德
 流行发见无非爱而已曰此语近正如疏导沟渠初
 为物所壅蔽才疏导得通 (第 31a 页)
 者天机浅此语甚的当不可尽以为虚无之论而妄

 訾之也 周谟
曰平时虑为异教所汩未尝读庄老等
 书今欲读之如何曰自有所主则读之何害要在识
 其意所以异于圣人者如何 (第 21b 页)
 (荅程/正思)
所谕敬字工夫于应事处用力为难此亦常理但看圣
 贤说行笃敬执事敬则敬字本不为默然无为时设
 须向难处力加持守庶几动静如一耳(荅 周/舜弼)
来谕所谓深体大原而涵养之则又不必如此正惟操
 则自存动静始终不越敬之一字而已近方见得伊 (第 34a 页)
 施之者广必与人同其欲而不拂乎人之性兹其所

 以为恕以此观之是否曰此段说得条畅(荅 周舜弼/
○以上文)
 (集三/条)
或问争斗其民而施以劫夺之教曰民本不是要如此
 惟上之人以德为外而急于货财 (第 43a 页)
 子称之欲以进其德惜乎不能充此而上之至有终
 身诵之之蔽不然箪瓢陋巷之乐当与颜子同之日
 用工夫信乎不可遽已也曰是(荅 周舜弼/
○文集)
   知者不惑章
方毅父问知者不惑明理便能无私否曰也有人明理
 而不能去私欲者然去私欲必先 (第 23b 页)
 如恶恶臭明善如此夫安得而不诚哉以是观之则
 中庸所谓明善即大学致知之事中庸之所谓诚身
 即大学意诚之功要其指归其理则一而已是否曰
 得之(荅 周舜弼/
○文集) (第 24a 页)
 处若如此处认得仁字即不妨与天地万物同体若

 不会得而便将天地万物同体为仁却转见无交涉
 矣(荅 周/舜弼)
所示教引巧言令色刚毅木讷两条以为圣人所以开
 示为仁之方使人自得者某犹窃有疑焉而前书亦
 未及论也 (第 37a 页)
 大用无不一一于颜子身上发见也(荅张/元德)
颜子之勇只以曾子所称数事体之于身非大勇者其
 孰能之(荅 周/舜弼)
曾子之为人敦厚质实而其学专以躬行为主故其真
 积力久而得以闻乎一以贯之之妙然其所以自守 (第 9b 页)
 非问是非自有公论曰如此说便不是了是非只是
 是非如何是非之外更有一个公论才说有个公论
 便又有个私论也此却不可不察(以下训 周/舜弼谟)
既受诗传并力抄录颇疏侍教先生曰朋友来此多被
 册子困倒反不曾做得工夫何不且过此说话彼皆
 纸上语耳 (第 16b 页)
与脉诀)
李方子临归请教先生曰开阔中又著细密宽缓中又
著谨严这是人自去做(释即宽而/栗等义)
一日同 周舜弼
游屏山归因说山园甚佳曰园虽佳而 (第 10a 页)
  古人称呼每带阿字以至小名小字见于史传者多有
之汉高祖纪武负注俗呼老大母为阿负鲁肃拍吕蒙
背曰非复吴下阿蒙曹操小名阿瞒唐明皇小名亦云
阿瞒顾士季目王安丰谓阿戎了了解人意阮籍谓王

浑共卿语不如与阿戎谈此谓浑子戎又杜诗守岁阿
咸家注谓杜位小字也阿奴有五刘君抚王长史皆曰
阿奴比丞相俱有都长阿奴盖濛小字也语林曰刘真
长与丞相不相得每曰阿奴比丞相条达清长矣齐武
帝临崩执废帝手曰阿奴若忆翁好作梓宫又 周谟

仲智皆小字阿奴梁武帝谓临川王曰阿六汝生活大
可方王右军问许玄度卿自言何如安石许未荅王曰
安石故相 (第 7b 页)
 因得自解去未出户江曰人自量固为难(世说/)
阿奴  周谟
字叔治浚子小字阿奴兄顗字伯仁尚书左仆
 射次兄嵩字仲智 (第 30b 页)
用,无不一一于颜子身上发见也〈答张元德〉。颜子之勇只以曾子所称,数事体之于身,非大勇者,其孰能之〈答 周舜弼〉

曾子之为人敦厚质实,而其学专以躬行为主,故其真积力久而得以闻乎,一以贯之之妙,然其所以自守而终身
门高尚不干。时事部牒下有司速驾,以疾固辞。正德初,御史程材王旻先后疏荐,部牒再下,又不起。久之,御史 周谟
高公韶复相继论荐,有诏起之,九年,即家拜南京通政司左参议有司敦趣上道,具疏辞抵官,谒孝陵,辄引疾归。
  近思录〈仁〉
  朱子全书〈仁 仁说 答张钦夫论仁说 答张敬夫 答张钦夫 答吕伯恭 答何叔京 答游诚之 答吕子约 答石子重 答林择之 答王子合 答 周舜弼 
答吴晦叔 答郑子上 答陈安卿 答杨仲思 答邓卫老 答曾择之 答林德久 答欧阳希逊 答或人〉
  朱子 ……,皆此意耳。
《答王子合》
仁字须是就一事上见统体之全,就统体处见一事之实,方始活泼无滞碍处。
《答 周舜弼》
须知所谓心之德者即程先生谷种之说,所谓爱之理者则正所谓仁是未发之爱,爱是已发之仁耳。只以此意推之,更

  颜氏家训〈名实篇〉
  周子通书〈务实〉
  邵子渔樵问答〈论名实一则〉
  朱子大全集〈答 周舜弼〉
  性理大全〈力行〉
 名实部艺文一
  演连珠          晋陆机
  铁垆步志      ……害生名,兴则实丧利至名,兴而无害生实丧之,患唯有德者能之天依地地附天岂。相远哉。
《朱子大全集》《答 周舜弼》
临行所说务实一事,途中曾致思否。观之今日学者不能进步病痛全,在此处但就实做,工夫自然有得未须遽责,效
  朱子全书〈力行 与吴茂实 答姚
  朱子大全集〈答 周舜弼 
答汪圣可〉
  性理大全〈力行〉
  居业录〈续白鹿洞书院学规〉
  王阳明集〈答顾东桥〉
 力行部 ……要在力行其所已知,而勉求其所未至则自近及远,由粗至精。循循有序而日有可见之功矣。
《朱子大全集》《答 周舜弼》
示谕为学之意大概不过如此,更在日用之閒实用。其力念念相续,勿令閒断。
《答汪圣可》
示谕读书励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