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小說家類
谓闳富精覈度越诸子 修等进秩
(庚子)宣和中进士李绘以旧书参新书而为之注崇宁五
年董衡为释音二十五卷 吴缜
纠缪二十卷 宋祁传
修唐书十馀年(皇祐元年刋修)自出亳州皆以藁自随撰列传 …… (第 52b 页)
三世家及年谱十四
夷附录三总七十四卷修没后(熙宁五年八月十一日)诏其家上
(十年五月庚申诏藏秘阁) 吴缜
纂误三卷 天圣五年二月丙申
杨及上重修五代史上谓辅臣曰五代事不足法王曾
曰安危之迹亦可监也

淳化太 (第 54a 页)
益  吴缜
辨證二十卷数新书初修之时其失有八类
其舛误二十门凡四百馀事(缜不能属文多误有诋诃)缜又撰五代
史纂误 (第 28b 页)
吕夏卿撰述新书义例且摘繁文阙误号直笔新例
皇朝 吴缜
摘举欧阳修宋祁新书舛驳谬颣为二十门
号新唐书纠谬(其序曰一曰责任不专二曰课程不立/)
(三曰初无义例 (第 4a 页)
  元史
元史列传八卷苏布特九卷苏布特一人作两传十八
卷谔勒哲图十九卷谔勒哲巴图亦二人作两传盖其成书
不出于一人之手宋濂序云洪武元年十二月诏脩元
史臣濂臣祎总裁二年二月丙寅开局八月癸酉书成
纪三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传六十三卷顺帝时
无实录可徵因未得为完书上复诏仪曹遣使行天下
其涉于史事者令郡县上之三年二月乙丑开局七月

丁亥书成纪十卷志五卷表二卷传三十六卷凡前书
有所未备颇补完之总裁仍濂祎二臣而纂录之士独
赵埙终始其事然则元史之成虽不出于一时一人而
宋王二公与赵君亦难免于疏忽之咎矣昔 宋吴缜

方新书来上之初若朝廷付之有司委官覆定使诘难
紏駮审定刋修然后下朝臣博议可否如此则初修者
必不敢灭 (第 38a 页)
言传似失矣经云纳卫世子郑世子
忽复归于郑称世子明正也明正则拒之者非邪以上
皆纠正传文之失
宋吴元美作 吴缜
新唐书纠谬序曰唐人称杜征南颜
秘书为左丘明班孟坚忠臣(颜师古/本传)今观其推广发明
二子信有功矣至班 (第 6b 页)
 未知颠倒何益于国算子本俗语欧公据其言书之
 有古意温公通鉴改作授之握算不知纵横不如欧
 史矣
嘉祐中诏宋景文欧阳文忠诸公重修唐书时有蜀人
  吴缜
者初登第因范景仁请于文忠愿预官属之末
 上书文忠言甚恳切文忠以其年少轻佻拒之缜鞅 (第 13b 页)
成一书其间岂无小得失邪余所以不敢当荆公之托
者正畏如公之徒掇拾于先后耳挥麈录云蜀人 吴缜
初登第请于文忠愿预官属公不许因作纠谬岂别一
书邪

  安南国王

  安南国王陈日照者本福州长乐邑 (第 9b 页)
  西太一宫六言
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
见江南荆公题西太一宫六言首篇也今临川刻本以
杨柳为柳叶其意欲与荷花为切对而语句遂不佳此
犹未足问至改三十六陂春水为三十六宫烟水则极
可笑公本意以在京华中故想见江南等物何预于宫

禁哉不学者妄意涂窜殊为害也彼盖以太一宫为禁
廷离宫尔
  由与犹同
新唐书藩镇传序云其人自视由羌狄然据字义由当
为犹故 吴缜
作唐书音训有紏谬一篇正指其失彼元
不深䆒孟子也文惠公顷与予作唐书补过尝駮其说
予作文每用之辄为人所疑 (第 4b 页)
寒闻者
韪之诗见山书随笔
癸辛杂识言刘羲仲摘欧阳五代史之讹误为纠谬一
书以示坡公云云又言挥麈录云蜀人 吴缜
初第请于
文忠愿预官属不许因作纠谬疑其别是一书不知 (第 18a 页)

所著纠缪乃新唐书也予家有旧刻本当是公谨未
睹此故疑为一书耳 (第 18a 页)
    考正其非不使转滋疑误于学者不为无功
    然衅起争名语多攻讦丑词恶谑无所不加
    虽古人挟怨搆争如 吴缜
之纠新唐书者亦
    不至是殊乖著作之体又书成之后王世贞
    颇有违言耀文复增益其书反唇辩难语 (第 1b 页)
    蒐采考校各附梦得书本条之下虽其间传
    闻年月之讹缮写字画之误一一毛举或不
    免有意吹求颇类刘弦之规杜预 吴缜
之纠
    欧阳修而援引旧文辨驳详确者十之八九 (第 2a 页)
   (臣/)等谨按酒谱宋窦苹撰苹字子野汶上人
    晁公武读书志载苹有新唐书音训四卷在
     吴缜
之前当为仁宗时人公武称其学问精
    博盖亦好古之士别本有刻作窦巩者然详
    其名字乃有取于鹿 (第 1a 页)
 汉兴二百一十载而中天其庶矣乎

注云扬子极阴阳之数此言知汉祚之方半耳


  新唐书纠谬 (吴缜/
)
  一曰以无为有
代宗母吴皇后传
李吉甫谋讨刘辟
刘兰拒却颉利
马璘击溃史朝义兵
裴巨卿窦孝谌无 (第 21a 页)
百里谬甚矣怀中冢乃太宗征薛举战士也亦有瘗马处
是时天下刱建十昭仁寺宜禄县乃其一处其寺中当
战地也蜀人 吴缜
有新书纠缪至十二卷
考工记中之文可谓文矣或以为周公之文然乎亦三
代之文汉诸儒不及也
禹贡曰砥柱析城至 (第 44a 页)
云)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此苏氏之家学也故爱汉史
者刋汉史之误(刘攽作汉/史刋误)爱唐史者纠唐史之谬 (吴缜/
作唐) …… (第 9a 页)
相志以为十一年而传以为十五年姓名有差如丽景
洪之将纪以为晏洪而传以为景洪县公之号可疑则
见于 吴缜
之纠谬 (第 11a 页)
(吴缜
纠谬案胶东郡王道彦传云唐/兴务广宗支故从昆弟皆爵郡王太)
(宗即位问大臣曰尽王宗子于天下可乎封德彝对 …… (第 11a 页)
(纪年代纪皆云二百九十人今从新书又 吴缜
纠谬云/三百九十人者乃录囚之时自死罪至杖笞之数尔若)
(谓皆死罪/必不然也)大抵所编非一人则予夺无定 (第 11b 页)
未能缕数者此诸史立传之过然
也世之好议论者曰苏子由古史之作而迁史无直笔
(苏子由作古史/议迁史之非) 吴缜
纠谬之出而欧史无全美(哲宗朝 (第 7b 页)
吴缜
进)
(唐史纠缪凡二十条一以无为有二似实而虚三书事/失实四自相违舛五年月时世差互六官爵姓名谬误) …… (第 7b 页)
修者纪志宋公所修者列传时虑其体不一命欧公
脩而一之公受命而退一无所易见公爱人以德也公
何病焉若夫子由 吴缜
所作是又前辈互相正救之意
不然温公作通鉴犹自为考异三十卷则作史安有无 …… (第 9b 页)
(也不知缘何如此字/书余见周礼诸书)自夫有传写之讹也榷酒漕运则
以榷而从木救以砭剂则以□而从金 (吴缜
作新唐书/辨疑凡二十条)
(至字书亦本如唐承训传载妇弱持陬则以棷为陬张/建封传困□不起则以蹙为□救以 …… (第 17b 页)
易而典客(侯表韩信入汉为连/敖票客刋误曰按史)
(记功臣表作连敖典客即非票/客票典二字转写之讹故也) 吴缜
之纠谬唐史也唐
承训传载妇弱持陬则以掫为陬张建封传困□不支 (第 18a 页)
 正班北面起居其他则无所更焉嘉祐中诏宋景文欧阳文忠诸公重修唐书时有蜀人
  吴缜
者初登第因范景仁而请于文忠愿预官属之
 末上书文忠言甚恳切文忠以其年少轻佻距之缜
 鞅鞅而去逮夫新书 (第 36a 页)
 三百里谬甚矣怀中冢乃太宗征薛举战士也亦有
 马处是时天下刱建十昭仁寺宜禄县乃其一处为
 其中当战地也蜀人 吴缜
有新书紏缪至十二卷
考工记之文可谓久矣或以为周公之文然乎亦必 (第 27a 页)
一卷,《三刘汉书标注》六卷,〈刘敞、刘邠、刘奉世〉刘攽《汉书刊误》四卷,吕夏卿《唐书直笔新例》一卷, 吴缜《
新唐书纠缪》二十卷,又《五代史纂误》三卷,《朱梁列传》十五卷,张昭远《后唐列传》三十卷,任谅《史论》
吕夏卿〉,《唐书释音》二十五卷〈董氏〉,《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纠缪》二十卷 〈吴缜〉

右唐

《淳化太祖纪》十卷〈张洎〉,《景德修太祖太宗两朝史》百二十卷〈胡旦〉,《三朝国史》一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