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子部
 刘恕(涣子读书过目成诵未冠举进士历官至秘书丞博学强记笃好史学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奏)


(请同编修王安石与有旧欲引寘三司条例恕不肯附新法固辞且言其失卒年四十七所著)


(有十国纪年通鉴外纪等书)

  刘康夫(候官人少从周希孟学熙宁中进士述二十七篇其文皆羽翼诗书根柢仁义)
 刘苪(永州司礼鞠狱为法家疏驳苪谓今观疏驳者之设意大与古人用心不同从古惟闻死中求)

(生不闻生中 (第 11b 页)
。再居相位,而后得道。自此斋一旬,戒三日,则蛮陬瘴海魑魅之乡,无所惮矣。辰未、巳午,与子为期也。自是 刘公南
征,至湖岭间,所在藩方,劳问相继。旋得金帛,寓信于荆帅,特创天尊殿斋厅廊宇,选精介焚修之士以居之。于
 刘琦
  刘永一      刘彝
  刘绍能      刘仲武
  刘奉世      刘民先
   刘康夫      
刘芮
  刘航       刘谊
  刘昌祚      刘舜卿
  刘拯       刘蒙
  刘弇 ……释褐,民先谓人曰:吾岂贪一命者哉。愿因是可荣亲耳。及母暨夫人年九十,果以恩封崇安县太君,时以为荣。 刘康夫
按《万姓统谱》: 康夫,
少从周希孟学,举熙宁中进士,其文皆羽翼,诗书根柢仁义。
刘芮
按《万姓统谱》:芮,永州人。司李鞫狱为
湛俞
按《万姓统谱》:俞,字仲谟,闽县人。景祐中举进士,累官屯田郎中,为本路转运判官,年五十馀休致,居于闽之馆,前乡人因名其地为旌隐坊。寻复迁于城南宿猿洞,三召不起。 刘康夫
为撰《山居记》。
湛存
按《万姓统谱》:存,闽县人,元祐进士。
湛庸
按《万姓统谱》:庸,雷州参军。
若告身者数通自随,谕以祸福来,矢喜听命,遂并其妻子俘以至官给,衣冠引赦不诛,更建岳麓书院,书院本枢密 刘公南
轩先生旧规久浸废坠,择士之淳实者往整复之,别置员额以待,不由课试而入者,其廪给与郡庠等后,复更建于爽
湛俞
按《八闽通志》:湛俞,字仲谟,闽县人。景祐中,举士累官屯田郎,中为本路转运判官,年五十休,致居于闽之馆前,乡人因名其地为旌隐坊,寻复迁于城南,宿猿洞,三召不起。 刘康夫
为撰《山居记》。
王伯起
按《八闽通志》:王伯起,仁缋元孙也,少游京师,授经于王安石,学文于曾巩枢密
     王致
  何琬      刘敏求
  潘及甫     王令
  蒋则      晏防
   刘康夫     
童宗说
  陈舜俞     王向
  傅野      石汝砺
  刘牧      龚程〈况〉
  韦 ……曰淇澳。所著有《候门集》十卷,《俱胝集》一卷。侄中从侄孙升卿朋曾孙敦复敦临肃大正曾侄孙绍休皆进士。 刘康夫
按《福建通志》: 康夫
字公南,闽县人,屯田员外郎,奕之子也。 康夫
为儿时遭父丧,僚佐怜而厚赙之, 康夫
却不受曰:勿以浼吾考也。长学于周希孟,主乡校者三十载,从游千馀人。知州张伯玉元绛程师孟交礼重焉。熙宁
益从之。遂立五先生祠。政和中黄尚书裳。复以闽清校勘陈公祥道解经。以悟学者。宣和中。余太宰深。复以候官 刘公康夫
教授诸生为公。其后又以福清郑公使节义著闻。并图像于学。先是唐观察使常衮配享学官。政和中柯旸为漕。自试 ……书。王安石以闻。诏尚书给笔劄以进。除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兼太常慱士。卒年五十二。有论语解行于世。 康夫。
字公南。从周先生希孟学。知州张公伯玉。元公绛。程公师孟。皆慕重之。熙宁中。五路置学官。有靖以 康夫
主番禺学进志述二十七篇。其文皆羽翼诗书。根抵仁义。元祐三年。以六举该恩。先唱名二日卒。年五十三。郑先 ……固叔侄。欧阳毗兄弟。又云本朝许将。陈襄。郑穆。刘彝。周希孟。陈烈。置先贤堂于学宫。后以陈祥道。余深。 刘康夫。
郑侠。而次为十先生。至绍熙间乃位常衮于中。益以欧阳詹列诸公于左右。于是为十三人。临安志宝庆二年。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