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丁德用” 相关资源
古籍库 子部
也同乎按五脏/别论注云寸口可以候气之盛衰故云气口可以切肺)
(之动静故云肺口由是则脉如气口皆寸口也观 丁德/用
二难图可知矣气口人迎在头而告取手手也在手)
(关前一分人迎之估也右手关前一分气口之位也候/气口以知阴 (第 8a 页)
 (洞书堂/讲义后)
古人之于脉其察之固非一道然今世通行唯寸关尺

 之法为最要且其说具于难经之首篇则亦非下俚
 俗说也故郭公此书备载其语而并取 丁德用
密排
 三指之法以释之夫难经则至矣至于 (第 35a 页)
德用
之法则
 予窃意诊者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长短以是相
 求或未得为定论也盖尝细考经之所以分寸尺者
 皆 (第 35a 页)
  孙用和  纪天锡  刘元宾(通真/子)翟煦
  宋道方  许叔微  王从蕴  吴复圭
  张泂   曹孝忠  林亿   秦宗古
   丁德用  
贾祐   苏颂   朱有章
  刘禹锡  初虞世  道士马志 宠安时 (第 22a 页)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一
  卢国秦越人撰 吕广  丁德用
杨玄操
          虞庶 杨康侯 注解
          王九思王鼎象石友谅
       (第 1a 页)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二
  卢国秦越人撰 吕广  丁德用
杨玄操
         虞庶 杨康侯 注解
         王九思王鼎象石友谅
         (第 1a 页)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三
  卢国秦越人撰 吕广  丁德用
杨玄操
          虞庶 杨康侯 注解
          王九思王鼎象石友谅
       (第 1a 页)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五
  卢国秦越人撰 吕广  丁德用
杨玄操
         虞庶 杨康侯 注解
         王九思王鼎象石友谅
         (第 1a 页)
难经集注跋
难经集注五卷明王九思等集录吴吕广唐杨玄操 宋丁德用
虞庶杨康侯注解者按晁公武郡斋读书
志载吕杨注一卷丁注五卷虞注五卷陈振孙书录
解题载丁注二卷马端临经籍 (第 1a 页)
二菽者又有如按车盖而若循鸡羽者复考内外之證
以参校之不其难乎(按欧虞说则难字当/为去声馀皆奴丹切) 丁德用
补注题云难经历代传之一人至魏华佗乃烬
其文于狱下于晋宋之间虽有仲景叔和之书然各示
其文而滥觞其说及吴 …… (第 14b 页)
 矣(周子云木阳稚/金阴稚是也)
东坡先生楞伽经跋云如医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
皆法后世达者如槃走珠如珠走槃无不可者若出新
意而弃□学以为无用非愚则狂而已譬如俚俗医师

不由经论直授药方以之疗病非不或中至于过病辄
应县断死生则与知经学古者不可同日语矣世人徒
见其有一至之功或捷于古人因谓难经不学而可岂
不误哉
晦庵先生跋郭长阳医书云予尝谓古人之于脉其察
之固非一道矣然今世通行惟寸关尺之法为最要且
其说其于难经之首篇则亦非下俚俗说也故郭公此
书备载其语而并取 丁德用
密排三指之法以释之夫 (第 18a 页)
难经则至矣至于 德用
之法则予窃意诊者之指有肥
瘠病者之臂有长短以是相求或未得为定论也盖尝
细考经之所以分寸尺者皆自关而前 (第 18b 页)
素问误文阙义》一卷,《伤寒类要》四卷,徐梦符《外科灸法论粹新书》一卷,赵从古《六甲天元运气钤》二卷, 丁德用《
医伤寒慈济集》三卷,马昌运《黄帝素问入试秘宝》七卷,王宗正《难经疏义》二卷,杨介存《四时伤寒总病论》
亦但有《扁鹊内外经》而已,《隋志》始有《难经》,《唐志》,遂属之越人,皆不可考。难,当作去声读。 《丁德用
注难经》五卷。
晁氏曰: 德用
以杨元操所演,甚失大义,因改正之。经文隐奥者绘为图。 德用,
济阳人,嘉祐末其书始成。
陈氏曰:序言太医令吕广重编此经,而杨元操复为之注。览者难明,故为补之,且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