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法家類
(欧阳修题跋右跋尾者六人皆知名士也时余在翰林以孟飨致/斋唐书局中六人者相与丨丨欢然终日而去盖一时之盛集也)
罢弈(陆游南唐书后主初嗣位屡与嬖倖对弈 萧俨 入白事举奁/投于地后主大怒曰汝与魏徵孰愈俨从容曰臣若非魏徵)
(陛下亦非太宗矣/后主默然丨丨)学 (第 61b 页)
罢弈(陆游南唐书后主初嗣位屡与嬖倖对弈 萧俨 入白事举奁/投于地后主大怒曰汝与魏徵孰愈俨从容曰臣若非魏徵)
(陛下亦非太宗矣/后主默然丨丨)学 (第 61b 页)
素
不晓棋一日梦人以棋经三卷焚而使吞之及觉命待
诏观棋凡所指画皆出人意 又曰后主初嗣位数与
嬖妾奕棋 萧俨 入见作色投局于地后主大骇曰汝欲
效魏徵耶俨曰臣非魏徵则陛下亦非太宗矣后主为
罢奕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曰 (第 9a 页)
不晓棋一日梦人以棋经三卷焚而使吞之及觉命待
诏观棋凡所指画皆出人意 又曰后主初嗣位数与
嬖妾奕棋 萧俨 入见作色投局于地后主大骇曰汝欲
效魏徵耶俨曰臣非魏徵则陛下亦非太宗矣后主为
罢奕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曰 (第 9a 页)
吾斯未能信(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悦注云未究习也)贼夫人之
子(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言子羔未学/而仕是贼害之人也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
(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学优则仕(子/夏)上通而不困(上通/仕道)不
学墙面(涖事/惟烦)学古入官政乃不迷(先学古训/而后入官)授之以政
不达(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虽多亦奚以为)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及门(仕进/之门)
为学未能入室(策名安/可及门)不能者止 智效一官(庄/子)孔幼
未能事(藩镇王元逵子绍鼎死子纳幼未能事/宣宗以元逵次子绍懿为留后以嗣)假以曹
参未预署事(江南野史 萧俨 以童子擢第假/以曹参未预署事遂精究法律)未能任事
赖诸将共持(王师范父敬武逐安师儒自称留后敬武/卒昭 (第 20a 页)
子(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言子羔未学/而仕是贼害之人也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
(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学优则仕(子/夏)上通而不困(上通/仕道)不
学墙面(涖事/惟烦)学古入官政乃不迷(先学古训/而后入官)授之以政
不达(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虽多亦奚以为)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及门(仕进/之门)
为学未能入室(策名安/可及门)不能者止 智效一官(庄/子)孔幼
未能事(藩镇王元逵子绍鼎死子纳幼未能事/宣宗以元逵次子绍懿为留后以嗣)假以曹
参未预署事(江南野史 萧俨 以童子擢第假/以曹参未预署事遂精究法律)未能任事
赖诸将共持(王师范父敬武逐安师儒自称留后敬武/卒昭 (第 20a 页)
萧膺(字次元侯官人开成初进士是岁闽中登第者四人朝士诗云几人天上争仙桂一岁江南折)
(四枝闽中自是号为文儒之乡膺官至大理司直)
萧定(字梅臣瑀会孙清挺历六州治第一变姓名为张诞不污于朱泚后擢太子太师) (五代)萧俨(永新人以童子擢第及长有志量仕南唐累官大理卿兼给事中后主屡与嬖倖对奕俨入白)
(事举奁投地后主大怒曰汝与魏徵孰愈俨从容曰臣若非魏徵陛下亦非唐太宗矣后主默)
(然罢奕) 萧结(祁阳令不畏强禦方暮春时有州符下取竞渡船刺史将临观结怒批其符曰秧开五叶蚕长)
(三眠人皆 (第 11b 页)
(四枝闽中自是号为文儒之乡膺官至大理司直)
萧定(字梅臣瑀会孙清挺历六州治第一变姓名为张诞不污于朱泚后擢太子太师) (五代)萧俨(永新人以童子擢第及长有志量仕南唐累官大理卿兼给事中后主屡与嬖倖对奕俨入白)
(事举奁投地后主大怒曰汝与魏徵孰愈俨从容曰臣若非魏徵陛下亦非唐太宗矣后主默)
(然罢奕) 萧结(祁阳令不畏强禦方暮春时有州符下取竞渡船刺史将临观结怒批其符曰秧开五叶蚕长)
(三眠人皆 (第 11b 页)
开镜奁
恨楼下无井
江南李景宫中作高楼众皆叹美 萧俨 曰恨楼下无
井以此不及景阳楼
请复八馆
唐明皇时国子司业张溥奏请复八馆以广生徒按
六典监有六学 (第 26b 页)
恨楼下无井
江南李景宫中作高楼众皆叹美 萧俨 曰恨楼下无
井以此不及景阳楼
请复八馆
唐明皇时国子司业张溥奏请复八馆以广生徒按
六典监有六学 (第 26b 页)
辔
甚谨幸而无失逮至平路放辔自逸俄至颠陨凡为天
下亦犹是也上深以为然
江南李景于宫中起楼甚高众皆叹美 萧俨 独曰恨楼
下无井以此不及景阳楼
太平兴国中朝士祖吉典郡以奸赃下狱太宗怒其贪
秽遣中使谕旨于执政祖吉特 (第 21b 页)
甚谨幸而无失逮至平路放辔自逸俄至颠陨凡为天
下亦犹是也上深以为然
江南李景于宫中起楼甚高众皆叹美 萧俨 独曰恨楼
下无井以此不及景阳楼
太平兴国中朝士祖吉典郡以奸赃下狱太宗怒其贪
秽遣中使谕旨于执政祖吉特 (第 21b 页)
许宗裔
王蜀时有许宗裔守剑州部民被盗灯下识之迨晓告
官捕获一人所收赃物唯丝絇䌷线而已宗裔引问缧
囚诉冤称是本家物与被盗人互有词说乃命取两家
缲车以丝絇量其大小与囚家车𨊧同又问䌷线胎心
用何物一云杏核一云瓦子因令相对开之见杏核与
囚款同于是被盗人服妄认之罪巡捕吏当考决之辜
指顾之问便雪冤枉(旧不著出处验赃/事又见證慝门)
萧俨
南唐升元格盗物及五缗者死庐陵豪民曝衣失新洁
衾服直数十千村落僻远人罕经行以为其邻盗之邻 (第 5a 页)
人不胜楚掠遂自诬服诘其赃物即云散鬻于市无从
追究赴法之日冤声动天长吏以闻先主命员外郎 萧
俨 覆之俨斋戒祷神伫雪冤枉至郡之日天气晴和忽
有雷声自西北起至失物家震死一牛剖其腹而得所
失物乃是为牛所 (第 5b 页)
王蜀时有许宗裔守剑州部民被盗灯下识之迨晓告
官捕获一人所收赃物唯丝絇䌷线而已宗裔引问缧
囚诉冤称是本家物与被盗人互有词说乃命取两家
缲车以丝絇量其大小与囚家车𨊧同又问䌷线胎心
用何物一云杏核一云瓦子因令相对开之见杏核与
囚款同于是被盗人服妄认之罪巡捕吏当考决之辜
指顾之问便雪冤枉(旧不著出处验赃/事又见證慝门)
萧俨
南唐升元格盗物及五缗者死庐陵豪民曝衣失新洁
衾服直数十千村落僻远人罕经行以为其邻盗之邻 (第 5a 页)
人不胜楚掠遂自诬服诘其赃物即云散鬻于市无从
追究赴法之日冤声动天长吏以闻先主命员外郎 萧
俨 覆之俨斋戒祷神伫雪冤枉至郡之日天气晴和忽
有雷声自西北起至失物家震死一牛剖其腹而得所
失物乃是为牛所 (第 5b 页)
狱吏
江南大理寺尝鞫杀人狱未能得其实狱吏日夜忧惧
乃焚香恳祷以求神助因梦过枯河上高山寤而思之
曰河无水可字山而高嵩字也或言崇孝寺有僧名可
嵩乃白长官下符摄之既至讯问亦无奸状忽见屦上
墨污因问其由云墨所溅使脱视之乃墨涂也复诘之
僧色动涤去其墨即是血痕以此鞫之僧乃服罪(见吴/叔校)
(理秘阆/闲谈)
按可嵩事与冯昌类矣然未见奸状时若不著血污
之屦将何以覈其奸乎盖获冥助如 萧俨 祷神而雷
震牛死非智算所及也和凝尝曰洁诚斋戒祈获祐
于上穹锐意典坟思有得于邃古兼此二者用以折
(第 4a 页)
江南大理寺尝鞫杀人狱未能得其实狱吏日夜忧惧
乃焚香恳祷以求神助因梦过枯河上高山寤而思之
曰河无水可字山而高嵩字也或言崇孝寺有僧名可
嵩乃白长官下符摄之既至讯问亦无奸状忽见屦上
墨污因问其由云墨所溅使脱视之乃墨涂也复诘之
僧色动涤去其墨即是血痕以此鞫之僧乃服罪(见吴/叔校)
(理秘阆/闲谈)
按可嵩事与冯昌类矣然未见奸状时若不著血污
之屦将何以覈其奸乎盖获冥助如 萧俨 祷神而雷
震牛死非智算所及也和凝尝曰洁诚斋戒祈获祐
于上穹锐意典坟思有得于邃古兼此二者用以折
(第 4a 页)
(采于萧世本子姓有萧氏风俗通云宋乐叔以讨南/宫万立御说之功受封于萧列附庸之国后因为氏)
(汉萧何望之萧奋齐梁皆萧氏唐萧瑀至遘八/叶宰相颍士号萧夫子 南唐萧俨 宋萧燧之)
昌蓬苋茹葽蒌蒿(蒌力/俱切)
(昌氏后汉有东海昌豨昌霸梁有昌义之庄子黄帝/昌宇骖乘列仙 (第 57a 页)
(汉萧何望之萧奋齐梁皆萧氏唐萧瑀至遘八/叶宰相颍士号萧夫子 南唐萧俨 宋萧燧之)
昌蓬苋茹葽蒌蒿(蒌力/俱切)
(昌氏后汉有东海昌豨昌霸梁有昌义之庄子黄帝/昌宇骖乘列仙 (第 57a 页)
赃即言散鬻于市盖不
胜捶掠也赴法之日冤声动人长吏察其词色似非盗
者未即刑戮遂具案闻于朝廷烈祖命员外郎 萧俨 覆
之俨持法明辨甚有理声受命之日乃绝荤茹斋戒理
棹冥祷神祇昼夜兼行伫雪冤枉至郡之日索案详约
始末迄无 (第 2a 页)
胜捶掠也赴法之日冤声动人长吏察其词色似非盗
者未即刑戮遂具案闻于朝廷烈祖命员外郎 萧俨 覆
之俨持法明辨甚有理声受命之日乃绝荤茹斋戒理
棹冥祷神祇昼夜兼行伫雪冤枉至郡之日索案详约
始末迄无 (第 2a 页)
萧氏:本殷之六族成王,以封伯禽。又有萧国子
姓宋之支子食采于萧世本子,姓有萧氏。《风俗通》云宋乐叔以讨南宫万立御说之功,受封于萧列附庸之国,后因为氏,汉萧何望之萧奋齐,梁皆萧氏。唐萧瑀至遘八叶宰相颖士,号萧夫子, 南唐萧俨, 宋萧燧之。
昌蓬苋茹葽蒌蒿
昌氏:后汉有东海昌豨昌霸,梁有昌义之,《庄子》黄帝昌宇骖乘,《列仙传》
姓宋之支子食采于萧世本子,姓有萧氏。《风俗通》云宋乐叔以讨南宫万立御说之功,受封于萧列附庸之国,后因为氏,汉萧何望之萧奋齐,梁皆萧氏。唐萧瑀至遘八叶宰相颖士,号萧夫子, 南唐萧俨, 宋萧燧之。
昌蓬苋茹葽蒌蒿
昌氏:后汉有东海昌豨昌霸,梁有昌义之,《庄子》黄帝昌宇骖乘,《列仙传》
东巡,觉预侍从。烈祖晚年多暴怒,近臣类获谴,觉心惧,称疾家居。累月,迨宣遗诏,即以是日入朝判大理寺。 萧俨
露章劾觉罪,元宗不纳。迁光政院副使、太仆少卿。时国兵初得建州,诸将请乘胜取福州,齐丘荐觉为宣谕使。觉
延己与宋齐丘更相推,唱拜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复与其弟延鲁交结魏岑陈觉查文徽侵损时政,时人谓之五鬼。 《萧俨
传》:俨志量隐正,交不苟合。
《陆游南唐书·李德诚传》:德诚子建勋家世将相又娶于徐氏,为其国贵游,然
《陆游南唐书·李德诚传》:德诚子建勋家世将相又娶于徐氏,为其国贵游,然
《南唐书党与传序》宋·马令
鸣呼。汉以党锢衰,唐以朋党灭。汉唐之乱,虽愚者与知焉,迨乎利害相攻,则为之而不知其非。盖亦蔽于好恶之情而已。南唐之士,亦各有党,智者观之,君子小人见矣。或曰:宋齐丘、陈觉、李徵古、冯延己、延鲁、魏岑、查文徽为一党,孙晟、常梦锡、 萧俨 、韩熙载、江文霨、钟谟、李德明为一党,而或列为党与,或各叙于传者,何哉。盖世衰道丧,小人阿附,以消君
鸣呼。汉以党锢衰,唐以朋党灭。汉唐之乱,虽愚者与知焉,迨乎利害相攻,则为之而不知其非。盖亦蔽于好恶之情而已。南唐之士,亦各有党,智者观之,君子小人见矣。或曰:宋齐丘、陈觉、李徵古、冯延己、延鲁、魏岑、查文徽为一党,孙晟、常梦锡、 萧俨 、韩熙载、江文霨、钟谟、李德明为一党,而或列为党与,或各叙于传者,何哉。盖世衰道丧,小人阿附,以消君
公之言也。每举一事必知物议不可,则群党竞以巧词先为之地,及有议论者,皆以堕其计中,群臣敢言者,常梦锡 萧俨
、江文蔚、韩熙载等十数人,而常萧尤甚,梦锡性褊而简言,俨无文而辞繁碎,故皆不能胜,然虽正人切齿,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