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子部
  祖以历数之正统归之于宋而以今日接宋统之

  正者自属也元人不能用于是宋辽金各为史
  金史
  元学士王恽记王鹗事云 王承旨
名鹗字百一东
  明人金正大元年甲申状元入元授官翰林承旨
  日见宠遇一日以祭葬故主上请允之为位哭汝 (第 10b 页)
  杜注
国初选家注杜主宋绍兴吴若季海本若自序云凡称樊
者樊晃小集也称晋者开运二年官书也称荆者王介
甫四选也称宋者宋景文也称陈者陈无己也称刋及
一作者黄鲁直晁以道诸本也又宋胡仔苕溪渔隐云
子美集予所见者凡八家杜工部小集则润州刺史樊

晃所序也注杜工部集则内翰王原叔洙所注也(吴彦/高集)
(云是元祐间秘阁校对黄本/邓忠臣慎思所注托名原叔)改正王内翰注则王宁祖
也补注杜工部集则学士薛梦符也校定杜工部集则
黄长睿伯思也重编少陵先生集并正异则东莱蔡兴
宗也注杜诗补遗正谬集则城南杜田也少陵诗谱则
缙云鲍彪也
   王承旨

宋刻鉴戒录载前蜀兴圣太子随 (第 18b 页)
王承旨(失其/名)
咏后 (第 18b 页)

王承旨
庆八秩诗西庵云人材落落自天成千佛经中第一
名已令贰膳常珍进但入朝行以杖行商左山云药裹封
灾随腊去酒杯 (第 9b 页)
坐深不然之明年雱果
登第缘自矜语验诣公乞文以为宠公为书曰妙应
大师智缘诊父之脉而知其子有成名之喜翰林
承旨
疑古无此缘曰昔秦医和诊晋侯之脉知其良 (第 2a 页)
    远之说不知出自何人此本析为十卷有朱
    彝尊跋称从项于汴家宋本影写则犹宋人
    所分也今观所记如徐后事一条所载 王承
    旨
诗后山诗话以为花蕊夫人作蜀门讽一
    条所载向瓒嘲蒋鍊师诗南唐近事以为庐
    山道士其语大同 (第 2a 页)
金珠于逆旅子灵之室何以比方故兴圣太子随军
承旨(失/名)
有咏后主出降诗曰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
羊倒系旗二十万军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又蜀僧
远公有伤废国诗曰乐 (第 5a 页)
   红生白熟生碧熟红
侯鲭录云东坡谓世之对偶如红生白熟手文脚色二
对无复加也然予尝记唐罗虬诗云窗前远岫悬生碧
帘外残霞挂熟红然则罗虬已用生碧对熟红矣
   更无一个是男儿
前蜀王衍降 后唐王承旨
作诗云蜀朝昏主出降时衔
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其 (第 43b 页)
一百三十五卷〈注〉元脱脱撰
金史部总论《春明梦馀录》《金史不亡二人之力》
元学士王恽记《王鹗事》云: 王承旨,
名鹗,字百一,东明人。金正大元年甲申状元入元,授官翰林,承旨日见宠遇。一日以祭葬故主,上请允之,为位
明年,雱果登第,缘自矜语验,诣公乞文以为宠。公为书曰:妙应太师智缘诊父之脉,而知其子有成名之喜,翰林 王承旨
疑古无此,缘曰:昔秦医和诊晋侯之脉,知其良臣将死。夫良臣之命,尚于晋侯脉息见之,因父知子,又何怪乎?
年,雱果登第,缘自矜语验。诣公,乞文以为宠。公为书曰:妙应太师智缘诊父之脉,而知其子有成名之喜。翰林 王承旨
疑古无此。缘曰:昔秦医和,诊晋侯之脉,知其良臣将死。夫良臣之命,尚于晋侯脉息见之。因父知子,又何怪乎
颖月。果不属他而主于我决矣。因长言之惠。不觉及兹。戢之戢之。无为俗人言也。明日冀望眉宇。刘攽彭城集与 王承旨
启效智小邦晞风右省。虽期会之事幸免于沈迷。而绳墨之间。自惭于结约思复侍倜偿之论窥雍容之辉。眇如云霄。 ……估厌泉弊。不使奸宄塞贤路。不使赏罚私功过。不使盗贼肆残暴。能行斯六者。天下之事过半矣。东人果诵子言于 承旨公。
则天下幸甚。宋韩魏公安阳集次韵答承旨王端明禁扄清切拟仙都。多病年年绝塞居。四海风雷归旧笔。二陲霜霰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