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子部
  唐寿安尉萧昕撰大理评事史镐八分书卢璟篆额
甘棠馆者前县令李公字退思所立此碑大历十一
年县令李总所建又有重刻碑记贞元八年县令
刻并往还此馆题名者十六人附于后(集古录目)

  补

  流杯亭碑阴记

  陆长源撰八分书无姓名 (第 32a 页)
  太守历官记 在墨妙亭自晋王逸少洎陈任忠凡四
十四人

  湖州刺史题名记 唐光德元年李纾撰后记正元十
六年顾况撰又后题正元十七年 刺史李词

  灵皎城山寺碑 在长兴县慈氏院元和中撰

  唐沙门灵皎鱼陂明禅师塔铭 在长兴县空隐院 (第 13b 页)

李宾客词
为县令乃刬蘙荟开径隧人方闻而异焉太
和中博陵崔蒙为主簿标堠于道周人方造而游焉(传/载)
半月泉李绅题 (第 39a 页)
郑王两李枢一检校虞部员外郎一上邽县男两李翼
一太子宾客陇西县子一嗣虢王两李条一司农少卿
一吏部常选两 李词
一太子宾客一义乌令两李程一
敬宗时宰相一钱塘丞两李佩一鸿胪卿一信都郡王
两李澄一梁王一嗣纪王两李枵一 (第 11b 页)
饮酒,许与贼州。又认军事判官李谯为亲弟,表状驱使官张立为男,只乞二人并身,其馀将士一任处置。便令押衙 李词
等各脱下衣甲,防虞官健束手被斩者八百馀人。行官石琼脱衣甲稍迟,便被崔雍遣贼处斩。其崔雍所有料钱并家口
当湖九水汇流登眺,如九龙弄珠于溟渤间也。云间董其昌飞白书额。
湖州府
镇霅楼 即销暑楼,贞元十五年, 李词
建,与清风会景三楼鼎峙于子城之上,旧传谯门翼于前,苍弁拥于后,三楼蜿蜒于左,为郡伟观。
韵海楼 颜真
就国。有西湖人景养。相皓当大贵此地人也。湖中出佳莼。尝旨。塘高一丈五尺。唐刺史于頔修。亦呼于公塘。后 李词
立于公塘碑。元和中。范传正复令县。权逢吉去塘内田。及决堰以复古迹。或通中刺史源重重建。县令潘虔重修。
毓德。 西曰润城。 南曰通明。 北曰奉胜如旧。东北曰武宁。吴兴志 城曰。旧有九所。放生池侧。有訚门。 唐李词
置訚门。又有楼。统记载东訚门楼云。正元十五年。 李词
遣跨河楼三间。扶楼三间下有颜真卿放生池碑。会昌三年。张久境开拓。向东一百五十步。仍建造今废。颜公放生 …… 人依桥在湖州府。续记作仁依。在归安县治。东跨运河。旧经云。在东阊门外。元和中。刺史辛秘造。因贞元中 刺史李词
开拓东郭门。置阊门。以门内空闲招辑浮客。人多依之。桥居其旁。因以得名。旧跨河起楼三间。至今人呼为花楼
乌程侯就国。有西湖人景养。相皓当大贵此地人也。湖中出佳尊尝贡。塘高一丈五尺。唐刺史于頔修亦呼于公塘后 李词
立于公塘碑。元和中范传正。复令县令权逢吉去唐内田及决堰以复古迹。咸通中刺史源重重建。县令潘虔重修。见 ……三园建五亭。以还颜公之旧。白居易为记。续图经云白居易记云。柳守滥觞之。颜公推轮之。杨公绘素之。正元中 李词
作白蘋亭。而不及者。居易据汉公书作也。尝以李直方记考之。曰邦伯李公曰已卯。不书年及人名。后又题元和元 ……以历稽参元和以前己卯岁。正元十五年也。唐刺史题名。正元十三年至十五年为李锜。后进末道观察使。十六年乃 李词
耳。记不应书以后事。锜臣节不终。宜乐天辈删而不书。而记则微辞而俟考也。或曰统记载唐刺史正元十五年为 李词。
续图经之言不为无。是不然。唐刺史题名 李词
自续。不应自刻其到罢月日。若使是李司。曰公何为黜其名。李直方巩。何必隐其年又统记是国初人作。载唐刺史
永乐大典卷之二千二百八十一 六模
湖〈湖州府七 宫室湖州府吴兴志销暑楼在谯门东。唐贞元十五年 李词
建。有诗四韵给事中韦某等诗六首。开成中。刺史杨汉公重修。毕工在中秋日。有诗四首。大中间。刺史苏特有销
僧元礼作飞云堂。刘焘有诗刻。 上吉祥院。在县两北三十五里水口。寺额本陈大建五年置在武康。唐贞元十七年 刺史李词
表移置贡茶院会昌中废。大中八年刺史郑颙。奉敕重建。 广惠院。在县东九里下莙。陈高祖故宅也。光大九年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