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雜家類
践祚进封申王
岐王范本名隆范睿宗第四子初封郑王寻改封卫王
长寿二年徙封巴陵郡王睿宗践祚进封岐王(范子 河/东郡王)
(瑾/
) …… (第 15b 页)
和王绮本名浥顺宗第十二子贞元四年封 河东郡王
二十一年进封
衡王绚顺宗第十三子贞元二十一年封
钦王绩顺宗第十四子贞元二十一年封
会王纁顺宗第十五子 (第 23a 页)
贞元二十一年封
福王绾顺宗第十六子母庄宪王皇后宪宗同出贞元
四年封 河东郡王
二十一年封
珍王缮本名况顺宗第十七子贞元四年封雒交郡王 (第 23a 页)
撝开元十二年薨天宝三载又以让帝子畴为嗣申王
岐王范睿宗子开元十四年薨子瑾封 河东郡王
暴卒
天宝三载以惠宣太子男略阳公珍为嗣岐王
忠宣太子业睿宗子初封薛王开元二十二年薨子㻆
封嗣薛王
(第 33b 页)
巢王元吉性好畋猎守并州尝载网罟三十馀两自言
我宁三日不食不能一日不猎 河东郡王瑾
落拓不脩名检嗜酒色历官至太仆卿沉
醉暴卒
邠王守礼玄宗开元初历虢陇等六州刺史唯弋猎妓
乐饮谑而已九年 (第 31b 页)

李瑾
为通直散骑侍郎与给事黄门侍郎王遵业尚书
郎卢观典领仪注临淮王彧谓瑾等曰卿等三隽共掌
帝仪可谓舅甥之国 (第 8b 页)
度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
为尚书散骑常侍加光禄大夫年九十馀恂恂善诱诲
人不倦昼夜手常执书吟咏寻览 李瑾
为车骑将军大司农卿殷州大中正瑾淳谨好学老
而不倦 (第 25a 页)
 列国指要图(序有晋霸楚霸之语)春秋名号归一图二卷名字同异录
五卷蜀冯继先撰春秋龟鉴图一卷张暄撰自鲁周迄
陈蔡载其名氏 崇文目春秋图五卷演左传谥族图
五卷春秋名号归一图二卷(左氏所书人或字或号或爵谥多互见取以系名下)

唐春秋指掌 图

李瑾
十五卷 书目(卷同上 (第 40a 页)
李瑾
集诸家之说为序义 (第 40a 页)
凡例各一篇抄孔颍达正义为五篇采摭馀条为碎玉
一篇集先儒异同辨正失得为三篇取刘炫规过申订
其义为三篇大抵专主杜学(崇文目同) 国史志春秋指掌
图二卷融据 李瑾
指掌为图不著姓

唐春秋折衷

志陈岳三十卷(唐末江西从事) 晁氏志春秋折衷论三十卷
陈岳撰以左氏为 …… (第 40b 页)
 左氏传事不传义是以详于史而事未必实以不知
经故也公谷传义不传事是以详于经而义未必当以

不知史故也 杜征南作释例啖助作统例陆淳合啖
赵之说作纂例韩滉作通例陆希声亦作通例 李瑾

凡例孙明复作总例孙复丁副作统例王晢作明例隐
括胡安国作通例程迥作显微例目(三卷六十五首)叶梦得作 (第 50a 页)
    晋州
元和郡县志曰晋州平阳郡禹贡冀州之域尧舜所都
周为冀州地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韩秦为河东郡地
十道志曰本汉平阳县地
汉志曰平阳县属河东郡以其在平水之阳故名之

前赵录曰太史令言于元海曰蒲子崎岖非可久安平
阳唐尧所都于是徙居平阳也两河记曰洪洞县以地山岭重复控据要险故曰洪洞

汉志曰襄陵属 河东郡王
莽曰干昌有晋襄公之陵因
以名
十道志曰霍邑汉彘县也
汉志曰彘属河东郡周厉王所奔也莽曰黄城 (第 4b 页)
    通直散骑侍郎
晋大兴元年起居注曰置通直散骑侍郎四人
沈约宋书曰晋元帝使员外散骑侍郎二人与散骑通
直故谓之通直散骑侍郎
后魏书曰 李瑾
字道瑜美容貌颇有文才迁通直散骑
侍郎与黄门王遵业尚书郎卢观典修仪注临淮王式
谓瑾等三隽共掌帝仪可谓舅 (第 10b 页)
不得已然后共奏)
  通直散骑侍郎
年三十起家(晋中兴书郤昙年三十/起家拜通直散骑侍郎)三俊共掌帝仪 (李/瑾)
(
美容貌有文才迁通直散骑侍郎与黄门王遵业尚书/郎卢观典修仪注临淮王彧谓瑾等三俊共掌帝仪可)
(谓舅甥之 (第 46b 页)
国公从信)安简(信都郡/王德彝)安恭(博平郡/王允初)
(楚国公/守巽)慈惠(申国公/德恭)和惠 (河东郡/王
承衍)惠恪(楚国公/从古)僖温
(遂宁郡/王承范)良静(魏国公/宗懿)恭简(韩国公/宗礼)(祁国公 (第 33a 页)
 三隽
魏收 温子升 邢子才 (时号三才潘晋东海王越/府有三才 滔大才刘舆)
(长才裴/邈清才) 李瑾
 王遵业 卢观 (临淮王彧曰三/隽共掌帝仪)
   三徽 (第 22a 页)
国公从信)安简(信都郡/王德彝)安恭
(博平郡/王允初)慈惠(申国公/德恭)僖安(楚国公/守器)和惠 (河东郡/王
承衍)惠恪(楚/国)
(公从/古)僖温(遂宁郡/王承范)良静(魏国公/宗懿)恭简(韩国公/宗礼)良( (第 8b 页)
〉,《皇纲论》五卷〈王哲〉,《春秋关言》十二卷〈黄君俞〉,《春秋本旨》四卷〈何涉〉,《春秋碎玉》一卷 〈唐李瑾〉
,《春秋索隐》五卷〈陈洙〉,《春秋总论》三卷〈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孙复〉,《春秋五论》一

《春秋辨疑》七卷。
樊宗师《春秋集传》十五卷。《春秋加减》一卷,〈注〉元和十二年,国子监修定。 李瑾《
春秋指掌》十五卷。
张杰《春秋图》五卷,又《春秋指元》十卷。
裴安时《左氏释疑》七卷,〈注〉字适之,
卷〈注〉黄君俞,
《春秋义》二十卷〈注〉王棐,
《春秋本旨》四卷〈注〉何涉,
《春秋碎玉》一卷〈注〉 唐李瑾,
《春秋索隐》五卷〈注〉陈洙,
《春秋经社要义》六卷〈注〉孙觉,
《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注〉孙复,
》五卷〈注〉王哲
《春秋关言》十二卷〈注〉黄君俞
《春秋本旨》四卷〈注〉何涉
《春秋碎玉》一卷〈注〉 唐李瑾
春秋索隐》五卷〈注〉陈洙
《春秋总论》三卷〈注〉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注〉孙复
《春秋五论》
王璹      同安郡王珣
  汉中王瑀     晋昌郡公珽
  魏郡公琯     文安郡公璀
   河东王瑾     
岐王珍
  武都县伯皓    陇西县男说
官常典第八十九卷
宗藩部列传三十三
唐三
棣王琰
按《唐书 ……皇帝宪子珽,封晋昌郡开国公。琯,魏郡开国公。璀,文安郡开国公。天宝十一载,珽、琯、璀并食邑三千户。 河东王瑾
按《唐书·惠文太子传》:惠文太子范,初封薛王,薨。子瑾嗣。落魄不饬名检,沈酒色,历太仆卿,封河东王,暴薨,赠太子少师。
岐王珍
按《唐书·惠文太子传》:惠文太子范,子 河东王瑾
薨。天宝中,复以薛王子略阳公珍为嗣岐王。珍仪观丰伟,为宗正员外卿,与蔚州镇将朱融善。融常言珍似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