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孝經類
藝術類
類書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右米礼部参星赋筠州集夲以为首篇其间意同辞
异者多具列如上今秘阁有石刻字画稍大此卷收
敛豪逸秀杰痛快尤可爱重纸背题诗一联不敢慢

也嘉泰癸亥秋池州故人文思提辖叶楠之子之真
自所居铁圈山附递寿予其意厚矣乃标轴而识之
七月望日平园老叟周必大题(平园集)

  跋元章 储子
椿墨梅诗

  予尝评元章书回旋曲折气古而韵高上攀李泰和
颜清臣为不足而下方徐季海柳诚悬为有馀未易 (第 4a 页)
    宋米芾行楷阴符经

   宋米芾书 储子
椿墨梅诗
   宋米芾书秦少游词
   宋米芾多景楼诗
   宋米芾湘西诗帖
   宋米芾中岳诗卷 …… (第 2a 页)
   宋米芾行楷阴符经

右米元章行楷阴符经世无别刻惟晋陵唐君俞有宋
拓余友陈懿卜摹之入石米老自称书课平生不知几
千本顾于经文时有脱误独所谓三盗既宜者改作既
冥最佳此亦必有所自非能凿空信笔也(容台集/)
   宋米芾书 储子
椿墨梅诗
予尝评元章书回旋曲折气古而韵高上攀李泰和颜
清臣为不足而下方徐季海柳诚悬为有馀未易只尺
(第 17a 页)
   妄议
经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阳货曰怀其宝而迷
其邦可谓仁乎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 叔孙武
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微生亩谓孔子曰
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 子禽谓子贡曰子
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并论/语)非圣人者无法(孝/经)
子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
七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

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陈贾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叛知而使之是不仁也
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 屋庐子
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 储子
为其为相与 鲁
平公将见孟子臧仓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
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踰前丧 (第 35a 页)
支能者乐之以为大腹不能者伤之以为心病众所说
也善莫大焉故因以名字之中美幼轻躁疏散与物不
合得其乡人 储子
之意因使从滏水汤先生游既熟遂
陶而成之为人白晰而长温厚柔忍在诸石中最有名 (第 11a 页)
储子
因秦故司马错李斯子由赵高阎乐并荐于秦王
得与甫田蔡甲肥乡羊奭内黄韩音子俱召见是时王
方省览文书日昃未 (第 11a 页)
 诸燮(字子相馀姚人嘉靖进士)

 诸大绶(字端甫山阴人嘉靖丙辰进士第一累官吏部侍郎兼学士赠尚书)
(河东羽音 齐储子
之后)
(周) (第 12a 页)
储子(孟子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
(汉)
储大伯(谏议大夫光武遣持节徵鲍永)
(唐)储光羲(丹阳人开元中登进士第召入中书试文章历监察御史工于诗 (第 12a 页)
 诸大绶(字端甫山阴人嘉靖丙辰进士第一累官吏部侍郎兼学士赠尚书)
(河东羽音齐储子之后)
(周)储子(孟子季子不得之邹 储子
得之平陆)
(汉)储大伯(谏议大夫光武遣持节徵鲍永)
(唐)储光羲(丹阳人开元中登进士第召入中书试文 (第 12a 页)
 乎此不陷于豕交兽畜则或失之虚拘皆非君子之
 道也○二先生释恭敬无实之语不同正当参考
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平
储子
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 (第 110a 页)
 赵氏曰季任任君之弟任君朝会于邻国季任为之
 居守其国也 储子
齐相也不报者来见则当报之但
 以币交则不必报也
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 (第 110b 页)
储子
屋庐子
喜曰连得间矣
 朱子曰屋庐子知孟子之处此必有义理故喜得其
 间隙而问之
问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 (第 110b 页)
齐不见 储子
为其为相与 (第 110b 页)
 言 储子
但为齐相非若季子摄守君位故轻之耶
曰非也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
 书洛诰篇享奉上也仪礼 …… (第 111a 页)
 而礼意不及其币则是不享矣以其不用志于言故
 也
为其不成享也
 孟子释书意如此
屋庐子悦或问之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 储子
得之 (第 111a 页)
平陆
 徐氏曰季子为君处守不得往他国以见孟子则以
 币交而礼意已备 储子
为齐相可以至齐之境内而
 不来见则虽以币交而礼意不及其物也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 (第 111b 页)
 而舜之怨则盛德之事非常情所可及也曰得之(荅/吴)

 (伯丰○/文集)
   孟子居邹章
问孟子不见 储子
谓其仪不及物夫 (第 47a 页)
储子
之平陆时遣
 人致币交于孟子则其接也不以礼孟子何以受其
 币而不见岂非不屑教诲之道与孔子不见孺悲而 (第 47a 页)
  孝也故重禄真可以广孝
北魏百官不给禄少能以廉自立者魏主诏吏受所监
临羊一口酒一斛者死与者以从坐论有能纠告尚书
以下罪状者随所纠官轻重受之张白泽諌曰昔周之
下士尚有代耕之禄今皇朝贵臣服勤无报若使受礼
者刑身纠之者代职臣恐奸人窥望忠臣懈节如此而
求事简民安不亦难乎请依律令旧法仍班禄以酬廉

吏魏主乃为之罢新法
  (臣/)按先王之世以道相友以礼相接故孟子之于
   储子
季任皆以币交而古者大夫出疆反必有献
  而鹿鸣之燕嘉宾则必将之以筐篚故士以职事
  相亲而后有士相见 (第 16b 页)
有馀裕何为如
是急哉
末节 闭户暗贴乐字乃有味
曾子居武城章首节沈犹行 沈直深切广韵在二十
一侵中 储子
曰王使人□夫子章 朱子谓杨氏所论得之杨
曰圣人人伦之至也岂有异于人乎哉尧舜之道曰孝
弟不过行止疾徐而 …… (第 10b 页)
善 幽王黜嫡
妻废嫡子已是人伦之大变不须更推到宗社安危上
孟子居邹章第五节 成字从上节及字中来
末节 储子
得之平陆 赵注 (第 28b 页)
储子
为相得循行国中
淳于髡曰先名实者章末节 注则亦未为深知孔子
者按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小不知其大也
总注 (第 28b 页)
 中庸有胡公 在公台三十馀年

魏志胡质字文德少知名于江淮间为常山太守在郡
 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 迁征东将军都督青徐
 广农积谷有兼年之 储 子
威字伯武厉操清白尝
 省其父告归赐其绢一疋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
 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馀威乃受之官 (第 21a 页)
 椒以宋人救萧
后汉华佗字元化通数经晓养性之术精于方药
魏志华歆字子鱼为豫章太守为政清静不烦吏民威
 而爱之魏初为御史大夫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
 故人家无儋石之 储 子
表字伟容为尚书 (第 9a 页)
  相
管子曰黄帝得六相宋书百官志曰殷汤以伊尹为右
相仲虺为左相然其名不见于经惟书说命有爰立作
相之文而左传定公元年薛宰言仲虺居薛以为汤左
相礼记月令命相布德和令注相谓三公相王之事也
正义曰案公羊隐五年传曰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自

陜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陜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处乎
内是三公相王之事也至六国时一人知事者特谓之
相故史记称穰侯范雎蔡泽皆为秦相后又为丞相也
(如魏文侯卜相于李克 储子
为齐相不必/秦国有之史记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杜氏通典曰
黄帝六相尧十六相为之辅相不必名官是则三代之 (第 20a 页)
尚欲并生况其他乎故君子见
人不善便怜悯之引诱之使入于善岂忍恶而绝之须
要有这样心肠
献荩问孟子于季子 储子
之币受之不报何也先生曰
想当时亦交之有名观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
食于诸侯便见孟子盖以继往开来自任 (第 7a 页)
 之时与尧舜皋陶之徒为友方是尚友
孟子曰无惑乎王之不智也(止/)非然也齐宣王固有意
 学孟子孟子亦有意教齐王奈何齐王亲孟子之时
 少亲王驩 储子
便嬖近习之时多于是深叹惜之又
 引奕秋之事而终之曰为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此
 最有意味欲使人自深思大抵 (第 51a 页)
  乞墦
孟子乞墦章先儒疑章首有阙余意不但阙孟子曰三
字而已尝合上章诵之因思七篇中别无瞷字此二章

以瞷夫子瞷良人荐言之当出于一时也窃意 储子

有问荅若曰人皆可为尧舜而不得为者何也遂及乞
燔事韵释瞷与观皆视也因齐妇之瞷言君子之观君
子存之则 (第 16b 页)
 (糗氏风俗通汉有糗宗为嬴长王食氏汉儒林传有/食子公又复姓大食氏大食国 资氏陈留风俗)
 (传黄帝之后四明志会稽有资氏后储氏齐大夫 储/子
之后见孟子汉王莽传有储夏 汉储大伯储融)
 (唐储光羲储仙舟后唐伶人储德源宋储用曲藇氏/见姓苑 (第 44a 页)
王何如
曰必不霸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代欲激燕王之厚任子
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三年燕国
大乱 储子
谓齐宣王因而仆之破燕必矣孟轲谓齐宣
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 (第 4a 页)
 疏(商音/) (东海/)
疏广字仲翁少好学明春秋汉地节三年拜太子太傅
兄子受拜太子少傅居职五年乞身去送者车数百两
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

 储(羽音/之后) (河东储 齐储子/
汉有 太伯)
唐储光羲工诗为汜水尉山中流泉诗云映地为天色
飞空作雨声
 渠(角音/之后) (雁门有 (第 45a 页)
   胡
姓纂(帝舜之后胡公封陈子孙以谥/为姓安定汉有胡建始居焉)
事实治令有声(前汉胡建字子孟河东人守军正丞甚/得走卒心监军御史为奸建收斩之由)
(是显名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至今渭城立其祠)清恐人知(魏志胡质字文德/少知名于江淮间)
(为常山太守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迁征东将/军都督青徐广农积粟有兼年之 储子
威字伯武厉操)
(清白尝省其父告归赐其绢一匹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馀威乃受之官 (第 13b 页)
 (生石石生燕客燕客生调宗/弘文校书生隐捡校郎中)
事类为相币交(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 储子
丨丨以丨丨受之而不报)
(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 (第 12b 页)
储子
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季子不得之 (第 12b 页)
储子
得之平陆孟子)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