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類書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韩滉为左仆射平章事好易象及春秋著春秋通例及
天文事序议各一卷 张守节
少集诗礼尤精史义注正义四十卷
张镒撰三礼图十二卷五经微旨十四卷孟子音义三

李吉甫为相尝讨论易象异 (第 20a 页)
信安郡王祎天宝中为太子少师以年老听致仕 张守节
为太子右谕德集贤院侍制肃宗上元初乞骸
骨辞职还乡以颖王傅致仕赐手诏曰卿父子相从大
膺儒术既精且博其道 (第 26b 页)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有立
石刻颂秦德越绝书云始皇以二十七年来游会稽
以正月甲戌到越留舍都亭取钱塘浙江岑石长丈四
尺南北面广一尺东西面广一尺六寸刻文于大越
东山上其道九曲去越二十里水经云秦始皇登会
稽山刻石纪功尚在山侧孙畅之述征记云丞相李
斯所篆也梁书竟陵王子良为会稽太守范云为主

簿云以山上有始皇刻石三句一韵多作两句读之
并不得韵又字皆大篆人多不详云夜取史记读之
明日登山读之如流 张守节
云会稽山刻李斯书其
字四寸画如小指圆镌今文字整顿是小篆字予尝
上会稽东山自秦望山之巅并黄茅无树木其山 …… (第 13a 页)
  秦颂德碑丞相李斯小篆史记始皇三十七年上会
稽祭大禹望于南海立石刻颂德二世元年春行郡
县至会稽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大臣从者名

以彰先世成功盛德越绝云秦皇东游至会稽以正
月甲戌到大越舍都亭取钱塘岑石长丈四尺南北
面广六尺三寸东面广四尺西面广尺六寸刻于越
东山上其道九曲去越二十一里水经云秦始皇登
稽山刻石纪功尚在山侧梁书竟陵王子良为会稽
太守范云为主簿以山上有始皇石刻三句一韵多
作二句读之并不得韵又有字皆不详云夜取史记
读之明日登山读之如流 张守节
史记正义云会稽 …… (第 14a 页)
存字磨灭已尽墨片纸而还作诗具记始末因
次其韵且记吾三人好事之癖永以示后人莫公诗
叙云秦会稽石刻唐人如 张守节
司马贞皆尝援以 (第 15a 页)
  农 □(六)(十五)(卅一)(百四)(百九五)(清河相张君墓道碑弘□汉人用字
有假借者有通用者有奇古者有变易偏傍及减省者此字农上安西颜之推论鼓外设皮离侧配禹咸以世
俗为非
张守节
亦谓直是讹字而隶字皆然盖各是一家之书不可一说定也) 宗 □(十三)(第 17b 页)
  嫦娥(俗姮娥乃古常仪娥乃仪字之误而嫦亦加女又谬作姮是讹而又讹也) 沣沣(上音丰水
名下音丰亦水名蔡邕以沣同丰误)
 方城(万城古字作万万似方故误作方城) 黄能(左传
黄能 入寝今作熊乃字之误
张守节
以能下三点为三足无据) 装潢(音纩以浆染纸也后改装 (第 15a 页)
(诏颇序列传) 隋志汉史记百三十卷目录一卷 唐志裴
骃集解八十卷司马贞索隐三十卷(注开元润州别驾) 张守节
正义三十卷(开元二十四年八月作)窦群史记名臣疏三十四卷
王元感徐坚李镇陈伯宣注韩琬续史记一百三十卷 …… (第 16b 页)
演注重为述赞凡三十卷号索隐
(又作补史记序改定篇目补其缺遗重为之注号曰小司马史记作三皇本纪补其阙)  张守节
曰班固汉书与史记同者五十馀卷又史记五十二万
六千五百言叙二千四百十三年事汉书八十一万言 …… (第 17a 页)
家一千七百九十卷史记之学则有王元感徐坚李镇
陈伯宣韩琬司马贞刘伯庄 张守节
窦群裴安时汉
书之学则刘伯庄敬播元怀景姚珽沈遵李善晋书
音注则徐坚高希峤何超及齐梁陈周隋之史武德
(第 44a 页)
 湖之别名以其周行五百里三万六千顷故以五湖

 名义兴记大湖射湖贵湖阳湖洮湖为五湖郦道元
 水经谓长唐湖射阳湖上湖隔湖大湖为五湖 张守
 节
史记正义云菱湖游湖漠湖贡湖胥湖皆大湖东
 岸五湾为五湖虞翻云大湖有五道东通长洲松江
 南通安吉霅溪西 (第 43b 页)
 阳为三江岂亦疑于安国之言而为之臆说者耶郦
 道元注水经则引之以为据何哉程大昌所进禹贡
 山川道里图边实所脩昆山续志类讹承而舛踵之
 耳惟 张守节
曰三江在苏州自西南至太湖曰松江
 自东南入白蚬曰上江亦曰东江自东北下三百馀
 里入海曰下江亦曰娄江盖 (第 23a 页)
得之矣顾雍吴地记唐仲
 初吴都赋注朱长文吴郡续图经其所言虽有详略
 盖皆本诸 守节
者也以今考之太湖自吴江长桥东 (第 23a 页)
 云以山上有始皇刻石三句一韵多作两句读之并
 不得韵又字皆大篆人多不详云夜取史记读之明
 日登山读之如流 张守节
云李斯书会稽山刻其字
 四寸画如小指圆刻今文字整顿是小篆字宋姚宽
 言尝上会稽东山自秦望山之巅并黄茅 (第 23a 页)
   秦李斯会稽刻石
秦颂德碑丞相李斯小篆史记始皇三十七年上会稽
祭大禹望于南海立石刻颂德二世元年春行郡县至
会稽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著大臣从者名以彰先

世成功盛德越绝云秦皇东游至会稽以正月甲戌到
大越舍都亭取钱唐岑石长丈四尺南北面广六尺三
寸东面广四尺西面广尺六寸刻于越东山上其道九
曲去越二十一里水经云秦始皇登稽山刻石纪功尚
在山侧梁书竟陵王子良为会稽太守范云为主簿以
山上有始皇石刻三句一韵多作二句读之并不得韵
又有字皆不详云夜取史记读之明日登山读之如流 张守节
史记正义云会稽刻李斯书其字四寸画如小 …… (第 25a 页)
字磨
灭已尽墨片纸而还作诗具记始末因次其韵且记吾
三人好事之癖永以示后人莫公诗叙云秦会稽石刻
唐人如 张守节
司马贞皆尝援以證史记绍兴初舅氏
姚令威删定登山吊古见碑石犹存后二十馀年分教 (第 26a 页)
 

神枢经曰太阴者岁后也常居岁后二辰所理之地不
可兴修○曹震圭曰后妃所居者后宫也后宫之星在
帝后二星(紫微垣北极五星第二/为帝星第四为后宫)故太阴常居太岁后
二辰子年起戌顺行十二辰如子年则在戌丑年则在
亥寅年则在子是也
按史记白圭传曰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至午旱明岁
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至卯积贮
率数倍 张守节
正义曰岁后二辰为太阴也又吴越春 (第 29b 页)
孔安国
之言而臆说邪郦道元引以为据何哉程大昌所进禹
贡山川道里图边实所修昆山续志类讹承而舛踵之
耳惟 张守节
曰三江在苏州自西南至太湖曰松江自
东南入白蚬曰上江亦曰东江自东北下三百馀里入 …… (第 16b 页)
海曰下江亦曰娄江盖得之矣吴地记与庾仲初扬都
赋注朱长文吴郡续图经其所言虽有详略盖皆本诸 守节
者也以今考之太湖与吴江长桥东北合庞山湖
者松江也又东南分流出白蚬入急水淀之山东而入
海者东江也自庞山 …… (第 17a 页)
一东行至扬州入彭蠡复分为三道入海此谬极矣熙
云按震泽居松江之上多震动禹贡既云三江既入遂
云震泽底定则 守节
之论确矣 (第 17b 页)
矣瑶星以王瓜即今黄瓜言瓜之最首
出者曰王
果陏犹言果蓏也 货殖传楚越之地饭稻羹鱼果陏
蠃蛤不待贾而足 张守节
正义陏音摇果摇犹摇叠包
果也升庵引说文椭车笭中椭椭器也尔雅贝□小而
椭狭长也急就章注椭秃颇切小桶也以 (第 18b 页)
义鲧之羽山化为黄
熊入羽渊熊乃来切下三点为三足也束晢发蒙记鳖
三足曰熊韵会曰熊即左传黄能入寝之能不知 张守
何据有三点之说也按说文□本兽名山海经从山
多三足鳖大苦山多三足龟阳羡君山池有三足鳖尔
雅鳖三足曰能音 (第 7a 页)
所为观孟轲著书首陈此说马迁作史仍习其言曾无
先觉悲夫 扬雄病其多变好奇 文中子曰史之失
自迁固始 张守节
正义序绍太史继春秋括文鲁史而包左氏国 …… (第 21b 页)
 李镇注史记义林二十卷 陈伯宣注史记
 韩琬续史记一百三十卷 司马正史记索隐
 刘伯庄撰史记地名    张守节
史记正义 (第 25a 页)
   黄门古史
有功于迁史爱周官者驳周官之异爱尔雅者剟尔雅
之瑕爱文选者辨文选之惑吁又孰知苏颖川古史之
作正所以爱迁史欤后世之爱迁史者固为不少然裴
骃集解第释其疑少孙续书略补其阙刘伯庄之地名 张守节
之正义裴安时之纂训又特将顺其意而乏高
天下之见不有古史正救舛讹则迁史之惑滋甚且生 (第 7b 页)
 蠡之东明矣东汇泽者谓东汇彭泽为彭蠡也郑氏
 曰汇回也汉与江斗转东成泽即彭泽也不曰中江
 而曰北江江在彭蠡之北也史淮南王传绝豫章之
 口 张守节
曰即彭蠡湖口北流出大江者是也不曰 (第 11a 页)
里三万六千顷故以五湖名义兴记太湖
射湖贵湖阳湖洮湖为五湖郦道元水经注谓长塘湖
射贵湖上湖滆湖太湖为五 张守节
史记正义云茭湖
游湖汉湖贡湖胥湖皆太湖东岸五湾为五湖虞翻云
太湖有五道东通长洲松江南通安吉霅溪西通宜 (第 24b 页)
北十二里有纪南城即古之郢都也又
谓之南郢
史记周纪武王曰夷羊在牧蜚鸿满野徐广曰夷羊怪
物也蜚鸿蠛蠓也 张守节
曰夷羊一本作麋鹿喻小人
在朝也飞鸿喻君子放弃郑玄曰蜚鸿鸿雁也知避阴
阳寒暑喻民去无道就有道按三说皆如 (第 2b 页)
 郭解之俦余不得不辩之

三代而上史书名氏之讹众矣其最大而可疑可疑而
 弗可弗辩者亡若伯翳之与伯益自史以伯益佐禹
 以伯翳先秦司马贞 张守节
等并疑其谬而莫能援
 明證以折衷之故历世纷纷迄于今伯翳伯益为二
 也夫使伯翳伯益若共工苍颉栗陆容成鸿 …… (第 4b 页)
 夫史记先称大费复称柏翳柏翳为人名则大费为
 国封矣大费为国名则柏翳为伯益矣即竹书一简
 而柏翳伯益大费举不待辩而明而司马贞 张守节
 
皆置弗道彼索隐者恶在其为索而正义者恶在其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