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元/结大唐中兴颂丨丨抚戎荡攘群凶)宋皇(颜延之阳给事诔之/子之生立绩丨丨)
轮皇(王融法乐辞表尘维 净觉 汎俗乃丨丨)虚皇(陶弘景许长史碑颂结号丨丨筌/法正觉元稹诗丨丨不愿见云雾)
(重重翳陆龟蒙诗/共是丨 (第 62a 页)
轮皇(王融法乐辞表尘维 净觉 汎俗乃丨丨)虚皇(陶弘景许长史碑颂结号丨丨筌/法正觉元稹诗丨丨不愿见云雾)
(重重翳陆龟蒙诗/共是丨 (第 62a 页)
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
口授浮屠经中土闻之未之信了(浮屠正号曰佛陀其/声相近皆西方言华)
(言译之则/谓 净觉) 后汉明帝夜梦金人顶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
毅始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及博士弟子等使于天竺
写浮屠遗范 (第 2a 页)
口授浮屠经中土闻之未之信了(浮屠正号曰佛陀其/声相近皆西方言华)
(言译之则/谓 净觉) 后汉明帝夜梦金人顶有日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
毅始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及博士弟子等使于天竺
写浮屠遗范 (第 2a 页)
无非/道场)衲衣跏趺未尝出户(李华润州鹤林径山大/师衲衣跏趺未尝出户)周密
护持(律仪细行周密护持 净觉禅师 铭王维)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李/寄)
(浩/然)践青折萌汎席灌盂(柳宗元送方及师至于践青折/萌汎席 (第 28a 页)
护持(律仪细行周密护持 净觉禅师 铭王维)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李/寄)
(浩/然)践青折萌汎席灌盂(柳宗元送方及师至于践青折/萌汎席 (第 28a 页)
上经缄于兰台石室使之还也以白马负经而至汉
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关西浮屠正号曰佛陁佛陁
与浮屠声相近皆西方言其来转为二音华言译之
则曰 净觉 其经大抵言生生之类皆因行业而起有
过去当今未来历三世识神常不灭凡为善恶必有
报应渐积胜业陶冶粗鄙 (第 19a 页)
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关西浮屠正号曰佛陁佛陁
与浮屠声相近皆西方言其来转为二音华言译之
则曰 净觉 其经大抵言生生之类皆因行业而起有
过去当今未来历三世识神常不灭凡为善恶必有
报应渐积胜业陶冶粗鄙 (第 19a 页)
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
金笥箓曰心不留事一静可期此便是觅静底路
又曰目不乱视神返于心神返于心乃静之本
正法眼藏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
可见是名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
长短但见本源清 净觉 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
如来知见
陈茂卿夙兴夜寐箴为吾人一日修行短度当熟读之
箴曰鸡鸣而寤思虑渐 (第 46b 页)
金笥箓曰心不留事一静可期此便是觅静底路
又曰目不乱视神返于心神返于心乃静之本
正法眼藏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
可见是名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
长短但见本源清 净觉 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
如来知见
陈茂卿夙兴夜寐箴为吾人一日修行短度当熟读之
箴曰鸡鸣而寤思虑渐 (第 46b 页)
母左胁而生姿貌奇异有三十二相八十一妙舍太
子位出家学道勤行精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
亦曰佛陀亦曰浮屠皆梵言也华言绎之为 净觉 云
道子所画即释迦下生事故耳(长元按此条当补/前送子天王图后) (第 77a 页)
子位出家学道勤行精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
亦曰佛陀亦曰浮屠皆梵言也华言绎之为 净觉 云
道子所画即释迦下生事故耳(长元按此条当补/前送子天王图后) (第 77a 页)
北而南遗光相涉群听相接
震闻乎数十里外无不举袂阴峰扬桡沸水洁诚而往
修礼而去
王维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 净觉 师碑铭 禅师叹曰
昔我太师尚以菩提释位今我小子欲以恩泽为侯仁
远乎哉行之即是裂裳裹足以宵遁乞食糊口以 (第 95b 页)
震闻乎数十里外无不举袂阴峰扬桡沸水洁诚而往
修礼而去
王维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 净觉 师碑铭 禅师叹曰
昔我太师尚以菩提释位今我小子欲以恩泽为侯仁
远乎哉行之即是裂裳裹足以宵遁乞食糊口以 (第 95b 页)
位出家学道勤行精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亦
曰佛陀亦曰浮屠皆梵语也华言译之为 净觉 其所
说曰人身虽有生死之异至于精神则常不灭此身
之前则经无量身矣积而修习则成佛道天地之外
四维 (第 1b 页)
曰佛陀亦曰浮屠皆梵语也华言译之为 净觉 其所
说曰人身虽有生死之异至于精神则常不灭此身
之前则经无量身矣积而修习则成佛道天地之外
四维 (第 1b 页)
火厚二百肘风吹二千年阹陁罗炭钵头摩赫护量
五十由旬舌长三车赊铜鹫铁蚁阿鼻十一义九千
钵头摩如一裟诃麻百年除一尽(并柯/古)
慈恩寺寺本 净觉 故伽蓝因而营建焉凡十馀院总一
千八百九十七间敕度 (第 11b 页)
五十由旬舌长三车赊铜鹫铁蚁阿鼻十一义九千
钵头摩如一裟诃麻百年除一尽(并柯/古)
慈恩寺寺本 净觉 故伽蓝因而营建焉凡十馀院总
千八百九十七间敕度 (第 11b 页)
淳化官帖宋时已如星凤今海内止传一夲是周草匆
家物在项庶常所时往索观咨嗟叹赏以为神物下真
迹一等此耳阁帖之支甚多世亦无复存惟泉州较祖
本稍瘦而摹镌特为萧洒有生气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谓是耶吾闻项本初在华东沙史明古家华得其九史
得其一文待诏为之和会两家各称好事连城不吝延
剑终乖其难致如此第得泉本日夕临池助以笔意亦
是快事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董其昌观因题
石田自题画册二帧
白日偏于静处长轩匆虚 净觉 风凉两人清话当何事
水志山经细较量
平头艇子镜中过发脚萧骚影细波碧水丹丘尽堪饱
惠州强饭笑东坡 (第 17b 页)
家物在项庶常所时往索观咨嗟叹赏以为神物下真
迹一等此耳阁帖之支甚多世亦无复存惟泉州较祖
本稍瘦而摹镌特为萧洒有生气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谓是耶吾闻项本初在华东沙史明古家华得其九史
得其一文待诏为之和会两家各称好事连城不吝延
剑终乖其难致如此第得泉本日夕临池助以笔意亦
是快事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董其昌观因题
石田自题画册二帧
白日偏于静处长轩匆虚 净觉 风凉两人清话当何事
水志山经细较量
平头艇子镜中过发脚萧骚影细波碧水丹丘尽堪饱
惠州强饭笑东坡 (第 17b 页)
三宝弟子赵孟頫谨手书大乘妙法莲华经一部奉
本师中峰大和尚尊者披阅所愿闻此经见此经诵
此经持此经者不堕邪见得清 净觉 愿一切人圆成
佛果大元延祐二年岁在乙卯秋九月三宝弟子集
贤学士资政大夫赵孟頫志
(赵文敏公为 (第 46a 页)
本师中峰大和尚尊者披阅所愿闻此经见此经诵
此经持此经者不堕邪见得清 净觉 愿一切人圆成
佛果大元延祐二年岁在乙卯秋九月三宝弟子集
贤学士资政大夫赵孟頫志
(赵文敏公为 (第 46a 页)
赵内文叔写生二板 徐女郎安生墨竹二板
绣水平阳氏墨花阁鉴藏
沈石田自题画二帧(以下/另册)
白日偏于静处长轩窗虚 净觉 风凉两人清话当何事
水志山经细较量 平头艇子镜中过鬓脚萧骚影细
波碧水丹山尽堪饱惠州强饭笑东坡 沈周 (第 13a 页)
绣水平阳氏墨花阁鉴藏
沈石田自题画二帧(以下/另册)
白日偏于静处长轩窗虚 净觉 风凉两人清话当何事
水志山经细较量 平头艇子镜中过鬓脚萧骚影细
波碧水丹山尽堪饱惠州强饭笑东坡 沈周 (第 13a 页)
授以手诀乃画总持三门寺方半吴大赏之谓人曰楞
伽不得心诀用思太苦其能久乎画毕而卒
慈恩寺 寺夲 净觉 故伽蓝因而营建焉凡十馀院揔
一千八百九十七间敕度三百僧初三藏自西域回诏
太常卿江夏王道宗设九部乐迎经 (第 51b 页)
伽不得心诀用思太苦其能久乎画毕而卒
慈恩寺 寺夲 净觉 故伽蓝因而营建焉凡十馀院揔
一千八百九十七间敕度三百僧初三藏自西域回诏
太常卿江夏王道宗设九部乐迎经 (第 51b 页)
曰道
如来知见大通和尚谓智常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
观自性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
本源清 净觉 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
名如来知见
解脱以寂照妙用摄群品流注生灭观四维上下不见
法不见身不 (第 28a 页)
如来知见大通和尚谓智常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
观自性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
本源清 净觉 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
名如来知见
解脱以寂照妙用摄群品流注生灭观四维上下不见
法不见身不 (第 28a 页)
录)如来如
见(大通和尚谓智常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 净觉 体员明)
(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丨丨丨丨同上)究竟净名(讲维摩经问曰菩萨各入/不二法门维摩 (第 3a 页)
见(大通和尚谓智常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 净觉 体员明)
(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丨丨丨丨同上)究竟净名(讲维摩经问曰菩萨各入/不二法门维摩 (第 3a 页)
法藏碎金录卷八 宋 晁迥 撰
圆觉经中所说禅观法门粲然该备吾今约已随宜决
择其一以为入道之权舆威德章中说三种观门今
取其三观之初者经云以 净觉 心取静为行由澄诸
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
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 (第 1a 页)
圆觉经中所说禅观法门粲然该备吾今约已随宜决
择其一以为入道之权舆威德章中说三种观门今
取其三观之初者经云以 净觉 心取静为行由澄诸
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
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