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子部
 增窃搔(新书梁楚边亭皆种瓜楚人以梁瓜美因夜丨丨梁瓜梁/欲报搔楚瓜宋就曰是搆怨之道乃夜往窃为楚灌瓜楚)

 (王乃谢以重币梁/楚之欢由宋就也)报搔(见/上) 李搔(北史魏李元忠传丨元忠子丨字/德沉聪敏有才艺曾采诸声别造)
 (一器号曰八弦/时人称有思理)
 痒不搔(礼记在父母舅姑之所寒不敢袭丨丨敢丨/又舒元舆按狱诗牧守苟怀仁痛痒时为搔)足可搔(枚乘/諌 (第 59b 页)
其内弟柳谐善鼓琴霭之师谐
而微不及也官至平东将军汝南太守
赵煦字宾有好音律以善歌闻于世位至秦州刺史 北齐李搔
字德沈少聪敏善音律曾采诸声别造一器
号曰八弦时人称其思理位至尚书议郎
郑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唫十弄云尝梦 (第 9a 页)
渊弹琵琶王僧虔弹琴沈文秀歌张敬儿舞王/敬则拍王俭曰臣无所解唯知诵书因跪前诵相如封)
(禅/书) 又曰 北齐李搔
李德忱素善音律因采诸声别造
一器号曰八弦时人称其精理 又曰七弦琵琶形𩔖
阮咸而旁有少缺近取便身也唐 (第 27a 页)
覆呼法抚犹有一二舛谬显宗了无误错法抚叹曰
贫道生平以来唯服郎耳(魏/书)
神人李谐字虔和幼有风采赵郡 李搔
尝过元叉门下
见之归谓其父元忠曰领军门下见一神人元忠曰必 (第 8b 页)
八弦 李搔
字德沈元中子也少聪敏有才艺曾采诸声
别造一器号曰八弦时人称有思理(北史二/十一)
梵贝贝蠡之大者可容 (第 80b 页)
还衣服蒙活者二十馀人
施粥于路 李搔
妹曰法行幼出家为尼后遭岁大俭施
糜粥于路
罄资为粥李士谦遇年饥多有死者士谦罄家资为之
糜粥赖以全活者 (第 106b 页)
(字虔和幼有风采赵郡 李搔
尝过元乂门下见之归谓/其父元中曰丨丨丨丨丨丨丨丨元中曰必李谐也问)
(之果/然)承受纶言有若成诵(旧 (第 10b 页)
  开花风(见上/)
  云林璈
汉武内传上元夫人自弹云林之璈
  鹭鼓凫钟
鹭鼓凫钟出唐乐章
  八弦 李搔
字德沉有才艺曾采诸声别造一器号曰八弦时
人称有思理(北史/) (第 10b 页)
令彭俊赍曲颈琵琶唐
文宗朝内库有大忽雷琵琶小忽雷琵琶或云杨太真
弹物唐史盛作六弦琵琶郑喜子进七弦琵琶 北齐李

李德忱造八弦琵琶
李商隐诗云锦瑟无端五十弦说者以为锦瑟者令狐
丞相侍儿小名此篇皆寓言而不知五十弦所起 (第 33b 页)
《后主本纪》:武平七年八月丁卯,行幸晋阳。雉集于御座,获之,有司不敢以闻。
《北史·李元忠传》:元忠 子搔。
搔妹曰法行,幼好道,遂为尼。雉兔驯狎,入其山居房室。
《隋书·五行志》:后齐孝昭帝即位之后,有雉飞上
可得。琼不理其语,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
《北史·李元忠传》:元忠 子搔,
搔妹曰法行,幼好道,遂为尼。逢屠牵牛,脱衣求赎,泣而随之。
《孟信传》:信居贫无食,唯有一老牛。其兄
母,沮渠牧犍女也。简性貌特类外祖。后为内都大官。
《北史·李崇传》:崇从弟平,平子谐,幼有风采。赵郡 李搔
尝过元义门下,见之,归谓其父元忠曰:领军门下见一神人。元忠曰:必李谐也。问之果然。谐为人短小,六指,
  李玙
  李晓       李元忠
  李密       李悯
  李构       李庶
   李搔       
李公绪
  李湛       李行之
  李騊駼      李正藻
  李翥
  北周
  李弼   ……漳令。《魏书》出,庶与卢斐、王松年等讼其不平,并系狱。庶死临漳狱中,庶兄岳痛之,终身不历临漳县门。 李搔
按《北齐书·李元忠传》:元忠 子搔,
字德况。起家行参军。累迁河内太守。入为尚书仪曹郎。天保八年卒。
李公绪
按《北齐书·李浑传》:公绪,
驻足不能举。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五弦部纪事
《北齐书·李元忠传》:元忠 子搔,
字德况,少聪明,有才艺,音律博奕之属,多所通解。曾采诸声,别造一器,号曰八弦,时人称其思理。
《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