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可用无状之人天下何所仰望上曰
朝廷得人则重对曰诚如圣谕朝廷轻重只系用人得
贤人则重得匪人则轻上曰极是 光庭
奏惠卿擅兴兵 …… (第 19b 页)
甚知卿忠直(此据王岩叟朝论增入吕大忠正月七/日除陜西运副十月二十八日依旧陜)
(西运副其间不见改除据 朱光庭
所云则大忠盖尝改/除发运而实录失不载也政目亦不载大忠改除发运)
(当考除发运当是谓蒋之奇在八月四日杜 (第 20b 页)
(上不从中丞傅尧俞諌议大夫梁焘侍御史王岩叟司/諌 朱光庭
王觌御史孙升各居家待罪上命执政召言)
(官至都堂谕以舜民言彦博私奉世使夏国非彦博所/见且舜民既平迁难 (第 4b 页)
求去臣退伏思念顷自登州召还至备员中书舍人以
前初无人言只从参议役法及蒙擢为学士后便为
光庭
王岩叟贾易韩川赵挺之等攻击不已以至罗织
语言巧加酝酿谓之诽谤未入试院先言任意取人虽
蒙圣主知臣无罪然 (第 14b 页)
  哲宗
元祐五年八月庚戌龙图阁待制枢密都承旨王岩叟
权兵部侍郎范纯礼为贺辽主生辰使引进副使王舜
封庄宅使张佑副之吏部郎中苏注户部郎中刘昱为
正旦使供备库使郭宗颜西京左藏库副使毕可济副

之岩叟以亲老纯礼以病辞改命中书舍人郑雍权工
部侍郎马默默又以病辞改命吏部侍郎天章阁待制
刘奉世奉世复辞又改命太仆卿林旦最后郭宗颜亦
病诏西头供奉官閤门陆孝立代往(二十四日改命郑/雍马默二十八日)
(又命刘奉世九月一日又命林旦十月二/十六日又命陆孝立代郭宗颜今并书之) 户部尚书
梁焘 给事中朱光庭
累乞外任左諌议大夫刘安世乞
宫观诏以焘为龙图阁待制知郑州 (第 1b 页)
光庭
为集贤殿修
撰知同州安世为集贤殿修撰提举崇福 (第 1b 页)
光庭
寻以 …… (第 1b 页)
日责臣报于异时于是诏从安世所请与梁焘 朱光庭
同出焘 (第 4b 页)
光庭
所以乞外任皆为邓温伯故也(梁焘 (第 4b 页)
朱光/庭
辞免尚)
(书给事累/奏当检附)焘初逼以礼恩受命顾于义未安既经坤成
上焘退即伸前请甚力 (第 4b 页)
光庭
始不为此计而众责交至
遂继之辅臣于帘前先拟焘直学士至 (第 4b 页)
光庭
安世吕大
防曰此二人若除待制恐优欲与修撰刘挚曰于法自
侍郎至諌议大夫若除他官或外任者并换待制大防
曰 …… (第 4b 页)
所增损而原根本在后省其成十之八九矣今酬奖太
优中丞梁焘諌官 朱光庭
刘安世御史孙升贾易次第
交章论其非四吏者皆被裁止用考功元拟于是大防
疑滋甚盖言路三四子皆昔挚台中所与 …… (第 8b 页)
存之虽文字重复两见)
(之要无/伤也) 御史中丞苏辙侍御史孙升言焘等不当出
辙一奏升三奏升言伏见梁焘 朱光庭
刘安世三人并
从外补三人极言切諌者意在爱国尊君明至公大义 (第 11a 页)
劾二人有二章又因及挚辈此盖言者常事遂以为
仇非也又言曾受张方平赠遗今乃举王巩报其私恩
又言不合弹王觌 朱光庭
不合乞弃智固胜如二堡欲
表里赵卨又云辙他日必为王安石之乱法度引奸邪
又云决辙去留不可谋于宰执盖其间恐 (第 17a 页)
以保二人养忠直之气难哉
难哉中书舍人郑雍申三省禀康国当作何词吕大防
批云作平词挚谓大防曰东台又如何指 朱光庭
也大 …… (第 2b 页)
防曰已有嫌迹恐不敢作 光庭
昨为辙所弹故云尔(此/据)
(刘挚日/记增入)
癸亥进神宗皇帝实录上东向再拜然后开编宰臣吕
大防于帘 …… (第 3a 页)
其指名以有求也(此据刘挚/日记增入)  给事中朱光庭
言神宗
皇帝实录书成修撰官陆佃除龙图阁直学士按祖宗
事例当进官未当加职诏依前行下江淮荆浙等路发
运使 (第 16b 页)
丙寅 给事中朱光庭
言衡州上王五等强盗案有情理
似可矜悯之言乞令刑部大理寺今后断案若情理可
悯只依元条可悯奏上不得却入疑 (第 9a 页)
议大夫前此惇坐苏州置田不法降一官至是满岁当
复故有是诏 给事中朱光庭
言惇凶悖狠戾慢上不恭
交结奸臣彊市民田奸邪贪污不法之人不当用常法
叙复诏章惇更候一期取旨(更候一期乃 …… (第 18a 页)
大防发遣太甚大防遂作小帖附录黄奏知云早来帘
前议欲令开封府𤼵遣恐致喧渎且令告示诏可 给事
中朱光庭
封还录黄言确罪恶比于四凶既窜岂有复
还之理乃以刑部当法预先告示理极不可遂寝前诏
已而执政又聚都堂议欲 (第 23a 页)
冲替(闰八月/二十八)
(日下淮南漕司根治马守珍事今云提刑体量盖五月/二十二日指挥也九月十六日政目云 朱光庭
缴王巩)
(文字当/并考) 监察御史安鼎言乞在京置司勘公事狱成 …… (第 3b 页)
适孙谔悉与除落罪名
与吕温卿湖州明州延接章惇男援有同骨肉送简帖
与邢恕又具挚党人姓名王岩叟刘安世韩川 朱光庭
赵君锡梁焘孙升王觌曾肇贾易杨康国安鼎张舜民 …… (第 10a 页)
畏言先入并罢之按伯温所/记或多抵捂今删取其合者耳刘挚以六年十一月罢)
(梁焘七年六月乃除右丞刘挚罢相 朱光庭
实为给事/中不为侍御史兼来之邵此时亦未入台皆伯温误记)
(又称刘挚欲用杨畏为复/辟事亦恐未必然当考) (第 26a 页)
伏望圣慈深察至当之体固执己
行之命炳如日月公如天地质之典故无可疑者伏望
断自圣意而行之天下幸甚
壬辰 给事中朱光庭
知亳州初刘挚罢相麻制过门下 …… (第 3b 页)

光庭
封还言挚忠义自奋力辨邪正有功朝廷擢之大
位一旦以疑而罢天下不见其过言者若指臣为朋党
愿被斥逐不辞御史 (第 4a 页)
中丞郑雍言 光庭
朋党乞正其罪
殿中侍御史杨畏又言挚多朋党必相救援一切勿听
于是 (第 4a 页)
光庭
与挚相继俱罢(郑雍旧傅云宰相刘挚用事/久党与中暌雍因劾挚威福)
(自恣天下士争趋其门宜罢出以收主柄疏 …… (第 4a 页)
叟等三/十人以为挚党不知雍所谓挚党三十人者姓名已附)
(十月十八日旧傅乃无此/新傅盖缘元祐编类章疏) 光庭
之封还麻制也吕大防 …… (第 4a 页)
尝召 光庭
谕旨 (第 4b 页)
光庭
不至故但以本官出(此据王岩叟/日录 (第 4b 页)
朱光庭)
(
再知亳州吕大防以其召而不至又不悦其封还麻制/故但以本官出帘中殊不怒也当考 孙升行 (第 4b 页)
光庭
亳)
(州制词云士之自信特立无愧俯仰行已所志若夫居/官守职亦曰奉法循理而已尔虽笃于自信然制由中)
( (第 4b 页)
降指挥
降授通议大夫章惇知湖州(惇知湖州此据政目十四/日所书实录无之六年八)
(月十八日惇复正议大夫 朱光庭
缴还诏候一期取旨/今将满一期亦未复官但除郡耳八年十二月始复职)
(明年四月二十一日犹以降授通/议大夫 (第 12a 页)
前后相傅专用此术朝廷上
下所共明知然小人非此无以深入臣罪故其讣须至
出此今者又闻台官黄庆基复祖述李定 朱光庭
贾易
等旧说亦以此诬臣并言臣有妄用颍州官钱失入丁
真死罪及强买姓曹人田等虽知朝廷已察其奸罢黜
其人矣 (第 19a 页)
之此温公为伯温言者范祖)
(禹以十二月赴召时冬暖洛水不冰乘漕司官舡以行/伯温与留守韩相之子宗师士大夫 朱光庭
田述古数)
(人同送不见温公也恕谓三月二十七日范祖禹赴召/温公送至下浮桥船中以日月计之正神宗崩司马光 (第 3b 页)
諌傅圣语刘责)
(范曰公为大谏反傅宣耶范长者为刘所责遂上章以/劝讲无状乞出后恕言于章惇蔡卞以谓刘安世 朱光)
(庭
范祖禹三人上宣仁书有废上意凡恕言者皆同文/狱所治之事也其狱以章惇蔡卞用蔡京安惇尚煅炼) (第 20b 页)
三年磨勘上从之
丁丑诏放归田里人程颐送涪州编管坐与司马光同
恶相济也先是上与辅臣语及元祐政事曰王岩叟

光庭
辈凶慝自肆无忌惮如 (第 15b 页)
光庭
尽散河北斛斗先帝
经营储蓄一日而尽岩叟尤凶肆所言皆可怪至谓曾
肇为奸臣之弟又曰程颐妄自尊大至欲于延和 (第 16a 页)
却不妨布曰恕乃颐门人固不可掩有程颐明道先生
传后题门人邢恕曰门人 朱光庭
曰有刋印文字上曰
不曾见希亦曾纳恕文字来又云林旦在元祐中有诋
毁先朝文字独不曾行遣以希故也布曰旦章疏 (第 11a 页)
意也伏望圣慈留神省察特赐施行以允公
议 三省言刘挚等党人王岩叟前后论事包藏奸心
最为凶悖范祖禹刘安世 朱光庭
仍累疏诬罔圣听阴
蓄邪谋虽各行遣累据臣僚言乞赐施行诏范祖禹移
化州安置刘安世移梅州安置王岩叟范祖禹刘 (第 31a 页)
安世 朱光庭
诸子并勒停永不收叙 初李清臣封起明氏
状不进呈章惇及安焘郑雍皆与闻惇等初不引咎至 (第 31a 页)
 路刑狱又吉州防禦使
张 问熙宁中河东转运使历知潞州
潘 夙神宗时知河中府
苗时中神宗时潞州司法参军又河东转运使
范 育神宗时知河中府
杜 常神宗时河东转运判官
李 宪神宗时太原路走马承受
曾 布哲宗元祐元年以龙图阁学士知太原府

苏 辙元祐六年知绛州
张 近元祐八年知太原府
崔台符元祐初知潞州
陈次升元祐中提点河东刑狱
毕仲游元祐中河东路提点刑狱
李 绰元祐中知解县兼盐池事
韩 缜元祐中知太原府
苗 授元祐中知潞州

王光祖元祐中河东路副总管
马 默元祐中河东转运使 朱光庭
元祐中知潞州
叶康直元祐中知河中府
范伯禄元祐中知河中府
梁 焘元祐中知潞州
李 周洪洞令元祐中知河 (第 37a 页)
  直方又不报(宋史本传/)

   朱光庭
字公掞偃师人元祐六年由给事中谪知
  亳州光庭在邦在家临民临事造次动静一由至
  诚(宋史朱景传/) (第 6a 页)
  未报后累试不第归而愤曰当今蔡确蔡卞吕惠
  卿章惇四害未除吾等困老田间与世无补乃去
  东山二里许抱书投桥下朝士王岩叟 朱光庭
(第 3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