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法制類
載記類
雜史類
太宗又谓侍臣曰 齐文宣
何如人魏徵对曰非常颠狂
然与人共争道理自知短屈即能从之臣闻齐时魏恺
先任青州长史尝使梁还除光州长史不 (第 18a 页)
就杨遵彦奏
之 文宣帝 大怒召而责之恺曰臣先任青州大藩长史
今有使劳更无罪过反授小州所以不就乃顾谓遵彦
曰此汉有理因令舍之太 …… (第 18a 页)
臣猖蹶非可遽数玄黄莫辩触瑟始仆柏谷微行
豺豕塞路睹貌献飧斯可诫惧
文宗尝顾郑覃曰覃老矣当无妄试论我犹汉何等主
覃曰陛下 文宣 主也帝曰渠敢望是领度支李石欲彊
帝志使不怠因曰陛下之问而覃之对臣皆以为非颜
回匹夫耳自比于舜陛下有四 (第 27b 页)
海春秋富当观得失于
前日引月长以齐尧舜奈何比 文宣 而又自以为不及
惟陛下开肆厥志不 (第 27b 页)
文宣 自安则大业济矣
后唐明宗时水运军将于临河县得一玉杯有文曰传 (第 27b 页)
然与人共争道理自知短屈即能从之臣闻齐时魏恺
先任青州长史尝使梁还除光州长史不 (第 18a 页)
就杨遵彦奏
之 文宣帝 大怒召而责之恺曰臣先任青州大藩长史
今有使劳更无罪过反授小州所以不就乃顾谓遵彦
曰此汉有理因令舍之太 …… (第 18a 页)
臣猖蹶非可遽数玄黄莫辩触瑟始仆柏谷微行
豺豕塞路睹貌献飧斯可诫惧
文宗尝顾郑覃曰覃老矣当无妄试论我犹汉何等主
覃曰陛下 文宣 主也帝曰渠敢望是领度支李石欲彊
帝志使不怠因曰陛下之问而覃之对臣皆以为非颜
回匹夫耳自比于舜陛下有四 (第 27b 页)
海春秋富当观得失于
前日引月长以齐尧舜奈何比 文宣 而又自以为不及
惟陛下开肆厥志不 (第 27b 页)
文宣 自安则大业济矣
后唐明宗时水运军将于临河县得一玉杯有文曰传 (第 27b 页)
夏割据江山拓土万里虽承天赞
实由人力也馀庆遗柞至于陛下陛下宜勉崇德器以
光前烈爱民养士保全先轨何可忽 显祖 之功勤轻难
得之大业忘天下之不振替兴衰之巨变哉臣闻否泰
无常吉凶由人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 (第 10b 页)
实由人力也馀庆遗柞至于陛下陛下宜勉崇德器以
光前烈爱民养士保全先轨何可忽 显祖 之功勤轻难
得之大业忘天下之不振替兴衰之巨变哉臣闻否泰
无常吉凶由人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 (第 10b 页)
随后遣还所
请乞拂三人昔为宾国之使来在王庭国破家迁即为
臣妾可勿听许
高祖时杨椿为太仆卿加安东将军初 显祖 世有蠕蠕
万馀户降附居于高平薄骨律二镇太和之末叛走略
尽唯有一千馀家太中大夫王通高平镇将郎育等求
徙 (第 48b 页)
请乞拂三人昔为宾国之使来在王庭国破家迁即为
臣妾可勿听许
高祖时杨椿为太仆卿加安东将军初 显祖 世有蠕蠕
万馀户降附居于高平薄骨律二镇太和之末叛走略
尽唯有一千馀家太中大夫王通高平镇将郎育等求
徙 (第 48b 页)
遣使朝贡二月庚寅以尚书令高隆之为太保三月庚
申进齐郡 王高洋 爵为齐王夏四月乙巳蠕蠕遣使朝
贡五月甲寅诏齐王为相国总百揆备九锡之礼以齐
国太妃为王太后王妃为王后丙 …… (第 104b 页)
尚不惜身何况妃嫔澄下床叩头大
啼谢罪于是酣饮夜久乃出居三日幽帝于含章堂大
器瑾等皆见烹于市及将禅位于 文宣 襄城王昶及司
徒潘相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深等求入奏事帝在
昭阳殿见之昶曰五行递运有始有终齐王圣德钦明 …… (第 106a 页)
下及出云龙门王公百寮衣冠拜
辞帝曰今日不减常道乡公汉献帝众皆悲怆高隆之
泣洒遂入北城下司马子如南宅及 文宣 行幸常以帝
自随帝后封太原公主常为帝尝食以护视焉竟遇酖
而崩 (第 107a 页)
申进齐郡 王高洋 爵为齐王夏四月乙巳蠕蠕遣使朝
贡五月甲寅诏齐王为相国总百揆备九锡之礼以齐
国太妃为王太后王妃为王后丙 …… (第 104b 页)
尚不惜身何况妃嫔澄下床叩头大
啼谢罪于是酣饮夜久乃出居三日幽帝于含章堂大
器瑾等皆见烹于市及将禅位于 文宣 襄城王昶及司
徒潘相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深等求入奏事帝在
昭阳殿见之昶曰五行递运有始有终齐王圣德钦明 …… (第 106a 页)
下及出云龙门王公百寮衣冠拜
辞帝曰今日不减常道乡公汉献帝众皆悲怆高隆之
泣洒遂入北城下司马子如南宅及 文宣 行幸常以帝
自随帝后封太原公主常为帝尝食以护视焉竟遇酖
而崩 (第 107a 页)
全书
通志卷十六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北齐纪第十六
神武帝 文襄帝 文宣帝 济南王 孝昭帝
武成帝 后主(幼主附/)
高祖神武皇帝姓高氏讳欢字贺六浑勃海蓨人也齐
大夫高氏 …… (第 1a 页)
翻非直本怀狼戻兼亦有惧
威略情欲奢淫动乖制度尝于宫西造宅墙院高广厅
事宏壮亚太极殿神武入朝责之乃止 显祖文宣皇帝讳洋 字 (第 35b 页)
子进 神武第二子文襄之母弟
也武明太后初孕帝每夜有赤光照室太后私怪之及
产命之曰侯尼干鲜卑言有相子也以生于 …… (第 35b 页)
悉从公除癸卯发丧敛于宣德殿十一月辛未梓宫
还邺十二月乙酉殡于太极前殿乾明元年二月丙申
葬于武宁陵谥曰 文宣皇帝 庙号高祖帝沈敏有远量
外若不逮内鉴甚明文襄年长英秀神武特所爱重百
僚承风莫不震惧而帝善自晦迹言不出口 …… (第 52b 页)
薄多过帝数罪之每谓为老贼及武成时珽被任遇乃
说武成曰 文宣 甚暴何得称文既非创业何得称祖若 (第 60b 页)
文宣 为祖陛下万岁后将何以称武成溺于珽说天统
初有诏改谥景烈庙号 (第 60b 页)
威宗 武平初赵彦深执政又奏
复帝本谥庙号显祖云
文宣帝天保十年
废帝济南王讳殷字正道小名道人 (第 60b 页)
文宣 之长子也母
曰李皇后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性敏慧初 (第 60b 页)
学反语于迹字下注云自反时侍者未达其故太子曰
迹字足傍亦为迹岂非自反邪尝宴北宫独令河间王
勿入左右问其故太子曰世宗遇贼处河间王复何宜
在此 文宣 每言太子得汉家性质不似我欲废之立太
原王初诏国子博士李宝鼎傅之宝鼎卒复诏国子博
士邢峙侍讲太子虽富于 (第 61a 页)
春秋而温裕开朗有人君之
度贯综经业省览时政甚有美名七年冬 文宣 召朝臣
文学者及礼学官于宫宴会令以经义相质亲自临听 (第 61a 页)
太子手笔措问在坐莫不叹美九年 文宣 在晋阳太子
监国集诸儒讲孝经令杨愔传旨谓国子助教许散愁
曰先生在世何以自资对曰散愁自少以来不登娈童 …… (第 61b 页)
膺简策不知老之将至平生素
怀若斯而已太子曰颜子缩屋称贞柳下妪而不乱未
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乃赉绢百疋后 文宣 登金凤台
召太子使手刃囚太子恻然有难色再三不断其 (第 61b 页)
文
宣 怒亲以马鞭撞太子三下由是气悸语吃精神时复 …… (第 61b 页)
昏扰十年十月 文宣 崩癸卯太子即帝位于晋阳宣德
殿大赦内外百官普加汎级亡官失爵听复资品庚戍
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 …… (第 62a 页)
十七帝聪慧夙成宽厚仁智天保间雅有令名及承大
位杨愔燕子献宋钦道等同辅以常山王地亲望重内
外畏服加以 文宣 初崩之日太后本欲立之故愔等并
怀猜忌常山王忧怅乃白太后诛其党时平秦王归彦
亦豫谋焉皇建二年秋天文告变 …… (第 64a 页)
昭不豫见 文宣 为祟孝昭深恶之厌胜术备设而无益
也薨三旬而孝昭崩太宁二年葬于武宁之西北谥闵
悼王初 (第 64b 页)
文宣 命邢邵制帝名殷字正道从而尤之曰殷
家弟及正字一止吾身后儿不得也邵惧请改焉 (第 64b 页)
文宣
不许曰天也因谓孝昭曰夺时但夺慎勿杀也
废帝济南王乾明元年
孝昭皇帝讳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 (第 64b 页)
帝之
母弟也幼而英峙早有大成之量武明皇太后早所爱
重魏元象元年封常山郡公及文襄执政遣中书侍郎
李同轨就霸府为诸弟师帝所览文籍源其指归而不
好辞彩每叹云虽盟津之师左骖震而不衄同轨以为
能遂笃志读汉书至李陵传恒壮其所为焉聪敏过人
所与游处一知其家讳终身未尝误犯同轨病卒又命
开府长流参军刁柔代之柔性严褊不适诱训之宜中
被遣出帝送出閤惨然敛容泪数行下左右莫不歔欷
其敬业重旧如此天保初进爵为王五年除并省尚书
令帝善断割长思理省内畏服七年从 文宣 还邺 (第 65b 页)
文宣
以尚书奏事多有异同令帝与朝臣先论定得失然后
敷奏帝长于政术割断咸尽其理 (第 65b 页)
文宣 叹重之八年转
司空录尚书事九年除大司马仍录尚书事时 (第 65b 页)
文宣 溺
于游宴帝忧愤表于神色 (第 65b 页)
文宣 觉之谓帝曰但令汝在
我何为不纵乐帝唯啼泣拜伏竟无所言 (第 65b 页)
文宣 亦大悲
抵杯于地曰汝似嫌我自今敢进酒者斩之因取所御
杯尽皆坏弃后益沈湎或入诸贵戚家角力批拉不限 …… (第 65b 页)
贵贱唯常山王至内外肃然帝又密撰事条将谏其友
王晞以为不可帝不从因间极言遂逢大怒顺成后本
魏朝宗室 文宣 欲帝离之阴为帝广求淑媛望移其宠
帝虽承旨有纳而情义弥重帝性颇严尚书郎中剖断
有失辄加捶楚令史奸慝便即 (第 66a 页)
考竟 文宣 乃立帝于前
以刀环拟胸召被帝罚者临以白刃求帝之短咸无所
陈方见解释自是不许笞箠郎中后赐帝魏时宫人醒 …… (第 66a 页)
夜啼泣 文宣 不知所为先是禁帝友王晞至是乃舍之
令侍帝帝月馀渐瘳不敢复諌及 (第 66b 页)
文宣 崩帝居禁中护
丧事幼主即位乃即朝班除太傅录尚书事朝政皆决
于帝月馀乃居藩邸自是诏敕多不关帝客或言于帝 …… (第 66b 页)
太后并出临御坐帝奏愔等罪求伏专擅之辜时庭中
及两廊下卫士二千馀人皆被甲待诏武卫娥永乐武
力绝伦又被 文宣 重遇抚刃思效废帝吃讷兼仓卒不
知所言太皇太后又为皇太后誓言帝无异志唯云被
逼而已高归彦敕劳卫士解严永 …… (第 67b 页)
帝统大业
皇建元年八月壬午皇帝即位于晋阳宣德殿大赦改
乾明元年为皇建诏奉太皇太后还称皇太后皇太后
称 文宣皇 后宫曰昭信乙酉诏曰太祖创业已来诸有
佐命功臣子孙绝灭国统不传者有司搜访近亲以名 …… (第 68a 页)
坐帝曰须拔我同堂弟显安我亲姑
子今序家人礼除君臣之敬可言我之不逮显安曰陛
下多妄言曰若何对曰陛下昔见 文宣 以马鞭挞人常
以为非而今行之非妄言邪帝握其手谢之又使直言 …… (第 71b 页)
有天子
气帝恐济南复兴乃密行鸩毒济南不从乃扼而杀之
后颇愧悔初苦内热频进渴散时有尚书令史姓赵于
邺见 文宣 从杨愔燕子献等西行言相与复雠帝在晋
阳宫与毛夫人亦见焉遂渐危笃备禳厌之事或煮油
四洒或持炬烧逐诸厉方 …… (第 72b 页)
未太上皇帝至自晋阳己丑太上皇帝诏改太祖献武
皇帝为神武皇帝庙号高祖献明皇后为武明皇后其 文宣 谥号委有司议定十二月庚戌太上皇帝狩于北
郊壬子狩于南郊乙卯狩于西郊壬戍太上皇帝幸晋
阳丁卯帝至自晋阳 (第 80b 页)
庚午有司奏改高祖文宣皇帝为 威宗 景烈皇帝是岁高丽契丹靺鞨并遣使朝贡河南
大疫
二年春正月辛卯祀圜丘癸巳祫祭于太庙诏降罪人 …… (第 80b 页)
太子冬十月辛巳以司空广宁王
孝珩为司徒以上洛王思宗为司空封萧庄为梁王戊
子曲降并州死罪已下囚己丑复改 威宗 景烈皇帝谥
号为 (第 86b 页)
显祖文宣皇帝 十二月丁亥车驾至自晋阳诏右
丞相斛律光出晋州道修城戌
二年春正月丁巳诏兼散骑常侍刘俊使于陈戊寅以
百 …… (第 86b 页)
后主武平七年周师至则以七年为隆化元年而
国人立安德王延宗改元德昌后主复传位于幼
主改元承光后主即位七年
右北齐自 文宣帝 至后主五帝凡二十八年为
周所灭
通志卷十六 (第 98b 页)
通志卷十六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北齐纪第十六
神武帝 文襄帝 文宣帝 济南王 孝昭帝
武成帝 后主(幼主附/)
高祖神武皇帝姓高氏讳欢字贺六浑勃海蓨人也齐
大夫高氏 …… (第 1a 页)
翻非直本怀狼戻兼亦有惧
威略情欲奢淫动乖制度尝于宫西造宅墙院高广厅
事宏壮亚太极殿神武入朝责之乃止 显祖文宣皇帝讳洋 字 (第 35b 页)
子进 神武第二子文襄之母弟
也武明太后初孕帝每夜有赤光照室太后私怪之及
产命之曰侯尼干鲜卑言有相子也以生于 …… (第 35b 页)
悉从公除癸卯发丧敛于宣德殿十一月辛未梓宫
还邺十二月乙酉殡于太极前殿乾明元年二月丙申
葬于武宁陵谥曰 文宣皇帝 庙号高祖帝沈敏有远量
外若不逮内鉴甚明文襄年长英秀神武特所爱重百
僚承风莫不震惧而帝善自晦迹言不出口 …… (第 52b 页)
薄多过帝数罪之每谓为老贼及武成时珽被任遇乃
说武成曰 文宣 甚暴何得称文既非创业何得称祖若 (第 60b 页)
文宣 为祖陛下万岁后将何以称武成溺于珽说天统
初有诏改谥景烈庙号 (第 60b 页)
威宗 武平初赵彦深执政又奏
复帝本谥庙号显祖云
文宣帝天保十年
废帝济南王讳殷字正道小名道人 (第 60b 页)
文宣 之长子也母
曰李皇后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性敏慧初 (第 60b 页)
学反语于迹字下注云自反时侍者未达其故太子曰
迹字足傍亦为迹岂非自反邪尝宴北宫独令河间王
勿入左右问其故太子曰世宗遇贼处河间王复何宜
在此 文宣 每言太子得汉家性质不似我欲废之立太
原王初诏国子博士李宝鼎傅之宝鼎卒复诏国子博
士邢峙侍讲太子虽富于 (第 61a 页)
春秋而温裕开朗有人君之
度贯综经业省览时政甚有美名七年冬 文宣 召朝臣
文学者及礼学官于宫宴会令以经义相质亲自临听 (第 61a 页)
太子手笔措问在坐莫不叹美九年 文宣 在晋阳太子
监国集诸儒讲孝经令杨愔传旨谓国子助教许散愁
曰先生在世何以自资对曰散愁自少以来不登娈童 …… (第 61b 页)
膺简策不知老之将至平生素
怀若斯而已太子曰颜子缩屋称贞柳下妪而不乱未
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乃赉绢百疋后 文宣 登金凤台
召太子使手刃囚太子恻然有难色再三不断其 (第 61b 页)
文
宣 怒亲以马鞭撞太子三下由是气悸语吃精神时复 …… (第 61b 页)
昏扰十年十月 文宣 崩癸卯太子即帝位于晋阳宣德
殿大赦内外百官普加汎级亡官失爵听复资品庚戍
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 …… (第 62a 页)
十七帝聪慧夙成宽厚仁智天保间雅有令名及承大
位杨愔燕子献宋钦道等同辅以常山王地亲望重内
外畏服加以 文宣 初崩之日太后本欲立之故愔等并
怀猜忌常山王忧怅乃白太后诛其党时平秦王归彦
亦豫谋焉皇建二年秋天文告变 …… (第 64a 页)
昭不豫见 文宣 为祟孝昭深恶之厌胜术备设而无益
也薨三旬而孝昭崩太宁二年葬于武宁之西北谥闵
悼王初 (第 64b 页)
文宣 命邢邵制帝名殷字正道从而尤之曰殷
家弟及正字一止吾身后儿不得也邵惧请改焉 (第 64b 页)
文宣
不许曰天也因谓孝昭曰夺时但夺慎勿杀也
废帝济南王乾明元年
孝昭皇帝讳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 (第 64b 页)
帝之
母弟也幼而英峙早有大成之量武明皇太后早所爱
重魏元象元年封常山郡公及文襄执政遣中书侍郎
李同轨就霸府为诸弟师帝所览文籍源其指归而不
好辞彩每叹云虽盟津之师左骖震而不衄同轨以为
能遂笃志读汉书至李陵传恒壮其所为焉聪敏过人
所与游处一知其家讳终身未尝误犯同轨病卒又命
开府长流参军刁柔代之柔性严褊不适诱训之宜中
被遣出帝送出閤惨然敛容泪数行下左右莫不歔欷
其敬业重旧如此天保初进爵为王五年除并省尚书
令帝善断割长思理省内畏服七年从 文宣 还邺 (第 65b 页)
文宣
以尚书奏事多有异同令帝与朝臣先论定得失然后
敷奏帝长于政术割断咸尽其理 (第 65b 页)
文宣 叹重之八年转
司空录尚书事九年除大司马仍录尚书事时 (第 65b 页)
文宣 溺
于游宴帝忧愤表于神色 (第 65b 页)
文宣 觉之谓帝曰但令汝在
我何为不纵乐帝唯啼泣拜伏竟无所言 (第 65b 页)
文宣 亦大悲
抵杯于地曰汝似嫌我自今敢进酒者斩之因取所御
杯尽皆坏弃后益沈湎或入诸贵戚家角力批拉不限 …… (第 65b 页)
贵贱唯常山王至内外肃然帝又密撰事条将谏其友
王晞以为不可帝不从因间极言遂逢大怒顺成后本
魏朝宗室 文宣 欲帝离之阴为帝广求淑媛望移其宠
帝虽承旨有纳而情义弥重帝性颇严尚书郎中剖断
有失辄加捶楚令史奸慝便即 (第 66a 页)
考竟 文宣 乃立帝于前
以刀环拟胸召被帝罚者临以白刃求帝之短咸无所
陈方见解释自是不许笞箠郎中后赐帝魏时宫人醒 …… (第 66a 页)
夜啼泣 文宣 不知所为先是禁帝友王晞至是乃舍之
令侍帝帝月馀渐瘳不敢复諌及 (第 66b 页)
文宣 崩帝居禁中护
丧事幼主即位乃即朝班除太傅录尚书事朝政皆决
于帝月馀乃居藩邸自是诏敕多不关帝客或言于帝 …… (第 66b 页)
太后并出临御坐帝奏愔等罪求伏专擅之辜时庭中
及两廊下卫士二千馀人皆被甲待诏武卫娥永乐武
力绝伦又被 文宣 重遇抚刃思效废帝吃讷兼仓卒不
知所言太皇太后又为皇太后誓言帝无异志唯云被
逼而已高归彦敕劳卫士解严永 …… (第 67b 页)
帝统大业
皇建元年八月壬午皇帝即位于晋阳宣德殿大赦改
乾明元年为皇建诏奉太皇太后还称皇太后皇太后
称 文宣皇 后宫曰昭信乙酉诏曰太祖创业已来诸有
佐命功臣子孙绝灭国统不传者有司搜访近亲以名 …… (第 68a 页)
坐帝曰须拔我同堂弟显安我亲姑
子今序家人礼除君臣之敬可言我之不逮显安曰陛
下多妄言曰若何对曰陛下昔见 文宣 以马鞭挞人常
以为非而今行之非妄言邪帝握其手谢之又使直言 …… (第 71b 页)
有天子
气帝恐济南复兴乃密行鸩毒济南不从乃扼而杀之
后颇愧悔初苦内热频进渴散时有尚书令史姓赵于
邺见 文宣 从杨愔燕子献等西行言相与复雠帝在晋
阳宫与毛夫人亦见焉遂渐危笃备禳厌之事或煮油
四洒或持炬烧逐诸厉方 …… (第 72b 页)
未太上皇帝至自晋阳己丑太上皇帝诏改太祖献武
皇帝为神武皇帝庙号高祖献明皇后为武明皇后其 文宣 谥号委有司议定十二月庚戌太上皇帝狩于北
郊壬子狩于南郊乙卯狩于西郊壬戍太上皇帝幸晋
阳丁卯帝至自晋阳 (第 80b 页)
庚午有司奏改高祖文宣皇帝为 威宗 景烈皇帝是岁高丽契丹靺鞨并遣使朝贡河南
大疫
二年春正月辛卯祀圜丘癸巳祫祭于太庙诏降罪人 …… (第 80b 页)
太子冬十月辛巳以司空广宁王
孝珩为司徒以上洛王思宗为司空封萧庄为梁王戊
子曲降并州死罪已下囚己丑复改 威宗 景烈皇帝谥
号为 (第 86b 页)
显祖文宣皇帝 十二月丁亥车驾至自晋阳诏右
丞相斛律光出晋州道修城戌
二年春正月丁巳诏兼散骑常侍刘俊使于陈戊寅以
百 …… (第 86b 页)
后主武平七年周师至则以七年为隆化元年而
国人立安德王延宗改元德昌后主复传位于幼
主改元承光后主即位七年
右北齐自 文宣帝 至后主五帝凡二十八年为
周所灭
通志卷十六 (第 98b 页)
帛称朕意焉是月陈武帝殂秋八月己亥改天王
称皇帝追尊文王为文皇帝大赦改元癸丑增御正四
人位上大夫冬十月 齐文宣帝 殂
二年春正月癸丑朔大会群臣于紫极殿始用百戏三
月辛酉重阳阁成会群臣公侯列将卿大夫及突厥使 …… (第 27b 页)
朝夕共
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诏皇太子赟总庶政夏四
月乙卯齐人来吊赗会葬丁巳有星孛于东井五月庚
申葬 文宣 后于永固陵帝袒跣至陵所辛酉诏曰齐斩
之情经籍彝训近代沿革遂亡斯礼伏奉遗令既葬便
除攀慕几筵情实未忍三 …… (第 44a 页)
民恤隐废布泉钱戊申初令铸钱者至绞从者远配二
月辛酉遣皇太子赟巡抚西土仍讨吐谷浑三月壬寅
车驾至自同州 文宣皇 太后服再期戊申祥夏六月戊
申朔日有蚀之辛亥享太庙丙辰利州总管纪王康有 …… (第 47b 页)
位十八年
宣皇帝讳赟字乾伯武帝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
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封鲁国公建德元年
四月癸巳武帝亲告庙冠于阼阶立为皇太子二年诏
皇太子巡抚西土 文宣 后崩武帝谅闇诏太子总朝政
五旬而罢武帝每巡幸四方太子常留监国五年二月 (第 58a 页)
称皇帝追尊文王为文皇帝大赦改元癸丑增御正四
人位上大夫冬十月 齐文宣帝 殂
二年春正月癸丑朔大会群臣于紫极殿始用百戏三
月辛酉重阳阁成会群臣公侯列将卿大夫及突厥使 …… (第 27b 页)
朝夕共
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诏皇太子赟总庶政夏四
月乙卯齐人来吊赗会葬丁巳有星孛于东井五月庚
申葬 文宣 后于永固陵帝袒跣至陵所辛酉诏曰齐斩
之情经籍彝训近代沿革遂亡斯礼伏奉遗令既葬便
除攀慕几筵情实未忍三 …… (第 44a 页)
民恤隐废布泉钱戊申初令铸钱者至绞从者远配二
月辛酉遣皇太子赟巡抚西土仍讨吐谷浑三月壬寅
车驾至自同州 文宣皇 太后服再期戊申祥夏六月戊
申朔日有蚀之辛亥享太庙丙辰利州总管纪王康有 …… (第 47b 页)
位十八年
宣皇帝讳赟字乾伯武帝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
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封鲁国公建德元年
四月癸巳武帝亲告庙冠于阼阶立为皇太子二年诏
皇太子巡抚西土 文宣 后崩武帝谅闇诏太子总朝政
五旬而罢武帝每巡幸四方太子常留监国五年二月 (第 58a 页)
元夏侯太妃 元敬虞皇后(荀豫/章君)明穆庾皇后
成恭杜皇后(周太/妃)康献褚皇后 穆章何皇后
哀靖王皇后 废帝孝庾皇后 简 文宣 郑太
后 简文顺王皇后 孝武文李太后 孝武定
王皇后 安德陈太后 安僖王皇后 恭思褚
皇 …… (第 1b 页)
文安王皇后 郁林王何妃 海陵王王妃 明
敬刘皇后 东昏褚皇后 和王皇后
梁
文献张皇后 武德郗皇后 武丁贵嫔 文宣
阮太后 简文王皇后 元帝徐妃 敬夏太后
敬王皇后
陈
武宣章皇后 文沈皇后 废帝王皇后 …… (第 2b 页)
朱太妃(小尔/朱氏)上党韩太妃 冯翊郑太妃 高阳
游太妃(冯娘/李娘)文襄敬元皇后(琅邪/公主) 文宣 李皇后(段/昭) …… (第 3b 页)
袍一裤手缝戎服以帅左
右弟昭以功名自达其馀亲属未尝为请爵位每言有
材当用义不以私乱公文襄嗣位进为太妃 文宣 将受
魏禅后责之云汝父如龙汝兄如虎皆以帝王之重不
敢妄据云何一朝欲辄行舜禹之事彼是何人汝欲拟
之帝所 …… (第 90a 页)
杀及其自作体佞乃
体过于吾玉仪同产姊静仪先适黄门郎崔括文襄亦
幸之皆封公主括父子由是超授赏赐甚厚焉 文宣皇 后李氏讳祖娥赵郡李希宗女也容德甚美初 …… (第 94b 页)
犊车载送妙胜尼寺后性爱佛法因此为尼齐
亡入关隋时得还赵郡段昭仪韶妹也婚夕韶妻元氏
为俗弄女婿法戏文宣 文宣 衔之后因发怒谓韶曰我
会杀尔妇元氏惧匿娄太后家终 (第 95b 页)
文宣 世不敢出昭仪
才色兼美礼遇殆同正嫡后主时改适录尚书唐邕王 …… (第 95b 页)
嫔者琅邪人也嫔姊先适崔修 文宣 并幸之数数降其
夫家超用修为尚书郎薛嫔者本倡家女也年十四五
时为清河王岳所好其父求内宫中大被宠嬖其姊 (第 96a 页)
亦
俱进御 文宣 后知先与岳通又为其父乞司徒公帝大
怒先锯杀其姊嫔时有娠过产亦从戮
孝昭皇后元氏开府元蛮女也初为常山王 …… (第 96a 页)
赵郡李叔让女也初为魏静帝嫔武成
纳焉生南阳王仁盛为太妃姊为南安王思好妃坐夫
反以烧死太妃闻之发狂而薨 文宣 五嫔及中人卢勒
叉妹武成并以为嫔武成崩后胡后令二嫔自杀二嫔
悲哭后主为之恻怆私遗衣物令出外避焉卢生淮 (第 98a 页)
南
王后为太妃又有马嫔亦得幸为后所妒自缢死彭药
任祥并有女因坐父兄事皆入宫为 文宣 所幸武成以
彭为夫人生齐安王任生丹阳王并为太妃 …… (第 98a 页)
后周
文皇后元氏魏孝武之妹也初封平原公主适开府张
欢欢姓贪残遇后无礼孝武杀欢改封后为冯翊公主
以配文帝生孝闵帝魏大统十七年薨恭帝三年十二
月合葬成陵孝闵践阼追尊为王后武成初又追尊为
皇后 文宣皇 后叱奴氏代人也文帝为丞相纳为姬生武帝
天和二年六月尊为皇太后建德三年三月崩五月葬
永固陵
孝闵皇后元 (第 103a 页)
成恭杜皇后(周太/妃)康献褚皇后 穆章何皇后
哀靖王皇后 废帝孝庾皇后 简 文宣 郑太
后 简文顺王皇后 孝武文李太后 孝武定
王皇后 安德陈太后 安僖王皇后 恭思褚
皇 …… (第 1b 页)
文安王皇后 郁林王何妃 海陵王王妃 明
敬刘皇后 东昏褚皇后 和王皇后
梁
文献张皇后 武德郗皇后 武丁贵嫔 文宣
阮太后 简文王皇后 元帝徐妃 敬夏太后
敬王皇后
陈
武宣章皇后 文沈皇后 废帝王皇后 …… (第 2b 页)
朱太妃(小尔/朱氏)上党韩太妃 冯翊郑太妃 高阳
游太妃(冯娘/李娘)文襄敬元皇后(琅邪/公主) 文宣 李皇后(段/昭) …… (第 3b 页)
袍一裤手缝戎服以帅左
右弟昭以功名自达其馀亲属未尝为请爵位每言有
材当用义不以私乱公文襄嗣位进为太妃 文宣 将受
魏禅后责之云汝父如龙汝兄如虎皆以帝王之重不
敢妄据云何一朝欲辄行舜禹之事彼是何人汝欲拟
之帝所 …… (第 90a 页)
杀及其自作体佞乃
体过于吾玉仪同产姊静仪先适黄门郎崔括文襄亦
幸之皆封公主括父子由是超授赏赐甚厚焉 文宣皇 后李氏讳祖娥赵郡李希宗女也容德甚美初 …… (第 94b 页)
犊车载送妙胜尼寺后性爱佛法因此为尼齐
亡入关隋时得还赵郡段昭仪韶妹也婚夕韶妻元氏
为俗弄女婿法戏文宣 文宣 衔之后因发怒谓韶曰我
会杀尔妇元氏惧匿娄太后家终 (第 95b 页)
文宣 世不敢出昭仪
才色兼美礼遇殆同正嫡后主时改适录尚书唐邕王 …… (第 95b 页)
嫔者琅邪人也嫔姊先适崔修 文宣 并幸之数数降其
夫家超用修为尚书郎薛嫔者本倡家女也年十四五
时为清河王岳所好其父求内宫中大被宠嬖其姊 (第 96a 页)
亦
俱进御 文宣 后知先与岳通又为其父乞司徒公帝大
怒先锯杀其姊嫔时有娠过产亦从戮
孝昭皇后元氏开府元蛮女也初为常山王 …… (第 96a 页)
赵郡李叔让女也初为魏静帝嫔武成
纳焉生南阳王仁盛为太妃姊为南安王思好妃坐夫
反以烧死太妃闻之发狂而薨 文宣 五嫔及中人卢勒
叉妹武成并以为嫔武成崩后胡后令二嫔自杀二嫔
悲哭后主为之恻怆私遗衣物令出外避焉卢生淮 (第 98a 页)
南
王后为太妃又有马嫔亦得幸为后所妒自缢死彭药
任祥并有女因坐父兄事皆入宫为 文宣 所幸武成以
彭为夫人生齐安王任生丹阳王并为太妃 …… (第 98a 页)
后周
文皇后元氏魏孝武之妹也初封平原公主适开府张
欢欢姓贪残遇后无礼孝武杀欢改封后为冯翊公主
以配文帝生孝闵帝魏大统十七年薨恭帝三年十二
月合葬成陵孝闵践阼追尊为王后武成初又追尊为
皇后 文宣皇 后叱奴氏代人也文帝为丞相纳为姬生武帝
天和二年六月尊为皇太后建德三年三月崩五月葬
永固陵
孝闵皇后元 (第 103a 页)
(言孙权建大号也普曰惟庸蜀言文帝平蜀封建复五/等之爵也梁曰期运集言武帝受禅也北齐曰嗣丕基)
(言 文宣帝 也后周曰拔江陵言/太祖命将禽萧绎平南土也)芳树(魏曰邕熙言君臣/邕穆庶绩咸熙也)
(吴曰承天命言践位 (第 11a 页)
也晋曰天序言用人尽其才也梁/曰于穆言君臣和乐也北齐曰克淮南言 文宣 遣清河)
(王岳禽梁司徒陆法和克寿春尽取江北之/地也后周曰受魏禅言闵帝受魏禅作周也)上邪(魏曰/太和 …… (第 11a 页)
而改元也吴曰元化言以道化/天下也普曰大普承运期言应箓受图也梁曰惟大梁)
(言梁德广运也北齐曰平瀚海言 文宣 命将灭/蠕蠕国也后周曰宣重光言明帝入承大统也)君马黄 …… (第 11a 页)
古人知音别曲见/于赋咏者如此后世只于言语上计较此道无闻)雉子
班(普曰于穆我皇言武帝也北齐曰圣道洽言 文宣 之/德无思不服也后周曰平东夏言高祖禽齐主于青)
(州一举定山东也按吴兢所引古辞云雉子高飞止黄/鹄高飞 …… (第 11b 页)
(作/也)圣人出(晋曰仲春振旅言大晋蒐田以时也北齐曰/受魏禅言 文宣 受禅应天顺人后周曰禽明)
(彻言高祖遣将克陈/将吴明彻而俘之也)临高台(古辞云临高台台下清水/清且寒 (第 12a 页)
(言 文宣帝 也后周曰拔江陵言/太祖命将禽萧绎平南土也)芳树(魏曰邕熙言君臣/邕穆庶绩咸熙也)
(吴曰承天命言践位 (第 11a 页)
也晋曰天序言用人尽其才也梁/曰于穆言君臣和乐也北齐曰克淮南言 文宣 遣清河)
(王岳禽梁司徒陆法和克寿春尽取江北之/地也后周曰受魏禅言闵帝受魏禅作周也)上邪(魏曰/太和 …… (第 11a 页)
而改元也吴曰元化言以道化/天下也普曰大普承运期言应箓受图也梁曰惟大梁)
(言梁德广运也北齐曰平瀚海言 文宣 命将灭/蠕蠕国也后周曰宣重光言明帝入承大统也)君马黄 …… (第 11a 页)
古人知音别曲见/于赋咏者如此后世只于言语上计较此道无闻)雉子
班(普曰于穆我皇言武帝也北齐曰圣道洽言 文宣 之/德无思不服也后周曰平东夏言高祖禽齐主于青)
(州一举定山东也按吴兢所引古辞云雉子高飞止黄/鹄高飞 …… (第 11b 页)
(作/也)圣人出(晋曰仲春振旅言大晋蒐田以时也北齐曰/受魏禅言 文宣 受禅应天顺人后周曰禽明)
(彻言高祖遣将克陈/将吴明彻而俘之也)临高台(古辞云临高台台下清水/清且寒 (第 12a 页)
行台省总序
行台亦曰行台省自魏晋有之昔魏末晋文帝讨诸葛
诞散骑常侍裴秀尚书仆射陈泰黄门侍郎钟会等以
行台从至晋永嘉四年东海王越帅众许昌以行台自
随是也及后魏谓之尚书大行台别置官属(后魏道武/帝置中山)
(行台以秦王仪为尚书令以镇之孝文永熙三年/以宇文泰为大行台以苏绰为行台度支尚书)北齐
行台兼统民事自辛术始焉(武定八年辛术为东南道/行台东徐州刺史郭志杀)
(郡守 文宣 闻之敕术曰江淮初附百姓难向京师留卿/为行台亦欲理边民冤枉监治牧守自今以后所统十)
(馀州地诸有犯法者 (第 20a 页)
行台亦曰行台省自魏晋有之昔魏末晋文帝讨诸葛
诞散骑常侍裴秀尚书仆射陈泰黄门侍郎钟会等以
行台从至晋永嘉四年东海王越帅众许昌以行台自
随是也及后魏谓之尚书大行台别置官属(后魏道武/帝置中山)
(行台以秦王仪为尚书令以镇之孝文永熙三年/以宇文泰为大行台以苏绰为行台度支尚书)北齐
行台兼统民事自辛术始焉(武定八年辛术为东南道/行台东徐州刺史郭志杀)
(郡守 文宣 闻之敕术曰江淮初附百姓难向京师留卿/为行台亦欲理边民冤枉监治牧守自今以后所统十)
(馀州地诸有犯法者 (第 20a 页)
子同籍配为乐户其不杀人及赃不满五疋
魁首斩从者死妻子亦为乐户小盗赃满十疋以上魁
首死妻子配驿从者流 北齐文宣帝 受禅后命群官
刋定魏朝麟趾格又议造齐律积年不成其决狱犹依
魏旧式武成帝河清三年尚书令赵郡王睿等奏上齐 (第 23a 页)
魁首斩从者死妻子亦为乐户小盗赃满十疋以上魁
首死妻子配驿从者流 北齐文宣帝 受禅后命群官
刋定魏朝麟趾格又议造齐律积年不成其决狱犹依
魏旧式武成帝河清三年尚书令赵郡王睿等奏上齐 (第 2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