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別集類
雜史類
史鈔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纶困守定川堡得不陷 刘璠
堡本军指使散直王遇弓
箭手都虞候刘用以事急出降并陷乾沟乾河赵福三
堡是役也官军战没者凡五千馀人(郭纶 (第 24a 页)
则奔溃可忧今边臣所共奖者朱观王圭桑怿尔近于
镇戎军出界 刘璠
定川两路西贼境中生聚牛羊皆迁
徙远去惟空间族帐守者二三百人辄来抗敌诸将奔
走骇乱几不自免部队前后不复 …… (第 5b 页)
今赠官至正郎者其画
像许服绯至卿监许服紫从之 河南府言工部侍郎
王鬷卒赠户部尚书谥忠穆 是日西贼再寇 刘璠

忠正节度使寿国公昕暴得疾帝忧甚集京城知方书
者与太医治之司天言月掩心前星帝惨然垂涕已亥 …… (第 14b 页)
与范仲淹谋出兵越三日仲淹言已得
旨听兵勿出洙留延州几两旬仲淹坚持不可辛丑洙
还至庆州乃知任福败绩贼侵 刘璠
堡未退因遣权环
庆路都监刘政将锐卒数千往援未至贼引去夏竦寻 (第 15b 页)
青传误也又范恪传云上特召见恪恪言近刺知)
(天都左右厢点兵然未知寇出何路仁宗谓曰适有边/奏已犯高平军 刘璠
堡可乘驿亟往遂迁礼宾使荣州)
(刺史环庆钤辖令赴范仲/淹麾下乃是年十月事)
丁酉诏如闻京东西盗贼充斥 (第 36b 页)
为贼所屠怀敏不听命诸将分四路趣定川寨刘湛向
进出西水口赵珣出莲华堡曹英李知和出 刘璠
堡怀
敏出定西堡既而知和与英督军夜发辛卯刘湛向进
行次赵福新堡遇贼战不胜保向家峡而赵珣曹英李
良臣孟 (第 33a 页)
   褒 赵肃 张轨 李彦 郭彦 梁昕 皇
   甫璠 辛庆之(族子/昂)王子直 杜杲 吕思礼
    徐招 檀翥 孟信 宗懔  刘璠(子/祥)
柳遐 (第 25a 页)
   右齐(二部三/十五卷)

梁典三十卷 (刘璠/
撰)梁典三十卷(陈始兴王咨/议何之元撰)梁撮要三
十卷(陈征南咨议/阴僧仁撰)梁后略十卷(姚最/撰) (第 11a 页)
忽有狗据修所卧床而卧修曰此其戎乎因大修城垒
承圣元年魏将达奚武来攻修遣记室参军 刘璠
至益
州求救于武陵王纪纪遣将杨乾运救之拜修随郡王
璠还至璠冢乃降于魏乾运班师璠至城下说城中降
魏修数 (第 45b 页)
  肃 张轨 李彦 郭彦 梁昕 皇甫璠 辛
  庆之(族子/昂)王子直 杜杲 吕思礼 徐招 檀
  翥 孟信 宗懔  刘璠(子/祥)
柳遐(子/靖)斛斯徵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
王精之后也高祖胜以燕皇始初归魏授长 …… (第 1b 页)
帝践阼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
司明帝即位又与王褒等在麟趾殿刋定群书数蒙宴
赐保定中卒有文集二十卷行于世 刘璠
(第 54a 页)
宝义
沛国人也六世祖敏以永嘉丧乱徙居广
陵父臧性方正笃志好学居家以孝闻仕梁为著作郎
璠九岁而孤居丧合礼少好 …… (第 54a 页)
随郡王以璠为府长史加蜀
郡太守还至白马西属达奚武军已至南郑璠不得入
城遂降武文帝素闻其名先诫武曰勿使 刘璠
死也故 …… (第 56a 页)
武先令璠赴阙文帝见之如旧谓仆射申徽曰 刘璠

士古人何以过之徽曰昔晋人灭吴利在二陆明公今
平梁汉得一 (第 56b 页)
刘璠
也时南郑尚拒守达奚武请屠之文
帝将许焉唯令全修一家而已璠乃请之于朝文帝怒
而不许也璠泣而固请移时不退 …… (第 56b 页)
封平阳县子璠在职清白简亮不合于时左迁同和
守璠
善于抚御莅职未期月生羌降附者五百馀家前
后郡守多经营以致赀产唯璠清俭秋毫无所取妻子
并随羌俗食麦衣皮 (第 57b 页)
  挹怛同

挹怛国都乌浒水南二百里大月氏之种也胜兵五六
万俗善战先时国乱突厥遣通设宋语强领其国俗同
吐火罗南去曹国千五百里东去瓜州六千五百里隋
大业中遣使来贡按 刘璠
梁典滑国姓嚈哒后裔以姓
为国号转讹又谓之挹怛焉(其本原或云是车师之种/或云高车之种又韦节西)
(蕃记 (第 16b 页)
西城郡丰利县梁置南上洛郡西魏/改郡曰丰利后周省郡入上津郡唐以上津)
(为县属/商州)循遣记室参军沛人 刘璠
求援于武陵王纪(璠/孚)
(袁/翻)纪遣潼州刺史杨乾运救之循恢之子也(鄱阳王恢/武帝之弟)
王僧辩等 …… (第 16b 页)
于市(枭坚/尧翻)
亦杀王僧略永丰侯撝叹曰王事不成矣善人国之基
也今先杀之不亡何待纪徵宜丰侯咨议参军 刘璠

中书侍郎(璠孚/袁翻)使者八反乃至纪令刘孝胜深布腹心
璠苦求还中记室韦登私谓璠曰殿下忍而蓄憾足下 …… (第 29a 页)
达奚武逆击之大破乾运于白马陈其俘馘于南郑
城下且遣人辱宜丰侯循循怒出兵与战都督杨绍伏
兵击之杀伤殆尽 刘璠
还至白马西 (第 32a 页)
(刘璠
自成都还魏/收志华阳郡沔阳)
(县有白马城宜丰侯循傅璠见禽于嶓冢嶓冢/县亦属华阳郡五代志汉中郡西县旧 …… (第 32a 页)
之官有四厢领直盖领直卫/之士因以名官为昌顼陷魏张本) 宜丰侯循之
降魏也丞相泰许其南还久而未遣从容问 刘璠
(从/千)
(容/翻)我于古谁比对曰璠常以公为汤武今日所见曾桓 (第 37a 页)
陛下安得不听若非当致之于理(送诣大理/寺治其罪)因置
笏于地而退帝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行本璠之兄子
(刘璠
自梁入西魏见一百六十四卷梁元/年承圣元年笞丑之翻璠音烦又扶元翻)独孤皇后
家世贵盛(后父独孤信仕西魏 (第 16a 页)
  景德寺在昆山县西南通德坊俗称西寺晋王珉
  舍宅建初名宝马寺宋景德二年赐今额
  资福寺在昆山县东南隅俗称东寺唐天祐二年
  吴越镇遏使 刘璠
舍宅建宋大中祥符元年敕改
  慧严禅院寻赐今额以奉成穆皇后香火
  华藏寺在昆山县马鞍山顶后有凌霄塔 (第 26b 页)
 北齐刘逖彭城人少而聪敏专精读书工文藻历官
  黄门侍郎修国史
  郑抗字子信彭城人有文学武平末待诏文林馆
  北周刘璠
(第 61b 页)
宝义
沛人父臧性方正笃志好学居家
  以孝闻仕梁为著作郎璠善文笔十七为上黄侯
  萧晔所器重随晔在淮南忽举 (第 61b 页)
 施瑗妻屠氏宝应人
  王以将妻陈氏宝应人
  潘于治妻王氏宝应人
  生员朱之祀妻袁氏宝应人
   刘璠
妻张氏宝应人
  孙谦吉妻施氏宝应人 (第 32b 页)
  陈书三卷(俱陈华亭/顾野王)

  梁典三十卷(陈鬵人/何之元)
  梁典二十卷(后周沛 刘璠)
 唐汉书古今集二十卷(苏州顾/允武)
  汉书辨惑三十卷(江都/李善)
  史通内外四十九篇(彭城 (第 3a 页)
  陆润玉集十卷(陈陆珍皆/云公子)

  顾希冯集十九卷(陈华亭/顾野王)
  刘内史集二十卷(后周沛 刘璠)
 隋饶阳伯集十卷(下相/刘臻)
 唐王龙标集五卷(江宁王/昌龄)
  庾抱诗集十卷(江宁/人)
  (第 23b 页)
待纪徵宜封侯咨议参军 刘璠
为中书侍郎使者八反
乃至纪令刘孝胜深布腹心璠苦求还中记室韦登私
谓璠曰殿下忍而蓄憾足下不留将致大祸孰 (第 41a 页)
 擢门阀不遗考之前后最为折衷
梁秦梁刺史萧循(南史作修字世和武/林侯咨弟封宜丰侯)以州降魏已复
归于梁
 先是魏将军达奚武侵梁南郑梁秦梁二州刺史萧
 循遣参军 刘璠(字宝义/沛人)
请救于武陵王纪(是时侯景/方逼江陵)
 (湘东王求援于魏令循以南/郑输魏循不可故魏伐之)纪遣潼州(梁 (第 54a 页)
 擢门阀不遗考之前后最为折衷
梁秦梁刺史萧循(南史作修字世和武/林侯咨弟封宜丰侯)以州降魏已复
归于梁
 先是魏将军达奚武侵梁南郑梁秦梁二州刺史萧
 循遣参军刘璠(字 宝义/
沛人)请救于武陵王纪(是时侯景/方逼江陵)
 (湘东王求援于魏令循以南/郑输魏循不可故魏伐之)纪遣潼 …… (第 54a 页)
 稷无主欲谁为(去声/)为忠乎循乃降于是剑北皆入
 于魏循至长安宇文泰待之甚厚未几遣还江陵(循/之)
 (降也 刘璠
先已至魏宇文泰遇之如旧交泰许循南/还久而未遣从容问璠曰我于古谁比对曰璠常以)
 (公为汤武今日所见曾 (第 54b 页)
  梁安康太守

 李迁哲(大同/二年) 范泌(太清/中)
  梁华阳太守
  刘璠(沛人简/文时)
  梁略阳太守
 皇甫徽(朝那/人)
北魏
 雍州(治长安领京兆等五郡/寻废始平郡西魏同)岐州(治 (第 38a 页)
 侯景之逼江陵也湘东王绎求援于魏命梁秦二州
 刺史宜丰侯循以南郑与魏循不可魏宇文泰遣大
 将军达奚武将兵三万取汉中循遣参军 刘璠
求援
 于武陵王纪纪遣潼州刺史杨乾运救之(纲目于按/萧循 承) …… (第 86a 页)
 任奇率步骑六千欲先据白马行次阙城闻已降乃

 还梁州平(王悦/传) 刘璠
降于武时南郑尚坚守未下达
 奚武请屠之太祖将许焉唯全璠一家而已璠请之
 于朝太祖怒而不许璠泣而固请移 (第 126b 页)
时不退柳仲礼
 侍侧曰此烈士也太祖曰事人当如此遂许之城竟
 获全 (刘璠/
传)杨绍从达奚武征汉中时梁萧循固守梁
 州绍以为悬军敌境围守坚城旷日持久粮饟不继
 城中若致死于我惧 (第 12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