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或员外郎主管尚书某
选主管侍郎某选绍兴间吕希常以监六部门兼权侍
右侍郎李端民正除尚右郎官既而何辅杨倓 费行之
除吏部郎官皆有侍左侍右尚左尚右之称自此相承
不改乾道元年绍令后非曾任监司守臣不除郎官著
为令自是馆学 (第 22a 页)
州从所请也 左朝散大夫知嘉州朱昌裔右朝奉大
夫知万州李莘民左朝散大夫知大宁监 费行之
各特
转一官大宁地沃饶前此多并缘取为公廨钱 (第 23b 页)
行之

无所取部使者举其最与昌裔莘民皆籍记姓名及 (第 23b 页)

任满宰执拟知邛州上令更与转官于是三人并命 (第 23b 页)
行之
广都人也
壬辰光禄寺丞唐文若行秘书郎 左朝散郎江南西
路转运判官逢汝舟行光禄寺丞汝舟入对论湖北增 …… (第 23b 页)
起二分上供钱物科取于民及州县预借之弊上皆
遂有是命汝舟汝霖兄也 诏拱卫大夫忠州防禦
使殿前司左军统制卲宏渊累立战功所待借补官资
未经收使可特转 (第 24a 页)
诏直秘阁成都路转运副使王之望充四川制置
司类省试院监视左朝奉郎知嘉州何逢原充考试官
左朝请大夫知邛州 费行之
充别试院监视左朝奉
郎知荣州李晔充考试官监试官依监学条法取摘试
卷详定类省试敕差官自此始仍以金字牌递 …… (第 2a 页)
要精审久远可行至是中书舍人
洪遵张孝祥权工部侍郎兼权给事中王晞亮议曰臣
等窃详选人改官之法自祖宗以来 行之
二百年法令
章程灿然并具至于今日不能无弊者非法之不善也 …… (第 8a 页)
司郡守之罪所谓失举之罚必 行之
可也今臣僚所建
欲以历任十考举主不及格者与降等改官揆之人情
虽为至公然恐此路一开则有力者惟图见阙无材 …… (第 9a 页)
每月带循一月从之 诏知县独擅收支钱物
不签押佐官者杖八十用直秘阁知江州汪若海奏也
 左朝请大夫知邛州 费行之
为夔州路转运判官邛
州岁以盐市民绢四万二千有奇一绢之直为盐十五
斤吏相承为奸 (第 19a 页)
行之
增其二尽以予民且除其负四万
五千缗朝廷知其材复进用之 龙图阁直学士提举 (第 19a 页)
  冯九思       施德修
  费 枢       文振德
  郭勉中       文 悦
   费行之       
朱 衍
  郭 畯       宋乃普
  戴 焯       宋 称 (第 17a 页)
  人充未及者为员外郎绍兴八年吕希常兼权侍
  右郎官绍兴三十一年李端明除尚右郎官既而
  何辅扬倓 费行之
除吏部郎官皆有侍左侍右尚
  左尚右之称自此相承不改○司封郎中员外郎
  掌官封叙赠承袭之事○司勋郎 (第 30a 页)
  戌诏中书五月朔行官制
  (神宗喜观唐六典一日谕王圭等朕欲仿唐六典/酌今之宜修改官制时蔡确为参知政事与圭力)
  (赞 行之
设官制局元丰三年明堂礼成宰执加恩/即以宰相王圭礼部侍郎升改银青光禄大夫以)
  (久次也而蔡确以谏议 …… (第 76b 页)
  (下相惧其权之去已也乃曰此先帝之志不可改/故历绍圣崇宁以来元祐故事无一存者独此法)
  (不变也祖宗官制旧典本朝沿唐制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省者但受成事 行之
耳官制行始)
  (用六典别尚书门下中书为三省名以其省长官/为宰相既以秩高不除故以尚书令之贰左右仆) (第 77a 页)
省试后经义与诗赋兼行上曰善 初知嘉州朱昌裔
知万州李莘民知泰宁 费行之
皆因监司所举籍其姓
名至是 (第 13b 页)
行之
任满辛卯宰执拟知邛州上令更与转官
于是昌裔莘民亦皆转一官 浙东提举官赵公称奏
准诏定吏额今据本路人吏 …… (第 13b 页)
盐犹不能绝若百姓卖盐岂免私贩之弊第恐不尽请
钞有亏课额上曰大中间福建曾用钞法未几复罢若
可行祖宗已 行之
不待今日正如万户酒前后有𣙜者
甚多然终不可行大抵法贵从俗不然不可经久先是 (第 22a 页)
部郎中或员外郎,主管尚书某选,主管侍郎某选。绍兴八年,吕希常以监六部门兼权侍
右郎官。绍兴三十一年,李端明正除尚右郎官,既而何辅、杨倓、 费行之
除吏部郎官,
皆有侍左、侍右、尚左、尚右之称。自此相承不改。淳熙十六年,光宗即位,诏四选通
差,用尚 ……具注于籍,三岁贡举,与夫学校试补三舍生。掌后妃、亲王以下推恩,公主下嫁,宗室
冠、婚、丧、葬之制,及赐旌节、章服、冠帔、门戟,旌表孝 行之
法。若印记、图书、
表疏之事皆掌焉。大祥瑞,则朝参官以上诣閤门表贺,馀于岁终条奏。

旧属礼仪院,判 ……临鬯。凡天地、宗庙、
陵园之祀,后妃、亲王、将相封册之命,皇子加封,公主降嫁,稽其彝章以诏上下而举 行之。
朝廷庆会宴乐,宗室冠、婚、丧、祭,蕃使去来宴赐,与夫经筵、史馆、赐书、
修书之礼,例皆同奉常讲求参酌 ……掌屯田、营田、职田、学田、官庄之政令,及其租入、种刈、兴修、给纳之事。凡塘泺
以时增减,堤堰以时修葺,并有司修葺种植之事,以赏罚诏其长贰而 行之。
分案三,置
吏八。

虞部郎中 员外郎

掌山泽、苑囿、场冶之事,辨其地产而为之厉禁。凡金、银、铜、
奏:「阳武设卖盐官以佐军用,乞禁止沧,滨盐勿令过河,河南食阳武、解盐,河北食沧、滨盐,南北俱济。」诏 尚书省行之。
九月,以劝农有劳,迁兵部尚书。再阅月,转吏部尚书,权参知政事。四年三月,真拜参知政事,兼修国史。
莫州刺史。上言:「沿边军官私役军人,边防不治,及扰动等事,按察司专一体究,各路宣差提控严勒禁治。」诏 尚书省行之。
  大安初,改沃州,同知兴中府事。福僧督民缮治城郭,浚濠为御守备,百姓颇怨。顷之,兵果至,攻其北
尤为可哀,其忍坐视其死而不救欤!人心惟危,臣恐弄兵之徒,得以藉口而起也。愿止其籴,纵民输贩为便。」诏 尚书省行之。
  时红袄贼数万人入临沂、费县之境,官军败之,生擒伪宣徽使李寿甫。讯之,则云其众皆杨安儿、刘二祖 ……十亩,贷之种粒而验所收穫,量数取之,逮秋复隶兵伍。且战且耕,公私俱利,亦望被俘之民易于招集也。」诏施 行之。
  是时,枢密院以海州军食不足,艰于转输,奏乞迁于内地。诏问挚,挚奏曰:「海州连山阻海,与沂、莒 ……窃见今场会试,考官取人泛滥,非求贤之道也。宜革其弊,依大定旧制。」诏付尚书省集文资官杂议,卒依泰和例 行之。
  是月,拜参知政事。六月,诏权左副元帅,与平章胥鼎同事防秋。三年六月,平凉等处地震,胡鲁因上言 ……、泾、宁、原、恒、陇等州,亦恐未能无阙。今农事将兴,沿边常费已不暇给,岂可更调十余万人以饷此军。果欲 行之,
则数郡春种尽废矣。政使此城必得,不免留兵戍守,是飞挽之役,无时而已也。止宜令承裔军于定西、巩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