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俗谨率愚管敢以陈闻乞垂览许庄帝从之
西魏文帝大统十一年大行台 度支尚书苏绰
上疏六
条其一先治心曰凡今之方伯守令皆受命天朝出临
下国论其尊贵并古之诸侯也是以前世帝王每称共
治天 (第 32a 页)
后周宣帝时达奚震及牛弘等上议曰窃惟权衡度量
经邦懋轨诚须详求故实考校得衷谨寻今之铁尺是
太祖遣尚书故 苏绰
所造当时检勘用为前周之尺验
其长短与宋尺符同即以调钟律并用均田度地今以
上党羊头山黍依汉书律历志度之 (第 39b 页)
起周世以刘歆术业之博祖冲之算数
之妙荀勖揆校之详密校之既合周尺则最为可法兼
详隋牛弘等议称后周太祖敕 苏绰
造铁尺与宋尺同 (第 17a 页)
详密既合而周尺则最为可法兼详隋牛里仁等议称
后周太祖敕 苏绰
造铁尺与铜尺以调钟律以均田度
地唐祖孝孙云隋平陈之后废周玉尺用此铁尺律然
比晋前尺长六分四釐今司天监 (第 14a 页)
以此意著为式令盖上尝论 苏绰
建复官制上自朝廷
下至州县悉分为六曹财赋如一今先自京师候推行
有序即监司州县皆可施行矣(墨本与朱/本 (第 4b 页)
   (弟纲运/纲子)王轨 乐运

 卷第一百五十七
   陆腾 周惠达 冯景  苏绰(弟/椿)
卢辩(弟/光)韦孝
   宽(子总/兄夐)韦瑱 柳蚪(蚪弟子带韦弘蚪/弟庆 庆子)寇俊
   长孙 (第 24a 页)
军旅十月大阅于栎阳还屯华州
十年五月帝朝京师七月魏帝以帝前后所上二十四
条及十二条新制定为中兴永式命 尚书苏绰
更损益
之总为五卷班于天下于是搜简贤才为牧守令习新
制而遣焉数年间百姓便之十月大阅于白水 …… (第 15b 页)
将军豆卢宁
帅师讨之
三年正月丁丑初行周礼建六官魏帝进帝位太师大
冢宰帝以汉魏官繁思革前弊大统中乃令 苏绰
卢辨 (第 20a 页)
  行台省总序
行台亦曰行台省自魏晋有之昔魏末晋文帝讨诸葛
诞散骑常侍裴秀尚书仆射陈泰黄门侍郎钟会等以

行台从至晋永嘉四年东海王越帅众许昌以行台自
随是也及后魏谓之尚书大行台别置官属(后魏道武/帝置中山)
(行台以秦王仪为尚书令以镇之孝文永熙三年/以宇文泰为大行台以 苏绰
为行台度支尚书)北齐
行台兼统民事自辛术始焉(武定八年辛术为东南道/行台东徐州刺史郭志杀)
(郡守文 (第 20a 页)
(州曰牧而制刺史初除奉辞之曰备列卤簿凡总管刺/史则加使持节诸军事以此为常及 苏绰
为六条之制)
(初文帝秉魏政令百官诵习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静帝大象元年诏总管刺史及行 (第 20a 页)
精覈皆由此起也后周以吏部中大夫一人掌选举小
吏部下大夫一人以贰之初霸府时 苏绰
为六条诏书
其四曰擢贤良绰深思本始惩魏齐之失罢门资之制
其所察举颇加精慎焉及武帝平齐广收遗逸乃诏山 (第 24a 页)
 贾充杜预删定律令有律有令有故事故事即张苍
 之章程也梁时又取故事之宜于时者为梁科后齐
 武帝时又于麟趾殿删正刋典谓之麟趾格后周太
 祖又命 苏绰
撰大统式隋则律令格式并行
陈科三十卷 麟趾格四卷 唐格十八卷 留司格 (第 34a 页)
一卷 留本司行格十八卷 散颁天下格七卷 永
徽留本司格后十一卷 垂拱格十卷 新格二卷
散颁格三卷 留司格六卷 太极格十卷 开元前
格十卷 开元后格十卷 开元格抄一卷 开元新
格十卷(李林甫/等修)开成详定格十卷(狄兼/谟撰)梁格十卷 朱
梁格目录一卷 后唐长定格一卷 傍通开元格一
卷 宋乾德长安格十卷(陶谷/修)开宝长定格三卷(卢多/逊等)
(修/)元丰赏格五卷

   右格(二十四部二/百二十二卷)
周大统式三卷 (苏绰/
撰)唐武德式十四卷 贞观式三十
三卷 永徽式十四卷 式本一卷 垂拱式二十卷
 开元式二十卷 式苑四 …… (第 35a 页)
   右总类(三十部七百/七十一卷)
汉朝议驳三十卷(应劭/撰)汉名臣奏事三十卷 廷尉决
事二十卷 廷尉驳事十一卷 廷尉杂诏书二十六
卷 晋杂议十卷 晋弹事十卷 南台奏事二十二
卷 魏王奏事十卷 魏名臣奏四十卷(陈寿/撰)晋驳事
四卷 晋杂制六十卷 陈新制六十卷 后魏六条
一卷 (苏绰/
撰)
   右古制(十四部三百/三十四卷) (第 37a 页)
 通志卷一百五十七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列传第七十
 后周
  陆腾 周惠达 冯景  苏绰(弟/椿)
卢辩(弟/光)韦孝宽
  (子总/兄夐)韦瑱 柳蚪(蚪弟子带韦弘蚪/弟庆 庆子)寇俊 长孙
  俭 …… (第 1a 页)

苏绰
(第 8a 页)
令绰
武功人魏侍中则之九世孙也累世二千
石父恊武功郡守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
让为汾州刺史文帝饯于都 …… (第 8a 页)
王佐之才文帝曰吾亦闻之久矣寻
除著作佐郎属文帝与公卿往昆明池观渔行至城西
故仓地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 苏绰
博物多通请问
之乃召绰问具以状对文帝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
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文帝益嘉之乃 …… (第 8b 页)
不厌诘朝乃谓周惠达曰 苏绰
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
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绰始制文
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大统三年 …… (第 9a 页)
庙廷子慎
嗣位复州刺史慎弟诠性趫捷善骑射位仪同三司隋
开皇初以辩前代名德追封沈国公初文帝欲行周官
苏绰
专掌其事未几而绰卒乃令辩成之于是依周
礼建六官革汉魏之法以魏恭帝三年始命行之六卿
之外置太师太傅太保 …… (第 26b 页)
相府东閤祭酒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
时北雍州献白鹿群臣欲贺尚书 苏绰
谓庆曰近代以
来文章华靡逮于江左弥复轻薄洛阳后进祖述未已
相公柄人轨物君职典文房宜制此表以革前弊庆操 …… (第 53b 页)
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
大半大统二年遂至长安封容城县男文帝重其才引
为行台郎中除从事中郎与 郎中苏绰
对掌机密时沙
苑之役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返日
百馀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累迁中书侍 (第 71a 页)
  唐永(子/瑾)柳敏 王士良 郭贤 杨宽
达奚武字成兴代人也祖眷父长并为镇将武少倜傥
好驰射贺拔岳征关右引为别将及岳为侯莫陈悦所
害武与赵贵收尸归平凉同翊戴文帝从平悦封须昌

县伯大统初自大丞相府中兵参军出为东秦州刺史
齐神武与窦泰高敖曹三道来侵文帝欲并兵击泰诸
将多异议唯武及 苏绰
与文帝意同遂禽之文帝进图
弘农遣武从两骑觇候武与其候骑遇即交战斩六级
获三人而反齐神武趣沙苑文帝复遣 …… (第 2a 页)
综又与 苏绰
等修撰新制为朝廷政典迁礼部郎中封
武城县子加帅都督领本乡兵俄进大都督遭母忧居
丧旬日之间发鬓半白寻起 (第 55a 页)
是其不孝若无此言面欺陛下是其不诚不诚不孝何
以事君且夫子有言云不读诗无以言不读礼无以立
岂容 苏绰
教子独反圣人之训乎威时兼领五职上甚
亲重之妥因奏威不可信任又以掌天文律度皆不称
职妥因上八事以谏其一 (第 55a 页)
 贵同翊戴周文帝从平悦封须昌县伯大统初自大
 丞相府中兵参军出为东秦州刺史齐神武与窦泰
 高敖曹三道夹侵周文欲并兵击泰诸将多异议惟
 武及 苏绰
意同遂擒之周文进图弘农遣武从两骑
 觇候武与其候骑遇即交战斩六级获三人而反齐
 神武趣沙苑周文复遣武 (第 30b 页)
 之及西迁以母老不从独孤信镇洛阳乃得入关除
 相府东閤祭酒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
 室时北雍州献白鹿群臣欲贺尚书 苏绰
谓庆曰近 …… (第 13a 页)
 东见而器之曰今日不喜得河东喜得卿也拜丞相

 府参军事转户曹参军兼记室每有四方宾客恒令
 接之吉凶礼仪亦令监综又与 苏绰
等修撰新制迁
 礼部郎中封武成县子加帅都督领本乡兵俄进大
 都督母忧旬日间须发半白寻起吏部郎中毁瘠过 (第 16b 页)
   城中出战兵八年同护军统领哈宁阿等往征瑚
   尔哈部攻克博和哩诺尔噶勒都里三屯其大噶
   勒达苏小噶勒达 苏绰
康缠能吉勒四屯皆降俘
   获无算师还得
优赉顺治元年随大军入山海关击败流贼李自成率前
   锋军追 (第 35a 页)
   随护军统领阿尔津哈宁阿等征黑龙江呼尔哈
   部克其博和哩诺尔噶勒都里三屯俘获甚众招
   降小噶勒达苏大噶勒达 苏绰
库禅能吉勒四屯
   凯旋 (第 29b 页)
  虽曰吏部之职然宰相知人能尽器使乃职业中
  一大事
后周以吏部中大夫一人掌选举小吏部下大夫一人
以贰之初霸府时 苏绰
为六条诏书其四曰擢贤良绰 (第 31a 页)
  行台省
行台自魏晋有之昔魏末晋文帝讨诸葛诞散骑常侍
裴秀尚书仆射陈泰黄门侍郎钟会等以行台从至晋

永嘉四年东海王越帅众许昌以行台自随是也(越请/讨石)
(勒表以行/台随军)及后魏谓之尚书大行台别置官属(后魏道/武帝置)
(中山行台以秦王仪为尚书令以镇之孝文永熙三/年以宇文泰为大行台以 苏绰
为行台度支尚书)
齐行台兼统民事自辛术始焉(武定八年辛术为东南/道行台东徐州刺史郭)
(志杀郡守文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