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路思令” 相关资源
古籍库 史部
既重则念报亦深
军郡相依则表里俱济朝廷无四顾之忧奸宄绝窥觎
之望矣卒不纳
孝武帝时天下多事尚书右民郎 路思令
乃上疏曰臣
闻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戎之有功在于将帅三代不必
别民取治不等五伯不必异兵各能剋定有汤武之贤 (第 17a 页)
从魏书)萧宝寅部将羊
侃隐身堑中射之应弦而毙(堑七艳翻/射而亦翻)其众遂溃侃祉
之子也 魏右民郎阳平 路思令
上疏(晋武帝置尚/书右民郎)
为师出有功在于将帅得其人则六合唾掌可清(人欲/举手) (第 13a 页)
明达之兄子也莫折天生乘胜寇雍州
萧宝寅部将羊侃隐身堑中射之应弦而毙其众遂溃
侃祉之子也 魏右民郎阳平 路思令
上疏以为师出
有功在于将帅得其人则六合唾掌可清失其人则三
河方为战地窃以比年将帅多宠贵子孙衔杯跃马志 (第 49b 页)
 州皆降于贼幽州刺史毕祖晖(东平须/昌人)战没关中大扰
 雍州刺史杨椿募民拒守诏以椿为行台节度关
 西诸将(右民郎 路思令
上疏曰比年将帅多宠贵子/孙轩眉攘腕以攻战自许及临大敌锐气顿)
 (尽器械不精进止无节以当负险之众敌数 …… (第 26a 页)
 (可感义夫恩可劝死士今若明赏罚练士卒修器械/先遣辩士晓以祸福如其不悛以顺讨逆何异励萧)
 (斧而伐朝菌鼓洪炉而燎毛发哉弗听平右/民郎晋置左右民曹各有郎 路思令
阳 人)
莫折天生寇魏雍州败死众溃 (第 26a 页)
 (宝寅出兵累年将士疲弊至是大败于泾阳汧城岐/州皆降于贼豳州刺史毕祖晖战没关中大扰雍州)

 (刺史杨椿募民拒守诏以椿为行台节度关西诸将/右民郎 路思令
上疏曰比年将帅多宠贵子孙轩眉)
 (攘腕以攻战自许及临大敌锐气顿尽乃令羸弱居/前以当寇彊壮在后以卫身 …… (第 6b 页)
 (元乂擅权黩货以召六镇之兵虽然其间非无忠谋/至计排难解纷者而朝廷忽焉如元匡崔光袁翻李)
 (崇张普惠薛淑元孚元深元顺元纂辛雄 路思令
杨/椿源子邕之言皆不听也然则非尔朱荣高欢能为)
 (魏毒也魏/自亡尔)集览(有马十二谷汉货殖传乌氏裸 (第 17b 页)
 (二州/刺史)安同(冀青二州刺/史辽东人)闾大肥(冀青二州刺/史蠕蠕人)于忠(冀/州)
 (刺/史) 路思令(都督南冀州/阳平清渊人)
崔颐(冀州刺史/东武城人)薛提(冀州刺/史太原)
 (人/)陆俟(冀州刺/史代人)窦瑾(冀州刺史顿 (第 19a 页)
 (善绥民俗比经年俭群庶嗷嗷将就沟壑而邕自出/家粟赈济贫窘民以获安古之良守何以尚兹其班)
 (宣各/州镇)
  路思令(字季隽阳平清渊人初为广阳王司空参军/上疏曰德可感义夫恩可劝死士陟黜幽明)
…… (第 78a 页)
 (练兵习武先喻以祸福而后讨之岂异厉萧斧而发/朝菌鼓洪炉而燎毛发拜左将军南冀州刺史时葛)
 (荣谋异 思令
潜军夜往出其不意大/破之除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崔 衡(字伯玉清河人武陵公宽子以孝行著初为/秘书 (第 78b 页)
   魏人服梁韦睿威名
天监五年豫州刺史韦睿体素羸未尝跨马每战常乘
板舆督厉将士勇气无敌昼接宾旅夜半起算军书张
灯达曙抚循其众常如不及故投募之士争归之所至
顿舍馆宇藩墙皆应准绳诸军进至东陵有诏班师去
魏城既近诸将恐其追蹑睿悉遣辎重居前身乘小舆

殿后魏人服睿威名望之不敢逼
    北魏路思令
论将帅不得其人
梁大通元年魏右民郎阳平 (第 24b 页)
路思令
上疏以为师出有
功在于将帅得其人则六合唾掌可清失其人则三河
方为战地窃以比年将帅多宠贵子孙衔杯跃马志 (第 24b 页)
乱高欢始倾财结客矣当时六镇俱没群盗
充斥贵宠子弟衔杯跃马以攻战自许及临大敌锐气
顿尽羸弱当寇强壮卫身 (路思/令
疏)由是河洛沦为战地矣
高氏初基不用周礼百保鲜卑自树种落顾以华人简
备边要别内外之领二曹(以唐邕典外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