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大游山在高淳县东三十五里欲雨上出云气顶
  建北极庙南有石牛古迹
  游子山在高淳县东四十里金陵志云山周十里
  上有石坛旧传孔子适 楚经

  遮军山金陵志云高五十五丈周二十二里在高
  淳县东五十里山北有水入固城湖湖滨有画眉
  山与 (第 30a 页)
  流入丹阳湖即此亦名白石水
  白石涧在建平县东南上接桐川下合郎溪
  马履涧在建平县东北三十五里俗传伍员伐
  经
此马践而水涌因名 (第 36b 页)
  朝野交孚致仕后卜居清凉山侧寒素自持与儒
  生等卒谥文端
  陶窳字甄夫巴陵人父泓没于滇之教化长官司
  地窳携幼弟徒步六千里归 楚经
营茔域复只身
  奉母扶父柩归工诗文又精书画能篆刻晚居金
  陵 (第 8b 页)
  楚谣(有序)


  浔阳至驿左为钞关𣙜使临江丈船士人楚行者类
以小舟载衣至龙开河易舟乃行不然则榷使槩以
为商矣 楚经
流寇数扰之馀方麦熟耘稻时又苦旱
沿途据所见闻兼用方言联成绝句随地里风物以
纪游踪亦竹枝词之类也

  (第 24a 页)
帝乙无不率祀
明德帝无不配天者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
及民之从也其民皆可诛作此以诫成王(○周公奔 楚/经
典无闻盖)
(时人误说金縢之事史不能择也多士亦非诫王之书/史引无逸多士之文复相参乱今删之按本纪云成王 (第 48a 页)
 太阳山县北九十里

 圣境山县东北三十里
 兴阳山县东北百里
 梅花岭县东五十里
 圣人岭县南五十里相传孔子适 楚经

 关王岭县北百里上平如掌有毬场及故城垒
 观音岩县东二十里岩巅飞泉瀑布石龛中有石肖
 观音故名 (第 44b 页)
  又江苏巡抚陈时夏题报江苏藩司交代钱粮奉
上谕漆绍文藩司任内钱粮张坦麟接任一年未曾交代
 清楚赵向奎到任数月即交代清 楚经
陈时夏具题前
 来其迟速难易之间若非张坦麟苛索于前即系赵向 (第 16b 页)
造天地经云儒童菩萨号曰孔某今溧水县南七十/五里有儒童寺者本孔子祠唐景福二年遂以为孔子)
(寺以孔子适 楚经
此南唐改曰儒童寺故/予常谓江南之亡非文之罪用浮屠之过)
 
 
 
  (第 9a 页)
是乎始判鲁侯次于滑将会郑伯谋纪故也郑伯辞以
难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宿为次王伐随讨其尊
荆楚随告绝于 楚经
曰三年春王正月溺会齐师伐卫
(榖梁子曰其不称公子何也恶其会仇雠伐同姓故贬/而名之也有父之雠而释怨其罪 (第 2b 页)
(之得与中国会盟自此始也庄公十年荆败蔡师始见/经其后入蔡伐郑皆以号举夷狄之也僖公元年改而)
(称 楚经
亦书人于是乎浸强矣然终桓公世皆止书人/而不得与中国会盟者以齐修霸业能制其强故也桓)
(公既没中国无霸 (第 4b 页)
崇秦急崇必救之吾以求成焉赵穿侵
崇秦弗与成晋人伐黄以报北林之役于是晋侯侈赵
盾为政骤諌而不入故不竞于 楚经
曰元年春王正月
公即位(宣公为弑君者所立受之而不讨贼是亦闻乎/弑也故如其意焉而书即位以著其自立之罪) (第 10b 页)
(异而末遂至于不相涉尔今溧水县南七十五里有儒/童寺者本孔子祠唐景福二年遂以为孔子寺以孔子)
(适 楚经
此南唐改曰儒童寺故予尝/谓江南之亡非文之罪用浮屠之过)己丑闭 阅化胡
经书
   论恒星不见 (第 22a 页)
   陈人鲁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
左氏曰陈穆公请脩好于诸侯以无忘齐桓之德盟于
齐修桓公之好也○春秋书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
于齐胡氏曰为此盟者乃公与陈蔡楚郑之君或其大
夫也曷为没公而人诸侯与其大夫讳是盟也楚人之
得与中国会盟自此始矣庄公十年荆败蔡师始见于
经其后入蔡伐郑皆以号举夷狄之也僖公元年改而
楚经
亦书人于是浸强矣然终桓公世皆止书人而 (第 55b 页)
 (平县以𨽻焉领/县二治广德)
事要郡名桐川(广德县西南/有桐水故名)桐汭(水内/曰汭)风俗民醇事简
(桐汭志云云/号江东道院)食货富饶(南丰鼓/角楼记)形胜故鄣之墟(同上/云云)
如大邦(同/上)溪流枕其后(郡志三峰拱/其前云云)山川灵山(在军南/七十里)
(泉石甲/于一郡)横山(城外五里/最为高峻)鸦山(产茶○梅询诗茶/煮丨丨雪满瓯)伍牙山

(在建平伍员/伐 楚经
此)东湖(在朝阳门/外三十里)南湖(去建平四十/里入丹阳湖)桐水(在/军)
(西北源出白石自宣/城界 (第 11b 页)
今额县丞俎大武有记
儒童寺旧名孔子寺在溧水州南七十五里大唐景福
二年置南唐升元二年改今额(旧传孔子适 楚经
此地/后人因建祠寻改为寺)
慧照寺旧名禅林寺在溧水州南八十里唐开元二十
七年置太平兴国五年改额
彰教 (第 72b 页)
  (春秋书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胡氏曰为此盟者乃公与陈蔡楚郑之君或其大夫也曷为没公而
人诸侯与其大夫讳是盟也楚人之得与中国会盟自此始矣庄公十年荆败蔡师始见于经其后入蔡伐郑

皆以号举夷狄之也僖公元年改而称
楚经
亦书人于是浸强矣然终桓公世皆止书人而不得与中国盟会
者以齐修霸业能制其强故也桓公既没中国无霸郑伯首朝 (第 32a 页)
鲁易四公(一作/主)严之下至于灵 楚经
五代虽悬隔顿别
而混杂无分嗟乎下帷三年诚则勤矣差之千里何其
阔哉
 按旧评谓董误以楚灵之事移于楚庄是 (第 28a 页)
也县志凡广德建平/之水皆流汇焉下流经高淳县界入丹阳湖)马履
  涧(在建平县东北三十五里俗传伍/员伐 楚经
此马履而水涌因名)不老泉(在州/南四)
(十里泉脉长流大旱亦不涸/旧有石碑镌不老泉三字)沸泉(在建平 (第 58b 页)
十五里接京山县界石/径盘旋有上盘石中盘石下盘石之号)
  圣人岭(在京山县南五十里名胜/志相传夫子适 楚经
此)横岭(在京山县/西北四十)
(五里寨子/河出此)罗汉岭(在京山县北一百里一名关山/岭又名关王岭上 (第 57b 页)
 (在鱼台县东北六十里黄山下从石/窦涌出周五十馀步下流注于泗水)感应泉(在嘉祥/县南二)
 (十里青山侧泉目山腰石穴/流出遇旱取水祷雨辄应)白雁泉(在东阿县东南/三十五里相传)
 (汉王伐 楚经
此士卒渴甚忽/见白雁惊起遂得清泉故名)芦泉(在东平州东北三/十里元行省尚书)
 (严实尝引水构/亭为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