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政書類
職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傳記類
于大臣或赐坐或
赐食或奏事至日昃或论事至夜分凡皆以通上下之
情为国家至计也赐茶之典五代时犹有之惟国初
王溥颇存形迹此事遂废陛下莫若稍复古初脱去
边幅于禁中择一去处聚两府大臣日与议军国大事 (第 3a 页)
又遣楚
昭辅慰安家人殿前都点检公署在左掖门内时方闭
关设守备及昭辅至石守信开关纳之宰相早朝未退
闻变 范质(质宇城人初见开运元年/按宋史范质傅作宗城人)
 下殿执王溥(溥/榆) (第 4a 页)
在左掖门内时方闭
关设守备及昭辅至石守信开关纳之宰相早朝未退
闻变范质(质宇城人初见开运元年/按宋史 范质
傅作宗城人) 下殿执王溥(溥/榆) …… (第 4a 页)
贺奉周帝为郑王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京(苏辙龙川/别志言韩)
(通以亲卫战阙下败死太祖脱甲诣政事堂 范质
见太/祖首陈禅代议与国史及飞龙记司马光记闻朔记等)
(所载都不同恐别志误韩通仓卒被杀未尝交锋而太/祖 (第 5b 页)
实归府第将士即拥 范质
等至质等见太祖必不在)
(政事堂其约束将士不得加无礼于太后少帝固先定/于未入城时非缘质请也惟执王溥手 …… (第 5b 页)
加同中书门下二品先是质溥参知
枢密院事于是皆罢(吴廷祚初以宣徽南院使见显德/六年不著邑里 按宋史作 范质)

(
兼侍中王溥守司空魏仁浦为尚书右仆射考宋制兼/与为乃实授之词守则资格未及而暂加之词今概作)
(加字疑 …… (第 11a 页)
十二年)
上召三司使清河张美调兵食美言怀州刺史马令琮
度李筠必反日夜储偫以待王师上亟令授令琮团练
使 宰相范质
曰大军北伐方藉令琮供亿不可移他郡
戊戌升怀州为团练以令琮充使焉令琮大名人也(张/美) …… (第 17b 页)
忠臣也释之
命以良药敷其疮因使融致书北汉主求周光逊等约
亦归融太原北汉主不报辛亥以融为太府卿
壬子幸 宰相范质
第视疾赐黄金器二百两白金器千 (第 23b 页)
今不取)
壬午以皇弟泰宁节度使兼殿前都虞候光义兼开封
尹同平章事嘉州防禦使廷美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先
范质
奏疏言光义廷美皆品位未崇典礼犹阙伏乞
并加封册申锡命书或列于公台或委之方镇皇子皇
女虽在襁褓者亦乞下 (第 17b 页)
不过三万年榖虽登而民困于暴敛南通长沙东距建
康西迫巴蜀北奉朝廷观其形势盖日不暇给取之易
耳于是上召 宰相范质
等谓曰江陵四分五裂之国今
假道出师因而下之蔑不济矣壬戌李处耘辞上遂以
成算授之
癸亥命太常卿边光范权 (第 2a 页)
 前开封府尹曹参军桑埙挝登闻鼓诉吏部条格前
后矛盾已当为望县令乃注中县诏集三署官议于尚

书省以埙所诉为是擢殿中丞埙维翰之子也 宰相范质
王溥魏仁浦等再表求退戊子以质为太子
太傅溥为太子太保仁浦为左仆射皆罢政事先是宰
相见天子必命坐有大政 (第 2b 页)
振州团练使赏石岭关捍寇之功也(潘光裕/未见)
冬十月甲申前司徒窦贞固卒建隆初贞固以前三公
赴阙陪位诣 范质
求任东宫三少预朝请质不为奏乃
还洛放旷山水与布衣辈携妓载酒以自适云
丁亥诏西川山南荆湖等道自今发遣举 (第 21b 页)
   右唐(十九部六/百六十卷)
五代通录六十五卷 (宋朝范质
撰起梁开平/元年尽周显德六年)开皇纪三
十卷(郑向/撰)五代春秋二卷(尹洙/撰)周恭帝日历三卷(扈蒙 …… (第 12b 页)
   右唐(七十一部/四百卷)
汴水滔天录一卷(五代王振撰/记梁太祖事)汴州记一卷(记梁太祖/镇汴州事)
梁太祖编遗录三十卷(梁敬/翔撰)梁列传十五卷(周张昭/远撰)

唐列传三十卷(周张昭/远撰)庄宗召祸记一卷(后汉黄/彬撰)晋朝
陷蕃记四卷 (宋朝范/质
等修)陷蕃记四卷 (第 22b 页)
(范质/
撰)陷边记三卷(周/胡)
(峤撰峤陷边/归记其事)周世宗征淮录一卷(记征寿州/刘仁瞻事)入洛私书
十 …… (第 22b 页)
祖越国公行状一卷(钟绍/京撰)颜氏行状一卷(殷亮记/鲁公事)魏公
桑维翰传三卷 (宋朝范/质
撰)张公行状一卷(张宗/益撰)章氏家传
庆德编一卷
   右家传(三十八部一/百六十一卷)
列女传十 (第 45b 页)
   右伪朝(三十六部三/百九十四卷)
真宗御集三百卷 又注三百卷(宋绶钱易/李淑等注)仁宗御集
一百卷 神宗御集一百六十卷 哲宗前后集 王
溥集二十卷 赵正交集二十卷  范质
集三十卷
薛居正集三十卷 高钖集一卷 又簪履编七卷
端揆集四十五卷(右仆/窦仪)射窦俨集五十卷 嘉善 (第 13a 页)
 汉祖起以马归太原汉祖嘉之入汴擢护圣指挥使
 周初由散员都虞候累迁马步军都军头从向训收
 秦凤有功迁散指挥都虞候陈桥之变太祖自仁和
 门入俄顷 宰相范质
等至尚未及对彦瑰挺剑而前
 厉声曰我辈今日必得天子太祖叱之不退质等由 (第 37b 页)
 郭湜高力士小传二卷(湜太原/县人)

 张说河东备录
五代武皇以来功臣列传三十卷
  范质
桑维翰传三卷  胡宾王刘氏兴亡录一卷
 代记一卷(阙/名)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三十二卷日记一卷文中子传 (第 26b 页)
 下侍郎同平章事
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职无常员有二人则
分日知印以丞郎以上至三师为之其上相为昭文馆

大学士监修国史其次为集贤殿大学士或置三相则
昭文集贤两学士并监修国史并除焉(国初 范质
昭文/学士王溥监修)
(国史魏仁浦集贤学士此三相例也唐/以来三大馆皆宰臣兼之宋仍唐制)参知政事掌副 …… (第 12b 页)
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中书令侍中
同平章事者谓之使相不预政事不书敕惟宣敕除授
者敕尾存其衔而已(乾德二年 范质
等三相皆罢以赵/普同平章事李崇矩为枢密使命)
(下无宰相书敕使问翰林陶谷谷谓自昔辅相未尝虚/位唯唐太 (第 13a 页)
  宰相兼枢密使
枢密使带相印为枢相自后唐始
宋初魏仁浦以宰相兼枢密使后罢庆历二年二边用
兵富弼言边事系国安危国初 范质
王溥以宰相兼知
枢密事今兵兴宜令宰相兼领仁宗然之令中书同议 (第 8b 页)
  弥大将本台制敕令格式弹奏事件编成格目六
  月书成上之
陈氏宰相拜罢录一卷
  晁氏曰皇朝陈绎奉诏编起 范质
止曾公亮所载
  拜罢之由与实录不同元祐史臣谓绎多出已意
陈氏枢府拜罢录一卷 (第 10b 页)
  道分文辞政事边机三门言者仍以元祐之臣托
  以边机不宜泄露掩没先帝盛美于是遍以赐群
  臣云
范鲁公集三十卷
  晁氏曰 宋朝范质
字文素大名人后唐长兴中举
  进士时和凝典贡举览质程文器之自以登第名
  在十三即以其数处质举子谓之 (第 29a 页)

宪皇太后崩 三年十月荧惑犯氐占曰后宫灾明年
孝明皇后崩十二月荧惑入天钥月入南斗魁占曰大
臣忧踰年 宰相范质
王溥魏仁浦罢 开宝五年二月 (第 22b 页)
魅野鬼山精之属)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威从
(王漙之进用于周由此言也郭威西征于外则得李/榖王溥于内则得 范质
此岂一时倔彊武人之所能)
(及/哉)三叛既平(是时凤翔犹未平也/因帝骄纵而槩言之)帝浸骄纵与左右狎 (第 28a 页)
 辛未北汉礼部侍郎同平章事郑珙卒于契丹(异考/ 曰)
(晋阳见闻录郑珙既达虏庭虏君恩礼周厚虏俗以酒/池肉林为名虽不饮酒如韦曜辈者亦加灌注纵成疾)
(无复信之珙魁岸善饮罹无量之逼宴罢载归一夕腐/胁于穹庐之毡堵间舆尸而复命九国志契丹宴犒汉)
(使必厚具酒肉以示夸大高祖镇河东尝命韦曜北使/曜羸瘠不能饮酒虏人强之遂卒按韦曜孙皓时人韦)
(昭也不能饮酒王保衡引以为/文章而路振云高祖时人误也) 甲戌义武节度使孙

方简避皇考讳更名方谏(更工/衡翻) 定难节度李彝殷遣
使奉表于北汉(节度之下当有/使字难乃旦翻) 六月辛亥以枢密使
同平章事王峻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枢密副使兵部
侍郎 范质
判三司李榖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榖仍
判三司司徒兼侍中窦贞固司空兼中书侍郎同平章
事苏禹圭并罢守本官癸 (第 13b 页)
范质
参知枢密院事丁巳
以宣徽北院使翟光邺兼枢密副使(翟苌伯翻/又徒历翻)初帝讨
河中已为人望所属(帝讨河 …… (第 13b 页)
之榖俱以人臣尽节为对帝
以是贤之即位首用为相时国家新造四方多故王峻
夙夜尽心知无不为军旅之谋多所裨益 范质
明敏强
记谨守法度李榖沈毅有器略在帝前议论辞气忼慨
善譬谕以开主意(数所角翻沈持林翻忼苦广翻此史/言 …… (第 14a 页)
帐下至者二千馀人皆山林犷悍(犷古猛翻悍侯/旰翻又下罕翻)
不为用帝欲悉诛兖州将吏翰林学士窦仪见冯道
与之共白帝曰彼皆胁从耳乃赦之丁丑以端明殿
学士颜衎权知兖州事(衎苦旱翻/又苦旰翻)赦兖州管内彦超党 (第 33a 页)
枢密使平卢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峻晚节益狂躁奏请
以端明殿学士颜衎(衎苦旱翻/又苦旦翻)枢密直学士陈观代
李榖为相帝曰进退宰辅不可仓猝俟朕更思之峻
力论列语浸不逊日向中帝尚未食峻争之不已帝曰
今方寒食俟假开 (第 13a 页)
(牙将而得节弃镇擅归/虽加责授犹胜故吾) 丁丑加吴越王钱弘俶天下
兵马都元帅 癸巳加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范质
守司 …… (第 4b 页)
公/之后余姑以春秋时言之晋宋皆有景公何独齐哉)
枢密使同平章事郑仁诲兼侍中乙未以枢密副使魏
仁浦为 枢密使范质
既为司徒司徒窦贞固归洛阳府
县以民视之(府县谓河南府/及洛阳县也)课役皆不免贞固诉于留
守向训训不 …… (第 5a 页)
时将帅所能及哉)诏左金
吾卫将军马崇祚知滁州初永兴节度使刘
词遗表荐其幕僚蓟人赵普有才可用会滁
州平 范质
荐普为滁州军事判官太祖皇帝
与语悦之时获盗百馀人皆应死普请先讯
鞫然后决所活十七八太祖皇帝益奇之(太 (第 29a 页)
成丁亥帝自濠州如涡
(涡口涡水入淮之口郡县志涡口/城东南至濠州九十里涡音戈)帝锐于进取欲
自至剔州 范质
等以兵疲食少泣谏而止又尝怒翰
林学士窦仪欲杀之 (第 11b 页)
范质
入救之帝望见识其意即
起避之质趋前伏地叩头谏曰仪罪不至死臣为宰
相致陛下枉杀近臣罪皆在臣继之以泣帝意 …… (第 11b 页)
乎趣命斩之然
后成丧(趣读/曰促)将士皆感泣议者以唐援兵尚彊多请罢
兵帝疑之李榖寝疾在第二月丙寅帝使 范质
王溥就
与之谋榖上疏以为寿春危困破在旦夕若銮驾亲征
则将士争奋援兵震恐城中知亡必可下矣上悦 庚
午诏 (第 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