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別史類
三仙女至此
台壁东十五里建兴八年慕容永聚粮台壁燕主慕容
垂大破之北魏志刈陵县有台壁李濂壶口关诗慕
容台畔草萋萋
伏虎郊西二十里岚山之麓旧有双虎为害 伏虎禅师
至虎驯伏旁有石禅师尝憩此
白岩寺牡丹明沈藩爱此花移植府中数载僧梦有紫
袍黄盖者至牡丹所倏不见晨起 (第 12b 页)
台壁东十五里建兴八年慕容永聚粮台壁燕主慕容
垂大破之北魏志刈陵县有台壁李濂壶口关诗慕
容台畔草萋萋
伏虎郊西二十里岚山之麓旧有双虎为害 伏虎禅师
至虎驯伏旁有石禅师尝憩此
白岩寺牡丹明沈藩爱此花移植府中数载僧梦有紫
袍黄盖者至牡丹所倏不见晨起 (第 12b 页)
万历间释了白精禅学内贮御赐全藏
国朝康熙间重修李芳黄记寺有明曾铣芍药诗
温泉寺在壶口关南寺有温泉二故名
显庆寺在城南村昔有 伏虎禅师 栖此石镌遗像犹存
比丘广润赞
庆安寺在旧城中隋开皇五年建赐额宝泰取民宝其 (第 16a 页)
国朝康熙间重修李芳黄记寺有明曾铣芍药诗
温泉寺在壶口关南寺有温泉二故名
显庆寺在城南村昔有 伏虎禅师 栖此石镌遗像犹存
比丘广润赞
庆安寺在旧城中隋开皇五年建赐额宝泰取民宝其 (第 16a 页)
(瓦朱甍缥缈间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我今废学)
(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仇远游道场山诗山行/龟背路羊肠 伏虎禅师 古道场老木阴中安御座)
(白云堆里抚僧床勺泉青彻涵秋味尖塔孤撑/界夕阳笑月亭空人影散松风和雨动天 (第 6a 页)
(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仇远游道场山诗山行/龟背路羊肠 伏虎禅师 古道场老木阴中安御座)
(白云堆里抚僧床勺泉青彻涵秋味尖塔孤撑/界夕阳笑月亭空人影散松风和雨动天 (第 6a 页)
(山而五云飞集山西坞中经久不散时人异之号/为云栖坞宋乾德五年有僧结庵以居坞多虎僧)
(至虎辄驯服世称 伏虎禅师 者也吴越王钱氏为/之建寺而云栖于是创始禅师一号大扇和尚今)
(曰云栖者复古也云栖居五云之西径曲林 (第 39b 页)
(至虎辄驯服世称 伏虎禅师 者也吴越王钱氏为/之建寺而云栖于是创始禅师一号大扇和尚今)
(曰云栖者复古也云栖居五云之西径曲林 (第 39b 页)
陈石山在瑞金县东五十里旧志分注水岩罗汉岩为
三今考之乃一山也有岩深广十馀丈由试剑石蜡
烛峰而入统志云陈武帝微时尝庐此故名罗汉岩
以 伏虎禅师 著岩上悬石若龙有泉下注因石为檐
霤下施柱础曰六和精舍堂有水帘旁有玉峡滚毬
泉循岩折行有将台点兵寨内有 …… (第 40a 页)
萧帝岩在会昌县南一百里状类狮伏而口仰张中虚
可容百馀人有凭虚阁石关石仓诸胜相传齐武帝
避难处九域志云梁武帝微时读书处南史云萧赜
率部曲百馀人于此起义因名焉皆沿讹而未可尽
信又南二十里为汉仙岩去羊角水镇二里旧名汉
山峭峻拔云下临汉溪石窦仅可容人匍匐而入中
有秦王读书台石龙数丈蜿蜒如真枯木一枝横挂
绝壁俗谓仙女烧香风雨不蚀中建圆宁庵楼台参
差依石高下泰和郭子章颜曰虎头羊角之聚其胜
景如鹰蹲僧帽蟾蜍诸石玉笋天竺二峰月镜台金
刚窟滴水氾白龙溦石隙泉石狮石龟笏碣仙人弈
处不可殚述南康记云可比闽之武夷非虚誉也
驻米岩在会昌县东三十里深广二丈许 伏虎禅师 驻
锡处俗传有小窦日出米随多寡可给后人凿之米
遂绝今仅有泉流亦名注水岩
莲花岩在安远县西三十里 (第 52a 页)
三今考之乃一山也有岩深广十馀丈由试剑石蜡
烛峰而入统志云陈武帝微时尝庐此故名罗汉岩
以 伏虎禅师 著岩上悬石若龙有泉下注因石为檐
霤下施柱础曰六和精舍堂有水帘旁有玉峡滚毬
泉循岩折行有将台点兵寨内有 …… (第 40a 页)
萧帝岩在会昌县南一百里状类狮伏而口仰张中虚
可容百馀人有凭虚阁石关石仓诸胜相传齐武帝
避难处九域志云梁武帝微时读书处南史云萧赜
率部曲百馀人于此起义因名焉皆沿讹而未可尽
信又南二十里为汉仙岩去羊角水镇二里旧名汉
山峭峻拔云下临汉溪石窦仅可容人匍匐而入中
有秦王读书台石龙数丈蜿蜒如真枯木一枝横挂
绝壁俗谓仙女烧香风雨不蚀中建圆宁庵楼台参
差依石高下泰和郭子章颜曰虎头羊角之聚其胜
景如鹰蹲僧帽蟾蜍诸石玉笋天竺二峰月镜台金
刚窟滴水氾白龙溦石隙泉石狮石龟笏碣仙人弈
处不可殚述南康记云可比闽之武夷非虚誉也
驻米岩在会昌县东三十里深广二丈许 伏虎禅师 驻
锡处俗传有小窦日出米随多寡可给后人凿之米
遂绝今仅有泉流亦名注水岩
莲花岩在安远县西三十里 (第 52a 页)
慈济仪凤间自闽中别师远游师告曰逢宝即住遇应
即止至鄱阳宝应山因止焉往来于督军湖尝与虎
偕行号 伏虎禅师 于湖北筑舍为别院以居后不知
所终(名胜志)
荛山和尚怀让第四世大安法嗣僧问如何是西来意
曰仲冬 (第 66a 页)
即止至鄱阳宝应山因止焉往来于督军湖尝与虎
偕行号 伏虎禅师 于湖北筑舍为别院以居后不知
所终(名胜志)
荛山和尚怀让第四世大安法嗣僧问如何是西来意
曰仲冬 (第 66a 页)
广数十亩有张平子宅遗址
张公山俱县南六十里
九宫山县南九十里昔晋安王兄弟九人居此造九
宫殿一云 伏虎禅师 道场其山自下而上高峰九层
故名又云山应南岳长沙九江庐山九十九峰之数
又有九宫观崇奉九真以应九宫之 (第 49b 页)
张公山俱县南六十里
九宫山县南九十里昔晋安王兄弟九人居此造九
宫殿一云 伏虎禅师 道场其山自下而上高峰九层
故名又云山应南岳长沙九江庐山九十九峰之数
又有九宫观崇奉九真以应九宫之 (第 49b 页)
高山 宣抚山俱州北三十五里
细石山 石牛山俱州北四十五里
蕲山 广教山俱州北六十里
云雾山山麓齿刺一石石上有虎足迹相传唐 伏虎
禅师 伏虎于此亦名虎踏石
策山自英山发脉俱州北七十里 (第 27b 页)
细石山 石牛山俱州北四十五里
蕲山 广教山俱州北六十里
云雾山山麓齿刺一石石上有虎足迹相传唐 伏虎
禅师 伏虎于此亦名虎踏石
策山自英山发脉俱州北七十里 (第 27b 页)
大圣寺(在县南宋/嘉定间建)观音寺(在县南宋太平/兴国九年建)灵泉寺
(石壁间有王/右军遗笔)虎头寺(在县西 伏虎/禅师 遗刹)双泉寺(宋苏轼/有题咏)
东观(在县西相传吕洞宾常过此留宿夜/多蚊画一蝙蝠于楹至今此池无蚊 (第 73a 页)
(石壁间有王/右军遗笔)虎头寺(在县西 伏虎/禅师 遗刹)双泉寺(宋苏轼/有题咏)
东观(在县西相传吕洞宾常过此留宿夜/多蚊画一蝙蝠于楹至今此池无蚊 (第 73a 页)
延主席焉乾德初忠懿王召赐紫衣
为筑云栖寺居之云栖坞素多虎志逢每携大扇乞钱
买肉饲虎虎遇之辄驯伏故世称 伏虎禅师 一号大扇
和尚后谥曰普觉是时又有僧绍岩号了空大智常照
禅师僧清昱赐号圆通妙觉禅师僧支蟾赐号慈悟禅 (第 14b 页)
为筑云栖寺居之云栖坞素多虎志逢每携大扇乞钱
买肉饲虎虎遇之辄驯伏故世称 伏虎禅师 一号大扇
和尚后谥曰普觉是时又有僧绍岩号了空大智常照
禅师僧清昱赐号圆通妙觉禅师僧支蟾赐号慈悟禅 (第 14b 页)
德咸通七年暮春之月师化缘时毕说偈整衣悄
然灵脱至咸通九年茶毗于灵坛获舍利数千塔
于寺之东南隅
常实继道宗住上方感化称 伏虎禅师 今有伏虎塔
在上方塔院
晓方常熟人从五泄山灵默大师薙发不言姓氏结
茅甘泉山咸通十一年三月十 (第 9a 页)
然灵脱至咸通九年茶毗于灵坛获舍利数千塔
于寺之东南隅
常实继道宗住上方感化称 伏虎禅师 今有伏虎塔
在上方塔院
晓方常熟人从五泄山灵默大师薙发不言姓氏结
茅甘泉山咸通十一年三月十 (第 9a 页)
川之流者必至海乃止亏一篑之功者则为山不成
尔等益勤精进庶永谢于尘缘究竟真空期早登于
觉地利生助化翼我皇家钦哉故谕
上塔伏虎禅院 伏虎禅师 原居江干五云山每到城必 …… (第 53a 页)
骑虎出入回山化钱买猪首饲虎忽一日回山迟偶
伤一人禅师倚杖责之虎悲哀悔伏师往皋亭结庵
于兴教寺后圆寂今上塔即 伏虎禅师 塔院
中塔悟空禅院即真歇清了塔宋绍兴敕赐悟空禅师塔
名静照天重觉禅师为之铭淳熙僧德辅重立石绍
熙 …… (第 53b 页)
朗士吴之鲸有碑皋亭山在武林东北隅烟岚晴
霭供明圣湖远眺孤秀可挹古德耆宿往往托迹于
此而上中下三塔最著上塔 伏虎禅师 真藏中下二
塔则真歇清了月明清杲二师灭度处也二师俱左
绵人同嗣法于丹霞淳公宋绍兴二十三年丁卯朔 (第 54b 页)
尔等益勤精进庶永谢于尘缘究竟真空期早登于
觉地利生助化翼我皇家钦哉故谕
上塔伏虎禅院 伏虎禅师 原居江干五云山每到城必 …… (第 53a 页)
骑虎出入回山化钱买猪首饲虎忽一日回山迟偶
伤一人禅师倚杖责之虎悲哀悔伏师往皋亭结庵
于兴教寺后圆寂今上塔即 伏虎禅师 塔院
中塔悟空禅院即真歇清了塔宋绍兴敕赐悟空禅师塔
名静照天重觉禅师为之铭淳熙僧德辅重立石绍
熙 …… (第 53b 页)
朗士吴之鲸有碑皋亭山在武林东北隅烟岚晴
霭供明圣湖远眺孤秀可挹古德耆宿往往托迹于
此而上中下三塔最著上塔 伏虎禅师 真藏中下二
塔则真歇清了月明清杲二师灭度处也二师俱左
绵人同嗣法于丹霞淳公宋绍兴二十三年丁卯朔 (第 5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