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唐李/肇)
经图三卷 九经馀义一百卷(宋朝处/士黄敏)演圣通论三十
六卷(胡/旦)辨经正义七卷 (张/沂)
兼明书五卷(邱光/庭)五经要旨
五十卷(齐/唐)九经类义二卷 九经抄二卷 九经要抄
一卷 叙元要抄一 (第 39a 页)
 尧水至故城南入河 伞盖水北入河 屯留蓝水

 东至岚水村入河
长治县县西南县西北浊漳河繇长子县李莫村入县
境西南高河镇回绕三十里至县治西北 张沂
村界北
流入屯留县下韩村境 县志浊漳发源长子东流经
襄垣县治南入长治界折而北经屯留潞城界入襄垣
至县 (第 42a 页)
  陈栋(瑞安人福/建提刑)    张声遒(瑞安人/提刑)
  张石(瑞安人衢/州司户)    陈雄(瑞安人/分宜丞)
   张沂(瑞安人/郧县令)
     林渊叔(瑞安/人)
  曹杭(瑞安人黄/州教授)    章良肱(丽水/人)
  曾益(丽水 (第 14a 页)
  (哭三日不食姑慰勉之翼日忽沐浴整/妆至夜自经于寝时正德己巳三月也)
  (谨按金华府志亦作张泋旧/浙江通志作 张沂
妻今改正)
 张大蒙妻厉氏(万历金华府志名珍夫病断指作羹/以进竟不起时年二十八父母欲夺)
  (其志 (第 24b 页)
 毌丘将军墓在府城西五里
 木兰将军墓黄陂志谓为朱氏女不知何代人明时
 盗发其墓风雷卫止详杂记
 宋参军 张沂
墓在府治沌口 (第 9a 页)
生四十四人挈壶正一人司晨郎二人灯漏直)
(长一人教授一人学/正一人校书郎二人)明洪武元年徵元太史张佑 张沂

等十四人改太史院为司天监设监令少监监丞等官
又徵元回回司天监郑阿里等议历置回回司天监设
监令少监监丞 (第 27a 页)
  正三品(院使正三品同知正四品院判正五品五/官正正六品典簿雨𤾉司时叙郎纪候郎)
  (正七品灵台郎保章正正八品/副从八品掌历管勾从九品)洪武元年徵元太
  史张祐 张沂
等十四人改太史院为司天监设监
  令一人(正三/品)少监二人(正四/品)监丞一人(正六/品)主簿
  (第 39a 页)
  修明历法
太祖吴元年冬十一月太史院使刘基率其属高翼上
戊申大统历
洪武元年冬十月徵元太史院使张佑 张沂
司农卿兼
太史院使成𨽻太史同知郭让朱茂司天少监王可大 (第 1a 页)
 (论语孝经大学/中庸孟子也)
杜本四经表义

吴师道易书诗杂说八卷(易诗各一/卷书六卷)
王希旦五经日记(字葵初江西德兴人/隐居著书累徵不起)
又书易通解
陆正七经补注(海盐人字行正数徵不/起学者称靖献先生)
汪逢辰七经要义(字虞卿歙人/崇德州教授)
倪镗诗书集要三册
又易春秋笔记
陈樵经解

赵德五经辨疑
赵孟至九经音释九卷(至元癸/未序)
张伯文九经疑难十卷(以下不/知时代)
胡顺之经典质疑六卷
黄浚五经通略二卷
赵元辅六经图五卷 张沂
辨经正义七卷
黄大昌晦庵经说三十卷 (第 26a 页)
    乞保圣躬重宗社疏    卢洪春
    请严言官旷职之罢疏   李懋桧
    劾厂监张鲸疏       张 沂
   卷三十一(万历/) (第 19a 页)
官无事可言出位之禁无庸太平
之效自致矣 疏入帝责其沽名镌二秩
  劾厂监张鲸疏(万历十六年/)    张 沂

臣闻宦官之祸譬犹腹心之疾惟英明之主早见豫防
拔去本根故免日后之祸臣不敢远引即如正统时太
监王振正德时 (第 25a 页)
矣何管我坐为主宾大笑此奴
不可谓知礼然膴仕而风味若此山家真率了无官套
令人叹羡云(见闻/杂记)
武康 张沂
字希曾弹张后阴强阳弱外家不法事疏出
屠吏部滽骇而谓之曰汝死于此矣不意孝宗允其奏 (第 12a 页)
 牒本府照会士人所陈事理逐一行遣无致具文引

 惹词诉据本府申因钟明违法立约倚当 张沂
田产
 内得钱经营关节案内追到元经营人府学生梁子
 垕武学生柯子冲卢德宣等已据各人供招委有交
 涉本 (第 37a 页)
 书说(阙/) 卷(王希/旦)  书解说一卷(上官/公裕)
 书说三卷(赵汝/谈)   书说(阙/) 卷 (张/沂)
 书说(阙/)(张/景)    书说(阙/) 卷(番/衡)
 书说三十卷(时/澜)   书说(阙 (第 7b 页)
 经传要略十卷(高/重)  经典释文三十卷(陆德/明)
 经典释文序录一卷(陆德/明)
 辩经正义七卷 (张/沂)
  经典质疑六卷(胡顺/之) (第 22a 页)
郎、纪候郎,正七品,灵台郎、保章正,正八品,副,从八品,掌历、管勾,从九品。洪武元年,徵元太史张佑、 张沂
等十四人,改太史院为司天监,设监令一人,正三品少监二人,正四品监丞一人,正六品主簿一人,正七品主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