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故事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进而黼务悉矫蔡京所为故一切罢之官吏既散

  文书皆为弃物矣建炎三年外舅 张渊道
为太常
  博士时礼寺典籍散佚亡几而京师未陷公为宰
  相言宜遣官往访故府取见存图籍悉辇而来以
   (第 17b 页)
  项棣孙(丽水/人)

 至顺二年辛未余阙榜
   张宗元(开化/人)
     刘基(青田人御/史中丞)
  徐祖德(青田人中/书省管局)   叶岘(青田/人)
 至顺三 (第 46a 页)
  (赈民提刑黄敦书劾之诏勿问迁知江宁县召秦/桧所亲役同僚不可义问曰释是则何以服他人)
  (卒役之寻通判江州豫章守 张宗元
忤桧或中以/飞语事下漕臣张常先时宗元道九江常先檄义)
  (问拘其舟义问投檄曰吾宁得罪不为不祥常先 (第 2a 页)
  权邦彦(字朝美河间人建炎间任)   刘 槃(永新人)

  赵子淔(绍兴初任详名宦)    芮 辉(详名宦)

   张宗元       
陈 橐(详名宦)

  沈 璘(详名宦)    韩彦直(详江州名宦) …… (第 37a 页)
  李 迨(以龙图阁待制任以学士再任)  沈昭远(以敷文阁待制任)

  张 澄(见前)       张宗元(以龙图阁学士任)


(第 46a 页)
日除今并附见) 诏太史局令丁师仁等
造浑天仪不果成 宣抚处置使张浚遣其兄右承务
郎滉与工部员外郎本司 主管机宜文字张宗元
迪功
郎孙道夫等四人来奏事因与伪徐王偕来是日至行
在上令王府故吏验视具言非真诏大理劾 (第 5b 页)
宗元
方 …… (第 5b 页)
城人为浚辟客道夫丹陵人宣和末入太学为上舍生
浚使川陜命以官上皆召对寻诏 宗元
进秩滉除直徽
猷阁道夫改左承奉郎遣还 诏自今应赐帛者自禁
中及二府中丞北使并军功捕盗收茶盐钱及数外每 (第 6a 页)
司及沿边守臣毋得再任违者令御史察之时言者
以为士大夫贪冒苟得巧图因任非国朝旧制故有此
命 宣抚处置司 主管机宜文字张宗元
张滉入辞并
赐五品服 是日朝议大夫直徽猷阁凌唐佐为伪齐
所杀初唐佐既降(事见建炎三/年九月壬子)刘豫 (第 8a 页)
呈断自圣意择而行之故有是旨 左朝奉郎两
浙转运副使王俣守尚书左司员外郎直徽猷阁湖南
制置大使司参议官 张宗元
守右司员外郎后六日诏
俣暂权给事中俟廖刚至日罢 左宣教郎何抡为秘
书郎抡青城人张浚所引也 左朝请郎吴 (第 30a 页)
侍讲孙近试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
士尚书刑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胡交修充翰林学士尚
书左司员外郎王俣权户部侍郎 右司员外郎张宗元
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 起居郎潘良贵兼权
中书舍人 自渡江宰辅已减俸三之一至是赵鼎等
复请于内权减 (第 10b 页)
抚使 宝文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连南夫
升宝文阁学士知广州时广东寇未平帅臣曾开引疾
乞奉祠故有是命  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张宗
兼都督行府咨议军事 徽猷阁待制两浙转运使
李迨升徽猷阁直学士尚书户部员外郎主管都督行
府财用提领市易 (第 8b 页)
民之言以为墌爱民不扰皆诣本司借留乃命承勘
官司照会
辛亥张浚遣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兼行府咨议
军事 张宗元
来奏事 (第 8a 页)
部侍郎又命秘与殿前司统制
官赵密弹压舟船带御器械刘锜与管军解潜同总禁
卫时吏部侍郎吕祉户部侍郎刘宁止 中书门下省检
正诸房公事张宗元
右司员外郎范直方皆为行府属
而新除起居舍人吕本中未至行在近臣之留行宫者
惟吏部尚书孙近侍郎晏敦复刑部 (第 11b 页)
张浚言瑶向在
川陜宣抚司尝献陈法颇有可采也 武翼大夫閤门
宣赞舍人添差洪州兵马钤辖王才令再任
戊寅命 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张宗元
抚问江东
淮西宣抚司诸军家属之在金陵当涂者 诏行在职
事官日轮一员面对 (第 5a 页)
出峡可令所在州津遣赴行在
壬寅太常少卿吴表臣权尚书礼部侍郎 中书门下
省检正诸房公事兼都督府咨议军事 张宗元权兵部

侍郎
升都督府参议军事 司封员外郎苏符试秘书
少监仍兼资善堂赞读 右司员外郎楼炤守起居郎
 右文殿修撰提举 …… (第 6a 页)
月此行盖自建康西上道过江州因入庐山/耳岳侯传云秦桧当国方主和议侯申奏乞持母服弃)
(军权居庐山桧遂举 张宗元
为宣抚判官监军事诏侯/赴行在此益误桧明年冬方独相十一年夏飞方赴行) …… (第 7b 页)
庚戌命权兵部侍郎兼都督府参议军事 张宗元
权湖
北京西宣抚判官往鄂州监岳飞军 (第 9a 页)
(宗元
为宣判日历/无一字及之但于)
(四月十九日书 (第 9a 页)
兵部侍郎张宗元
朝辞进对八月四日/甲午书 (第 9a 页)
张宗元
先次引见初六日丙申书 (第 9a 页)
宗元
荐士劄)
(子带权宣抚判官衔而云臣出使湖北所过郡县云云/则使还时所上也今依林泉野记岳侯传朱胜非闲居) (第 9a 页)
太尉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遣属官王敏求
来奏事初飞请解官未报乃以本军事务官张宪摄军
事宪在告而权宣抚判官 张宗元
命下军中籍籍曰张
侍郎来我公不复还矣直宝文阁新知襄阳府薛弼在 …… (第 4a 页)
且不乐今朝廷已
遣敕使起复宣抚矣张非久留者众遂安(此段熊克小/历系之于今)
(年四月丁未以前盖误是时 张宗元
未权宣判今移附/此又薛弼今年三月已除襄阳今稍修润其文令不抵)
(牾/)上命参议官李若虚统制官王贵诣江 (第 4b 页)
 左朝议郎常明为秘书省正字明自西充丞召对策
试而后命焉(明以今年六月辛卯降旨就试按是时校/书多不试而正字有试者不知何故也)
丙申尚书户部员外郎霍蠡转一官用权湖北京西宣
抚判官 张宗元
奏也(日历惟此日 (第 3a 页)
宗/元
系宣判衔)蠡在鄂州应副岳
飞军钱粮 (第 3a 页)
宗元
言其奉公守正故特迁焉先是飞数言
军中粮乏乃命蠡按视至是蠡言飞军中每岁统制统 …… (第 3a 页)
唐时俟秩满并令入对以权湖北宣抚判官 张宗元

其政绩也先是枢院计议官李采奉诏行视江淮营田
还言其不便又论持及知泰兴县李慥违法殃民比之
诸邑尤甚 (第 4a 页)
望黜责之张浚不乐采得监西京中岳庙而
去于是 宗元
奏持为政有惠爱淮南诸司亦上慥治状
于朝乃令再任焉(注此见李采本末采明年三月自岳/庙除察官未知其罢日今 …… (第 4a 页)
至州东楼下祉谓琼曰若祉有过失当任其咎奈何乃
如此负朝廷(此据 张宗/元
所奏)军士纵掠城中而去时直徽猷
阁前知庐州赵康直秘阁修撰知庐州赵不群皆为所
(此据徐梦/莘会编)(第 9a 页)
而释不群归盖不群至官未旬日无怨
憾于军中故也(此亦据徐梦莘会编但称琼至霍邱县/杀祉而纵不群归则恐误按 张宗元
所)
(申祉以十三日被杀而日历八月十二日壬寅知庐州/赵不群申已回本州则是不群未至霍邱先得归也今)
( …… (第 9a 页)
州以兵追之不及上遣 枢密都承旨张宗元
往招叛卒
制置使杨沂中闻琼已渡淮乃遣人持羊酒相劳苦于
是锜复还濠州
甲辰御笔观文殿大学士两浙东路安抚 …… (第 12a 页)
不群俟淮西转运判官韩
琎至本州日暂赴行在
癸丑赠吕祉资政殿大学士例外官其家二人加赐银
帛五百匹两先是 枢密都承旨张宗元
至庐州而祉之
从校江涣马师谨言其死状 (第 16b 页)
宗元
具以闻故有是命时
有得祉括发之帛归吴中者其淑人吴氏持之自尽以
殉葬闻者伤之(吴氏事以张祁庐/州百韵诗 (第 16b 页)
新州编管处廉知永嘉县
坐以官钱雕伊川集板及印造与人并他赃当绞特贷
死籍其赀自是以为例
丁亥徽猷阁待制 枢密都承旨张宗元
落职提举江州
太平观殿中侍御史石公揆言 (第 26b 页)
宗元
本唐之一富人初
无材能张浚喜其便佞奖借提挈亟跻从班今当深引
不能赞佐之咎自为去计可也而乃随众诟骂力诋 (第 26b 页)

非故黜之(赵甡之遗史曰张浚落职 张宗元
素与浚善/因得进用惧以浚党见逐欲示其直气明非) (第 26b 页)

公揆论俣在户部所行皆诛剥之政初为赵鼎所用及
鼎与张浚争论不合而去则百计谮短以求合于浚又
谄事吕祉 张宗元
因缘求哀且谓得革心洗虑以求自
效祉常笑其语对士大夫语之然复说其谄力为游说
浚遂喜而用之力言回易之利呼 (第 27a 页)
实录 左迪功郎樊光远为秘
书省正字
丙申诏知桐城县魏持已降转官指挥勿行以御史张
戒论其营田殃民也持本 张宗元
所荐至是代还入对
故戒论之(事祖在去年/八月丙申)
已亥尚书兵部员外郎王次翁迁吏部员外郎 太常
丞王 (第 3b 页)
载今以橐/辞职名奏状参考附入) 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
公事范同权尚书吏部侍郎 秘阁修撰提举江州
太平观 张宗元
复徽猷阁待制都大提举川陜茶马公 (第 18b 页)
怒其言因论鼎藉廖刚为地
求易差遣故有是命俄又送吏部以鼎知德兴县
已未徽猷阁待制新都大提举川陜茶马公事 张宗元
提举醴泉观兼详定一司敕 (第 12b 页)
宗元
之官至酂阳遇敌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