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唐子霞” 相关资源
古籍库 史部
  因山曲折东西巨源若两目然故曰天目东出临
  安为大溪东流为苕西趋于潜为紫溪合桐庐之
  水以汇于浙江咸淳临安志 道士唐子霞
谓天目
  山又名浮玉山连亘杭宣湖徽四州周三十里郭
  璞诗云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诚一
   (第 40b 页)
  (观者/异焉)

  唐子霞(洞霄宫志未详其字宋政和间入道洞霄宫/著书名大涤洞天真境录嘉靖浙江通志子)
  (霞自号浑沦道人宣和元年诏主洞霄宫明年盗/起临安官吏散走其徒治舟请行曰吾被天子命)
  (主此宫守死职也公等第去已而贼至正色叱之/遂遇害门人程用光叩阍言状悯其忠赙钱三十)
  (万赠正/素大师)
 王元悟(通元观志自北海来至临安见吴山有五色/云遂登绝顶趺坐竟日士民乃编茅为庵设)
  (三道像供 (第 15b 页)
  (观者/异焉)

 唐子霞(洞霄宫志未详其字宋政和间入道洞霄宫/著书名大涤洞天真境录嘉靖浙江通志 子)
  (霞
自号浑沦道人宣和元年诏主洞霄宫明年盗/起临安官吏散走其徒治舟请行曰吾被天子命)
  (主此宫守死职也 (第 15b 页)
  (不著/名氏)        武林山七志(两浙名贤/录邵穆生)
  (著/)
 钱唐湖山游览记(成化杭州府志宋巩/廷均为钱唐令撰)
 大涤洞天真境录(洞霄宫图志 唐子霞
著)
 大涤洞天图记三卷(道藏目录/邓牧心编)
 径山集(径山志大中祥/符辛亥李照集)  径山集三 (第 33b 页)
是盖以南江当具区然则其川三江而说者又
以此水当之何也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曰谢言山水徵与今时不合未足为据也 唐子霞
云天目山一名
浮玉山与山海经所记句馀道里不差于北望具区之文又合然则谢说诚悠缪也)
言洞庭南
口有罗浮山 (第 28b 页)
    宋世尝以前宰执之奉祠者领提举事政和

    中 唐子霞
作真境录记其胜后不傅端平间
    有续录今亦无考牧于大德巳亥入洞霄止
    超然馆住持沈多福为营 …… (第 1b 页)
末名数凡目靡不登
载故贵乎广记备言使往者有传来者有徵也大涤天
柱为东南一大胜槩其可纪者不少而宋政和间 唐子

作真境录己不可考端平间所辑亦复疏略余惧灵
迹奇闻久将湮没遂俾道士孟宗宝隐士邓牧心相与
蒐罗旧籍询咨故 (第 3b 页)
 校误学仙志士读者玄悟

   唐先生 唐君名子霞
未详其字宋政和间入道洞霄宫性嗜读
书尤长著述谓大涤洞天历千五六百年其间幽人胜
士高行危言不得有传于世 (第 23b 页)
祝 九
峰云静仁天广 五洞风清化日长 嘉定十年辛已
三月道士白玉蟾撰
  旧真境录后序
右大涤真境录 道士唐子霞
撰予借观爱其善叙事而
知宫金凝妙副宫吴观妙诿予是正予颇附益以所遗
而郭文举遗迹遍于三邑吴正节炼度于西 (第 31a 页)
 紫溪合桐庐水以汇于浙江又水经于潜县北天目
 山山极高峻东西瀑布下注成沼名蛟龙池池水入
 西溪合于浙江近世 道士唐子霞
谓图经天目山一
 名浮玉山上有两池谓之左右目一峰在东号东天
 目在临安县界今西尖峰在县北四十五里连亘 (第 1b 页)
   (之味比瓶缶中者尤佳白居易诗就/荷叶上包鱼鲊当石渠中浸酒尊)

  近世 道士唐子霞
谓图经天目山一名浮玉山连
  亘四州(杭宣/徽湖)周回二千里上有养生之药蓍草元
  华皆名著仙经(咸 …… (第 14a 页)
   (按天目山山之最大者也山海经多记天下名/山大川是以及之时但名浮玉不名天目也太)
   (平寰宇记记天目而不言浮玉各志遂于天目/山后另列一浮玉山皆非也当依 唐子霞
为是)
  天目山以其上有两湖似左右目名天目也(赵次/公苏)
  (诗/注)
  天目山左高于地七千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