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地理類
別史類
雜史類
職官類
史評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中丞权发遣大理少卿朱温其考试法官试法
官自此始(本志云诏秘阁考合格举/人取毋过五分今附此) 大理寺丞 赵子

几同管勾
开封府界常平等事(欲记保甲事故出 (第 11b 页)
子几/
初除或因事可见即须)
(削/去)枢密都承旨东上閤门使李评请铸印及依中书检
正五房公事不许出谒并从之 (第 12a 页)
司相度施行(此据会要三年十二月八日事今/附本月日淮南仓司相度后当考)
 大理寺丞勾当开封府界常平等事 赵子几
为太子
中舍权发遣同提点诸县镇公事其见任武臣别与差
遣先是诏罢诸路武臣提点刑狱以文臣代之而府界 (第 7a 页)
同提点旧亦兼用武臣故并易之 (赵子几/
已见) 降知寿州
太常丞鞠真卿为太子中允坐前任江西转运使抑勒
百姓以苗米折纳钱该去官勿论特责之(去年 …… (第 7b 页)
保长轮差保丁赍送仍乞选官行于开封
祥符两县团成保甲候成次绪以渐及他县从之先是
同管勾开封府界常平等事 赵子几
言昨任开封府曹
官往来畿县乡村察问民间疾苦皆以近岁以来寇盗
充斥劫掠公行虽有地分耆壮邻里大率势力怯弱 (第 10a 页)
曰务要人推行尔安石曰若务要人推行则
须搜举材者而纠罢软偷惰不奉法令之人除去之如
此则人心岂能无不悦如 赵子几
在府界案一王恺有 …… (第 5b 页)
滥有赃而近臣乃或以 子几
案恺为刻薄小人不当奖
用上下相扇为苟且不欲奉法类多如此则谁肯推行
法制者陈留一县因 (第 6a 页)
赵子几
往彼修保甲发举强劫不
申官者十二次以数十里之地而强劫不申官者如此
其多则人之被扰可知矣条保甲乃所以除 …… (第 6a 页)
截指断腕者安石初以为然既旬
日更白上曰臣召问开封差役公人以为保甲皆人情
硕无不便者实不如枢密院言又得 赵子几
奏推究截
指者两人其一人遍问无有一人盖因斫桑误伤有三
人为之證臣所问乃初倡言者也(此据日录十九日所 …… (第 12a 页)
乃始罪之恐已无及且奉行法令不能称人意便加之
罪此陛下之所未能行于朝廷也如何遽责 赵子几

行之于州县安石又为上论保甲致人斩指亦未可知
就令有之亦不足怪以朝廷所选士大夫甚少陛下一
有所为纷 …… (第 33b 页)
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
骄志省养兵财费事渐可以复古此宗庙长久计非小
事也但要明断不为浮议所夺而已 赵子几
能得府界
民情可久任付以此事必有成今保户已愿免体量草
养马事固已有绪上大说曰此极好事然且缓而密安
(第 34b 页)
 安石又白上前此枢密院言淤田役兵多走死至一
指挥但有军员五人归营者又言府界营妇举营诉于
提点刑狱乞放淤田兵士密院遂劄付提点司密切体
量安石取簿历根究得淤田兵士走死多处不及三釐
用法走死及八釐尚合得第一等酬奖又问密院何以
言但有军员五人归营云得之曾孝宽孝宽得之李琮
于是 赵子几
以牒问李琮令具军分役处琮得申状乃 (第 10b 页)
安石曰臣亦尝责 赵子几
但案蕃违法坏助役事勿治
他事 (第 2b 页)
子几
乃云已得其罪状不敢贷若法当治治之固
不害朝廷用刑公正也臣于蕃辈未尝与之计校缘臣
所为尽是国事蕃辈附下 …… (第 2b 页)
雨愆亢故也(时雨愆亢㨿御集林希野史云 赵子几
以/司农旨谕诸县升降等第以就助役东明)
(民二百诣丞相诉又诉御史上闻之惊安石亦惶恐上/手批付中书民之 …… (第 18b 页)
罢也而布绾言于安石曰助役为众所摇不可成矣)
(安石悔又纳御批而不行疑东明令贾蕃诱民来诉蕃/已移官乃遣 子几
至邑询其升降民户因窘蕃尝以同)
(天节宴取外界犹如此者数事 (第 18b 页)
子几
奏之安石大喜置/狱劾之言者以为诉而发其事非体当然又蕃已去官)
(上亦寝又批付中书但案其升降不当馀皆勿 …… (第 18b 页)
 降知环州种诊一官坐擅回韦州牒许夏国通和也
(范育铭诊墓云朝廷密谕边臣罢兵而夏人未有请庆/帅王广渊以属公公间使晓贼贼入求好使再三至乃)

(受以闻朝廷许之犹以辄通贼使夺官既而帅属皆迁/官帅谓致贼请者公也欲得文移为公辨公曰纾患息)
(民乃吾心也讲好非劳敢冒赏/乎卒不与要见帅属迁官事)
乙亥刘挚言五月间东明县百姓就宰臣私第或随马
披告助役法不便并升起户等及诣御史台披诉臣寻
具状及上殿劄子论列陛下令府界提点司体量升降
等第因依今窃见 赵子几
别举发知县贾蕃在任日贷
借官钱与手力因同天节沽市村酒创买部夫席屋等
事朝廷以其状下本司取勘者臣窃以为 …… (第 23a 页)
始行发擿
虽实不复受理若犯赃私虽离任有人告或因事彰露
即依法施行方子几之体量于其县也蕃已得替离任
子几
初求其事于僚佐又诱而钩之于吏史借令蕃
有赃私则亦不得谓之论告与因事明矣法之所不当
理而 (第 24a 页)
子几
肆妄敢为 (第 24a 页)
子几
方以苛刻怙宠用事务在
力行司农新政而不复顾陛下之法与陛下之民但驱 …… (第 24a 页)
下治蕃此罪而已
自馀替后所案乞依条不问盖借蕃以解四方人情之
疑使知陛下不禁民言之意臣区区非为蕃计也如

领按察之任已久当平日不闻举擿蕃事乃今挟情
违戾敕禁原心考察可见险薄伏请付吏施行王安石
既为 (第 24b 页)
子几
辨说且曰朝廷置言事官正当为陛下弹劾
如蕃辈纵蕃非承望大臣风旨故坏法又无私赃但其
措置不才如此亦不当选 (第 25a 页)
差今既不才如此又犯法大
臣乃选擢以为可用此乃御史所当言也挚初不言此
乃弹击奉法之 子几
以为谄 (第 25a 页)
子几
劾王恺所忤皆一
时权要其不谄可知今营职奉公即谓之谄刻欺罔不 (第 25a 页)
等语见吕惠卿家传然则此奏当在惠卿三年五/月十七日判司农后九月一日丁忧前家传云云附五)
(月十七日于是 提点府界公事赵子几
以用则奏上上/下其法司农寺诏判寺邓绾曾布等更议之绾布上言)
(畿内乡户计产业若家赀之贫富上户分甲乙五 …… (第 3b 页)
七日以前役事未属司农寺按吕惠卿三年)
(五月十七日同判司农役事自此乃属司农七年二月/一日惠卿再判司农 赵子几
为府界提点在三年十二)
(月八日则志称 (第 5a 页)
子几
奏役法当在三年十二月八日后/曾布同判司农在三年九月八日邓绾判司农在四年)
(正月二十二日志称绾布同上 (第 5a 页)
一城不发觉盖太祖苟非能守一城之人不妄付以一
城故也先是上言 赵子几
恐孟浪至是安石又为上言 (第 6b 页)
子几
有智略可任用且言三代禁防百姓严密之意能
什伍其民维持之以法制则天下定不维持之以法制
则其不乱者幸也 (第 6b 页)
乙卯度支副使沈起同看详编配罪人情理轻重权同
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 赵子几
言考城知县郑民
瞻擅置义仓令诸乡保甲数千户等第出斛斗意在沽 (第 6b 页)
代经也安石曰善 诏近遣董诜相度添填河东马递
铺兵士 赵子几
蔡天申相度京西差役及案视水利并
令体量逐路监司提举司有措置不如法及弛慢不职
事以闻(董诜是何人/何官 (第 14a 页)
日载此当考) 上问
王安石义勇士如何安石曰奉旨令臣弟安礼选举相
度观臣弟必不能选举恐合自朝廷差仍须候 赵子几
京西回令与张京温同去乃济事上曰如何只 (第 14b 页)
赵子几
偏了得安石曰宜先了河东一路河东旧制每年教一
月今令上番巡检下半月或十日人情无不悦又以东
兵万人所费钱 …… (第 14b 页)
农寺增置丞主簿四员仍自今轮出入案
察逐州保甲先是王安石白上曰臣前欲以近畿郡为
畿辅因推行保甲者利在使 赵子几
等按察官吏差易
耳若付之诸路即恐诸路推行灭裂无以使四方观法
上曰不如令属兵部置属官令出入点检又曰冯京 …… (第 20b 页)
通知然后编排尔上以为然安石又
白上府界勾当保甲官即未见不忠信可疑者上曰昨
闻人户斩指事惟曾孝宽言有之 赵子几
乃不言何也
安石曰斩指事乃蔡骃所说 (第 29b 页)
子几
委蔡骃根问乃是
因砍木误斩指有数人参證甚 (第 29b 页)
子几
令蔡骃就乡村 …… (第 29b 页)
排保甲骃乃集人至县郭外留滞三日其所以然盖有
所希向骃任襄邑尉十月有强盗二十四火窃盗一十
火不获 子几
每欲案治但以其扇摇保甲人户故自嫌
不行遣曾公亮为永兴乃辟令掌机宜今保甲法上自
执政大臣中则两制下则盗 (第 30a 页)

不须争彼巡马过河我若晓达事情亦不须争也
乙丑遣起居舍人史馆修撰兼枢密都承旨曾孝宽太
子中允权发遣 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赵子几

河东路察访义勇利害及体量官吏措置常平等不如
法事(旧纪书孝宽 (第 29b 页)
子几
察/访河东新纪乃不书)上既用王安石议命 (第 29b 页)
子几
使
河东相度保甲安石曰徒法不能以自行必藉帅府同
力事出于执政则刘庠必观望沮毁谓宜手诏专责庠 …… (第 29b 页)
下见推行小有妨扰必复疑悔如此则不如且熟计
定徐指挥未晚上曰立法令善官吏违法即与停替复
疑欲更差一人同 子几
往安石曰陛下欲用何人上曰
孝宽何如安石曰善 (第 30a 页)
子几
果敢孝宽详谨可以相济也
既而上又欲令子几先往相度却令孝宽覆验推排安 …… (第 30a 页)
石以为两人或异论则于事体非便上曰孝宽似不欲
子几
同往又曰 (第 30b 页)
子几
孟浪前日排府界保甲初令试
排两县 (第 30b 页)
子几
遂尽排诸县安石曰此事复何所损 (第 30b 页)
子几
极有远用如修衙前法无人不以为便上又疑 (第 30b 页)
子几

强或与孝宽忿争用曾布代孝宽如何安石言布今所
领事不可一日令它人为之相度保甲易耳故卒遣两
人仍命安 (第 30b 页)
石晓譬 子几
令与孝宽叶和安石又白上曰
陛下天资聪明群臣上殿陛下考察其才十得八九此 (第 30b 页)
始从王/安石之议) 龙图阁待制兼枢密都承旨同群牧使曾
孝宽为河北路察访使权发遣开封府界提点县镇公
太子中舍赵子几
副之上初欲用李承之副孝宽王
安石请用 (第 2b 页)
子几
(第 2b 页)
子几
性率不如承之详密安石曰
承之定两浙役法如何或言亦有役钱不均处上曰诸 …… (第 2b 页)
处大抵如此恐不免小有不均安石曰遣承之固善然 子几
亦不见性率如河东所减役钱十馀万在府亦无
过失上曰 (第 3a 页)
子几
排保甲仓卒致惊扰安石曰排保甲适
以陜西事人或自惊扰出于意外岂可归咎 (第 3a 页)
子几
也上
卒用 (第 3a 页)
子几 
中书门下言閤门看详礼院所定同天节
上寿班臣等参详欲乞自今枢密使副宣徽三司使殿
前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已上 (第 3a 页)
北都转运使天章阁待制韩缜知瀛州中书始
欲用缜知许州上曰缜可惜令闲乃召孙永而使缜代
之 太子中舍权发遣 开封府界提点诸县镇公事赵
子几
权发遣河东路转运副使时 (第 9a 页)
子几
副曾孝宽察访
河北未还也(日录此时欲令子几察访河北今乃除河/东漕不知何故兼 (第 9a 页)
子几
副曾孝宽使河北)
(此时亦未/还当考)
己酉御集英殿试礼部奏名进士 (第 9a 页)
了事遂独遣本仍令谕本此意 河北路察访 副使赵
子几
言深州安平县及永宁军祁州界开滹沱新河其
侵凿民田乞除其税从之 诏泾原路经略司以官钱
偿德顺军蕃部所买 …… (第 4a 页)
乞令监嵩庆懿三陵使臣兼
监郭店镇税省监税使官一员诏以嵩庆懿三陵使臣
专奉周朝陵寝弗许
辛酉河北路察访 副使赵子几
言自西山道口东至百
济村二百馀里栽榆桑科买桑椹石数不少种在民田
牛羊不敢牧察访使曾孝宽亦言民诉植木占 …… (第 7a 页)
马且给邦之材用朝廷如其言命文
思副使霍舜封供备库副使王鉴以剶杌栽种榆柳为
名置司于大名府而昉实董其事 子几
孝宽皆言其不
便故再令相度以闻(元丰元年十月二十七日戊辰乃/罢舜封等剶音川朱史云其后曾)
(孝宽以为 (第 7b 页)
言按 子几
副曾孝宽察访不应云其后朱史/误也旧史既于此五月十九日书 (第 7b 页)
子几
云云下程昉相)
(度又于七月二十九日再书孝宽云云因改立法旧史/亦重复失叙事之体其实孝宽 (第 7b 页)
子几
同时奉使相先后)
(各有言其后立法则或以孝宽再/请故也今稍删润令不相牴牾) (第 7b 页)
子几
又言程昉造 …… (第 7b 页)
量安石力主昉谓不
须体量且曰奉使者本欲考察官吏情实今李承之使
两浙乃特荐严君贶君贶以不奉新法悦俗者也 赵子
使河北专攻程昉昉以营职奉公为众人所疾者也
奉使如此则众毁不至而众誉归之然非公家之利此
必由圣心未能不 (第 8a 页)
举在京市易务言河东汉蕃市易久废乞委 转运副使
赵子几
经度从之
癸丑相度在京诸司库务利害刘永渊言近准诏于琼
林苑藏冰一井校其消释多冰井务才十分之二苑中
二 …… (第 4a 页)
罚其所栽植之木令人户
为主非时毋得遣人下乡以点检为名以致骚扰委转
运司施行应昨所差管勾提举官并罢初以 赵子几

曾孝宽所言下程昉相度枢密院欲罢昉以孔嗣宗代
之王安石不可乃更立此法(元丰八年十二/月罢栽桑法)  (第 15b 页)
听此辈语故尔缜退余/白上孙永言臧景者邢佐臣婿疑射杀人或非全属南)
(界地分此事未可知然不可不察又白上 赵子几
云人/甚称张利一臣为言朝廷所知利一实事数条乃言都)
(不知有此盖雄州使臣尽是利一所奏/辟故如此此事与 …… (第 3b 页)
走马承受全惟几请罢厢军为弓箭手从
之初河外多旷土上遣带御器械王中正募民为弓箭
手以实之用省戍兵转运使 赵子几
因上兼募厢军策
而不较廪给之费至是罢之
甲辰天章阁待制权三司使薛向为龙图阁直学士洮 (第 5b 页)
私易罪五等
上与王安石议陜西诸路置帅欲用蔡延庆为环庆或
泾原安石论其不可上问孰可者安石以章惇对其次 赵子几
有大略上曰惇似可 (第 16a 页)
子几
粗疏又问李承之何
如安石言承之晓吏文使为都检正或可若作帅即不
通物情上曰承之察访陜西亦通物情但与杨蟠 (第 16a 页)
亦宜为朕养育实才以当
缓急之用安石又言今人材乏少当由陛下是非好恶
赏罚不明人人偷惰取容莫肯自尽故也如 赵子几

河北未尝按一人独程昉尽力乃兴数狱危之昉终无
一罪可劾惟以壕寨取受杖罪收坐免勘安有一年提
举四五处 (第 13b 页)
大役乃以一壕寨取受杖罪收坐之理 子几

宣言陛下极称其能效程昉 (第 13b 页)
子几
向在府界真能不畏
强禦修举法令陛下每以众毁疑之臣数辩其无罪及
使河北更专按尽力之吏以取悦流俗陛下始极 (第 14a 页)
滹沱河之
役臣不知用工几何淤田若干即今通流与否而水占
邢洺赵深祁之良田民颇咨怨王广廉孔嗣宗钱协以
赵子几
皆有论列采之谣言至有魔王金块之诮其
奸欺之状则闻多置挞口指决河所侵便为淤田其事
势之盛则举官废吏惟其 (第 8a 页)
(供职在八年正/月二十三日) 同判司农寺张谔言河东路监司上
省事文字寺有相关者并不同系书闻转运使 赵子几
与提点刑狱杨诩交相诋毁论议不一州县患之望移
一员与别差遣御史知杂事张琥亦 (第 10b 页)
子几
狠愎杨诩 (第 10b 页)
范子奇 赵子几
相度详具条约以闻(十八日议𣙜河北/京东今又及河东)
(食货志载惇言与实录同但稍文耳/今不别出 九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