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故事類
政書類
職官類
雜史類
目錄類
地理類
正史類
上京 知大宗正承事 李德刍
言近据宗悌第状奏各
为自嘉祐五年十二月内磨勘转官至今年十二月已
周一十年合依诏条磨勘转官检会先准至和 (第 11b 页)
所恃必竭国死力来争边祸之大必自此始伏望清衷
更赐深讲顾大害损小利以定安危至计 同 知大宗
正丞李德刍
言欲乞自今后皇亲应有内外亲族吉凶
吊省合出入事件编成则例更不逐旋奏知及日申本
司只令勾当使臣置历抄上 …… (第 15b 页)
其宗厚等所乞转官欲下大宗正
司告示依前降指挥知委诏克继去转官日限只少一
年更不追夺馀依(正月二十三日 李/德刍
云云可考) 是日西贼攻抚
宁堡陷之(贼攻抚宁堡实录不书据赵卨神道碑二月/未望卨言娄城必不可守后五日抚 (第 29b 页)
今宗
室率府率遭父母丧及嫡孙承重并解官行服又诏宗
室遇岁节罢遣姨㜮上西京汝州诸坟遣本宫殿侍者
听之从 李德刍
请也 先是判亳州富弼四上章乞解
使相不许又乞给假就西京养疾未报会青苗狱起弼
因不敢言及朝廷有案后收坐 (第 29b 页)
而饶财者皆日狎)
(安上安礼凡典客不与通者但坚坐其侧介或过子舍/即因缘得见或解衣夜谈二三鼓而罢施邈造 李德刍)
(
沈辽苏州宋彭年蔡延嗣天申胡渊皆厚设饮食歌舞/以邀礼上辈或公游倡家或侵玩其姻妾佯为不知冀)
(以结欢或 (第 13a 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
             宋 李焘 撰
  神宗
熙宁五年二月辛亥朔御史邓绾言近朝廷以 大宗正
丞李德刍
罪恶彰明差王陟臣背公向私掩覆其事乞
别命官根治诏送御史台劾问绾又言元因本台官弹
奏显属妨碍乃差权判刑 (第 1a 页)
部沈衡置司推鞫其后狱成

法寺当 德刍
赃罪笞诏赎铜四斤冲替王安石为上言 (第 1b 页)
德刍
于职事殊不苟但好陵人故宗室怨之上曰 (第 1b 页)
德刍
兄弟皆骄好陵人亦其天性也 陕西都转运使工部
即中直史馆谢景温知襄州(林希野史云自吕公著罢/王安石不除 …… (第 1b 页)
乃令陈大顺所言为虚语以)
(诳定云日记又云介甫素善待苏液无不欲罪之乃讽/法官駮案更令沈衡鞫之归而衡鞫 李德刍
改命祝咨)
(鞫之 (第 4b 页)
德刍
亦介甫所左右也吕秦州云日记又云刘仲/通言上密与张诜谋伐夏介甫漏之张琥諌上怒推迹)
(所从来介甫惧使章 …… (第 4b 页)
条六卷先是嘉祐六年正月诏魏王宫教授李田编次
本司先降宣敕成六卷以田辄删改元旨乃改命大宗
正丞张稚圭 李德刍
馆阁校勘朱初平陈侗林希同编 (第 5b 页)
米三万石贷怀州武陟卫
州共城饥民特免输息 史馆修撰宋敏求言奉诏续
修国朝会要乞差著作佐郎馆阁核勘林希 光禄寺丞
李德刍
为编修官诏以希充检阅文字 (第 14a 页)
德刍
有赃罪令
刑部定是与不是入已赃以闻其后刑部言 (第 14a 页)
德刍
所犯
系入已赃不复差 诏北使所过州军县镇监驿使臣
不许差出 是日上谓王安石曰小人渐定卿且可以
有为又 (第 14a 页)
官李士宣坐不法并杀子刺配沙门岛永不收叙 权
御史中丞邓绾言前 光禄寺丞李德刍
赃污废黜自请
寻医昨编修会要所辄举 (第 9b 页)
德刍
检讨近又闻得旨与在
京差遣况 (第 9b 页)
德刍
庸騃孱猥不读书无出身外议皆云 (第 9b 页)

韩氏之甥吕氏之婿与编修会要官连亲亲党多为
之干谒请属乞罢 (第 9b 页)
德刍
与在京差遣指挥从之 诏判
都水监侯叔献同提举开修淮南运河仍令发运司留
上供物应副以刘瑾覆视奏至故也 (第 9b 页)
依奏今附六月十三日)
丙午诏中书置局详定官制命翰林学士张璪枢密副
都丞旨张诚一领之祠部员外郎正陟臣 光禄寺丞李
德刍
检讨文字应详定官名制度并中书进呈其后又
以著作佐郎秘阁校理何洵直兼检讨文字(何洵直检/讨在七月)
( (第 12b 页)
察案每半年令
中丞知杂取旨更易然御史到任月日先后不齐其更
易乞分上下半年从之
辛酉详定官制所检讨文字 光禄寺丞李德刍
上元丰 (第 16a 页)

建隆止庆历四年一百五十卷熙宁初圭请续之凡十
二年乃成止熙宁十年通旧增损成三百卷于是编修
官宣德郎 李德刍
迁一官知甘泉县陈知彦循两资管
勾内臣刘惟简李友询冯仲礼各赐银绢(两纪并书王/圭上国朝会)
(要/)  (第 8a 页)
年十一月十二日绍圣元年十一月十二日崇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四年二月十三日大观二年五月十)
(七日当并考 李德刍
欷歔子云太宗制毬文笏头方圆/带以鱼袋赐文臣执政官罢免常服之祥符中赵安仁)
(罢参政为散丞郎后除景灵宫 …… (第 18b 页)
主特恩移于执政矣内臣旧有/管勾天章阁之类政和中择三十人用事者改称直睿)
(思殿宣和殿及祗应人御佩鱼按 德刍
所云多不/实具注此当考 纲要是月诏淮西路始𣙜盐) (第 19b 页)
 又诏尚书省寓旧三司(庞元英文昌杂录云以时有/营缮未毕凡寓治四所一旧)
(三司二旧司农寺三旧/尚书省四三司使廨舍) 承议郎知制诰权御史中丞
徐禧言中丞纠弹之官赴舍人院行词似有妨碍乞免
赴直诏禧守本官试御史中丞
戊寅降告七十五道敕三十道宣四百八十七道劄子
八十六道付沈括赏曲珍出塞时立功将官有轻重未

当者以闻 诏六曹尚书依翰林学士例六曹侍郎给
事中依直学士例朝谢日不以行守试并赐服佩鱼罢
职除他官日不带行(赐服佩鱼当考 李德刍
欷歔子云/故事直学士以上赐金御仙带结)
(衔皆云赐紫金鱼袋而惟奉使馆接伴始佩鱼御仙之/制久废而皆作荔 …… (第 21b 页)
时舒亶为给)
(事中交结张诚一忽中旨易给事中丞服金带而废红/犀之仪元祐中复罢给事金带而不敢削中丞者按 德)
(刍
所著欷歔子多不实附注当考中丞服御仙花带已/见此元丰五年正月二十九日矣若谓此四月二十七)
(日缘亶则犹 (第 21b 页)
  天禧中前进士刘颜编自汉迄五代为四十门
青社赈济录一卷
  丞相富文忠公弼青州救荒施行文牍也
元丰问事录二卷
   光禄寺丞李德刍
(第 24a 页)
德刍
邯郸李淑之子元丰中
  为详定官制检讨文字诏旨所问奏藁录为此书
官制局纪事一卷
   (第 24a 页)
李德刍
奉旨编录置局以来命官等事 (第 24a 页)
  晁氏曰皇朝王存被旨删定总二十三路京府四
  次府十州二百四十二军三十七监四县一千一
  百三十五
  陈氏曰存与曾肇 李德刍
等共删定名元丰九域
  志
舆地广记三十八卷
  晁氏曰皇朝欧阳忞纂自尧舜以来至于五代地 (第 5a 页)
今涉六十馀年州县有废
置名号有改易等第有升降且所载古迹或俚俗不经
乞选有地理学者重修乃命馆阁校勘曾肇 光禄丞李
德刍
删定既而言旧书不绘地形难以称图更赐名九 (第 9a 页)
  (度韩愈李翱杨玚五代有刘岳冯道田敏窦俨王/朴宋有王溥聂崇义刘温叟陶谷宋白李昉贾昌)
  (朝张知白宋绶文彦博高若讷欧阳修韩琦许洞/王安石 李德刍
陈襄司马光范祖禹吕大防张载) (第 3b 页)
  王为判同知允弼为同判治平元年六月丁未十

  三日增置同知大宗正事一员以宗惠为之熙宁
  三年二月丙寅诏大宗正司置丞二人以张稚圭
   李德刍
为之上曰或言丞不用庶姓王安石录春
  秋公族大夫等事以进元丰之制以宗室团练以
  上有德望者为长而一 (第 23b 页)
弼为守司徒刘沆追谥文安王尧臣
改赐谥文忠尧臣子水部员外郎同老为秘阁校理冬
十月辛酉详定官制所检讨文字 光禄寺丞李德刍

上元丰郡县志凡三十卷十二月乙未朔诏各路监司
具到部下知州通判治状最优有未经朝廷任使者令
中书籍其 (第 50b 页)
更进圣学日课经史熟记宝训故事用之 集贤校理李
德刍
为都官员外郎司谏吴安诗言其往在宗正寺凭
藉安石气焰御史翟思言诏 (第 47b 页)
德刍
依旧校书郎范祖禹
上言正君心(见辅/导门)四月李常等俱罢补外坐不言蔡确
或不草蔡确责词故出之孙升贾易 (第 47b 页)
 天禧中前进士刘颜编自汉迄五代为四十门
青社赈济录一卷
 丞相富文忠公弼青州救荒施行文牍也
元丰问事录二卷
  光禄寺丞李德刍
(第 39a 页)
德刍
邯郸李淑之子元丰中为
 详定官制捡讨文字诏旨所问奏藁录为此书
官制局纪事一卷 (第 39a 页)
  李德刍
奉旨编录置局以来命官等事
中书备对十卷
 太常丞捡正户房公事管城毕仲衍夷仲撰凡一百
 二十五门附五十 (第 3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