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正史類
使刑部员外郎郭申锡为契丹国母生辰
使西京左藏库副使王世延副之右司谏吕景初为契
丹生辰使西京左藏库副使 张利一
副之度支判官祠
部郎中直秘阁王畴为契丹国母正旦使西染院使李
瑊副之殿中侍御史吴中复为契丹正旦使东头供 (第 9b 页)
主簿故也于是止定除命以待两路之报
诏雄州北两属户遇灾伤即以贷粮接续分给仍作料
次输纳从河北沿边安抚使 张利一
请也(日录四月五/日 (第 3b 页)
张利一
奏)
(两属户不得青苗甚不足上曰如此足明青苗非抑配/佥议沿边更不俵己日晚馀不及议而退当俟别奏五)
( (第 3b 页)
辞见如有合奏陈乞上殿即依提点
刑狱仪制施行(此据御集在二十/五日实录同) 西上閤门使达州
刺史知雄州 张利一
领嘉州团练使再 (第 22b 页)
利一
召对陈
边事称旨故有是命 宁武军留后遂国公宗立为魏 (第 22b 页)
(至不可不勉四年五月/十一日刘挚杨绘云云) 诏差沿界河寨铺卒转送公
用及私物者以违制私罪论从知雄州 张利一
请也
权河北监牧使周革言本朝建黎阳为通利军调度赋
役与古不殊而户口比古才十分之一民困于力役为
甚乞废 (第 22b 页)
户房公事章惇删修
都亭西驿条制夏人久不朝故西驿条制重复杂乱承
用者无所适从至是复修贡故有是命 知雄州 张利

言北界有七八千骑过拒马河南两地共输北堑等
村地分续令归信容城知县县尉领兵至彼其人马即
过河北及河北驿 (第 16b 页)
(七/日) 知雄州 张利一
言辽人修城隍点阅甲兵必有奸
谋宜先事为备上曰彼或为自防之计王安石曰诚如
此无事而使人疑之殆也若因此更 …… (第 15a 页)
备托后于诸葛亮事曰卿
所存岂愧诸葛亮朕于卿君臣之分宁有纤毫疑贰乎
(二十六日安/石已入见) 诏知雄州 张利一
等措置北界巡马事
令依累降约束以理约栏出界及移文诘问未宜轻出
人马以开边隙先是 (第 29a 页)
利一
等奏北界差兵过拒马河巡
欲候其来即遣官领兵驱逐示之以彊彼乃帖服王安
石曰恐不宜如此上曰彼兵直过河距雄 …… (第 29a 页)
恐害大计就令彼巡兵到雄州城
下必未敢攻围雄州若我都不计较而彼辄有卤掠侵
犯即曲在彼我有何所害上乃令戒 利一
等无得妄出
兵文彦博因言李牧急入收保事上笑曰惟李牧乃可
如雄州官才出城便举家哭又安可比李牧也 诏闻 (第 29b 页)
考据安石日录所云则约)
(栏等语十二日竟如安石议削去而实录朱本云从密/院所请似与日录异当考闰七月九日 张利一
奏可参)
(照/) 王韶言讨蕃部蒙罗觉以其抢夺西域般擦又不
肯内附故也文彦博曰追究前事恐新附蕃户惊疑 …… (第 11b 页)
箭窗有何所妨我若见得事情于彼事亦不须每
与争校上曰雄州生事亦不可纵须行遣安石以为诚
如此然上亦不深罪 张利一
安石以为文彦博吴充阴
(第 23a 页)
利一
为之游说蔽盖也
戊戌东上閤门使枢密都承旨李评知保州仍领荣州
刺史用罢都承旨恩例也先是评坐同天节不令殿 (第 23a 页)
甲寅诏三司出银䌷绢十万付秦凤缘边安抚司以备边
(八月一日/犒设兵) 王安石曰 张利一
生事致北界骚动宜
惩责上以为然安石曰种诊擅与西人文牒尚降一官
上曰环州不曾以文牒与西人往来种诊乃擅如 (第 8b 页)
此安
石曰 利一
添差弓手亦不依旧尝修驿又致北界骚动
且与 (第 8b 页)
利一
转官再任非藉其经略契丹但要安帖无事
今致惊扰如此其罪岂特种诊之比王圭冯京欲候此
事帖息乃行遣上曰亦不 …… (第 8b 页)
石曰正欲北界闻知非我纵其如此乃所以帖息边事
(十三日 利一
罚/铜二十斤差替)
乙卯陜西路转运司言乞降度僧牒千市籴边储从之
仍令陜西常平司岁支钱十万缗或粮十万石 …… (第 9a 页)
安石乃以为劳敝精神虚费日力甚哉其言/之乖悖也 旧纪书诏诸路被灾有蝗者亟以闻新纪)
(因/之) 是日 张利一
奏雄州与北界商量减乡巡弓手令
彼罢巡马事方有涯忽奉朝旨依孙永所奏令抽罢乡
巡弓手北人既见怯弱即自侵陵 …… (第 12a 页)
两属人户手背两属人户见朝廷不主张更不敢来投
诉两属人户必为彼所占王安石曰从初自合直罢乡
巡弓手 利一
乃令权罢权罢与直罢有何所校但直罢
即分划明所以待敌国当如此上曰前权罢探报言彼
亦权住巡马过河为相应未 (第 12b 页)
几又复过河此事疑 利一
阴有以致之安石曰但罢乡巡弓手从彼巡马过河有
何所损哉我既遇之以静彼自纷扰久亦当止上曰若
遂移口铺来占 …… (第 12b 页)
石曰已枷勘赵用故契
丹但以巡马过河应我添乡巡弓手若不然即契丹何
惮而不以兵马过河报赵用放火杀人也上曰 张利一
与孙永已相矛盾难共事安石曰 (第 14b 页)
利一
本生事致契丹
纷纷如此今朝廷既毁拆 (第 14b 页)
利一
所修馆驿又罢乡巡弓
(第 14b 页)
利一
与孙永所争皆不用即 (第 14b 页)
利一
必不肯了边事留
之雄州不便彦博以为 (第 14b 页)
利一
岂肯如此上 (第 14b 页)
利一
如此
有何利安石曰自今边事不了 (第 14b 页)
利一
归咎于朝廷用 …… (第 14b 页)
孙永之言 利一
从来争议乃不见其不当若自今边事
了则是 (第 15a 页)
利一
所争议皆不当永所奏皆当此即 (第 15a 页)
利一

(第 15a 页)
利一
言议罢巡兵事方有涯不知陛下见得奏报事
果有涯否彦博曰 (第 15a 页)
张利一
岂敢如此安石曰人臣敢如
此者甚众缘陛下威灵未能使奸邪有畏惮即人人皆
敢纵其忿欲之私非但 (第 15a 页)
利一
敢如此也上曰 (第 15a 页)
利一
生事
又不能弹压赵用皆有罪问谁可以代之或言刘永年
或言王光祖上曰用王道恭安石曰臣但识道恭道恭 …… (第 15a 页)
之时在人主知人情伪驾
御如何而已太祖时兵非多于今然所以能东征西讨
无不服者知人情伪善驾御而已(朱本以 利一
奏罢乡/巡弓手后巡马愈多) …… (第 16a 页)

网罟夺其鱼船北人以为言命提点刑狱孔嗣初劾之
而有是责于是知霸州马用之知信安军孟辩各降一
官知雄州 张利一
罚铜二十斤安抚副使王光祖三十
斤并差替坐不觉察用等故也先是朝廷再令利一及 …… (第 21a 页)
光祖体量赵用越界事皆言无之后付高阳经略司乃
得实光祖当追一官王安石曰 利一
与光祖同罪上曰
光祖得出入 (第 21b 页)
利一
不得出入但承光祖牒报言 (第 21b 页)
利一

罪安石曰如此则是光祖知有而言无岂可但追一官
令在位佥以为不见光祖知与不知安石曰若云不知
则失觉察 (第 21b 页)
失觉察即与 利一
同罪为边帅朝廷令体量
事但承牒言具奏略不究实岂得无罪若云不得出入
便不可知则高阳何以得实上曰高阳遣人 …… (第 21b 页)
高阳可以遣人 利一
何故不遣人乃与光祖得差替罚
铜有差上疑 (第 22a 页)
利一
去来者不肯任责了事文彦博亦以
为然安石曰留 (第 22a 页)
利一
(第 22a 页)
利一
何惮而肯了事前日委利一
了事事久不了故朝廷用孙永之言应敌 (第 22a 页)
利一
乃更归
咎朝廷即前来事不了 (第 22a 页)
利一
岂肯任责上又问谁可代 (第 22a 页)
利一
者安石言李绶可使佥谓绶晓事上不以为可吴
充曰绶曾与安石同官安石曰与臣及蔡挺同官虽多
顾惜人情然武臣中 (第 22a 页)
如绶者亦少上曰要不如 利一
安 …… (第 22a 页)
石曰 利一
诚惶惶然今雄州但要省事则绶亦可使也
乃以绶知代州代冯行己用行己知雄州(绍圣元年十/二月王光祖)
(传 …… (第 22b 页)
月二十六日安石论勿招填募兵之逃亡者以其/费供保甲初不专指河北又三年三月十七日亦有此)
(言/)
甲子 张利一
言北界回牒关报贼事称备有本界人马 …… (第 28a 页)
巡历无烦行遣 利一
因言罢乡巡弓手故致此王安石
曰公文前固有此上曰未尝言备有本界人马巡历也
恐遂来占两属地安石曰两属地北 …… (第 28b 页)
从前体面从前如此行之固未能致彼渝盟然
欲以此望其不以巡马过河即恐亦未能也巡马过河
与不过既无利害姑待 张利一
去后如何上曰姑待之
先是上议巡马事曰彼见我修驿亦便争巡马过河我 …… (第 29a 页)
过河烧屋朝廷即枷勘赵用停替 张利一
修馆驿过当
即行拆毁乡巡弓手亦为之罢如此而犹欲移置口铺
侵陵中国非大狂妄不肯如此就令其失计如此陛下 (第 38a 页)
  神宗
熙宁五年八月丁丑朔诏通远军见修策伞丕勒堡兵马
暴露令王韶间行犒设先是吴充言张诜书云诏讨南
市一日费六百石粮四百贯钱王安石曰吕公弼书亦
云费多臣本忧政在犒劳士卒不至若犒劳士卒周足

使乐为用即不忧不胜今吕公弼张诜皆言费多即必
犒劳周足矣上欲更与钱物安石谓前与陜西转运使
钱物已多今不须也已而上复降此诏仍令张诜应副
(闰七月五/日安石云)  张利一
奏乞牒北界理会巡马过河事王
安石曰欲候冯行已到令相度枢密院以为当理会如
银城坊地至今犹理会安石曰银城 …… (第 1b 页)
据王安石日录附见本日朱墨/二本实录并无此十三日诏可考)
 王安石白上雄州缴进涿州牒牒语甚激切皆由张 利一
牒涿州所言非理故致彼如此 (第 6a 页)
利一
非理侵侮 (第 6a 页)
北界事极多文彦博曰北人称将礼物来白沟驿送纳
元书内云交割今辄云送纳边臣自当理会安石曰当
时但为争献纳字今送纳与交割亦何校王圭曰元书
有纳字安石曰既有纳字今送字又是平语何理会之
有彦博曰如此不理会则必来移口铺矣安石曰待彼
移口铺别理会彦博曰当先事理会彦博等退安石又
曰交割与送纳无所校陛下不须令边臣争此臣保契
丹无它若出上策即契丹移口铺陛下亦不须问若出

中策即待移口铺然后与计校未晚若纵边臣生事臣
恐以争桑之小衅成交战之大患臣与 张利一
风马牛
不相及所以屡言 (第 7a 页)
利一
者但欲陛下知事之是非人之
情伪陛下不知事之是非人之情伪所以决事有不当
陛下欲知事之是非人之情伪即当先 …… (第 7a 页)
挺曰此必是契丹朝廷意指涿州何敢如此上曰契丹
朝廷如此欲何为安石曰此皆 张利一
生事激其忿怒
故耳陛下但观涿州牒内所坐 (第 9a 页)
利一
牒语及涿州所引
雄州侵陵北人事即其曲不在彼陛下欲治强敌当先
自治臣属使直在我然后责敌国之曲上因问孙永 (第 9a 页)
张利一
事何如先是永奏 (第 9a 页)
利一
不当牒北界妄要占两
属地为南朝地致其回牒不逊又 (第 9a 页)
利一
已有指挥差替
乞暂令人权领事仍催冯行已到任安石曰孙永所奏 …… (第 9a 页)
是南朝地
所以致其占据称是北朝地彦博曰孙永不知本末从
来公牒争辨如此非但今日如斫柳桩亦来争辨此岂
张利一
安石曰斫柳桩乃李中吉引惹不可罪 (第 9b 页)
张利
创馆驿不依常式添团弓手决百姓为不合与北界
巡兵饮食又行公牒要占两属地界此即是 (第 9b 页)
利一
引惹
今既差替却令在任候替人孙永以为不便诚是彦博 (第 9b 页)
利一
人臣岂不欲事了事不 (第 9b 页)
利一
自当任责安石 …… (第 9b 页)
定见钱钞法委张穆之与安抚
司计置籴边储 诏入内供奉官勾当御药院李舜举
往雄州体量先是孙永阎士良等体量 张利一
事所奏
或不同上曰 (第 20a 页)
利一
离任别遣人于是令舜举往王安 …… (第 20a 页)
石白上曰闻 利一
近奏巡马百馀人过河亦非实边
人语谓之卖险使人撰造报探恐动朝廷欲朝廷留再
任故也
乙未诏内外待制以上及 …… (第 20b 页)
宠契丹不察边臣情状所以如此纷纭今我边
臣亦与彼情状无异陛下若能照察即边事自然宁息
今日所以纷纭尽缘是 张利一
生事冯京以为不因 (第 22a 页)

故如此上曰昨涿州牒广信军亦但指雄州过失其
意只恐 (第 22a 页)
利一
上又言 (第 22a 页)
张利一
累次摧沮涿州来使安石
曰如妄笞责边民致寇民怨恨即须撰造事端疑误北
界人令生事以摇动所差官吏今李舜举去 (第 22a 页)
事有无未可知若果有之缘 张利一
生事故如此今罢
(第 7a 页)
利一
差冯行已行已到后正是北人观其举措之时
若有依前妄占两属地称是南界所管又令拆庆历五
口铺即与 (第 7a 页)
张利一
生事无异何由使契丹帖息彦博固
争以为自来须如此国不竞亦陵安石曰若要用壮亦
柔之俟其不可柔服然后用壮即 …… (第 7a 页)
百姓恐故间牒北界有巡马事今已罢
乡巡又雄州屡移牒北界令约束巡兵乞觅饮食巡兵
亦不敢扰边民边民甚安又言 张利一
妄以每岁民牵
牛入城为避贼又因责两属百姓指说北界巡兵盗猪
百姓恐巡兵挟恨报复遂移居 (第 18a 页)
利一
因以为巡兵惊动
百姓又言容城令尉以两属户不即申巡马过河一决
二十人问一僧见巡马否僧云不见又决之凡如此 …… (第 18a 页)
决非一人上曰乡巡果如此扰害生事耶王安石曰固
然上又曰令尉何敢妄决人此必 利一
使之舜举乃言
不当便罢乡巡弓手须与北界商量亦令罢巡兵又恐
边民奸猾复教北人移口铺欲呼北界官吏谕之安石 …… (第 18b 页)
为不用如此若召而不至至而不听则于体非宜
蔡挺曰向赵用事彼理直故肯来今我理直彼未必肯
来共议也上曰此皆 张利一
生事安石 (第 18b 页)
利一
罪状明
甚观令尉所为如此 (第 18b 页)
利一
奉法循理令尉何敢然令 …… (第 18b 页)
我何事为汤武殴民者
桀纣彼专为暴我专为德是北界殴民归我也今乃纵
我人为暴助彼人为德非边吏善计也上曰闻 利一

杀巡兵赖其早替几至生事于是降 (第 19a 页)
利一
为皇城使达
州刺史卫州钤辖仍以失察赵用擅越界河折伤兵级
坐之(新旧实录并于闰七月十二日书 (第 19a 页)
利一
冲替后仍/坐赵用擅越界河折伤兵级降皇城使达州刺史)
(不得其时今据王安石日录附见于此卫州钤辖则据/本 (第 19a 页)
傅本传亦云 利一
坐失察赵用与实录同而日录所) …… (第 19a 页)
可游说摇动故因事有衅隙辄为欺侮如郭逵言摩正
必来作过臣智虑浅短无能裁处 张利一
言因罢乡巡
弓手百姓惊恐入城之类是也人臣左右顾望难于言
事故人臣微情陛下有所不知不知人臣微情故指挥 (第 22a 页)
安石意遂历指嗣宗怀
奸曰嗣宗前论巡马过河云敌骄蹇须得奋不顾身以
忠许国敢与敌抗之人乃能了边事此盖专为 张利一
游说也昨见同时奉使者言罢乡巡非便故嗣宗亦言
其非便陛下试思近岁使契丹人亦尝有连状言边事
者否如章衡是 (第 21b 页)
为有计议北人更疑上曰行已奏报亦不觉其昏错或/曰昨对北人言展拓城池是错上曰昨曾孝宽所带去)
(使臣乃是 张利一
所辟人不过听此辈语故尔缜退余/白上孙永言臧景者邢佐臣婿疑射杀人或非全属南)
(界地分此事未可知然不可 (第 3b 页)
不察又白上赵子几云人/甚称 张利一
臣为言朝廷所知 (第 3b 页)
利一
实事数条乃言都)
(不知有此盖雄州使臣尽是 (第 3b 页)
利一
所奏/辟故如此此事与臧景相关附见待考) 诏今冬不闭
汴口令造筏截浮凌先是权判将作监范子奇言汴口 (第 3b 页)
钱万缗委同提点制置
屯田阎士良买保州东杨等村淤下地种稻作塘陂扼
西山路令安抚使司通管后士良罢诏知保州 张利一
管勾薛向提举至是向被召故以命绛
癸卯判大名府文彦博言编录九军库经等其在京桩
管应副名件及见造阙数乞下 (第 2b 页)
宝臣有子三班奉职抃妙知为弓能辨六材令乘驿赴
阙 诏西上閤门使嘉州团练使知保州 张利一
及三
年与代定州路都钤辖再任从安抚使韩绛奏也
己未广南西路经略司言蛮寇顺州乞济师上批可发
潭州团结兵 (第 23a 页)
 都大提举市易司王居卿言岁赐州府合药钱大郡
二百千小郡百千乞以赐钱之半买药于市易务馀听
州府自合药从之地远不愿买者听 诏荆南团结雄

略等十二指挥昨戍顺州等处瘴殁数多其议优恤之
军员子孙令步军司降等安排有残疾及不愿为兵若
无子孙者第赐缗钱内军士子孙弟侄刺为兵并给赙
自除籍后更给粮两月填本军仍给其家孝赠即父母
年七十以上而无子孙可依者特给小分请受 诏保
州广信安肃顺安军兴置水利令定州路安抚使兼本
路制置屯田使以定州路制置屯田使司为名差知保
张利一
河北沿边安抚使刘琯兼同管勾定州路屯 …… (第 11a 页)
辛酉诏定州路安抚使韩绛提举定州路水利事仍以
提举定州路水利司为名知保州 张利一
缘边安抚副
使刘琯管勾定州路水利公事大理寺丞杨婴水利司
勾当公事应兴水利州军知州通判并同管勾时保州 …… (第 24a 页)
从知保州 张利一
请也 步军司言奉诏唐汝州置土
兵勇捷两指挥以四百人为额请以唐州方城县为右
第十一指挥汝州襄城县为左第 (第 25a 页)
景宪合依刘庠例追一官免勒停移小郡缘内
省官例进呈取旨上批可依庠例乃降一官知房州知
保州西上閤门使嘉州 团练使张利一
亦坐举石当徒
二年追团练使一官免勒停仍冲替枢密使言 (第 10b 页)
利一

极边职任取旨上批依断免冲替勒停与展一期叙(五/月)
(乙亥于/石除名)
乙亥知谏院舒亶言开封府界 (第 10b 页)
(五月十/八日永)
(寿决杖刺配此据苏辙龙川别志/颍滨遗老传修入言章已前见)
乙丑雄州团练使知沧州 张利一
兼本路兵马总管以 (第 8b 页)
利一
官正任循旧例也 (第 8b 页)
邪议力排忧国经远之公言进拟 张利一
军帅陛下察
其不当许将力陈亦尝争之不得而辙则乘其同列不
平之隙阴使秦观王巩往来奔走道达音旨出力以逐 (第 12a 页)
 刑部言外州军人逃亡于京畿首获条轻重有差从
之 诏近降役法今后收到官田并见佃人逃亡更不
别召人户租佃及见佃官田人户如违欠课利于法合
召人户刬佃者并拘收入官留充雇募衙前收到官田
未有人投募且召人租佃有人充役即行给付若已布
种候收成交割仍取问见佃官田人户如愿投合募衙

前者听(苏轼给田募役议可考去年/九月六日以官田募衙前) 尚书省言去年
九月六日役法应今后役人须有税产不得募荫赎并
曾犯徒及工艺人并召保仍不得过旧雇钱数从之
庚子知桂州直龙图阁左朝请郎孙览为宝文阁待制
知庆州知庆州直龙图阁左朝散大夫章楶权户部侍
郎知渭州直龙图阁左朝散大夫谢麟权知桂州知澶
州雄州 团练使张利一
知渭州(孙览自庆改渭在二月/初八日章楶改同州在)
(三月十八日政目二十四日书姚勔缴 (第 14b 页)
张利一
词实录/乃无之黄庆基云云在二月二日麟卒于桂在绍圣元) (第 14b 页)
 节度使 张利一
真宗时知代州
杨崇勋真宗时并代马步军副总官领群牧使仁宗时
 振武军节度使
李若谷真宗时知并州
王 鬷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