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政書類
正史類
(眼药/粉泽) (口齿/) (妇人/) (小儿/) (食经/) (香薰/)
医方上
黄帝素问九卷(全元/起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晋王/冰撰)补注素
问二十四卷 (林亿/ 补注)素问音释一卷 黄帝甲乙经十二
卷 黄帝八十一难经二卷(唐志注/秦越人)难经疏十三卷(侯/自) (第 8a 页)
医方上
黄帝素问九卷(全元/起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晋王/冰撰)补注素
问二十四卷 (林亿/ 补注)素问音释一卷 黄帝甲乙经十二
卷 黄帝八十一难经二卷(唐志注/秦越人)难经疏十三卷(侯/自) (第 8a 页)
固出于后世依托要是医书之祖也唐太仆令王
砯注自号启元子按汉书但有黄帝内外经至隋
志乃有素问之名又有全元起素问注八卷嘉祐
中 光禄卿林亿 国子博士高保衡承诏校定补注
亦颇采元起之说附见其中其为篇八十有一王 …… (第 3b 页)
晁氏曰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集设答问杂病形
證脉理参以疗治之方仁宗朝王洙得于馆中用
之甚效合二百六十二方
陈氏曰 林亿 等校正此书王洙于馆阁蠹简中得
之曰金匮玉函要略方上卷论伤寒中论杂病下
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 …… (第 5b 页)
表里辩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
十四气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纤悉
备具咸可按用凡九十七篇皇朝 林亿 等校正
脉诀一卷 …… (第 7a 页)
草者本草之名盖起于此梁之录载神农本草三
卷书中有后汉郡县名盖上世未著文字师学相
传至张机华佗始为编述嘉祐初诏禹锡与 林亿
苏颂张洞等为之补注以开宝本草及诸家参校 …… (第 12a 页)
显庆又增一百十四种广为二十卷谓之唐本草
开宝中又益一百三十三种蜀孟昶又尝增益谓
之蜀本草及嘉祐中掌禹锡 林亿 等重加校正更
为补注以朱墨书为之别凡新旧药一千八十二
种盖亦备矣今慎微颇复有所增益而以墨盖其 …… (第 13a 页)
诏掌秘监禹锡苏魏公诸人再论次遂大备盖神
农本草外杂取他书凡十六家云
图经本草二十卷 目录一卷
晁氏曰宋朝苏颂等撰先是诏掌禹锡 林亿 等六
人重校神农本草累年成书奏御又诏郡县图上 …… (第 13b 页)
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踰于此其前类例数
十条 林亿 等新纂
千金翼方三十卷
晁氏曰思邈著千金方复掇集遗轶以羽翼其书
成一家之言 (第 17a 页)
林亿 等谓首之以药录次之以妇人
伤寒小儿养性辟谷退居补益杂病疮痈色脉针
灸而禁经终焉者皆有指意云 …… (第 17a 页)
仁则张文仲之类今无传者犹间见于此书云凡
医书之行于世皆仁庙朝所校定也按会要嘉祐
二年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院以直集贤院掌禹
锡 林亿校理 张洞校勘苏颂等并为校正后又命
孙奇高保衡孙兆同校正每一书毕即奏上亿等
皆为序下国子监板行并补 (第 18a 页)
砯注自号启元子按汉书但有黄帝内外经至隋
志乃有素问之名又有全元起素问注八卷嘉祐
中 光禄卿林亿 国子博士高保衡承诏校定补注
亦颇采元起之说附见其中其为篇八十有一王 …… (第 3b 页)
晁氏曰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集设答问杂病形
證脉理参以疗治之方仁宗朝王洙得于馆中用
之甚效合二百六十二方
陈氏曰 林亿 等校正此书王洙于馆阁蠹简中得
之曰金匮玉函要略方上卷论伤寒中论杂病下
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 …… (第 5b 页)
表里辩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
十四气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纤悉
备具咸可按用凡九十七篇皇朝 林亿 等校正
脉诀一卷 …… (第 7a 页)
草者本草之名盖起于此梁之录载神农本草三
卷书中有后汉郡县名盖上世未著文字师学相
传至张机华佗始为编述嘉祐初诏禹锡与 林亿
苏颂张洞等为之补注以开宝本草及诸家参校 …… (第 12a 页)
显庆又增一百十四种广为二十卷谓之唐本草
开宝中又益一百三十三种蜀孟昶又尝增益谓
之蜀本草及嘉祐中掌禹锡 林亿 等重加校正更
为补注以朱墨书为之别凡新旧药一千八十二
种盖亦备矣今慎微颇复有所增益而以墨盖其 …… (第 13a 页)
诏掌秘监禹锡苏魏公诸人再论次遂大备盖神
农本草外杂取他书凡十六家云
图经本草二十卷 目录一卷
晁氏曰宋朝苏颂等撰先是诏掌禹锡 林亿 等六
人重校神农本草累年成书奏御又诏郡县图上 …… (第 13b 页)
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踰于此其前类例数
十条 林亿 等新纂
千金翼方三十卷
晁氏曰思邈著千金方复掇集遗轶以羽翼其书
成一家之言 (第 17a 页)
林亿 等谓首之以药录次之以妇人
伤寒小儿养性辟谷退居补益杂病疮痈色脉针
灸而禁经终焉者皆有指意云 …… (第 17a 页)
仁则张文仲之类今无传者犹间见于此书云凡
医书之行于世皆仁庙朝所校定也按会要嘉祐
二年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院以直集贤院掌禹
锡 林亿校理 张洞校勘苏颂等并为校正后又命
孙奇高保衡孙兆同校正每一书毕即奏上亿等
皆为序下国子监板行并补 (第 18a 页)
苑所辩犹有未尽者馆阁书目别有沈氏良方十
卷苏沈良方十五卷而无灵苑方
灵苑二十卷
晁氏曰亦存中编本朝士夫如高若讷 林亿 孙奇
庞安常皆以善医名世而存中尤善方书此书所
载多可用
孙氏传家秘宝方三卷
陈氏曰尚药奉 (第 3b 页)
卷苏沈良方十五卷而无灵苑方
灵苑二十卷
晁氏曰亦存中编本朝士夫如高若讷 林亿 孙奇
庞安常皆以善医名世而存中尤善方书此书所
载多可用
孙氏传家秘宝方三卷
陈氏曰尚药奉 (第 3b 页)
南条山自粤而闽峤入吾郡境耸然而崧以大者曰血
木岭岭据今广昌县为最胜横绝东南屹若屏蔽廉利
硗确等树剑戟百锋芒寒栉比立故一名牙梳障土老
石顽路蹊盘旋前往后失垄冈复摩仰压頫坠鸣壑万
雷乔 林亿 矛时或黯然雾飘然雨跬步拄掌矇若无所
于睹故郡名山凡数百十咸以岭为宗纠灵育气故老
云多宝藏卒无见焉有泉 (第 6b 页)
木岭岭据今广昌县为最胜横绝东南屹若屏蔽廉利
硗确等树剑戟百锋芒寒栉比立故一名牙梳障土老
石顽路蹊盘旋前往后失垄冈复摩仰压頫坠鸣壑万
雷乔 林亿 矛时或黯然雾飘然雨跬步拄掌矇若无所
于睹故郡名山凡数百十咸以岭为宗纠灵育气故老
云多宝藏卒无见焉有泉 (第 6b 页)
论脉要诀所成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
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三
焦四时之疴纤悉具备咸可按用凡九十七篇 宋林
亿 等校正按旧通志载因乱侨寓襄阳著书行世
湖广通志卷七十四 (第 65b 页)
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三
焦四时之疴纤悉具备咸可按用凡九十七篇 宋林
亿 等校正按旧通志载因乱侨寓襄阳著书行世
湖广通志卷七十四 (第 65b 页)
帝王而姓复同者禁之
周公孔子之名亦令回避 内侍陈源为寿皇所逐蓄
憾已深帝即位自郴州召还源与其党杨舜卿 林亿 年
朝夕离间两宫故帝虽疾平犹疑畏不朝重华 丙戌
日南至丞相留正率百官诣重华宫拜寿称贺兵部尚
书罗点给 (第 26a 页)
周公孔子之名亦令回避 内侍陈源为寿皇所逐蓄
憾已深帝即位自郴州召还源与其党杨舜卿 林亿 年
朝夕离间两宫故帝虽疾平犹疑畏不朝重华 丙戌
日南至丞相留正率百官诣重华宫拜寿称贺兵部尚
书罗点给 (第 26a 页)
钱易直(字敬子长溪人见居温州庚/戌省元终著作佐郎知池州)
陈德进(字安行/罗源人) 林亿(字益之闽县/人千之兄) 张从之(字子择罗源人父翮叔/翰终大理丞广东运判)
张任国(字师圣/永福人) 潘文 (第 2b 页)
陈德进(字安行/罗源人) 林亿(字益之闽县/人千之兄) 张从之(字子择罗源人父翮叔/翰终大理丞广东运判)
张任国(字师圣/永福人) 潘文 (第 2b 页)
隋志乃有素问之名又有全元起素问注八卷嘉祐
中光录卿 林亿 国子博士高保衡承诏校定补注亦
颇采元起之说附见其中其为篇八十有一王砯者
宝应中人也
难经二卷(案 …… (第 1b 页)
古奥雅又名伤寒卒病论凡一百一十二方古今治
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也
金匮要略三卷(案文献通考作金/匮玉函经八卷)
张仲景撰王叔和集 林亿 等校正此书王洙于馆阁
蠹简中得之曰金匮玉函要略方上卷论伤寒中论 …… (第 2b 页)
三百六十五种因注释为七卷唐显庆又增一百十
四种广为二十卷谓之唐本草开宝中又益一百三
十三种蜀孟昶又尝增益谓之蜀本草及嘉祐中掌
禹锡 林亿 等重加校正更为补注以朱墨书为之别
凡新旧药一千八十二种盖亦备矣今慎微颇复有
所增益而以墨盖其名物 …… (第 5a 页)
唐处士京兆孙思邈撰自为之序名曰千金备急要
方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踰于此其
前类例数十条 林亿 等新纂
千金翼方三十卷 …… (第 6a 页)
所校定也按会要嘉祐二年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
院以直集贤院掌禹锡 林亿校理 张洞校勘苏颂等
并为校正后又命孙奇高保衡孙兆同校正每一书
毕即奏上亿等皆为之序下国子监板行并补注 (第 7a 页)
中光录卿 林亿 国子博士高保衡承诏校定补注亦
颇采元起之说附见其中其为篇八十有一王砯者
宝应中人也
难经二卷(案 …… (第 1b 页)
古奥雅又名伤寒卒病论凡一百一十二方古今治
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也
金匮要略三卷(案文献通考作金/匮玉函经八卷)
张仲景撰王叔和集 林亿 等校正此书王洙于馆阁
蠹简中得之曰金匮玉函要略方上卷论伤寒中论 …… (第 2b 页)
三百六十五种因注释为七卷唐显庆又增一百十
四种广为二十卷谓之唐本草开宝中又益一百三
十三种蜀孟昶又尝增益谓之蜀本草及嘉祐中掌
禹锡 林亿 等重加校正更为补注以朱墨书为之别
凡新旧药一千八十二种盖亦备矣今慎微颇复有
所增益而以墨盖其名物 …… (第 5a 页)
唐处士京兆孙思邈撰自为之序名曰千金备急要
方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踰于此其
前类例数十条 林亿 等新纂
千金翼方三十卷 …… (第 6a 页)
所校定也按会要嘉祐二年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
院以直集贤院掌禹锡 林亿校理 张洞校勘苏颂等
并为校正后又命孙奇高保衡孙兆同校正每一书
毕即奏上亿等皆为之序下国子监板行并补注 (第 7a 页)
千金方三十卷
右唐孙思邈撰思邈博通经传洞明医术著用药之方
诊脉之诀针灸之穴禁架之法以至导引养生之要无
不周悉后世或能窥其一二未有不为名医者然议者
颇恨其独不知伤寒之数云
千金翼方三十卷
右唐孙思□撰思邈著千金方复掇集遗轶以羽翼其
书成一家之学 林亿 等谓首之以药录次之以妇人伤
寒小儿养性辟谷退居补益杂病疮痈色脉针灸而禁
经终焉者皆有指意云
龙 …… (第 33a 页)
补注神农本草二十卷
右皇朝掌禹锡等补注旧说本草经神农所作而艺文
志所不载平帝纪诏天下举通知方术本草者本草之
名盖起于此梁之录载神农本草三卷书中有后汉郡
县名盖上世未著文字师学相传至张机华佗始为编
述嘉祐初诏禹锡与 林亿 苏颂张洞等为之补注以开
宝本草及诸家参校采拾遗逸判定新旧药合一千八 (第 64a 页)
十二种总二十卷
图经本草二十卷目录一卷
右皇朝苏颂等撰先是诏掌禹锡 林亿 等六人重校神
农本草累年成书奏御又诏郡县图上所产药本用永
徽故事重命编述于是颂再与禹锡等裒集众说类聚 …… (第 64b 页)
沈存中良方十五卷
右皇朝沈括存中撰存中博学通医术故类其经验方
成此书用者多验或以苏子瞻论医药杂说附之
灵苑方二十卷
右皇朝沈括存中编本朝士人如高若讷 林亿 孙奇庞
安常皆以善医名世而存中尤善方书此中所载多可
用
博济方五卷
右皇朝王衮撰
钱氏小 (第 66b 页)
右唐孙思邈撰思邈博通经传洞明医术著用药之方
诊脉之诀针灸之穴禁架之法以至导引养生之要无
不周悉后世或能窥其一二未有不为名医者然议者
颇恨其独不知伤寒之数云
千金翼方三十卷
右唐孙思□撰思邈著千金方复掇集遗轶以羽翼其
书成一家之学 林亿 等谓首之以药录次之以妇人伤
寒小儿养性辟谷退居补益杂病疮痈色脉针灸而禁
经终焉者皆有指意云
龙 …… (第 33a 页)
补注神农本草二十卷
右皇朝掌禹锡等补注旧说本草经神农所作而艺文
志所不载平帝纪诏天下举通知方术本草者本草之
名盖起于此梁之录载神农本草三卷书中有后汉郡
县名盖上世未著文字师学相传至张机华佗始为编
述嘉祐初诏禹锡与 林亿 苏颂张洞等为之补注以开
宝本草及诸家参校采拾遗逸判定新旧药合一千八 (第 64a 页)
十二种总二十卷
图经本草二十卷目录一卷
右皇朝苏颂等撰先是诏掌禹锡 林亿 等六人重校神
农本草累年成书奏御又诏郡县图上所产药本用永
徽故事重命编述于是颂再与禹锡等裒集众说类聚 …… (第 64b 页)
沈存中良方十五卷
右皇朝沈括存中撰存中博学通医术故类其经验方
成此书用者多验或以苏子瞻论医药杂说附之
灵苑方二十卷
右皇朝沈括存中编本朝士人如高若讷 林亿 孙奇庞
安常皆以善医名世而存中尤善方书此中所载多可
用
博济方五卷
右皇朝王衮撰
钱氏小 (第 66b 页)
书中有赵氏子昂印记篆法不工又三吴世家一
印字体并多讹谬书贾伪造不足存也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一函/十册)
二十四卷唐王冰注 宋林亿 孙奇高保衡校正孙
兆改误前亿等进书序次冰原序
按眺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录解题俱称王冰自
号 …… (第 30a 页)
志及眺陈诸家著录皆第称黄帝内经素问二十
四卷而无重广补注之名则此本定为明人翻刻
时所加名目且书录解题但称 林亿 高保衡承诏
校定并无孙奇之名亦不言有孙兆改误之事今
本增入孙奇孙兆二人则重广补注之名当即为 (第 30b 页)
此二人所加矣书中凡遇宋诸庙讳皆从缺笔盖
伪充宋椠之所为然模刻特精固翻版之绝佳者
林亿 于宋嘉祐中官光禄卿见至元嘉禾志孙奇
诸人无考
啸月眠云及丈夫意气相许二印未详
(第 31a 页)
印字体并多讹谬书贾伪造不足存也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一函/十册)
二十四卷唐王冰注 宋林亿 孙奇高保衡校正孙
兆改误前亿等进书序次冰原序
按眺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录解题俱称王冰自
号 …… (第 30a 页)
志及眺陈诸家著录皆第称黄帝内经素问二十
四卷而无重广补注之名则此本定为明人翻刻
时所加名目且书录解题但称 林亿 高保衡承诏
校定并无孙奇之名亦不言有孙兆改误之事今
本增入孙奇孙兆二人则重广补注之名当即为 (第 30b 页)
此二人所加矣书中凡遇宋诸庙讳皆从缺笔盖
伪充宋椠之所为然模刻特精固翻版之绝佳者
林亿 于宋嘉祐中官光禄卿见至元嘉禾志孙奇
诸人无考
啸月眠云及丈夫意气相许二印未详
(第 3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