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政書類
正史類
傳記類
山东颉利未得志乃率十五万骑入雁门围并州深
钞汾潞取男女五千于是建成将兵出豳州道秦王
出蒲州道击之 李子和 以兵趋云中掩其后并州总
管襄邑王神符战汾东斩五百首取马二千汾州刺
史萧顗献俘五千寇陷大震关纵兵掠 (第 52a 页)
钞汾潞取男女五千于是建成将兵出豳州道秦王
出蒲州道击之 李子和 以兵趋云中掩其后并州总
管襄邑王神符战汾东斩五百首取马二千汾州刺
史萧顗献俘五千寇陷大震关纵兵掠 (第 52a 页)
君璋合寇雁门定襄王李大恩击却之又寇代州败
行军总管永安王孝基略河东郡颉利率十五万骑
入雁门围并州深钞汾潞取男女五千秦王出蒲州
邀击之 李子和 以兵趋云中掩可汗后段德操出夏
州阻其归并州总管襄邑王神符战汾东斩级五百
取马二千汾州刺史萧顗献俘 (第 31b 页)
行军总管永安王孝基略河东郡颉利率十五万骑
入雁门围并州深钞汾潞取男女五千秦王出蒲州
邀击之 李子和 以兵趋云中掩可汗后段德操出夏
州阻其归并州总管襄邑王神符战汾东斩级五百
取马二千汾州刺史萧顗献俘 (第 31b 页)
要神龙二年七月制功臣段志元屈突通萧瑀李靖
秦叔宝长孙顺德刘宏基宇文士及钱九陇程知节
庞卿恽窦悰苑君璋 李子和 张平高张公谨梁恪仁
安修仁秦行师独孤卿云苏定方李安远郑仁泰杜
君绰李孟尝等二十五家所食实封并依旧 (第 14b 页)
秦叔宝长孙顺德刘宏基宇文士及钱九陇程知节
庞卿恽窦悰苑君璋 李子和 张平高张公谨梁恪仁
安修仁秦行师独孤卿云苏定方李安远郑仁泰杜
君绰李孟尝等二十五家所食实封并依旧 (第 14b 页)
师都乃引突厥居河南之地攻破盐川郡(隋志盐川郡/西魏置西安)
(州后改为盐州/炀帝改为郡) 左翊卫蒲城 郭子和(郭子和盖卫士/之属左翊卫府)
(者/) 坐事徙榆林会郡中大饥子和潜结敢死士十八人 (第 26b 页)
引突厥居河南之地攻破盐川郡(隋志盐川郡/西魏置西安)
(州后改为盐州/炀帝改为郡) 左翊卫蒲城郭子和 (郭子和 盖卫士/之属左翊卫府)
(者/)坐事徙榆林会郡中大 (第 26b 页)
子和 潜结敢死士十八人 …… (第 26b 页)
为质以自固(骑奇寄/翻厥九)
(勿翻质/音致)始毕以刘武周为定杨天子梁师都为解事天
子(解户/买翻) 子和 为平杨天子(平杨犹/定杨也) (第 27a 页)
子和 固辞不敢当乃
更以为屋利设 汾阴薛举侨居金城(隋志汾阴县属/河东郡炀帝改)
(兰州为金城/郡侨寓也) (第 27a 页)
(州后改为盐州/炀帝改为郡) 左翊卫蒲城 郭子和(郭子和盖卫士/之属左翊卫府)
(者/) 坐事徙榆林会郡中大饥子和潜结敢死士十八人 (第 26b 页)
引突厥居河南之地攻破盐川郡(隋志盐川郡/西魏置西安)
(州后改为盐州/炀帝改为郡) 左翊卫蒲城郭子和 (郭子和 盖卫士/之属左翊卫府)
(者/)坐事徙榆林会郡中大 (第 26b 页)
子和 潜结敢死士十八人 …… (第 26b 页)
为质以自固(骑奇寄/翻厥九)
(勿翻质/音致)始毕以刘武周为定杨天子梁师都为解事天
子(解户/买翻) 子和 为平杨天子(平杨犹/定杨也) (第 27a 页)
子和 固辞不敢当乃
更以为屋利设 汾阴薛举侨居金城(隋志汾阴县属/河东郡炀帝改)
(兰州为金城/郡侨寓也) (第 27a 页)
安远刘宏基皆没世民
引兵还长安举遂拔高墌收唐兵死者为京观(观古/玩翻)文
静等皆坐除名 乙卯榆林贼帅 郭子和 遣使来降(帅/所)
(类翻使疏吏翻/下同降户江翻)以为灵州总管 李密每战胜必遣使
告捷于皇泰主隋人皆 (第 37a 页)
引兵还长安举遂拔高墌收唐兵死者为京观(观古/玩翻)文
静等皆坐除名 乙卯榆林贼帅 郭子和 遣使来降(帅/所)
(类翻使疏吏翻/下同降户江翻)以为灵州总管 李密每战胜必遣使
告捷于皇泰主隋人皆 (第 37a 页)
唐纪十(起玄黓执徐尽彊圉作/噩四月凡五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下
贞观六年(观古/玩翻)春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癸酉静州
獠反将军 李子和 讨平之(獠鲁/皓翻) 文武官复请封禅(复/扶)
(又翻去年诸州/朝集使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 (第 1a 页)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下
贞观六年(观古/玩翻)春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癸酉静州
獠反将军 李子和 讨平之(獠鲁/皓翻) 文武官复请封禅(复/扶)
(又翻去年诸州/朝集使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 (第 1a 页)
二月辛亥赠武士彟司徒赐爵周国公(彟一/虢翻) 三月
以度支侍郎杜正伦为黄门侍郎同三品(显庆元年改/户部为度支)
(度徒/洛翻) 夏四月壬子矩州人谢无灵举兵反(矩州诸蛮/亦东谢蛮)
(之种落武德/四年置矩州)黔州都督 李子和 讨平之(黔音/琴) 己未上
谓侍臣曰朕思养人之道未得其要公等为朕陈之(为/于)
(伪/翻)来济对曰昔 (第 4b 页)
以度支侍郎杜正伦为黄门侍郎同三品(显庆元年改/户部为度支)
(度徒/洛翻) 夏四月壬子矩州人谢无灵举兵反(矩州诸蛮/亦东谢蛮)
(之种落武德/四年置矩州)黔州都督 李子和 讨平之(黔音/琴) 己未上
谓侍臣曰朕思养人之道未得其要公等为朕陈之(为/于)
(伪/翻)来济对曰昔 (第 4b 页)
韦方宪 韦元锡
杨元禧(已上未/审其次)
东阳郡太守 婺州刺史
李子和 李 元则(已上高/祖时任)
崔义元(博平武城人/高宗时任) 李思贞(睿宗/时任)
韦子晋 (第 33a 页)
杨元禧(已上未/审其次)
东阳郡太守 婺州刺史
李子和 李 元则(已上高/祖时任)
崔义元(博平武城人/高宗时任) 李思贞(睿宗/时任)
韦子晋 (第 33a 页)
(即河/套)攻破盐州郡(本西魏盐州大业初改郡唐仍为/州故城在今宁夏府灵州即花马)
(池营/也)
流人 郭子和(蒲城/人) 起兵榆林突厥以为屋利设(突厥俗/谓别部)
(典兵者曰/屋利设)
子和自称永乐王南连梁师都北附突厥始 (第 43a 页)
(池营/也)
流人 郭子和(蒲城/人) 起兵榆林突厥以为屋利设(突厥俗/谓别部)
(典兵者曰/屋利设)
子和自称永乐王南连梁师都北附突厥始 (第 43a 页)
隆始毕可汗遗以狼头纛号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
子遂导突厥兵居河南地拔盐川郡(唐书梁/师都传)
三月流人 郭子和 据揄林反
翊卫 (第 17b 页)
郭子和 坐事徙榆林会郡中大饥 (第 17b 页)
子和 潜结敢
死士十八人执郡丞数以不恤百姓斩之开仓赈施
自称永乐王南连梁师都北附突厥始毕以 (第 17b 页)
子和 为
平阳天 (第 17b 页)
子和 固辞不敢当乃更以为屋利设(纲/目) …… (第 17b 页)
什五六大将慕容罗□李安远刘弘基皆没世民引
兵还长安文静等皆坐除名(通鉴长按高墌城/在今 武县北)
榆林贼帅 郭子和 来降
子和同州蒲城人为隋左翊卫以罪徙榆林大业末
子和与死士十八人执丞王才斩之自号永乐王建
元丑 (第 27a 页)
平号其父为太公以弟子政为尚书令子端子
升为左右仆射有骑兵二千武德元年献款授灵州
总管金河郡公(唐书 李/子和 传)
八月遣秦王世民伐薛举
郝瑗言于薛举曰唐兵新破关中骚动宜乘势取长
安举然之会有疾而止举卒太子 (第 27b 页)
子遂导突厥兵居河南地拔盐川郡(唐书梁/师都传)
三月流人 郭子和 据揄林反
翊卫 (第 17b 页)
郭子和 坐事徙榆林会郡中大饥 (第 17b 页)
子和 潜结敢
死士十八人执郡丞数以不恤百姓斩之开仓赈施
自称永乐王南连梁师都北附突厥始毕以 (第 17b 页)
子和 为
平阳天 (第 17b 页)
子和 固辞不敢当乃更以为屋利设(纲/目) …… (第 17b 页)
什五六大将慕容罗□李安远刘弘基皆没世民引
兵还长安文静等皆坐除名(通鉴长按高墌城/在今 武县北)
榆林贼帅 郭子和 来降
子和同州蒲城人为隋左翊卫以罪徙榆林大业末
子和与死士十八人执丞王才斩之自号永乐王建
元丑 (第 27a 页)
平号其父为太公以弟子政为尚书令子端子
升为左右仆射有骑兵二千武德元年献款授灵州
总管金河郡公(唐书 李/子和 传)
八月遣秦王世民伐薛举
郝瑗言于薛举曰唐兵新破关中骚动宜乘势取长
安举然之会有疾而止举卒太子 (第 27b 页)
戴 本(澧州人/) 张廷兰(澧州人/都御史) 金 润(安乡人/郎中)
刘宗海(浏阳人/御史) 杨友仁(益阳人/御史) 郭子和(益阳人/县丞) 谭子英(攸县人/知府) 陈顺成(攸县人/御史) 谭惟善(茶陵人/)
陈 广(茶陵人/中书) 梁 (第 17a 页)
刘宗海(浏阳人/御史) 杨友仁(益阳人/御史) 郭子和(益阳人/县丞) 谭子英(攸县人/知府) 陈顺成(攸县人/御史) 谭惟善(茶陵人/)
陈 广(茶陵人/中书) 梁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