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浩曰臣尝私论近世人物不敢不上闻若王猛之
治国苻坚之管仲也慕容玄恭之辅少主慕容炜之霍
光也刘裕之平逆乱 司马德宗
之曹操也
世祖神麚二年议击蠕蠕朝臣内外尽不欲行保太后
固止帝帝皆不听唯大常卿崔浩赞成策略尚书令刘
(第 4b 页)
功之舞
改乐章十二顺为十二安盖取治世之音安以乐之义
祭天为高安祭地为静安宗庙为理安天地宗庙登歌
为嘉 安皇帝
临轩为隆安王公出入为正 (第 14a 页)
安皇帝
食饮
(第 14a 页)
安皇帝
受朝皇后入宫为 (第 14a 页)
安皇太子
轩悬出入
为良安正月朝会为永安郊庙俎入为丰安酌献饮福 (第 14a 页)
南西路转运司言交趾发兵捕广源州贼侬智
高其众皆遁伏山林诏本路严备之
己酉内出明堂乐曲及二舞名降神曰诚 安皇帝
升降
行止曰仪安昊天上帝皇地祗神州地祗位奠玉币曰 …… (第 15b 页)
镇安酌献曰庆安太祖太宗真宗位奠币曰信安酌献
曰孝安司徒奉俎曰饎安五帝位奠玉币亦曰镇安酌
献曰精 安皇帝
饮福曰胙安退文舞迎武舞亚献三献
皆曰穆安彻豆曰歆安送神曰诚安归大次曰憩安文
舞曰右文化俗武舞曰成功睿 (第 16a 页)
祖奏大统太宗奏大昌真
宗奏大治孝惠皇后奏淑安孝章皇后奏静安淑德皇
后奏柔安章怀皇后奏和安迎神送神奏怀 安皇帝

降奏肃安奠瓒奏顾安捧俎彻豆奏充安饮福奏禧安
亚献终献奏祐安退文舞迎武舞奏显 (第 20b 页)
安皇帝
归大次
奏定安登楼礼成奏圣安驾回奏采茨文舞曰化成治 (第 20b 页)
有识者以为清暑反为楚声
哀楚之徵也俄而帝崩晋祚自此倾矣
  孝武帝宁康三年太元二十一年即位二十四年 安皇帝讳德宗
(第 80a 页)
德宗
孝武帝长子也太元十二年八
月辛巳立为皇太子二十一年九月庚申孝武帝崩辛
酉太子即皇帝位大赦癸亥以司徒会 …… (第 80a 页)
  安帝隆安五年元兴三年义熙十四年即位二十

  二年
恭帝讳德文字德文 安帝
母弟也初封琅邪王历中军
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
录尚书六条事元兴初迁车骑大将军桓 (第 96b 页)
元执政进位
太宰加衮冕之服绿綟绶元篡位以帝为石阳县公与 安帝
俱居寻阳及元败随至江陵元死桓振奄至跃马
奋戈直至阶下瞋目谓 (第 96b 页)
安帝
曰臣门户何负国家而屠
灭若是帝乃下床谓振曰此岂我兄弟意邪振乃下马 …… (第 96b 页)
廷从之乃与裕俱
发及有司以即戎不得奉辞陵庙帝复上疏乞展情埏
𡑞许之及姚泓灭归于京都十四年十二月戊寅 安帝

崩刘裕矫称遗诏以帝入纂大统是日即皇帝位大赦
元熙元年春正月壬辰朔改元以山陵未厝不朝会立
皇后褚氏甲午 (第 97a 页)
徵刘裕还朝戊戌有星孛于太微西藩
庚申葬 安皇帝
于休平陵帝受朝悬而不乐以骠骑将
军刘道怜为司空秋八月刘裕移镇寿阳以刘怀慎为
前将军北徐州刺史镇彭城九 …… (第 97b 页)
云马者国姓而自杀之不祥之甚帝亦悟甚悔之
其后复深信浮屠道铸货千万造丈六金像亲于瓦官
寺迎之步从十许里 安帝
既不慧帝每侍左右消息温
凉寝食之节以恭谨闻时人称焉始元帝以丁丑岁称
晋王置宗庙使郭璞筮之云享二百年自 (第 98b 页)
义真还为赫连勃勃所追大败仅以身免诸将帅及龄
石并没十二月 晋安帝
崩大司马琅邪王即帝位
元熙元年二月晋帝诏徵帝入辅又申前命进公爵为
王以徐州之海陵北东海北谯北梁豫州之 (第 21a 页)
秦悯
王子夔为豫章王陈留桓王子悦为朱提王丁巳晋人
来聘十一月庚子将军伊谓大破高车十二月晋桓元
废其主 司马德宗
为平固王而自立僣号楚
天赐元年春二月晋刘裕起兵诛桓元三月初限县户
不满百罢之夏五月置山东诸治发州郡徒 …… (第 26a 页)
巳大赦改元筑西宫十一月幸西
宫大选臣寮令各辩宗党保举才行诸部子孙失业赐
爵者二千馀人
二年春正月晋主 司马德宗
复位夏四月祀西郊车旗
尽黑冬十月慕容德死
三年春正月甲申北巡幸豺山宫校猎还至屈孤山二 …… (第 26b 页)
十二月 晋安帝

四年春正月壬辰朔车驾临河大蒐于犊渚癸卯还宫
二月赫连屈丐僣即皇帝位癸丑筑宫于蓬台北夏四
月庚辰享 …… (第 35b 页)
四年春正月乙酉车驾至自西伐赐留台文武各有差
从人在道多死到者裁十六七己亥行幸幽州赫连昌
遣其弟定向长 安帝
闻之遣就阴山伐木造攻具二月
车驾还宫三月丙午诏执金吾桓贷造桥于君子津丁
丑广平王连薨夏四月丁未诏员外 …… (第 42a 页)
三月辛巳侍中古弼送赫连昌至于京师司空奚
斤追赫连定于平凉马髦岭为定所禽将军邱堆先在
安定闻斤败东走长 安帝
大怒诏颉令斩之夏四月赫 (第 43a 页)
江左改曰镇蛮校尉)
西戎校尉(晋武帝于长安置之元康中改为雍/州刺史安帝义熙中又置治于汉中)宁蛮校
(晋安帝
置治襄/阳以授鲁宗之)护三巴校尉(宋置齐建元二/年改为刺史)武骑尉 (第 11b 页)
尊昭明太子曰昭明皇帝安王为 安皇帝
金华敬妃蔡
氏为敬皇后太妃王氏为皇太后妃为皇后未几行禅
让礼栋封淮阴王及二弟桥樛并锁于密室景败走兄 (第 12a 页)
旧书韶之因私撰 晋安帝
阳秋既成时人谓宜居史职
即除著作佐郎使续后事讫义熙九年善叙事辞论可
观为后代佳史迁尚书祠部郎晋帝自孝 …… (第 21a 页)

西省因谓之西省郎傅亮羊徽相代领西省事义熙十
一年武帝以韶之博学有文辞补通直郎领西省事转
中书侍郎 安帝
之崩也武帝使韶之与帝左右密加酖
毒恭帝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西省如故凡诸诏奏 (第 21a 页)

司马德宗
之曹操也帝曰卿谓先帝如何浩曰小人管
窥乾象何能见昊穹之广大虽然太祖用漠北淳朴之
人南入汉地变风易俗化 (第 48a 页)
之子谦知而告之与其党沈光俱为化及所
害忠义之士哀焉光字总持吴兴人也父居道仕陈为
吏部侍郎陈灭徙家于长 安皇太子
勇引署学士后为 (第 36b 页)
 顾炎武王世家有辨详见翼城县

  按魏地形志齐州有太原郡注刘义隆置魏因之
  太原注 司马德宗
置魏因之治升城有靡沟垣城
  又颍州有太原郡俱非此太原
 汉书注龙山在晋阳西北今考天龙山在太原县西 (第 14a 页)
江左改曰镇蛮校尉)
西戎校尉(晋武帝于长安置之元康中改为雍/州刺史安帝义熙中又置治汉中)
宁蛮校尉 (晋安帝
置治襄/阳以授鲁宗之)
护三巴校尉(宋置齐建元二/年改为刺史) (第 22a 页)
  历代乐制
宋太祖皇帝受命以窦俨兼太常俨奏改周乐文舞崇
德之舞为文德之舞武舞象成之舞为武功之舞改乐
章十二顺为十二安盖取治世之音安以乐之义祭天

为高安祭地为静安宗庙为理安天地宗庙登歌为嘉 安皇帝
临轩为隆安王公出入为正 (第 1b 页)
安皇帝
饮食为和 (第 1b 页)
安皇帝
受朝皇后入宫为顺 (第 1b 页)
安皇太子
轩悬出入为长
安正冬朝会为永安郊庙俎入为丰安祭享酌献饮福
受胙为禧安祭文宣王武成王同用永安籍田先农用 …… (第 1b 页)
之乐为丰 安皇
地祗德安之乐为禅安饮福禧安之乐
为祺安之乐别又制天书乐章瑞安灵文二曲每亲行
礼用之又作醴泉神芝庆云灵 (第 3b 页)
  渊明字元亮晋书云潜字元亮宋书云潜字渊明
  或云字深明名元亮按集中孟嘉传与祭妹文皆
  自称渊明当从之 晋安帝
末起为州祭酒桓元篡
  位渊明自解而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刘裕
  起兵讨元诛之为镇军将军渊明恭其军 (第 25a 页)
 改元一(咸安二/)
孝武皇帝名曜简文帝子以癸酉嗣立时年十一在位
二十四年丙申崩寿三十五
 改元二(宁康三/) (太元二十一/) 安皇帝
名德宗孝武帝长子以丁酉嗣立时年十五在
位二十二年戊午崩寿四十一
 改元三(隆安五/) (元兴三/) (第 20a 页)
 无为(有梅山江/水焦水)(古巢伯国汉居巢县有/东关山居巢山直湖)庐江(汉龙/舒县)
(隋改/今名)

舒州 古皖国也(春秋时有皖国史记/皖夏姓皋陶之后)亦舒国之地(说/见)
(庐/州)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二汉属庐江郡献帝时吴
克皖城遂为重镇 晋安帝
置晋熙郡宋齐皆因之梁置
豫州后改为晋州北齐改曰江州陈又曰晋州隋初曰
熙州炀帝置同安郡唐为舒州或为同安 (第 19a 页)
安皇太子
举哀因加元服(郑樵通志略曰魏氏天子/冠一加其说曰古之士礼)
(冠必三加弥尊所以喻其志至于天子诸侯无加 (第 23a 页)
   宋 司马光 撰
              胡三省 音注
 晋纪三十一(强圉作/噩一年)
   安皇帝
(讳德宗字德宇孝武帝长子也谥法好/和不争曰安又曰生而少断曰安帝即)
   (位后桓玄纂夺刘裕反正南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