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詔令類
法制類
金石類
极于后稷而以配天此圣人之德亡以加于孝
也高皇帝圣德受命有天下尊太上皇犹周文武之追
王大王王季也此汉之 始祖
后嗣所宜尊奉以广盛德
孝之至也书云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传于亡穷
上纳其言下诏复太上皇寝庙园
成帝初 …… (第 6a 页)
天子孔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
大于配天王者尊其考欲以配天缘考之意欲尊祖推
而上之遂及 始祖
是以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
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礼记天子祭天地及山川岁遍春
秋谷梁传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 (第 13a 页)
服唯上公夫人亦有袆衣诗
云翟茀以朝郑以翟茀为厌翟侯伯夫人入庙所乘今
上公夫人副袆既同则重翟或不殊矣况 景皇
懿后礼 …… (第 9a 页)
注大禘
郊祖宗谓祭祀以配食也有虞氏以上尚德禘郊祖宗
配用有德者自夏以下稍用其姓代之是故周人以后
稷为 始祖
文武为二祧讫于周世配祭不毁案礼喾虽
无庙配食禘祭谨详圣朝以太祖道武皇帝配圆丘道
穆皇后刘氏配方泽太宗 …… (第 27b 页)

庙制太学博士王延业议曰案王制云诸侯祭二昭二
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又小记云王者立四庙郑玄云高
祖已下与 始祖
而五明立庙之正以亲为限不过于四
其外有大功者然后为祖宗然则无太祖者止于四世
有太祖乃得为五礼之正文也 …… (第 28a 页)
论曾子问曰
庙无虚主虚主唯四祖考不与焉明太祖之庙必不虚
置礼纬曰夏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孙七见夏无 始祖
待禹而五殷人郊契得汤而六周有后稷及文王
至武王而七言夏即大禹之身言子谓启诵之世言孙
是迭迁之时禹受命 …… (第 31a 页)
穆上极高曾四世而巳何者秦公
身是始封之君将为不迁之祖若以功业隆重越居正
室恐以卑临尊乱昭穆也如其权立 始祖
以备五庙恐
数满便毁非礼意也昔司马懿立功于魏为晋太祖及
至子晋公昭乃立五庙亦祀四世止于高曾太祖之位 (第 32b 页)
与二昭二穆夏则五庙无太祖禹
与二昭二穆而已玄又据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而立
四庙案郑玄义天子惟立四亲庙并 始祖
而为五周以
文武为受命之祖特立二祧是为七庙王肃注礼记尊
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故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其有殊 …… (第 9b 页)
汉仪事难合采谨详立庙图附之议末其图太祖高祖
各一殿准周文武二祧与 始祖
而三馀并分室而祭 (第 12a 页)

及二祧之外从迭毁之法诏可
炀帝时工部尚书宇文恺上言曰自永嘉之乱明堂废
绝隋有天下将复古制议者纷然皆不 …… (第 12a 页)
也伏惟圣祖在天山陵有日祔祖严配大事在斯宜依
七庙用崇大礼若亲尽之外有王业者如殷之玄王周
之后稷尊为 始祖
傥无其例请三昭三穆各置神主太
祖一室考而虚位将待七百之祚递迁方处庶上依晋
宋傍惬人情于是八座奏曰臣闻 …… (第 20a 页)
肇光宅之垂裕称祖清庙万代不迁
请停配祀以符古义伏惟高祖太武皇帝躬受天命奄
有神州创改旧物体元居正为国 始祖
抑有旧章昔冇
炎汉高帝当涂太祖皆以受命例并配天请遵故实奉
祀高祖于圆丘以配昊天上帝伏惟太宗文皇帝道格 …… (第 28a 页)
祖郊 始祖
也今禘郊同祖礼无所归神州夲祭十月以
方阴用事也玄说三王之郊一用夏正灵恩谓祭神州
北郊以正月诸儒所言猥 …… (第 31a 页)
高祖太宗既先配五祀当如旧请奉高宗历配焉自
是郊丘三帝并配云
中宗神龙元年已复京太庙又立太庙于东都议立
为七庙而议者欲以凉武昭王 (第 36a 页)
始祖
太常博士张
齐贤议以为不可因曰古者有天下者事七世而始封 …… (第 36a 页)
于昭穆之外远立当迁之主以足七庙而乖迭毁之议
不可天子下其议大臣礼部尚书祝钦明两用其言于
是以景皇帝为 始祖
而不祔宣皇帝已而以孝敬皇帝
为义宗祔于庙由是为七室而京太庙亦七室 …… (第 37a 页)
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皆月祭之远
庙为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有祷焉祭之无
祷乃止又谯周祭志天子 始祖
高祖曾祖祖考之庙皆
月朔加荐以象平生朔食谓之月祭二祧之庙无月祭 …… (第 40a 页)
禘黄帝而郊鲧传曰大合禘然则郊之与庙
俱有禘祭禘庙则祖宗之主俱合于太祖之庙禘郊则
地祗群望俱合于圆丘以 始祖
配享皆有事而大祭异 …… (第 42a 页)
于人而圜祠时荐有司守卫与列帝侔
金奏登歌所以颂功德诗曰钟鼓既设一朝飨之使无
功而颂不曰舞咏非度邪周制 始祖
乃称小庙未知四
庙欲何名乎请罢卒吏诏祠官无领属以应礼典古者
别子为祖故有大小宗若谓祀未可绝宜许所后子 (第 45a 页)
者至日祭天于圆丘周人以远祖配今宜以 景皇帝
(第 13b 页)
始祖
配昊天圆丘臣干一诘国语称有虞氏夏后氏并
禘黄帝商禘舜周禘喾二诘商颂长发大禘也三诘周
颂雍禘太祖也四诘 …… (第 13b 页)
所说不当于经不质于圣先儒置之不用是为弃言
四曰今礼家行于世者皆本玄学臣请取玄之隙还破
颀等所建颀等曰 景皇帝
(第 15a 页)
始祖
以配天按王制天子
七庙玄曰周礼也太祖与文武之祧合亲庙四而七商
氏六庙契与汤合二昭二穆而六据玄则夏不以 (第 15a 页)
鲧颛
顼昌意为 始祖
是又与玄乖背自古未有以人臣 (第 15a 页)


者唯商以契周以稷夫稷契皆天子元妃子简狄吞
玄鸟卵而生契契佐禹有大功舜封之商其诗曰天命
玄鸟降而生商宅 …… (第 15a 页)
所诘旅上帝
为五帝则季氏旅于泰山可得为四镇邪七曰援玄之
言则景帝亲尽主应在祧反配天地礼不相值夫所谓 始祖
者经纶草昧功普体大以比元气含覆广大者也
故曰万物之始天也人 (第 16a 页)
始祖
也日之始至也扫地而 …… (第 16a 页)
周之稷汉高帝魏武帝晋
宣帝唐神尧皇帝并功而陟配圆丘上与天匹曾谓圆
丘不如林放乎九曰魏以武帝晋以宣帝为 始祖
者夫
操与懿皆人杰也拥天下强兵挟弱主制海内之命名
虽为臣势实为君后世因之以成帝业尊而祖之不亦
可乎十 …… (第 17a 页)
加焉夏以禹汉以高帝我以神尧为 始祖
订夏法汉于
义何嫌今颀崇敬革天对易祖庙事之大者不稽于古
难以疑文僻说定之臣官以谏为名不敢不尽愚议闻 …… (第 17b 页)
叶于正也伏以太祖 景皇帝
以受命始封之功处百代
不迁之庙配天崇享是极尊严且至禘祫之时暂居昭
穆之位屈已伸孝敬奉祖宗缘齿族之礼广 …… (第 23a 页)
谟议复奉献
主东向懿昭景穆不记谟议晋未尝用而唐一王法容
可准乎臣等谓尝禘郊社无二尊瘗毁迁藏各以义断 景皇帝
已东向一日改易不可谓礼宜复藏献懿二主
于西室以夲祭法远庙为祧去祧而坛去坛而墠坛墠 …… (第 29b 页)
仲子陵曰所谓不先食者丘明正文公逆祀儒者安知
夏后世数未足时言禹不先鲧乎魏晋 始祖
率近 (第 32a 页)
始祖
上皆有迁主引閟宫诗则永閟可也因虞主则瘗园可
也缘远祧则筑宫可也以太祖实卑则虚位可也然永
祧与瘗园臣子 …… (第 32a 页)
之庙四庙而
已至后代以禹为宗亦立五庙其馀仲康复厥位少康
代寒浞岂非嗣夏中兴哉并无祖宗之号至殷以契为 始祖
初立五庙后代以汤为宗遂立六庙太戊武丁之 …… (第 37b 页)
徒虽有中宗高宗之名盖子孙加之懿号而巳亦无不
祧之说周人以后稷为 始祖
后代又祖文王为宗武王
遂立七庙唐虞夏殷周虽立庙之数不同其实亲亲之
庙皆以四为准礼记王制云天子七庙三昭 …… (第 38a 页)
之庙为说者以理推之尤为不可假如圣朝以 景皇帝
为太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为高祖文武大圣大广
孝皇帝为太宗别立昭穆之庙六合不迁之庙为九盖
以为积厚者流 …… (第 39a 页)
殷周
远矣而未有中兴不迁之庙臣等所以夙夜而发愤也
礼祖有功宗有德夏之祖宗经传无闻殷则一祖三宗
成汤为 始祖
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刘
歆曰天子七庙苟冇功德则宗之所以劝帝者功德博 (第 42a 页)
土阶禹之恶衣菲食臣知不可复行于今汉文帝惜百
金之费而罢露台集上书囊以为殿帷所幸慎夫人衣
不曳地 景帝
亦以锦绣纂组妨害女工特诏除之所以
百姓安乐至孝武帝虽穷奢极侈承文景遗德故人心
不摇向使高祖之后即值武 (第 23a 页)
王后世子孙还自相并盖亦楚人失繁弱于云梦尚未
为亡其弓也其于神器不移他族亦 始祖
不迁之庙万
年亿兆不改其名矣大晋诸王二十馀人而公侯伯子
男五百馀国欲言其国皆小乎则汉祖之起俱无尺土 (第 12b 页)
恩不殊而独杀于外者有以也禽兽知母而不知父
野人则父母等都邑之士则知尊祢大夫则知尊祖诸
侯及太祖天子及 始祖
圣人究天道厚祖祢系姓族亲
子孙则母党之于本族不同明甚家无二尊丧无二斩
人之所奉不可贰也为人后降其父母 (第 39b 页)
由太祖而
降则又祖有功宗有德故夏人祖颛顼而宗禹商人祖
契而宗汤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魏晋而下务欲推美
始祖
外并建列祖之议叔世乱典不可以为训唐本 …… (第 21a 页)
周礼以 景皇帝
为太祖祖神尧而宗太宗自高宗后咸
称宗以为成法不然太宗致升平玄宗清内难肃宗收
复两都皆拨乱反正犹不称祖 (第 21b 页)
诏百官集议尚书省己巳兵部尚书濮
人张昭(昭初见乾/祐二年)等上奏曰谨按尧舜禹皆立五庙盖
二昭二穆与其 始祖
也有商建国改立六庙盖昭穆之
外祀契与汤也周立七庙盖亲庙之外祀太祖及文王
武王也汉初立庙悉不如礼魏晋始 (第 10a 页)
然言其国王姓王氏自 始祖
至今凡六十四世八十五
王矣其文武僚吏亦皆世官上闻之叹息谓宰相曰此
岛夷尔尚存古道中国自唐季海内分裂五 (第 5b 页)
 王超言契丹引众沿胡卢河而东诏诸将整兵为备
仍令岢岚威虏军保州北平寨部署等深入贼境腹背
纵击以分其势(诸路深入以分敌势实录不及岢岚军/今从会要是月二十五日乙巳岢岚亦)
(奏捷实录/盖漏此)

戊子祔明德皇后神主于太庙先是诏有司详定升祔
之礼上议曰唐睿宗昭成肃明二后先天之始唯以昭
成配享开元之末又以肃明迁祔晋骠骑将军温峤有
三夫人峤薨诏问学官陈舒谓秦汉之后废一娶九女
之制妻卒更娶无复继室生既加礼亡不应贬朝旨以
李氏卒于峤之微时不沾赠典王何二氏并追加章绶
唐太子少傅郑馀庆将立家庙祖有二夫人礼官韦公
肃议与舒同又云晋南昌府君有荀氏薛氏 景帝
庙有 (第 3b 页)
阶上升西阶
再拜又欲拜六人天尊令揖不拜命设榻召上坐饮碧
玉汤甘白如乳天尊曰吾人皇九人中一人也是赵之 始祖
再降乃轩辕黄帝凡世所知少典之子非也母感
电梦天人生于寿丘后唐时七月一日下降总治下方
生赵氏之族今已百 (第 8b 页)
统因循配祀义或未
安臣以谓三代两汉之际经礼虽著而事远难法请以
唐典明之高祖武德初定令每岁圜丘雩祀并以 景帝

配祈谷大飨并以元帝配太宗初以高祖配圜丘明堂
北郊之祀元帝专配感生帝高宗永徽二年祀高祖于
圜丘太宗于明 (第 13b 页)
堂兼配感生帝又以景元二帝称祖万
代不迁遂停配祀以符古义臣以谓景帝厥初受封为
始祖
推于事实盖与宣祖不侔宣祖于唐是为元帝
之比唐有天下裁越三世而景元二祖已停配祀之典
且有宋受命于兹四圣 (第 14a 页)
(日辛亥旧纪书中书言万物本乎天至事亡如存之义/即云奉僖祖为太庙 始祖
迁顺祖藏夹室孟夏祀感生)
(帝以僖祖配按中书所言乃五年三月八日戊子不应/载六年正月七日辛亥新纪已削去 (第 4b 页)
若以太祖之主从僖祖之祧此则祖以孙伸孙以祖屈
比之屈伸而伸屈殊有间矣此韩愈议禘祫所以献祖
居东向之位 景皇
从昭穆之列也此传所谓子虽齐圣
不先父食之义也是亦变之正也今者之议将取正之
变乎则亦取变之正乎是亦取其 (第 35b 页)
法未就未有
钱应副耳(朱史载此事于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失先后之序今依日录仍见于此)
辛亥诏奉僖祖为太庙 始祖
迁顺祖神主藏夹室孟夏
祀感生帝以僖祖配始从王安石之议也(中书以五年/三月八日戊) …… (第 2a 页)
既从中书 所议至六年正月七日辛亥始迁二祖旧)
(纪六年正月七日辛亥方具载中书所议即云奉僖祖/为太庙 始祖
迁顺祖藏夹室孟夏祀感生帝以僖祖配)
(新纪但书二祖削中书所议及僖祖配感生帝实录亦/止书迁二祖新纪盖因 (第 2b 页)
人有补/于世上曰良是今附此三月四日世居及育下狱闰四)
(月二十一/日断狱) 太常礼院言已尊僖祖为太庙 始祖
孟夏
禘祭当正东向之位乃请自今禘祫著为定礼诏恭依 (第 34b 页)
以启有司奉行灭裂不
谨之意朝廷号令数易如此非便故有是诏 礼院言
今年四月太庙禘祭排列神位已依𠡠命尊 始祖
居东 (第 12a 页)
屈万乘之尊而俯同周之下士历代因循不
革臣等以仪礼求其迹以尔雅辩其名以考工记约其
广深谨图上八庙异宫以 始祖
居中昭穆为左右以进
诏送陈襄等详定本朝可行典礼以闻然卒未果行也
(然卒未果行也六字从朱本增入详定所奏 (第 13b 页)
诏三司指挥发运司于隔路差官催促仍次第
以闻 诏前国子博士陈世儒并妻李婢高张等十九
人并处斩婢高凌迟妻 李特
杖死婢单等七人贷死杖
脊分送湖南广南京西路编管世儒宰相执中子执中
嬖妾张氏淫悍不制生世儒未久而执中死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