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史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載記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知勒伏兵请弥杀之并其众
张昌本义阳蛮也少为平氏县吏武力过人每自占卜
言应当富贵好论攻战侪类咸共笑之及 李流 寇蜀昌
潜遁半年聚党数千人盗得幢麾诈言台遣其募人讨
流会壬午诏书发武勇以赴益土号曰壬午兵自天下
多难 (第 67a 页)
张昌本义阳蛮也少为平氏县吏武力过人每自占卜
言应当富贵好论攻战侪类咸共笑之及 李流 寇蜀昌
潜遁半年聚党数千人盗得幢麾诈言台遣其募人讨
流会壬午诏书发武勇以赴益土号曰壬午兵自天下
多难 (第 67a 页)
领本邑大中正敦儒道爱贤
能进霍原为二品及申理张华皆辞旨明峻为当时所
称齐王囧辅政引为左长史迁侍中于时 李流 乱蜀诏
沉以侍中假节统益州刺史罗尚梁州刺史许雄等以
讨流行次长安河间王颙请留沉为军司遣席薳代之
后领 (第 19a 页)
能进霍原为二品及申理张华皆辞旨明峻为当时所
称齐王囧辅政引为左长史迁侍中于时 李流 乱蜀诏
沉以侍中假节统益州刺史罗尚梁州刺史许雄等以
讨流行次长安河间王颙请留沉为军司遣席薳代之
后领 (第 19a 页)
特
军败绩斩特及李辅李远皆焚尸传首洛阳在位二年
其子雄僭称王追谥特景王及僭号追尊曰景皇帝庙
号始祖 李流 字元通特第四弟也少好学便弓马东羌校尉何
攀称流有贲育之勇举为东羌督及避地益州刺史赵
廞器异之廞之使庠 (第 75a 页)
军败绩斩特及李辅李远皆焚尸传首洛阳在位二年
其子雄僭称王追谥特景王及僭号追尊曰景皇帝庙
号始祖 李流 字元通特第四弟也少好学便弓马东羌校尉何
攀称流有贲育之勇举为东羌督及避地益州刺史赵
廞器异之廞之使庠 (第 75a 页)
丑廷尉于定国为御史大夫 秋七月立皇子宇为
东平王 冬十二月上行幸萯阳宫属玉观(应劭曰萯/阳宫在鄠) (秦文王 所起伏俨曰在扶风李斐曰萯音倍师古曰应/说李音是也服虔曰属玉观以玉饰因名焉在扶风李)
(奇曰属玉音鸑鷟 (第 24a 页)
东平王 冬十二月上行幸萯阳宫属玉观(应劭曰萯/阳宫在鄠) (秦文王 所起伏俨曰在扶风李斐曰萯音倍师古曰应/说李音是也服虔曰属玉观以玉饰因名焉在扶风李)
(奇曰属玉音鸑鷟 (第 24a 页)
孝惠皇帝中之下
太安二年春正月李特潜渡江击罗尚水上军皆散走
(郫水上/军也)蜀郡太守徐俭以少城降(少诗昭翻降/户江翻下同)特入据
之惟取马以供军馀无侵掠赦其境内改元建初(异考/ 曰)
(帝纪太安元年五月特自号大将军载记太安元年特/称大将军改元后魏书李雄传云昭帝七年特称大将)
(军号年建初昭帝七年太安元年也祖孝徵脩文殿御/览云太安二年特大赦改元建初元年特见杀三十国)
(晋春秋云太安二年正月特/僭位改元今从御览等书)罗尚保太城遣使求和于
特蜀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特遣使就抚之(使疏/吏翻)
以军中粮少(少诗/沼翻)乃分六郡流民于诸坞就食 李流 言
于特曰诸坞新附人心未固宜质其大姓子弟(质音/致)聚
兵自守以备不虞又与特司马上官惇书曰纳绛如受 …… (第 1b 页)
(谓绵州为涪陵涪陵郡之/涪陵则今涪州涪陵县也)三月罗尚遣督护何冲常深
攻 李流 涪陵民药绅亦起兵攻流流与李骧拒绅何冲
乘虚攻北营氐符成隗伯在营中叛应之荡母罗氏擐
甲拒战(擐音/宦) …… (第 3a 页)
而死(中竹/仲翻)朝廷遣侍中刘沈假节统罗尚许雄等军(罗/尚)
(帅益州兵许雄帅/梁州兵沈持林翻)讨 李流 行至长安河间王颙留沈为 …… (第 3a 页)
军师遣席薳代之(薳羽/委翻) 李流 以李特李荡继死宗岱孙
阜将至甚惧李含劝流降流从之李骧李雄迭谏不纳
夏五月流遣其子世及含子胡为质于阜 …… (第 3b 页)
音/致)胡兄
离为梓潼太守闻之自郡驰还欲谏不及退与雄谋袭
阜军雄曰为今计当如是而二翁不从柰何(二翁谓 李/流 李含也)
离曰当劫之耳雄大喜乃共说流民曰(说输/芮翻)吾属前已
残暴蜀民今一旦束手便为鱼肉惟有同心袭 …… (第 3b 页)
(郡李膺益州记郫县故城在今县北刘/煦曰唐益州温江县汉郫县地郫音疲)秋七月 李流 徙
屯郫蜀民皆保险结坞或南入宁州或东下荆州城邑
皆空野无烟火流虏掠无所得士众饥乏唯涪陵千馀
家依青城 …… (第 7a 页)
惧而卒帝旋军城东丙申幸缑氏击牵秀走之(缑工/侯翻)大
赦张方入京城大掠死者万计 李流 疾笃谓诸将曰
骁骑仁明固足以济大事然前军英武殆天所相可共
受事于前军(李特以弟骧为骁骑将军少子雄/为 (第 12a 页)
太安二年春正月李特潜渡江击罗尚水上军皆散走
(郫水上/军也)蜀郡太守徐俭以少城降(少诗昭翻降/户江翻下同)特入据
之惟取马以供军馀无侵掠赦其境内改元建初(异考/ 曰)
(帝纪太安元年五月特自号大将军载记太安元年特/称大将军改元后魏书李雄传云昭帝七年特称大将)
(军号年建初昭帝七年太安元年也祖孝徵脩文殿御/览云太安二年特大赦改元建初元年特见杀三十国)
(晋春秋云太安二年正月特/僭位改元今从御览等书)罗尚保太城遣使求和于
特蜀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特遣使就抚之(使疏/吏翻)
以军中粮少(少诗/沼翻)乃分六郡流民于诸坞就食 李流 言
于特曰诸坞新附人心未固宜质其大姓子弟(质音/致)聚
兵自守以备不虞又与特司马上官惇书曰纳绛如受 …… (第 1b 页)
(谓绵州为涪陵涪陵郡之/涪陵则今涪州涪陵县也)三月罗尚遣督护何冲常深
攻 李流 涪陵民药绅亦起兵攻流流与李骧拒绅何冲
乘虚攻北营氐符成隗伯在营中叛应之荡母罗氏擐
甲拒战(擐音/宦) …… (第 3a 页)
而死(中竹/仲翻)朝廷遣侍中刘沈假节统罗尚许雄等军(罗/尚)
(帅益州兵许雄帅/梁州兵沈持林翻)讨 李流 行至长安河间王颙留沈为 …… (第 3a 页)
军师遣席薳代之(薳羽/委翻) 李流 以李特李荡继死宗岱孙
阜将至甚惧李含劝流降流从之李骧李雄迭谏不纳
夏五月流遣其子世及含子胡为质于阜 …… (第 3b 页)
音/致)胡兄
离为梓潼太守闻之自郡驰还欲谏不及退与雄谋袭
阜军雄曰为今计当如是而二翁不从柰何(二翁谓 李/流 李含也)
离曰当劫之耳雄大喜乃共说流民曰(说输/芮翻)吾属前已
残暴蜀民今一旦束手便为鱼肉惟有同心袭 …… (第 3b 页)
(郡李膺益州记郫县故城在今县北刘/煦曰唐益州温江县汉郫县地郫音疲)秋七月 李流 徙
屯郫蜀民皆保险结坞或南入宁州或东下荆州城邑
皆空野无烟火流虏掠无所得士众饥乏唯涪陵千馀
家依青城 …… (第 7a 页)
惧而卒帝旋军城东丙申幸缑氏击牵秀走之(缑工/侯翻)大
赦张方入京城大掠死者万计 李流 疾笃谓诸将曰
骁骑仁明固足以济大事然前军英武殆天所相可共
受事于前军(李特以弟骧为骁骑将军少子雄/为 (第 12a 页)
段氏南昌人许聘王国鼎鼎殁段趋王门哀临遂见舅
姑誓死守节历二十九年卒巡按笪重光巡抚张朝
璘具题建坊旌表邑人章起丈为之传
范永祺妻李氏丰城人永祺初病 李流 涕愿以身代既
殁誓志抚孤勤䌟绩为教养巡抚张朝璘题请旌表
陶某妻姜氏进贤人为贼所掳不从自刎死恤刑 (第 50a 页)
姑誓死守节历二十九年卒巡按笪重光巡抚张朝
璘具题建坊旌表邑人章起丈为之传
范永祺妻李氏丰城人永祺初病 李流 涕愿以身代既
殁誓志抚孤勤䌟绩为教养巡抚张朝璘题请旌表
陶某妻姜氏进贤人为贼所掳不从自刎死恤刑 (第 50a 页)
又按王圻续通考载世宗嘉靖十一年以吏部尚
书王琼言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特命袭封仅
与侯爵盖常 李流 徙禁锢汤邓寝袭百年一旦爵
以上公恐难负荷故拟侯封勋阶诰劵食禄皆如
初封今考禄数比开国公初封固 (第 9a 页)
书王琼言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特命袭封仅
与侯爵盖常 李流 徙禁锢汤邓寝袭百年一旦爵
以上公恐难负荷故拟侯封勋阶诰劵食禄皆如
初封今考禄数比开国公初封固 (第 9a 页)
陈敏之叛
晋惠帝太安二年新野庄王歆为政严急失蛮夷心义
阳蛮张昌聚党数千人欲为乱荆州以壬午诏书发武
勇赴益州讨 李流 号壬午兵民惮远征皆不欲行诏书
督遣严急所经之界停留五日者二千石免官由是郡
县官长皆亲出驱逐展转不远辄 (第 88a 页)
晋惠帝太安二年新野庄王歆为政严急失蛮夷心义
阳蛮张昌聚党数千人欲为乱荆州以壬午
勇赴益州讨 李流 号壬午兵民惮远征皆不欲行诏书
督遣严急所经之界停留五日者二千石免官由是郡
县官长皆亲出驱逐展转不远辄 (第 88a 页)
道引斩之并其子侄十馀人时李特 李流
皆将兵在外
廞遣人慰抚之曰庠非所宜言罪应死兄弟罪不相及
复以特流为督将特流怨廞引兵归绵竹廞牙门将涪 …… (第 36b 页)
微杀之生禽
微子存以微丧还之特以其将寋硕守德阳李骧军毗
桥罗尚遣军击之屡为骧所败骧遂进攻成都烧其门 李流 军成都之北尚遣精勇万人攻骧骧与流合击大
破之还者什一二许雄数遣军 …… (第 41b 页)
元建初罗尚保太城遣使求和于特蜀
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特遣使就抚之以军中粮
少乃分六郡流民于诸坞就食 李流 言于特曰诸坞新
附人心未固宜质其大姓子弟聚兵自守以备不虞又
与特司马上官惇 …… (第 42a 页)
遂还报尚二月尚遣兵掩袭特营诸坞
皆应之特兵大败斩特及李辅李远皆焚尸传首洛阳
流民大惧 李流 李荡李雄收馀众还保赤祖流自称大
将军大都督 (第 43a 页)
益州牧 保东营荡雄保北营孙阜破德阳
获寋硕任臧退屯涪陵三月罗尚遣督护何冲常□等
攻 (第 43a 页)
李流 涪陵民药绅等亦起兵攻流流与李骧拒深使
李荡李雄拒绅何冲乘虚攻北营氐符成隗伯在营中
叛应之荡母罗氏擐甲 …… (第 43a 页)
北中矛而死朝廷遣侍中燕国刘沈假节
统罗尚许雄等军讨 李流 行至长安河间王颙留沈为
军师遣席薳代之 (第 43b 页)
李流 以李特李荡继死宗岱孙阜将
至甚惧李含劝流降流从之李骧李雄迭諌不纳
夏五月流遣其子世及含子胡为质于阜军 …… (第 43b 页)
由是奇雄才军事悉以任之六月李雄攻杀
汶山太守陈图遂取郫城 秋七月 李流 徙屯郫蜀
民皆保险结坞或南入宁州或东下荆州城邑皆空野
无烟火流虏掠无所得士众饥乏唯涪陵千馀家依青 …… (第 44a 页)
守邀结长生与共讨流尚不许舆怒出降于流流
以舆为安西将军舆说长生使资给流军粮长生从之
流军由是复振九月 李流 疾笃谓诸将曰骁骑仁明固
足以济大事然前军英武殆天所相可共受事于前军
流卒众推李雄为大都督大将军 (第 44b 页)
益州牧 治郫城雄使
武都朴泰绐罗尚使袭郫城云已为内应尚使 …… (第 44b 页)
二州邛莋夜郎皆附于秦秦王坚以杨安为 益州牧 镇
成都毛当为梁州刺史镇汉中姚苌为宁州刺史屯垫
江王统为南秦州刺史镇仇池 (第 111b 页)
廞遣人慰抚之曰庠非所宜言罪应死兄弟罪不相及
复以特流为督将特流怨廞引兵归绵竹廞牙门将涪 …… (第 36b 页)
微杀之生禽
微子存以微丧还之特以其将寋硕守德阳李骧军毗
桥罗尚遣军击之屡为骧所败骧遂进攻成都烧其门 李流 军成都之北尚遣精勇万人攻骧骧与流合击大
破之还者什一二许雄数遣军 …… (第 41b 页)
元建初罗尚保太城遣使求和于特蜀
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特遣使就抚之以军中粮
少乃分六郡流民于诸坞就食 李流 言于特曰诸坞新
附人心未固宜质其大姓子弟聚兵自守以备不虞又
与特司马上官惇 …… (第 42a 页)
遂还报尚二月尚遣兵掩袭特营诸坞
皆应之特兵大败斩特及李辅李远皆焚尸传首洛阳
流民大惧 李流 李荡李雄收馀众还保赤祖流自称大
将军大都督 (第 43a 页)
益州牧 保东营荡雄保北营孙阜破德阳
获寋硕任臧退屯涪陵三月罗尚遣督护何冲常□等
攻 (第 43a 页)
李流 涪陵民药绅等亦起兵攻流流与李骧拒深使
李荡李雄拒绅何冲乘虚攻北营氐符成隗伯在营中
叛应之荡母罗氏擐甲 …… (第 43a 页)
北中矛而死朝廷遣侍中燕国刘沈假节
统罗尚许雄等军讨 李流 行至长安河间王颙留沈为
军师遣席薳代之 (第 43b 页)
李流 以李特李荡继死宗岱孙阜将
至甚惧李含劝流降流从之李骧李雄迭諌不纳
夏五月流遣其子世及含子胡为质于阜军 …… (第 43b 页)
由是奇雄才军事悉以任之六月李雄攻杀
汶山太守陈图遂取郫城 秋七月 李流 徙屯郫蜀
民皆保险结坞或南入宁州或东下荆州城邑皆空野
无烟火流虏掠无所得士众饥乏唯涪陵千馀家依青 …… (第 44a 页)
守邀结长生与共讨流尚不许舆怒出降于流流
以舆为安西将军舆说长生使资给流军粮长生从之
流军由是复振九月 李流 疾笃谓诸将曰骁骑仁明固
足以济大事然前军英武殆天所相可共受事于前军
流卒众推李雄为大都督大将军 (第 44b 页)
益州牧 治郫城雄使
武都朴
二州邛莋夜郎皆附于秦秦王坚以杨安为 益州牧 镇
成都毛当为梁州刺史镇汉中姚苌为宁州刺史屯垫
江王统为南秦州刺史镇仇池 (第 111b 页)
(荡䓁败博兵博走众降特自称大将军益州牧张微/击破特兵进攻其营李荡引兵还救遂破微杀之李)
(骧进攻成都 李流 军城北罗尚遣精勇万人攻骧骧/与流合击大破之还者什之一二 衙博姓名秦穆) …… (第 43b 页)
等引兵还长安乂虽在朝廷事无钜细皆就邺咨颖
陈留王曹奂卒(谥曰魏/元皇帝)
(癸/亥)二年春二月罗尚大破李特斩之 李流 代领其众
李特潜渡江击罗尚尚军散走蜀郡太守以少城降
(华阳国志晋时益州治太城成都治少城胡三省曰 (第 46a 页)
太城成都府子城也少城惟西南北三壁东即太城)
(之西/墉)特入据之赦境内改元建初蜀民相聚为坞者
皆送款于特特分流民于诸坞就食 (李流 言于特曰/诸坞新附宜质)
(其大姓子弟聚兵自守以备不虞特怒曰大事/已定但当安民何为更逆加疑忌使之离 …… (第 46a 页)
坞皆有二志功曹仕睿因言于尚密约诸坞刻期同
发二月尚遣兵掩袭特营诸坞皆应之特兵大败斩
特传首洛阳 李流 收馀众还保赤祖(胡三省注地/名在绵竹东)李
荡中矛而死流以宗岱将至甚惧欲降李骧及特之
子雄(字仲 …… (第 46b 页)
军大破之会岱卒军退流甚惭由是奇雄才军事悉
以任之(是年李雄攻杀汶山太守取郫城流徙据之/已而流卒雄代领其众众推为 益州牧 雄攻)
(走罗尚遂入成都府/郫汉县今属成都) …… (第 46b 页)
(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宣等稽首曰非所及也)
冬十月李雄自称成都王(是为后蜀以前有蜀/汉故称后以别之)
雄以范长生(涪陵/人)有名德为蜀人所重(先是 李流 据/郫城蜀民并)
(保险结坞城邑皆空流众饥乏长生以千馀家依青/城山徐舆说长生给流军粮流军复振 青 (第 57a 页)
(骧进攻成都 李流 军城北罗尚遣精勇万人攻骧骧/与流合击大破之还者什之一二 衙博姓名秦穆) …… (第 43b 页)
等引兵还长安乂虽在朝廷事无钜细皆就邺咨颖
陈留王曹奂卒(谥曰魏/元皇帝)
(癸/亥)二年春二月罗尚大破李特斩之 李流 代领其众
李特潜渡江击罗尚尚军散走蜀郡太守以少城降
(华阳国志晋时益州治太城成都治少城胡三省曰 (第 46a 页)
太城成都府子城也少城惟西南北三壁东即太城)
(之西/墉)特入据之赦境内改元建初蜀民相聚为坞者
皆送款于特特分流民于诸坞就食 (李流 言于特曰/诸坞新附宜质)
(其大姓子弟聚兵自守以备不虞特怒曰大事/已定但当安民何为更逆加疑忌使之离 …… (第 46a 页)
坞皆有二志功曹仕睿因言于尚密约诸坞刻期同
发二月尚遣兵掩袭特营诸坞皆应之特兵大败斩
特传首洛阳 李流 收馀众还保赤祖(胡三省注地/名在绵竹东)李
荡中矛而死流以宗岱将至甚惧欲降李骧及特之
子雄(字仲 …… (第 46b 页)
军大破之会岱卒军退流甚惭由是奇雄才军事悉
以任之(是年李雄攻杀汶山太守取郫城流徙据之/已而流卒雄代领其众众推为 益州牧 雄攻)
(走罗尚遂入成都府/郫汉县今属成都) …… (第 46b 页)
(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宣等稽首曰非所及也)
冬十月李雄自称成都王(是为后蜀以前有蜀/汉故称后以别之)
雄以范长生(涪陵/人)有名德为蜀人所重(先是 李流 据/郫城蜀民并)
(保险结坞城邑皆空流众饥乏长生以千馀家依青/城山徐舆说长生给流军粮流军复振 青 (第 57a 页)
皆以世远难究其的也(雍/录)后人又于此建祈年观(雍/胜)
(略/)
冀阙 在咸阳城中(马/志)秦孝公作咸阳筑冀阙徙都之
(史记秦/本纪)
萯阳宫 秦文王 所起在鄠县西南二十三里(三辅/黄图)师
古曰倍阳即萯阳也其音同耳宫名在鄠县(汉书东/方朔传)
( (第 26a 页)
(略/)
冀阙 在咸阳城中(马/志)秦孝公作咸阳筑冀阙徙都之
(史记秦/本纪)
萯阳宫 秦文王 所起在鄠县西南二十三里(三辅/黄图)师
古曰倍阳即萯阳也其音同耳宫名在鄠县(汉书东/方朔传)
( (第 26a 页)
子反正含方各率众还(晋书河间/王颙传)
太安二年秋七月颙举兵反冬十一月诏雍州刺史刘
沉讨之
太安二年河间王颙成都王颖举兵讨长沙王乂帝
以乂为大都督帅军御之(晋书惠/帝本纪)刘沉字道真 李流
乱蜀诏沉以侍中假节讨流行次长安河间王颙请 (第 6a 页)
太安二年秋七月颙举兵反冬十一月诏雍州刺史刘
沉讨之
太安二年河间王颙成都王颖举兵讨长沙王乂帝
以乂为大都督帅军御之(晋书惠/帝本纪)刘沉字道真 李流
乱蜀诏沉以侍中假节讨流行次长安河间王颙请 (第 6a 页)
(公子也立以为相后徙于郢项燕立以为荆王史失/其名昌文君名亦不知也萯阳宫李斐曰萯音倍山)
(名也应劭曰宫在扶风鄠县 秦文王 所建假父指嫪/毐囊扑扑弼角反以缣囊盛其人投掷而击杀之)
质实(一统志云萯阳宫在西安府鄠县西南三/十 (第 25b 页)
(名也应劭曰宫在扶风鄠县 秦文王 所建假父指嫪/毐囊扑扑弼角反以缣囊盛其人投掷而击杀之)
质实(一统志云萯阳宫在西安府鄠县西南三/十 (第 25b 页)
(张微击破特兵进攻其营李荡引兵救之遂破微兵/杀之李骧军毗桥罗尚遣军击之屡为所败骧遂进)
(攻成都 李流 军成都之北尚遣精勇万人/攻骧骧与流合击大破之还者什一二)质实(李骧/涪人) …… (第 55b 页)
(覆讯/清允)集览(慕舆代北复姓或云即慕容/氏后讹转为慕舆耳恐非)
(癸/亥)二年春二月罗尚大破李特斩之 李流 代领其众
(李特潜渡江击罗尚水上军皆散走蜀郡太守以少/城降特入据之惟取马以供军馀无侵掠赦境内改) (第 59a 页)
(元建初蜀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特分流民于/诸坞就食 李流 言于特曰诸坞新附宜质其大姓子)
(弟聚兵自守以备不虞特怒曰大事已定但当安民/何为更逆加疑忌使之离叛 …… (第 59a 页)
(岱等帅水军三万救尚军势益盛诸坞皆有二志任/睿言于尚曰特散众就食骄怠无备此天亡之时也)
(宜密约诸坞刻期同发内外击之破之必矣二月遣/兵掩袭特营诸坞皆应之特兵大败斩特傅首洛阳)
(李流 及荡雄收馀众还保赤祖流自称 (第 59b 页)
益州牧 保东/营荡雄保北营尚遣督护何冲攻流流大破之乘胜)
(进抵成都尚复闭城自守荡中矛而死流以宗岱将/至甚 …… (第 59b 页)
实(蜀郡注见汉后主建兴三/年赤祖疑地名未详处所)
夏五月义阳蛮张昌反诏以刘弘都督荆州军事
(新野王歆督荆州为政严急失蛮夷心义阳蛮张昌/聚党数千人欲为乱会州以诏发武勇讨 李流 民惮)
(远征皆不欲行诏书督遣严急所经郡界停五日者/二千石免官由是郡县官长皆亲出驱逐展转不远) …… (第 59b 页)
(四/年)
李雄攻陷郫城
(李雄攻杀汶山太守遂取郫城秋 李流 徙屯郫蜀民/皆保险结坞或南入宁州或东下荆州城邑皆空野)
(无烟火流众饥乏唯涪陵千馀家依青城山处士范 …… (第 60b 页)
(观之亦不能辨不有君子推原是否则悠悠千载/孰能明之呜呼此纲目之所以为纲目有功于斯)
(世也/欤) 李流 死雄代领其众考异(雄上漏/李字)
(第 63b 页)
(李流 疾笃谓诸将曰前军英武殆天所相/可共受事流卒众推雄为 (第 63b 页)
益州牧 治郫城)
冬十月长沙王乂奉帝及颖兵战于建春门大破之
(帝自缑氏还宫颖遣将军马咸助陆机乂奉帝与机/战 (第 63b 页)
(攻成都 李流 军成都之北尚遣精勇万人/攻骧骧与流合击大破之还者什一二)质实(李骧/涪人) …… (第 55b 页)
(覆讯/清允)集览(慕舆代北复姓或云即慕容/氏后讹转为慕舆耳恐非)
(癸/亥)二年春二月罗尚大破李特斩之 李流 代领其众
(李特潜渡江击罗尚水上军皆散走蜀郡太守以少/城降特入据之惟取马以供军馀无侵掠赦境内改) (第 59a 页)
(元建初蜀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特分流民于/诸坞就食 李流 言于特曰诸坞新附宜质其大姓子)
(弟聚兵自守以备不虞特怒曰大事已定但当安民/何为更逆加疑忌使之离叛 …… (第 59a 页)
(岱等帅水军三万救尚军势益盛诸坞皆有二志任/睿言于尚曰特散众就食骄怠无备此天亡之时也)
(宜密约诸坞刻期同发内外击之破之必矣二月遣/兵掩袭特营诸坞皆应之特兵大败斩特傅首洛阳)
(李流 及荡雄收馀众还保赤祖流自称 (第 59b 页)
益州牧 保东/营荡雄保北营尚遣督护何冲攻流流大破之乘胜)
(进抵成都尚复闭城自守荡中矛而死流以宗岱将/至甚 …… (第 59b 页)
实(蜀郡注见汉后主建兴三/年赤祖疑地名未详处所)
夏五月义阳蛮张昌反诏以刘弘都督荆州军事
(新野王歆督荆州为政严急失蛮夷心义阳蛮张昌/聚党数千人欲为乱会州以诏发武勇讨 李流 民惮)
(远征皆不欲行诏书督遣严急所经郡界停五日者/二千石免官由是郡县官长皆亲出驱逐展转不远) …… (第 59b 页)
(四/年)
李雄攻陷郫城
(李雄攻杀汶山太守遂取郫城秋 李流 徙屯郫蜀民/皆保险结坞或南入宁州或东下荆州城邑皆空野)
(无烟火流众饥乏唯涪陵千馀家依青城山处士范 …… (第 60b 页)
(观之亦不能辨不有君子推原是否则悠悠千载/孰能明之呜呼此纲目之所以为纲目有功于斯)
(世也/欤) 李流 死雄代领其众考异(雄上漏/李字)
(第 63b 页)
(李流 疾笃谓诸将曰前军英武殆天所相/可共受事流卒众推雄为 (第 63b 页)
益州牧 治郫城)
冬十月长沙王乂奉帝及颖兵战于建春门大破之
(帝自缑氏还宫颖遣将军马咸助陆机乂奉帝与机/战 (第 6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