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陈廷弼” 相关资源

編年類
地理類
正史類
 (军败愀然不敢复言比收拾甫定愀然者复鬨然责/战自有辽难以来用武将用文吏何非台省所建白)
 (何尝有一效疆场事当听疆场吏自为之何用拾帖括/语徒乱人意哉及童蒙还备 陈廷弼
供状末 (第 62a 页)
廷弼)
 (
功在存辽劳有可纪而遽尔乞归负君之罪实/无所逃时颇以其言为当云 朱童蒙莱芜人) (第 62a 页)
 张天觉(直𨽻举人三/十一年任)
 粮驿道(以下俱康熙三/十二年改设)
 郎 棣(镶黄旗人官生/四十四年任)
  陈廷弼(山西人例监/四十七年任)
 杨本植(正黄旗人监生/五十一年任) …… (第 20b 页)
 赵宗望(辽东人荫生/二十二年任)  胡日佑(浙江海盐人廪/贡二十三年任)
 佟 铭(正蓝旗人监生/二十三年任) 于 廷弼(镶蓝旗人监生/三十四年任)
 林宸书(福建莆田人贡/生三十四年任) 盛 洪(浙江山阴人监/生四十二年任)
 黄 钟(云南宜良举 …… (第 68a 页)
 罗拱垣(江西丰城举人/康熙二年任) 李 秀(缺六人贡/生 年任)
 高光国(直𨽻宁晋人/进士七年任)  佟国瑞(辽东宁远人荫/生十九年任)
 于 廷弼(镶蓝旗人监生/二十八年任)
 王济民(正白旗人监生/三十八年任)
 戴之锷(江南吴县人监/生四十一年任) 张民望(正白旗人荫生 (第 74a 页)
 (定而愀然者又复閧然责战然自有辽难以来用武/臣用文吏何非台省所建白何尝有一效疆场事当)
 (听疆场吏自为之何用拾帖括语徒乱人意一不从/辄怫然怒哉及童蒙还奏备 陈廷弼
功状末言臣入)
 (辽时士民垂泣而道谓数十万生灵皆 (第 33b 页)
廷弼
一人所/留其罪何可轻议独是 (第 33b 页)
廷弼
受知最深蒲河之役敌)
 (攻沈阳策马趋救何其壮也及见官兵驽弱遽尔乞/体以归将置君恩何地 (第 33b 页)
廷弼
功在存辽微劳虽有可)
 (纪罪在负君大义实无所逃此则罪浮于功者矣疏/入帝方知 (第 33b 页)
廷弼
足用应泰历官精明强毅用兵非其)
 (所长其初受事为经略也刑白马祀神誓以身委辽/疏言臣愿与辽相终始更愿 …… (第 33b 页)
 (帝优诏褒答赐上方剑戮贪将何光先汰大将李光/荣以下十馀人遂谋进取抚顺议用兵十八万大将)
 (十人上陈方略初 廷弼
在边持法严部伍整肃应泰/以宽矫之多更易而是时蒙古诸部大饥多入塞乞) (第 33b 页)
,何尝有一效。疆场事,当听疆场吏自为之,何用拾帖括语,徒乱人意,一不从,辄怫然怒哉!」及童蒙还奏,备 陈廷弼
功状,末言:「臣入辽时,士民垂泣而道,谓数十万生灵皆 廷弼
一人所留,其罪何可轻议?独是 廷弼
受知最深,蒲河之役,敌攻沈阳,策马趋救,何其壮也?及见官兵驽弱,遽尔乞骸以归,将置君恩何地? 廷弼
功在存辽,微劳虽有可纪;罪在负君,大义实无所逃。此则罪浮于功者矣。」 廷弼
力保危城,仍议起用。

  天启元年,沈阳破,应泰死,廷臣复思 廷弼。
给事中郭巩力诋之,并及阁臣刘一燝。及辽阳破,河西军民尽奔,自塔山至闾阳二百馀里,烟火断绝,京师大震。一燝曰:「使 廷弼
在辽,当不至此。」御史江秉谦追言 廷弼
保守危辽功,兼以排挤劳臣为巩罪。帝乃治前劾 廷弼
者,贬三元、修德、应嘉、巩三秩,除宗文名。御史刘廷宣救之,亦被斥。乃复诏起 廷弼
于家,而擢王化贞为巡抚。

  化贞,诸城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由户部主事历右参议,分守广宁。蒙古炒 ……勿轻调,隳抚事。化贞亦言辽事将坏,惟发帑金百万,亟款西人,则敌顾忌不敢深入。会辽、沈相继亡,廷议将起 廷弼,
御史方震孺请加化贞秩,便宜从事,令与薛国用同守河西。乃进化贞右佥都御史,巡抚广宁。广宁城在山隈,登山 ……万。化贞请鼓舞诸人,优以爵禄,俾自奋于功名,诏谕朝鲜,褒以忠义,勉之同仇。帝亦从之。

  至六月, 廷弼
入朝,首请免言官贬谪,帝不可。乃建三方布置策:广宁用马步列垒河上,以形势格之,缀敌全力;天津、登、莱 ……敌必内顾,而辽阳可复。于是登、莱议设巡抚如天津,以陶朗先为之;而山海特设经略,节制三方,一事权。遂进 廷弼
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驻山海关,经略辽东军务。 廷弼
因请尚方剑,请调兵二十余万,以兵马、刍糗、器械之属责成户、兵、工三部。白监军道臣高出、胡嘉栋,督饷郎 ……使,夔州同知佟卜年为登莱监军佥事,故临洮推官洪敷教为职方主事,军前赞画,用收拾辽人心,并报允。七月, 廷弼
将启行,帝特赐麒麟服一,彩币四,宴之郊外,命文武大臣陪饯,异数也。又以京营选锋五千护 廷弼
行。

  先是,袁应泰死,薛国用代为经略,病不任事。化贞乃部署诸将,沿河设六营,营置参将一人,守备二人,画地分守;西平、镇武、柳河、盘山诸要害,各置戍设防。议即上, 廷弼
不谓然,疏言:「河窄难恃,堡小难容,今日但宜固守广宁。若驻兵河上,兵分则力弱,敌轻骑潜渡,直攻一营, ……自弱之计也。」疏上,优旨褒答。会御史方震孺亦言防河六不足恃,议乃寝。而化贞以计不行,愠甚,尽委军事于 廷弼。
廷弼
乃请申谕化贞,不得藉口节制,坐失事机。先是,四方援辽之师,化贞悉改为「平辽」,辽人多不悦。 廷弼
言:「辽人未叛,乞改为『平东』或『征东』,以慰其心。」自是化 廷弼
有隙,而经、抚不和之议起矣。

  八月朔, 廷弼
言:「三方建置,须联络朝鲜。请亟发敕使往劳彼国君臣,俾尽发八道之师,连营江上,助我声势。又发诏书悯恤 ……江,奏捷。举朝大喜,亟命登、莱、天津发水师二万应文龙,化贞督广宁兵四万进据河上,合蒙古军乘机进取,而 廷弼
居中节制。命既下,经、抚、各镇互观望,兵不果进。顷之,化贞备陈东西情形,言:「敌弃辽阳不守,河东失陷 ……南防者闻而北归,我据险以击其惰,可尽也。」兵部尚书张鹤鸣以为然,奏言时不可失。御史徐卿伯复趣之,请令 廷弼
进驻广宁,蓟辽总督王象乾移镇山海。会化贞复驰奏:「敌因官军收复镇江,遂驱掠四卫屯民。屯民据铁山死守,伤敌三四千人,敌围之益急。急宜赴救。」于是兵部愈促进师。化贞即以是月渡河。 廷弼
不得已出关,次右屯,而驰奏海州取易守难,不宜轻举。化贞卒无功而还。

  化贞为人騃而愎,素不习兵,轻视大敌,好谩语。文武将吏进谏悉不入,与 廷弼
尤牴牾。妄意降敌者李永芳为内应,信西部言,谓虎墩兔助兵四十万,遂欲以不战取全胜。一切士马、甲仗、糗粮、营垒俱置不问,务为大言罔中朝。尚书鹤鸣深信之,所请无不允,以故 廷弼
不得行其志。广宁有兵十四万,而 廷弼
关上无一卒,徒拥经略虚号而已。延绥入卫兵不堪用, 廷弼
请罪其帅杜文焕,鹤鸣议宽之; 廷弼
请用卜年,鹤鸣上驳议; 廷弼
奏遣之垣,鹤鸣故稽其饷。两人遂相怨,事事龃龉。 廷弼
亦褊浅刚愎,有触必发,盛气相加,朝士多厌恶之。

  毛文龙镇江之捷,化贞自谓发踪奇功。 廷弼
言:「三方兵力未集,文龙发之太早,致敌恨辽人,屠戮四卫军民殆尽,灰东山之心,寒朝鲜之胆,夺河西之气, ……谋,误属国联络之算,目为奇功,乃奇祸耳!」贻书京师,力诋化贞。朝士方以镇江为奇捷,闻其言,亦多不服。 廷弼
又显诋鹤鸣,谓:「臣既任经略,四方援军宜听臣调遣,乃鹤鸣径自发戍,不令臣知。七月中,臣咨部问调军之数 ……经略名,无其实,辽左事惟枢臣与抚臣共为之。」鹤鸣益恨。至九月,化贞犹言虎墩兔兵四十万且至,请速济师。 廷弼
言:「抚臣恃西部,欲以不战为战计。西部与我,进不同进,彼入北道,我入南道,相距二百馀里,敌分兵来应, ……于中,抚臣决策于外,卜一举成功,而臣犹有万一不必然之虑也。」既而西部竟不至,化贞兵亦不敢进。

   廷弼
既与化贞隙,中朝右化贞者多诋 廷弼。
给事中杨道寅谓出、嘉栋不宜用。御史徐景濂极誉化贞,刺 廷弼,
诋之垣逍遥故乡,不称任使。御史苏琰则言 廷弼
宜驻广宁,不当远驻山海,因言登、莱水师无所用。 廷弼
怒,抗疏力诋三人。帝皆无所问。而帝于讲筵忽问:「卜年系叛族,何擢佥事?国缙数经论列,何起用?嘉栋立功赎罪,何在天津?」 廷弼
知左右谮之,抗疏辨,语颇愤激。

  是时, 廷弼
主守,谓辽人不可用,西部不可恃,永芳不可信,广宁多间谍可虞。化贞一切反之,绝口不言守,谓我一渡河,河 ……纷然思窜。化贞乃与震孺计,分兵守镇武、西平、闾阳、镇宁诸城堡,而以大军守广宁。鹤鸣亦以广宁可虑,请敕 廷弼
出关。 廷弼
上言:「枢臣第知经略一出,足镇人心;不知徒手之经略一出,其动摇人心更甚。且臣驻广宁,化贞驻何地?鹤鸣 ……与经臣独不当协心同力乎?为今日计,惟枢部俯同于臣,臣始得为陛下任东方事也。」其言甚切至,鹤鸣益不悦。 廷弼
乃复出关,至右屯,议以重兵内护广宁,外扼镇武、闾阳,乃令刘渠以二万人守镇武,祁秉忠以万人守闾阳。又令 ……、闾阳不夹攻,掠右屯饷道而三路不救援者,亦如之。」部署甫定,化贞又信谍者言,遽发兵袭海州,旋亦引退。 廷弼
乃上言:「抚臣之进,及今而五矣。八、九月间屡进屡止,犹未有疏请也。若十月二十五日之役,则拜疏辄行者也 ……。廷臣惟太仆少卿何乔远言宜专守广宁,御史夏之令言蒙古不可信,款赏无益,给事中赵时用言永芳必不可信,与 廷弼
合。馀多右化贞,令毋受 廷弼
节制。而给事中李精白欲授化贞尚方剑,得便宜操纵。孙杰劾一燝以用出、嘉栋、卜年为罪,而言 廷弼
不宜驻关内。 廷弼
愤,上言:「臣以东西南北所欲杀之人,而适遘事机难处之会。诸臣能为封疆容则容之,不能为门户容则去之,何 ……言,遣兵部堂官及给事中各一人往谕,抗违不遵者治罪。命既下,廷臣言遣官不便,乃下廷臣集议。

  初, 廷弼
之出关也,化贞虑夺己兵权,佯以兵事委 廷弼。
廷弼
上言:「臣奉命控扼山海,非广宁所得私。抚臣不宜卸责于臣。」会震孺奏经、抚不和,中有化贞心慵意懒语, 廷弼
据以刺化贞,化贞益不悦。及化贞请一举荡平, 廷弼
乃言:「宜如抚臣约,亟罢臣以鼓士气。」当是时,中外举知经、抚不和,必误疆事,章日上。而鹤鸣笃信化贞,遂欲去 廷弼。
二年正月,员外郎徐大化希指劾 廷弼
大言罩世,嫉能妒功,不去必坏辽事。疏并下部,鹤鸣乃集廷臣大议。议撤 廷弼
者数人,馀多请分任责成。鹤鸣独言化贞一去,毛文龙必不用命,辽人为兵者必溃,西部必解体,宜赐化贞尚方剑,专委以广宁,而撤 廷弼
他用。议上,帝不从,责吏、兵二部再奏。会大清兵逼西平,遂罢议,仍兼任二臣,责以功罪一体。

  无何,西平围急。化贞信中军孙得功计,尽发广宁兵,畀得功及祖大寿往会秉忠进战。 廷弼
亦驰檄渠撤营赴援。二十二日,遇大清兵平阳桥。锋始交,得功及参将鲍承先等先奔,镇武、闾阳兵遂大溃,渠、秉忠战没沙岭,大寿走觉华岛。西平守将一贯待援不至,与参将黑云鹤亦战殁。 廷弼
已离右屯,次闾阳。参议邢慎言劝急救广宁,为佥事韩初命所沮,遂退还。时大清兵顿沙岭不进。化贞素任得功为 ……,朝栋大呼曰:「事急矣,请公速走。」化贞莫知所为。朝栋掖之出上马,二仆人徒步从,遂弃广宁,踉跄走,与 廷弼
遇大淩河。化贞哭, 廷弼
微笑曰:「六万众一举荡平,竟何如?」化贞惭,议守宁远及前屯。 廷弼
曰:「嘻,已晚,惟护溃民入关可耳。」乃以己所将五千人授化贞为殿,尽焚积聚。二十六日,偕初命护溃民入关 ……日矣。大清兵追逐化贞等二百里,不得食,乃还。报至,京师大震,鹤鸣恐,自请视师。

  二月逮化贞,罢 廷弼
听勘。四月,刑部尚书王纪、左都御史邹元标、大理寺卿周应秋等奏上狱词, 廷弼
、化贞并论死。后当行刑, 廷弼
令汪文言贿内廷四万金祈缓,既而背之。魏忠贤大恨,誓速斩 廷弼。
及杨涟等下狱,诬以受 廷弼
贿,甚其罪。已,逻者获市人蒋应旸,谓与 廷弼
子出入禁狱,阴谋叵测。忠贤愈欲速杀 廷弼,
其党门克新、郭兴治、石三畏、卓迈等遂希指趣之。会冯铨亦憾 廷弼,
与顾秉谦等侍讲筵,出市刊《辽东传》谮于帝曰:「此 廷弼
所作,希脱罪耳。」帝怒,遂以五年八月弃市,传首九边。已,御史梁梦环谓 廷弼
侵盗军资十七万。御史刘徽谓 廷弼
家资百万,宜籍以佐军。忠贤即矫旨严追,罄赀不足,姻族家俱破。江夏知县王尔玉责 廷弼
子貂裘珍玩,不获,将挞之。其长子兆圭自刭死,兆圭母称冤。尔玉去其两婢衣,挞之四十。远近莫不嗟愤。  崇祯元年,诏免追赃。其秋,工部主事徐尔一讼 廷弼
冤,曰:

   廷弼
以失陷封疆,至传首陈尸,籍产追赃。而臣考当年,第觉其罪无足据,而劳有足矜也。广宁兵十三万,粮数百万,尽属化贞, 廷弼
止援辽兵五千人,驻右屯,距广宁四十里耳。化贞忽同三四百万辽民一时尽溃, 廷弼
五千人,不同溃足矣,尚望其屹然坚壁哉! 廷弼
罪安在?化贞仗西部, 廷弼
云「必不足仗」;化贞信李永芳内附, 廷弼
云「必不足信」。无一事不力争,无一言不奇中。 廷弼
罪安在?且屡疏争各镇节制不行,屡疏争原派兵马不与。徒拥虚器,抱空名, 廷弼
罪安在?唐郭子仪、李光弼与九节度师同溃,自应收溃兵扼河阳桥,无再往河阳坐待思明缚去之理。今计广宁西,止关上一门限,不趣扼关门何待?史称慕容垂一军三万独全,亦无再驻淝水与晋人决战之理。 廷弼
能令五千人不散,至大淩河付与化贞,事政相类,宁得与化贞同日道乎!所谓劳有足矜者:当三路同时陷没,开、铁、北关相继奔溃, 廷弼
经理不及一年,俄进筑奉集、沈阳,俄进屯虎皮驿,俄迎扼敌兵于横河上,于辽阳城下凿河列栅埋炮,屹然树金汤 ……死则有故矣。其才既笼盖一时,其气又陵厉一世,揭辩纷纷,致撄众怒,共起杀机,是则所由必杀其躯之道耳。当 廷弼
被勘被逮之时,天日辄为无光,足明其冤。乞赐昭雪,为劳臣劝。

  不从。明年五月,大学士韩爌等言:   廷弼
遗骸至今不得归葬,从来国法所未有。今其子疏请归葬,臣等拟票许之。盖国典皇仁,并行不悖,理合如此。若 廷弼
罪状始末,亦有可言。皇祖朝,戊申己酉间, 廷弼
以御史按辽东,早以辽患为虑,请核地界,饬营伍,联络南、北关,大声疾呼,人莫为应。十年而验若左券,其可言者一。戊午己未,杨镐三路丧师,抚顺、清河陷没,皇祖用杨鹤言,召起 廷弼
代镐。一年余,修饬守具,边患稍宁。会皇祖宾天,廷议以 廷弼
无战功,攻使去,使袁应泰代,四阅月而辽亡。使 廷弼
在,未必至此,其可言者二。辽阳既失,先帝思 廷弼
言,再起之田间,复任经略。化贞主战, 廷弼
主守,群议皆是化贞。 廷弼
屡言玩师必败,奸细当防,莫有听者,徘徊踯躅,以五千人驻右屯。化贞兵十三万驻广宁。广宁溃,右屯乃与俱溃,其可言者三。

  假令 廷弼
于此时死守右屯,捐躯殉封疆,岂非节烈奇男子。不然,支撑宁、前、锦、义间,扶伤救败,收拾残黎,犹可图桑 ……。此则私心短见,杀身以此,杀身而无辞公论,亦以此。传首边庭,头足异处,亦足为临难鲜忠者之戒矣。然使诛 廷弼
者,按封疆失陷之条,偕同事诸臣,一体伏法, 廷弼
九原目瞑。乃先以贿赃拷坐杨涟、魏大中等,作清流陷阱;既而刊书惑众,借题曲杀。身死尚悬坐赃十七万,辱及妻孥,长子兆圭迫极自刎。斯则 廷弼
死未心服,海内忠臣义士亦多愤惋窃叹者。特以「封疆」二字,噤不敢讼陈皇上之前。

  臣等平心论之,自有辽事以来,诓官营私者何算, 廷弼
不取一金钱,不通一馈问,焦唇敝舌,争言大计。魏忠贤盗窃威福,士大夫靡然从风。 廷弼
以长系待决之人,屈曲则生,抗违则死,乃终不改其强直自遂之性,致独膺显戮,慷慨赴市,耿耿刚肠犹未尽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