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金石類
许州,会剿豫捻。辛亥,令伊犁捕诛从逆官兵。予剿贼出力额鲁特总管蒙库巴雅尔等奖叙有差。癸酉,褫玉明职。 郭嵩焘
请开缺,以语多负气,严饬之。减江西丁漕浮收。裁州县捐摊繁费。粤酋汪海洋杀李世贤。乙卯,粤匪陷广东长乐 ……贻筹办海塘。辛亥,定安军剿马贼于长春,胜之,诏复副都统。壬子,德英忧免,以富明阿为吉林将军。丙辰,召 郭嵩焘
来京,以蒋益澧署广东巡抚。己未,湖南军击退黔苗。

  三月壬戌,曾国籓移军济宁,督剿张总愚。乙丑,
六月乙亥,谕饬总兵孙开华接办厦门防务。己卯,召杨岳斌、曾国荃、阎敬铭、赵德辙、丁日昌、鲍超、蒋益澧、 郭嵩焘
来京。壬午,乌索寨降众复叛,滇军剿平之。癸未,允李鸿章请,以徐州唐定奎军渡海赴台。乙酉,谕户部撙节不
谕总署会筹保护华工。丙午,慈安皇太后圣寿节,停筵宴。壬戌,命李鸿章、丁日昌与英使威妥玛就商马嘉礼案。 候补侍郎郭嵩焘
、候补道许钤身充出使英国大臣。

  八月戊寅,免陕西被兵额赋。庚辰,免长芦、两淮盐政应进物品。庚寅 ……发帑金赈陕西。

  是岁,山、陕大旱,人相食。

光绪四年

  四年戊寅春正月辛未,赈河南饥。命 郭嵩焘
兼出使法国大臣。西军复叶尔羌、喀什噶尔,和阗回众降。己卯,谕各省清理词讼。

  二月辛巳朔,修成都
三十四年,定文庙九楹三阶五陛制。

御史赵启霖请以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从祀。下部议。先是署礼部侍郎 郭嵩焘
、湖北学政孔祥霖请夫之从祀,江西学政陈宝琛请宗羲、炎武从祀,并被驳。至是部议谓:「三人生当明季,毅然
俄国通使,未垂为制。同治六年,始遣使办理交涉,以道员志刚等及美使蒲安臣膺其选。光绪元年,定出使制,命 侍郎郭嵩焘
使英,翰林院侍讲何如璋使日本,京卿陈兰彬使美日秘国,俱置副使。别设秘、日分馆,置金山、嘉里约、古巴各
四卷,投壶考原》一卷。丁晏撰。檀弓辨诬》三卷。夏炘撰。礼记郑读考》六卷。陈乔枞撰。礼记质疑》四十九卷 。郭嵩
焘撰。礼记异文笺》一卷,礼记郑读考》一卷,七十二候考》一卷。俞樾撰。礼记集解补义一卷。方宗诚撰。礼记 ……爵禄疏證十六卷,正经界疏證》六卷。迮鹤寿撰。论语正义》二十卷。刘宝楠撰。大学质疑》一卷,中庸质疑二卷 。郭嵩
焘撰。论语古注集笺》十卷,考一卷。潘维城撰。论语古注择从》一卷,论语郑义一卷,何邵公论语义》一卷,续
。刘中丞奏议二十卷。刘蓉撰。刘武慎奏稿十六卷。刘长佑撰。彭刚直奏议八卷。彭玉麟撰。郭侍郎奏疏十二卷。 郭嵩焘
撰。岑襄勤奏稿三十卷。岑毓英撰。丁文诚奏议二十六卷。丁宝桢撰。毛尚书奏稿十六卷。毛鸿宾撰。曾惠敏奏议 ……黄冈县志二十四卷。刘恭冕撰。麻城县志五十六卷。潘颐福撰。东湖县志三十卷。王柏心撰。湘阴县志三十六卷。 郭嵩焘
撰。武陵县志三十一卷。杨丕复、杨彝珍同撰。龙阳县志三十一卷。黄教镕撰。杞纪二十二卷。张桢撰。孟县志十 ……沈敦和撰。美利加图经三十二卷。傅云龙撰。初使泰西记一卷。宜厚撰。乘槎笔记一卷。斌春撰。使西纪程一卷。 郭嵩焘
撰。奉使英伦记一卷。黎庶昌撰。英轺私记一卷。刘锡鸿撰。西轺纪略四卷。刘瑞芬撰。出使英法日记二卷。曾纪
卷。杨象济撰。小芋香馆遗集十二卷。李杭撰。萝摩亭遗诗四卷。乔松年撰。养知书屋文集二十八卷,诗集十五卷 。郭嵩
焘撰。句溪杂著二卷。陈立撰。广经室文钞一卷。刘恭冕撰。学诂斋文集二卷。薛寿撰。心巢文录一卷。成蓉镜撰
〈交通志〉序
有清之世,欧洲诸国以制器相竞致强富,路船邮电,因利乘权。道光朝五口通商,各国踵迹至。中外棣通,外舟侵入我江海置邮通商地。大北、大东两公司海底电线贯太平洋、大西洋而来,亦骈集我海上,骎骎有返客为主之势焉。李鸿章、 郭嵩焘
诸臣以国权、商务、戎机所关甚钜,抗疏论列。其始也阻于众咻,其继也卒排群议而次第建设之,开我国数千年未
代请宽免。中国不得已,允减崇厚罪,诏仍监禁。已又与俄使凯阳德先议结边界各案。

六年七月,纪泽抵俄, 侍郎郭嵩焘
疏请准万国公法,宽免崇厚罪名,纪泽亦请释崇厚,许之。初纪泽至俄,俄吉尔斯、布策诸人咸以非头等全权大臣
遂出京赴上海,于是有命李鸿章、丁日昌会同商议之举。威妥玛至津见李鸿章,以六事相要,鸿章拒之。政府派前 兵部侍郎郭嵩焘
使英,威妥玛亦欲拒议。又驻沪英商租上海、吴淞间地敷设铁轨,行驶火车,总督沈葆桢以英人筑路租界外,违约
如京换约,并进书籍。十二年,穆宗亲政,各国请觐见,法与焉。是年法人侵越南,入河内省城。光绪四年,始遣 兵部左侍郎郭嵩焘
以英使兼法使。明年,代乙太常寺少卿曾纪泽。

越南向隶籓属,自法据西贡,胁越人订约,许于红江通舟。曾
大臣志刚等游历各国,至瑞递国书。光绪三年八月,瑞典开整理万国刑罚监牢会,使臣爱达华达摆柏照会驻英使臣 郭嵩焘,
请中国派员入会。 嵩焘
以闻,许之。

十八年五月,瑞典国教士梅宝善、乐传道二人往麻城县宋埠传教,被殴致毙,上海瑞典总领事柏 ……期将届,遣员伯飞鲤诣天津三口通商大臣,请在广东省城换约。崇厚以所请符原议,奏请简员往。朝廷命广东巡抚 郭嵩焘
为换约大臣。届期,和使仅以钞录副本上。 嵩焘
駮令取原本再定换约期。逾年始换。

十年四月,出使各国大臣志刚、孙家谷诣和兰呈递国书。十二年四月,和
存皆因与意见不合,齮龁不安于位而去,心存且几被重罪。

肃顺日益骄横,睥睨一切,而喜延揽名流,朝士如 郭嵩焘
、尹耕云及举人王闿运、高心夔辈,皆出入其门,采取言论,密以上陈。于剿匪主用湘军,曾国籓、胡林翼每有陈
粤寇破江宁,据为伪都,分党北犯河南、直隶,天下骚动,而国籓已前奉旨办团练于长沙。初,国籓欲疏请终制, 郭嵩焘
曰:「公素具澄清之抱,今不乘时自效,如君父何?且墨绖从戎,古制也。」遂不复辞。取明戚继光遗法,募农民 ……为理,即日移营城外避标兵。或曰:「曷以闻?」国籓叹曰:「大难未已,吾人敢以私愤渎君父乎?」

尝与 嵩焘
、忠源论东南形势多阻水,欲剿贼非治水师不可,乃奏请造战舰于衡州。匠卒无晓船制者,短桡长桨,出自精思, ……。今塔将军亡,罗又远行,脱有急,谁堪使者?」国籓曰:「吾计之熟矣,东南大局宜如是,俱困于此无为也。」 嵩焘
祖饯泽南曰:「曾公兵单,奈何?」泽南曰:「天苟不亡本朝,公必不死。」九月,补授兵部侍郎。

六年,
劫之出佐军幕,倚之如左右手。僚属白事,辄问:「季高先生云何?」由是忌者日众,谤议四起,而名日闻。同里 郭嵩焘
官编修,一日,文宗召问:「若识举人左宗棠乎?何久不出也?年几何矣?过此精力已衰,汝可为书谕吾意,当及
利未十而害已百。万一两粤复糜烂,更不知何所措手足,岂惟釐金不能办而已?」因荐广东道员唐启荫、两淮运使 郭嵩焘
、浙江运使成孙诒。旋用 嵩焘
督广东釐金,自拯疏发之也。

三年,迁太常寺卿,署左副都御史。疏论:「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侍郎崇纶、恒
不遂,鸿宾自请查办,下总督官文鞫讯,得白。

擢两广总督,英德土匪起,令按察使张运兰剿平之。偕巡抚 郭嵩焘
奏定变通缉捕章程,获大盗者予优擢,允之。

三年,江南既复,浙、赣馀氛未靖。鸿宾疏言:「江西南路之
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三 郭嵩焘
弟昆焘崇厚曾纪泽薛福成黎庶昌马建忠

李凤苞洪钧刘瑞芬徐寿朋杨儒 郭嵩焘,
字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遭忧归。会粤寇犯长沙,曾国籓奉诏治军, 嵩焘
力赞之出。赣事亟,江忠源乞师国籓,国籓遣之往,从忠源守章门。是时寇艎集饶、瑞,分泊长江,因献编练水师 ……湖口者即此筏也。湘军名大显。论功,授编修。还朝,入直上书房。咸丰九年,英人犯津沽,僧格林沁撤北塘备, 嵩焘
力​​争之,议不合,辞去。

同治改元,起授苏松粮储道,迁两淮盐运使。库储竭,诸军仰餔淮鹾者数十万, 嵩焘
躬自掣验,配置各营。提督李世忠拥重兵行私鹾,亡谁何,益遣入捕治之,运政乃鬯。明年,署广东巡抚。寇偪阳 ……之。诏安陷,饶平、大埔警,与总督瑞麟遣将防边,追入诏安城,杀数千人,军稍振。是时金陵克,罢釐捐议起, 嵩焘
陈说利害凡千馀言,事遂寝。伪森王侯玉山避匿香港,恃英为护符,官吏莫能捕。 嵩焘
援公法与争,执以归,论斩。而瑞麟遽张其功,以率兵往捕 嵩焘
力止之,不可。英人大恚,数移牒诘责。

初,毛鸿宾督粤,事皆决于幕僚徐灏。瑞麟继至,灏益横。嵩寿衔 ……误,劾逐灏,并自请罢斥。事下左宗棠,宗棠言其迹近负气,被诃责。左、郭本姻家。宗棠先厄于官文,罪不测, 嵩焘
为求解肃顺,并言于同列潘祖荫,白无他,始获免,至是宗棠竟不为疏辨。 嵩焘
念事皆繇督抚同城所误,逾岁解职,遂上疏极论其弊,不报。

光绪元年,授福建按察使,未上,命直总署。部侍郎、出使英国大臣,兼使法。英人马加理入滇边遇害, 嵩焘
疏劾岑毓英,意在朝廷自罢其职,藉钳外人口也。而一时士论大哗,谓 嵩焘
媚外。 嵩焘
言既不用,英使威妥玛出都,邦交几裂。 嵩焘
又欲以身任之,上言:「交涉之方,不外理、势。势者人与我共,可者与,不可者拒。理者所以自处。势足而理直,固不可违;势不足而别无可恃,尤恃理以折。」因条列四事以进。而郎中刘锡鸿者,方谋随 嵩焘
出使,虑疏上触忌,遏之,比 嵩焘
觉,始补上,而事已无及。既莅英,锡鸿为副使,益事事齮龁之, 嵩焘
不能堪,乞病归,主讲城南书院。

未几,而俄事棘。崇厚以辱国论死,群臣多主战,徵调骚然。 嵩焘
于是条上六事:曰收还伊犁,归甘督覈议;曰遣使议还伊犁,当赴伊会办;曰直截议驳,暂听俄人驻师;曰驻英、 ……,当稍准万国公法;曰廷臣主战,止一隅见,当斟酌情理之平。上嘉其见确。已而召曾纪泽使俄,卒改约。 嵩焘
虽家居,然颇关心君国。朝鲜乱作,法越衅开,皆有所论列。逮马江败,恭亲王奕䜣等去位,言路持政府益亟, 嵩焘
独忧之。尝言:「宋以来士夫好名,致误人家国事。托攘外美名,图不次峻擢;洎事任属,变故兴,迁就仓皇,周章失措。生心害政,莫斯为甚!」是疏传于外,时议咸斥之。及庚子祸作,其言始大验,而 嵩焘
已于十七年卒矣。箸有礼记质疑四十九卷,大学中庸质疑三卷,订正家礼六卷,周易释例四卷,毛诗约义二卷,绥 ……生授知县,交曾国籓差序。国籓素重郑氏,接庶昌延入幕,历署吴江、青浦诸邑;两筦榷关,税骤进。光绪二年, 郭嵩焘
出使英国,调充参赞。历比、瑞、葡、奥诸邦,箸书以撮所闻见,成西洋杂志。晋道员。

七年,命充出使日 ……诗与李鸿章在京协定。儒复请代,不许。调户部。明年正月,卒,予优恤。

论曰:中国遣使,始于光绪初。 嵩焘
首膺其选,论交涉独具远识。崇厚擅定俄约,误国甚矣。纪泽继之,抗议改正。其时国势犹足自申焉。至儒争密约
制其死命,乃命在籍侍郎曾国藩练乡勇、创水师讨寇。初,寇围南昌,城外寇垒仅文孝庙数座,官军屡攻不能克。 郭嵩焘
偶获谍讯之,则寇皆舟居,其垒则环三面筑墙而虚其后,专蔽舟楫而已。 嵩焘
因与江忠源议曰:「东南州县多阻水,江湖遇风,一日可数百里。官军率由陆路蹑寇,其势常不及。长江数千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