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大业/三年复置一人唐增置二人龙朔二年改为司成宣业)
(咸亨初复旧诸州府/亦有经学博士一人)
 臣谨按 后魏崔逸
为国子博士每公事逸常被诏独
 进博士特命自逸始也
助教(晋咸宁四年初立国子学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江左 (第 53b 页)
   右仪注(二十五部一/百八十七卷)

丧服谱一卷(郑元/注)丧服谱一卷(晋蔡/谟撰)丧服谱一卷(贺/循)
服谱一卷(庞景/昭)
   右谱(四部/四卷)
丧服图一卷(王/俭)丧服图一卷(贺/游)丧服图一卷 (崔/逸)
丧服礼
图一卷 丧服君臣图一卷 丧服图一卷(崔/游)丧服天
子诸侯图一卷
   右图(七部/七卷) (第 6b 页)
卿为著作仅名奉职未是良史也显宗曰臣仰遭
明时直笔无惧又不受金安眠美食此臣优于迁固也
帝哂之后与员外郎 崔逸
等参定朝仪帝曾诏百官曰
自近代已来高卑出身常有素分朕意所为可复以为 (第 84a 页)
    孙惠蔚(武遂人太和初举孝廉)

  眭 夸(高邑人徵为中郎不就)  崔仲哲(安平人)

   崔景俊(安平人)
     崔元献(安平人举秀才)

  崔 挺(安平人举秀才)    崔长谦(清河人大和中徵中书郎) (第 5a 页)
  坭牛石在州东五里广州记云郁林郡东有池池

有石牛岁旱杀牛祀之取血和泥以涂其背即雨
养奋碑奋字叔高郁林人后汉和帝时举方正碑
以献帝初平四年八月立

  郁林观文在东岩壁上唐 崔逸
八分书并撰开元
七年正月立

  元集贤院学士文升墓在城西十里

  明国子监学正曾才鲁墓在城东三十 (第 58b 页)
(士至此/始置焉)旧国子学生限以贵贱武帝欲招来后进五馆
生皆引寒门隽才不限人数陈因之后魏北齐并有之 (后魏崔逸
为国子博士每公事逸/常被诏独进博士特命自逸始也)隋仁寿元年省国子
博士大业三年复置一人大唐增置二人龙 (第 15b 页)
 九月(金石/录)
陈延喜妻穆氏墓志
 齐望之撰萧元皎正书开元六年正月(金石/录)
郁林观东嵓壁记
  崔逸
撰八分书无姓名开元七年正月(金石/录)
永丰陂堰颂
 徐峤之撰并八分书开元七年五月(金石/录) (第 47a 页)
 (十/月)
第九百三十三唐苏氏造观音像碑(李畬撰刘升八分/书开元六年十月)
第九百三十四唐中岳韩先生碑(崔友本撰司马绚八/分书开元六年十月)
第九百三十五唐郁林观东嵓壁记上 (崔逸
文八分书/无姓名开元七)
 (年正/月) (第 11a 页)
 丧服谱一卷(蔡/谟)   丧服谱一卷(贺/循)
 丧服图一卷(王/俭)   丧服图一卷(贺/游)
 丧服图一卷 (崔/逸)
   丧服图一卷(崔/游)
 五服图仪一卷(隋经/籍志) 丧服天子诸侯图一卷(谢/慈)
 五服图十五 (第 16b 页)
  伏慧(马邑鲜卑人高祖时迁凉州总管先是突厥/屡为寇钞慧于是严警烽燧远为斥堠突厥)

(亦素惮其名/竟不入境)樊子盖(庐江人炀帝时为武威太守/以善政闻及卒武威民吏闻)
(之莫不嗟痛/立碑颂德)︹唐︺牛仙客(泾州鹑觚人开元初为河/西判官清勤不倦接待上)
(下必以诚信寻判凉州别驾时又代萧嵩为河西/节度使省财节用所积仓库盈满器械精劲侍中) (崔逸
代其事/因以奏闻)路嗣恭(三原人始名剑客由萧关令/连徙神乌徙姑臧令考绩为)
(天下最明皇以为可/嗣汉 (第 60a 页)
 (封燕郡公/谥曰康)韩显宗(麒麟子有才学魏太和初举秀才/对策甲科除著作郎后兼中书侍)
 (郎性刚直面折廷诤后/与 崔逸
等参定朝仪)隋豆卢通(昌黎人祖长魏柔/玄镇大将父宁柱)
 (国太保通弘厚有器局历夏洪二/州总管所在并 (第 13a 页)
尝奏显「爽直坦白,政治勤敏,遇事彼此悉心商榷,推诚共济」。上嘉文焕论甚正。显尝奏荐学裕,因及夔州知府 崔景俊
「赋性巧滑,以其悛改,姑从宽恕」。上谕曰:「似此考察属吏,且宥过录长,得用人之要矣。」

桂,显子,
史也。」显宗曰:「臣仰遭明时,直笔而无惧,又不受金,安眠美食,此臣优于迁固也。」高祖哂之。后与员外郎 崔逸
等参定朝仪。

高祖曾诏诸官曰:「自近代已来,高卑出身,恒有常分。朕意一以为可,复以为不可。宜相与量
声鼓以集众。易称二至之日,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以助微阳、微阴。今若依旧鸣鼓,得无阙寝鼓之义。」员外郎 崔逸
曰:「臣案周礼,当祭之日,雷鼓雷鼗,八面而作,犹不妨阳。臣窃谓以鼓集众,无妨古义。」

癸未诏,三公


《丧服疑问》一卷樊氏撰。

《丧服图》一卷王俭撰。

《丧服图》一卷贺游撰。

《丧服图》一卷 崔逸
撰。梁有《丧服祥禫杂议二十九卷,《丧服杂议故事》二十一卷,又《戴氏丧服五家要记图谱》五卷,《丧服君臣
是良史也。」显宗曰:「臣仰遭明时,直笔无惧,又不受金,安眠美食,此优于迁、固也。」帝哂之。后与员外郎 崔逸
等参定朝仪。

帝曾诏诸官曰:「近代已来,高卑出身,恒有常分。朕意所为可,复以为不可,宜校量之。」李
汝国来往不易,我目每岁遣使不过十人,可赍以去也。」于是高丽王■〈日育攴〉进其权阖门祗候尹公就中书注书 崔逸
持牒文采行营。遣使报之。定约而还。十五年,著古与再使商丽归,盗杀诸途。由是与高丽绝信使者七年。
岁可遣使十人入贡。」十二月,劄剌移文取兵粮,送米一千斛。十四年正月,遣其权知閤门祗候尹公就、中书注书 崔逸
以结和牒文送劄剌行营,劄剌遣使报之。高丽王以其侍御史朴时允为接伴使迎之。帝又遣蒲里袋也持诏往谕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