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詔令類
傳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雜史類
編年類
史鈔類
列傳類
史評類
金石類
  缘事革退以其兄之孙汪照管理
  (谨案此下原有第六佐领/今移作头恭领第五佐领)
  第五参领第一佐领原系 郑克塽
于康熙二十二
  年自广东台湾投诚三十二年编设一佐领分𨽻
  正黄旗以公品级 (第 19b 页)
郑克塽
之弟四品官郑克𡒊管
  理郑克峃缘事革退以 (第 19b 页)
郑克塽
(第 19b 页)
郑克塽
故以
  其子郑安福管理郑安福缘事革退 (第 19b 页)
郑克塽
弟 …… (第 19b 页)
  之子郑安德管理雍正四年始将此佐领拨𨽻本
  旗六年因此佐领内壮丁甚少改为半个佐领郑
  安德缘事降调以 郑克塽
之子郑安康管理又康
  熙二十二年刘国轩自台湾投诚编设一佐领分
  𨽻镶黄旗以刘国轩长子刘德任管理 …… (第 20a 页)
  八旗会议郑安康刘显俱系半个佐领请归并为
  一整佐领以郑安康管理郑安康故以其子郑咸
  吉管理
  (谨案 郑克塽
曾因养赡不敷恳请另编一佐领以/伊亲弟郑克确管理后并入郑安福佐领下又雍)
  (正九年议奏郑刘两姓佐领 (第 20b 页)
 为轸恻应得恤典察例具奏寻
赐祭葬如例

    施世骠
   施世骠汉军镶黄旗人靖海侯施琅第六子康熙
   二十二年随琅𠞰海贼 郑克塽
委署守备取澎湖
   及台湾叙功加左都督衔三十年授山东济南城
   守营参将三十五年二月
上亲征噶尔 (第 13b 页)
   例启圣以奏
上不许
谕趣水师提督施琅进征二十二年六月施琅击败贼众
   取澎湖八月启圣至澎湖经理粮饷是月施琅定
   台湾 郑克塽
刘国轩等皆降启圣还福州十一月 (第 25a 页)
  (臣/)等谨按

 国初明臣 郑克塽
窃据台湾负固梗化康熙二十三
  年始克平定谦光因作是编分十三篇末附以澎
  湖之志因初经开辟草创未就 (第 32b 页)
  熙十一年七月降袭卒谥清端子降袭
  以上正白旗
  海澄公郑成功汉军正红旗人顺治十年五月自
  福建归顺封以叛削爵  郑克塽
郑成功子康熙
  二十二年十二月归顺仍封海澄公无袭
  以上正红旗 (第 4a 页)
  为红毛荷兰夷人所据
 本朝顺治十七年郑芝龙子成功寇江南兵败退至
  台地逐荷兰夷居之伪置承天府后至其孙 郑克
  塽
于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置台湾府领县三雍
  正元年增置彰化县凡领县四
  台湾县(附郭年本朝康熙二/十 (第 13a 页)
  (启圣具疏请内大臣伯施琅为靖海将军既至启/圣运筹决策琅率舟师而前启圣具糗粮于后以)
  (康熙癸亥六月十四日从平海进兵二十二日克/澎湖七月二十七日 郑克塽
降台湾平卒于官)
 吴兴祚(绍兴府志字伯成执忠子以贡知萍乡县改/无锡县康亲王征福建知其才荐授福建按) (第 22b 页)
 内建造城垣工作亦易兴举等语朕览郝玉麟等所

奏不过虑其地滨大海土疏沙淤工费浩繁成功匪易
故有茨竹藩篱之议殊不知城垣之设所以防外患如
必当建城虽重费何惜而台湾变乱率皆自内生非御
外寇比不但城可以不建且建城实有所不可也台郡
门户曰鹿耳门与府治近号称天险港容三舟傍皆巨
石锋棱如剑戟舟行失尺寸顷刻沉没内设炮台可恃
以为固其法最善从前平定 郑克塽
朱一贵皆乘风潮
舟行入港水高港平众艘奔赴无所阻碍大兵一入即 (第 7a 页)
 所不可也台郡门户曰鹿耳门与府治近号称天险港
 容三舟旁皆巨石锋棱如剑戟舟行失尺寸顷刻沉没
 内设炮台可恃以为固其法最善从前平定 郑克塽

 一贵皆乘风潮舟行入港水高港平众艘奔赴无所阻
 碍大兵一入即获安平港之巨舟贼无去路而抚其府 (第 20b 页)
  逆贼吴三桂等负恩作乱扰及数省我
皇上命将出师授方略于阃内振威武于遐方不数载

  而诸逆全平即数十年来从未向化之 郑克塽

  亦皆稽首
阙廷倾心归命是
皇上武功之烈冠乎古今凡在覆载罔不臣服也若夫
  河道为
 国家血脉 (第 38a 页)
 千领靴帽若干件赏功银一万两烺得书大喜悉以
 诸资具散之军中军中人人鼓励计日渡海灭残寇
 取重赏贼闻之汹惧闰六月初八日伪藩 郑克塽

 伪官郑平英林惟荣曾蜚朱绍熙赍降表至军前请
 举国内附为东方屏翰烺告之曰仍居故土不敢擅
 许审欲 (第 16a 页)
降者当如幕府约因要以三事一必须刘国

 轩冯锡范亲身来二必须纳土献版籍三必须伪官
 兵遵制剃发举家内徙听朝廷安插使人衔命去七
 月十五日 克塽
复遣伪兵官冯锡圭伪工官陈庆炜
 刘国轩亲弟伪副使刘国昌冯锡范亲弟伪副使冯
 锡韩同前使曾蜚朱绍熙来复 …… (第 16b 页)
 昌冯锡韩于军前而令侍卫吴启爵六品笔帖式常
 住赍告示五通与锡圭等偕往晓谕台湾军民见
天使渡海合境驩呼投戈剃发向化恐后居亡何 克塽
 降表至奏缴伪延平王印一颗册一副伪武平侯印
 一颗伪忠诚伯印一颗尽籍其境土数千里户口数
 百万为图以 (第 17a 页)
献但以宗族𩔖多龆稚南人不谙北土
 请就近安插烺为代奏廷议许之于是 克塽
及伪将
 士等尽纳其器仗于军前举族内徙提督烺身自渡 …… (第 17a 页)
 靖海将军世袭罔替死事镇臣朱天贵特赠太子少
 保授一子为荫生馀将士升赏有差以刘国轩率先
 归顺授为天津提督 克塽
至赦其罪优以公秩居京
 师而台湾置郡县如内地焉按图东境果皆连山而
 台湾城则西面海中一孤屿也稍近南城 (第 17b 页)
  (红毛荷兰所据退本朝顺治十七年郑芝龙子成/功寇江南兵败 至台地逐荷兰夷居之伪置承)
  (天府传至其孙 郑克塽
于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二十四年置台湾府)领县四台湾
  (附/郭)凤山 诸罗(三县俱康熙/二十四年置 (第 12a 页)
荷兰相持甚久因喻
之曰台湾系我先世所有现存倭人为尔等所据今还
我地资货无染荷兰悉众而去至康熙二十二年 郑克
归顺方入版图以承天府为台湾府天兴州为诸罗
县万年州为台湾凤山二县雍正二年分诸罗北之半
线为彰化县凤山 (第 14a 页)
平海外为己任移驻漳州/开招徕馆泉州人施琅习水战熟悉海上情形疏)
(请授为大帅与琅决策从平海进兵克澎湖 郑克/塽
率众降由是闽海烽烟永靖百姓安堵寻以病)
(卒于官士民立祠于/洪江浒肖像祀之)郎廷相(汉军镶黄旗人康熙 (第 36a 页)
言逆必败状/上览疏嘉叹擢侍读学士白头贼蔡寅聚众围)
(安溪光地方居父丧募乡勇绝贼粮道贼溃去台/湾逋寇 郑克塽
复围泉州巡抚吴兴祚提兵南下)
(将军拉哈达自漳平进光地率乡里夹系贼退郡/邑以安时台湾尚为寇据光地举内 (第 52b 页)
 ︹古迹︺赤嵌城(在台湾县南明嘉靖四十二年流寇林/道乾据为巢穴名北港既而倭寇扰闽)
(退屯于此万历末红夷荷兰国欲据澎湖寻徙北/港因招集人民商贾为窟穴崇祯八年红夷始筑)
(赤嵌城/本朝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与倭使何斌/通谋破逐红夷取其地建为承天府康熙一十二)
(年 郑克塽
降改设台湾府寻移治永康里即今府/治旧志红夷所筑赤嵌城方圆仅半里许上构重)
(楼以为居室府志赤嵌楼在 …… (第 18a 页)
 ︹本朝︺施琅(晋江人郑成功据台湾三世负固为闽海/边患康熙二十年拜琅靖海将军征之二)
(十二年琅统舟师由铜山进入八罩直抵澎湖歼/其精锐 郑克塽
穷蹙归命台湾平封靖海侯世袭)
(琅为善后计特疏陈台湾弃留利害请分府县设/兵戍守为东南数省藩篱/诏报可 …… (第 23a 页)
 ︹本朝︺洪之廷妻张氏(台湾人年十八归之廷生一女/之廷死氏勤纺织以养舅姑苦)
(节四/十年)辜纯汤妻林氏(台壪人纯汤卒时氏年二十/无子抚其媵所生二子成立)
(同邑杨茂仁妻余氏郑斌/升妻陈氏俱夫亡守节)郑克□妻陈氏(台湾人/克□郑)
(经养子也经以伪监国印付克□经死诸子囚克/□夜遣人拉杀之陈泣请于姑曰昔为箕帚妇今)

(为罪人孥愿出居柩旁俟亡夫百日后即相从地/下耳许之乃旦暮哭奠如礼既卒哭自缢以殉)
  傅璿妻黄氏(台湾人康熙二十年总督姚启圣将/讨 郑克塽
台人傅为霖谋举兵以应)
(事泄为霖及其子璿均遇害氏曰子/死父妻死夫义也敢逃义乎遂自缢)沈瑞妻郑氏
( (第 27b 页)
台湾人郑斌女而 郑克塽
之族妹也瑞以傅为霖/事连坐被囚独遣氏归氏请于父曰儿既适沈家)
(矣安可独生亦就拘及瑞将/死使人来诀氏 (第 27b 页)
  处无庸置议惟外海原无税粮向有豪彊地棍认
  纳鱼课霸佔海面号为海主港主前督(臣/)杨琳业
  已查禁革除海主港主名色有福建投诚汉军公
   郑克塽
家属以奉部行分定为词佔管南澳海面
  经督臣
 题请永禁于雍正元年十月内钦奉 (第 44a 页)
  黑铅铁斤并杂项铁器甚多俱无斤两容(臣/)查明
  咨部外(臣/)再查库贮军装器械系我
 朝平定耿逆及 郑克塽
等案收贮各库报部在案历
  来各员多不经心晒晾并不造册具报上司查验
  (臣/)因到任访问始知而朽烂 (第 249a 页)
庚子,命经筵大典,大学士以下侍班。戊申,以哈佔为兵部尚书,科尔坤为左都御史。戊辰,施琅疏报师入台湾, 郑克塽
率其属刘国轩等迎降,台湾平。诏锡 克塽
、国轩封爵,封施琅靖海侯,将士擢赉有差。

  九月癸酉,以丁思孔为偏沅巡抚。己卯,上奉太皇太后幸五 ……  十二月壬辰朔,以石文炳为汉军都统。癸卯,命公瓦山视师黑龙江,佟宝、佛可托副之,备罗刹。甲辰,赐 公郑克
塽、伯刘国轩、冯锡范田宅,隶汉军。丙午,命流人值冬令,过严寒时乃遣。丙辰,上谒陵,赐守陵官兵牛羊。己
,英冲入敌阵,拔之出。翌日,进取虎井屿,英右耳中枪,益力战,跃入敌舰,手刃其将郑仁,馀悉骇窜。国轩与 郑克塽
乞降,事具琅传。

二十四年,入觐,奏言:「台湾地势绝险,土番止求衣食,素无他原。自来小寇窃发,皆由 ……提督施琅徵台湾,知理英勇,奏署右营游击领舟师,部议格之,特旨允行。琅令理当前锋,诸弟瑶、瑗、珠皆从。 郑克塽
遣其将刘国轩守澎湖,令曾遂等率众数万迎敌,战舰蔽海。理督兵与战,自辰至午,战益力。遂发炮,弹掠理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