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郑孝德” 相关资源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地理類
   令陪臣通事向臣等致词恳请许其遣陪臣子
   弟入学部议应如所请令于应贡之年来学至
   二十五年礼部劄送琉球国陪臣子弟 郑孝德

   
梁允治蔡世昌金型入监本监选取拔贡生潘
   相为教习以训迪之并派博士张凤书助教林
   人櫆董率堂上 …… (第 4a 页)
  二十五年梁允治金型相继病故
 诏从雍正二年例赒恤
   二十六年恭遇
皇太后七旬万寿圣节琉球官生 郑孝德
等随国子监
   肄业诸生恭 …… (第 4b 页)
   派助教二员率之跪于道左

 上霁颜顾问
 驾还宫
 特赐孝德等鞋匹
   二十八年 郑孝德
蔡世昌在学三年颇知文艺
   所作性理论并骈体文俱有可观书法亦端楷
   时琉球国王臣尚穆遣耳目官马 (第 5b 页)
  本书(一册二二0面一三二、000字)系继第二九二种「清代琉球纪录集辑」后之一集刊,共收有关琉球文献三种。一为日人桂山义树(君华)辑「琉球事略」一卷,取自徐葆光「中山传信录」。前有叙言,作为乾隆七年(日本宽保二年);末附「书后」,略记日人所见。二为潘相撰「琉球入学见闻录」四卷,今略其卷次而改编。潘相,湖南安乡人。乾隆拔贡,历充武英殿校书。二十五年,琉球官生 郑孝德
等入学,调为教习;二十九年教习事竣,选授山东福山知县。此录不但详具琉球入学本末,且参考中琉载籍、覈问 (第 145 页)
  (二)潘相撰「琉球入学见闻录」。前编「文丛」第二九二种「清代琉球纪录集辑」所收黄景福撰「中山见闻辨异」,尝引有『前教习潘相「见闻录」』语;但『未悉潘氏究为何许人?亦不知何时所作』(见同书「弁言」)。今得潘氏原作,全称为「琉球入学见闻录」,四卷,乾隆二十九年刊本。其卷三「师生」节「教习」目下云:『潘相,湖南安乡县人;乾隆六年拔贡生。二十二年,考充武英殿校书。二十五年,琉球官生 郑孝德
等入学,经国子监奏充教习。……二十九年, (第 1 页)
郑孝德
等还国,教习事竣;……四月,选授山东登州府福山县知县』。「见闻录」杀青,当在教习事竣之年。按前编「集 (第 1 页)
    臣谨按隋大业元年,海帅何蛮上言:『海上有烟雾状,不知几千里;乃流求也』。流求之名,始见于此。由隋以后,招之不服,伐之亦不服。其事实之见于历代史者,荐绅先生盖难言矣。自明初,始通朝贡;遣子入学,渐染华风,稍变旧习。至于圣清受命,威灵震叠,文教诞敷。皇

纶三锡,宸翰叠颁;定两年一贡之令,沛三次入监之恩。百有二十馀年,其国之政俗沐浴圣化,烝烝然日进于雅,视朝鲜国殆弗让焉。臣尝历考册封使臣于还朝之日,皆有「使录」进呈。顾以严程匆卒,语言难通;见闻既少,咨询亦略,率多踵旧因讹之患。惟国朝编修臣徐葆光之「中山传信录」、侍讲臣周煌之「琉球国志」留心考證,颇称详明。臣兹与入学陪臣 郑孝德
、蔡世昌同居四年,逐条覈问;又参阅其国人程顺则等所编诸本,颇多同异。用是频加考订,别为义例;其文较简 …… (第 19 页)
「要务汇编」、「四本堂集」、「五云棠集」、「何文声集」、「郑利宾集」、「翠云楼集」、「中山诗汇集」、 郑孝德
「太学课艺」、蔡世昌「太学课艺」。

    封 爵

  西旅贡獒,越棠献雉;皆令各守 …… (第 21 页)
姑米山。松杉蔽天;下有甘泉,泻右崖直下,如瀑布。以上外岛)
  水泉之利,有瑞泉(在王城欢会门内; 郑孝德
等有记)、龙潭、奇泉、吉泉、笠泉、泊津(西流入海)、那霸港(首里西十里,直达大洋。港中流有巨石,名曰 …… (第 46 页)
尤要。郑秉哲等初入学时不能声明,至令舍其所学而学「制义」。三年归国,一切惘惘,甚拂国王遣学之愿。此次 郑孝德
等到监,即将此告知,故专令读正书,学古律、骈、散各体。四年归国,颇成章可观)。所愿驱策驽骀,获识昭明 …… (第 102 页)
  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十一日,琉球国中山王臣尚穆谨奏:为奉旨遣官生入太学读书事。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初一日,准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开前事等因,咨院行司,奉此。兹贡船回国,合就移知。为此备咨贵国王,请烦钦遵查照施行等因,准此。臣穆蚁垤藩封,蜗居荒服;恭逢天朝文教广敷,德泽远施。今蒙隆恩俞允,俾陪臣子弟得入学执经,俯聆圣训;不特臣穆感戴无穷,举国人民亦欢跃忭舞矣。谨遣官生梁允治、 郑孝德
、蔡世昌、金型四人同贡使毛世俊等赴京,入监读书。外肃贡土产围屏纸三千张、细嫩蕉 …… (第 104 页)
  乾隆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国子监臣观保、全魁、陆宗楷、博卿额、吉泰、卢谨奏:为请旨事。乾隆二十五年正月初十日,礼部劄送到琉球国陪臣子弟梁允治、 郑孝德
、蔡世昌、金型四人到监读书。臣等谨查雍正二年琉球国陪臣子弟郑秉哲、郑谦、蔡宏训等入监读书,经礼部议准 …… (第 105 页)
  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国子监臣观保、全魁、陆宗楷、博卿额、张裕荦谨奏:为请旨事。据琉球国肄业官生陪臣 郑孝德
等呈称:『窃 (第 105 页)
孝德
等籍隶球藩,观光帝里;蒙皇上教育生成,俾令肄业太学 (第 105 页)
孝德
等亲师取友,获随两序衣冠,给馆授餐;日听大 (第 105 页)
昕,钟鼓百生:荣幸感勒五中。兹恭遇圣母皇太后七十万寿,普天同庆;伏查旧例,太学肄业诸生,俱得恭迎慈驾。今 孝德
等身依辇下,情切呼嵩;敬请一体行礼』等语。臣等查该陪臣以外藩陪隶,现在肄业太学;皇太后万寿庆典,臣等 (第 106 页)
应率领诸生迎叩安舆。伊等恳请一体行礼,情词肫切;理合奏闻请旨。如蒙俞允,请照朝贺之礼,令其用该国服色;合并声明。为此谨奏。
    (奉旨:『知道了。 郑孝德
等,著赏赐。钦此』。)
  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琉球国中山王臣尚穆谨奏:为请遣入学官生归国, (第 106 页)
以宣文教事。窃臣穆僻处弹丸,荒陋成俗。幸于乾隆二十一年叨蒙天恩册封事竣,天使将旋,臣诣馆宴送,兼援旧例恳求天使全魁、周煌代奏,陈明远人向化之诚,俾得再遣陪臣子弟入学读书,不胜悚企;已经天使回京代奏,荷蒙许遣。遵于乾隆二十三年遣官生 郑孝德
入监读书,于二十五年入监在案。查康熙二十三年、雍正二年,前后官生在监读书各三年而归亦在案。伏念官生 (第 106 页)
郑孝德
等在监读书已经四年,理应奏请归国。为此肃具疏章,特附贡使马国器、梁煌等敬谨奏闻;请将官生 (第 106 页)
郑孝德
等赐归,下国则益广宣皇上之文教以成雅俗矣。伏祈睿鉴,敕部施行;臣穆无任惶恐屏营之至。谨具奏以闻。
  …… (第 106 页)
  蔡嵩,江南南汇人;壬辰进士。五年任。
  观保,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丁巳进士。十四年任。升任后,仍管监务(时琉球 郑孝德
等入学)。 …… (第 113 页)
  庄楷,江南武进县人;癸巳进士。五年任。

  博卿额,满洲镶红旗人;戊辰进士。乾隆二十四年任(时琉球 郑孝德
等入学)
  卢壳,贵州□□□人;□□进士。二十四年任。
  吉泰,蒙古正白旗人;……任。
  张 …… (第 115 页)
  赵奋翼,陕西潼关县人;拔贡生。三年,补教习;事竣,咨部议叙,以知县即用。

  潘相,湖南安乡县人;乾隆六年拔贡生。二十三年,考充武英殿校书。二十五年,琉球官生 郑孝德
等入学,经国子监奏充教习。本年应顺天乡试,中式四十一名。二十八年会试,中式三十五名。二十九年, (第 116 页)
郑孝德
等还国,教习事竣;二月初四日,本监带领引见,奉旨:『潘相著以知县用』。四月,选授山东登州府福山县知县 …… (第 116 页)
  郑秉哲,字□□;迵弟达元孙。达子子孝、子孝子宗善、继喜、宗善子宏良,累世正议紫金大夫。宏良有子五人,长秉均,康熙戊辰入学,折桅卒;秉哲,其第四弟也。雍正二年,同郑谦、蔡宏训入学。六年,归。累官紫金大夫,充乾隆十三年贡使,又

充二十二年谢封使。
  郑谦,字□□。父廷极,正议大夫,充雍正四年贡使。谦入学归,官存留都通事;卒于福建馆。
   郑孝德,
字绍衣。祖士绚,正议大夫,充雍正四年贡使。父国观,少有志趣;岁壬寅,北学于闽,从江某游;六年,始归。 (第 121 页)
乾隆九年,充朝京都通官;没于馆,葬张家湾。乾隆十九年, 孝德
年二十,随妇翁紫金大夫蔡宏谟入请封,乞省墓。二十五年,入学;伤父志未就,昼夜刻厉,孜孜问学不怠,手抄 (第 121 页)
「四书」、「五经」。儒先语,一衷于子朱子;尤玩味「小学」、「近思录」等书。善书法、诗文,皆有规矩。臣题其座右曰:『欲为海国无双士,来读天都未见书』;所以望其成者,固未有涯云。其弟孝思,随 孝德
来学;二十九年二月,卒于译馆。
  蔡世昌,字汝显;文溥弟紫金大夫文河之孙、都通官文海之嗣孙、正义大 (第 121 页)
夫光君之长子也。世昌入学时,年二十四;与 孝德
相劘切,不欲专为词章学。臣有联云:「人在海邦推俊杰,学从京国问渊源」;盖记实也。其词章,亦禀承矩度, …… (第 121 页)
  梁允治,字永安;官外间亲云上。祖曰得宗,正议大夫,充康熙五十九年贡使。父锡光,官都通事。允治知读书,即喜从蔡澹园问津。家故多书,日夜披吟,忘寝食;遂以其意,绘「身心性命图」。又仿朱子「或问」法,著「服制辨义」。乾隆二十二年,王选士入学;其大夫,首举允治。允治年二十九,于四人最长。初入谒,即雍容有仪。执经书,孜孜请问,日五、七次不休;一句一字,必求其至是。字义偏傍、声音清浊,不毫毛放过;诗文亦可观。居无何,金型卒, 郑孝德
暨傔从皆染疫;允治偕蔡世昌日营丧务、料理诸医药,深夜犹奔事诸患者。不寝卧旬馀;忽一夜,来请曰: (第 122 页)
『郑孝德
始知其妹夫金型之丧,将出视其棺,请呼工人再黝之』。旦日,令允治董工事;遽卧,答云:「生病甚,惧不起也 …… (第 122 页)
  成均常晤对,性量喜渊深;化洽中山雨,名倾鲁国心。几年甘蠖屈,百里见棠阴;单父思前哲,鸣琴继古音。
    题赠 绍衣
贤友回琉球  
观保

  辟雍四载诵经勤,花屿春帆溯白云;海上连成如可待,焦桐清响异时闻!
    …… (第 156 页)
  乾坤浩浩意何穷!此日登临眼界空。天放新晴饶胜趣,地馀旷野足清风。会心先醉重阳酒,得句谁惊四壁虫!千古亭台留我辈,陶然襟抱几人同!
    送 郑绍衣
、蔡汝显归国  
潘相

  承恩万里盍朋簪,中外师生兴倍酣;备历艰虞亲似漆,几年渐染碧于蓝。客程此 (第 164 页)
日辞天北,吾道从今度海南。分手无为儿女别,来朝时遣鸽奴函!
    恭庆圣母皇太后七十万寿诗进呈  
官生  郑孝德


  球藩奕叶荷丝纶,累译来王拱紫宸;万里风恬波静海,三山日暖草回春。惠覃远塞休声遍,恩覆炎荒寿宇新。 …… (第 164 页)
  万国车书拱帝京,普天齐唱「九如」声;春明露掌开瑶席,日丽彤捧兕觥。锡类

无穷绵景福,推恩有永洽皇情。虎闱幸听康衢颂,山阜歌吟喜载赓!
    辛巳十一月十五日,皇上恭迎皇太后自圆明苑还宫,恭庆万寿;诏许
     陪臣 孝德
等用本国衣冠随班接驾,恭纪一首   (第 166 页)
郑孝德

  温纶特许附鹓班,绣陌恭迎慈驾还;自喜频年叨圣泽,旋欣此际仰天颜!春明紫罽晖光远,日丽金鞭指顾间。 (第 166 页)
夹道虞弦歌复旦,陪臣拜舞效呼山。
    二十四日,承恩赏赐缎三匹、貂四张恭纪   郑孝德

  霄汉欢输就日心,叠欣醲泽沛儒林!篚颁凤阁恩波暖,珍锡角交人雨露深。文绮辉煌流瑞霭,丰貂灿烂映璆 (第 166 页)
琳;捧将归国悬堂上,光拂柴门价万金。
   游陶然亭((有序))   郑孝德

    (辛巳重阳前六日,堂师张函晖邀同张颙斋及我经峰师游城南陶然亭,命德等随行。此地清幽绝尘,为天都名胜之区;贤士大夫之游观者,常络绎不绝。是日也,久雨新晴,金风清爽;芦叶弥川,菊花铺径:俯仰左右,真足以游目骋怀。矧两堂师及吾师吟诗飞觞,谈古今、论人物,无非至教。生等侍列座末,其乐何极!既而斜阳在山,告归西序;馀兴勃然,爰赋诗以志之。)
  携我探奇九月秋,陶然亭上喜从游;放怀别具千年眼,望远欣登百尺楼。菊近重阳 (第 166 页)
香满地,风清佳日酒盈瓯。座间谈笑皆明训,欢豁心茅益进修。
    承久米府王成绩、蔡玉台寄问,赋此答之   郑孝德

  万里燕京学步趋,每依北斗望枌榆;天边过雁传瑶简,日下烹鱼得宝珠。王粲奇才人似玉,蔡邕博记腹如厨; …… (第 167 页)
  依然海畔旧头颅,别后空馀面有须!秋晓长闻砧响急,夜深遥看月辉苏。双龙跳跃蟠蛛网,群凤雍喈起碧梧。反旆乡园犹计岁,可能重遣北飞奴?
    酬高丽李伯祥   郑孝德

  延平衍派重王门,器宇峥嵘卜凤骞;泛海双蓬逢辇下,洒毫三峡倒词源。春暄驿邸谈今古,夜静儒廛引梦魂。 (第 167 页)
订日西胶亲扫榻,细将文史与君论。
    春 望   郑孝德

  帝畿无地不春光,万里风恬化日长;到处江山辉锦绣,望中云物焕文章。青归柳线高低色,红入桃腮远近香。 (第 167 页)
俯仰乾坤双眼豁,一时新景拂诗囊。
    赋得「秋色正清华」   郑孝德

  早秋城郭雨初晴,极目江山景色清;千里陌头金作绘,万家篱外菊含英。摊书细对 (第 167 页)
梧桐月,隐几常通玉笛声。此日楼台多逸兴,谁家砧杵送离情!
    赋得「既雨晴亦佳」   郑孝德

  应时霖霈洒畿封,倏见晴辉照远峰;万片归云初拥树,一川馀点不妨农。暑清绣陌风声细,日晒名园草色浓。 (第 168 页)
雨后炎曦恩倍渥,欢歌处处庆时雍!
    秋雨叹   郑孝德

  秋雨滂沱久未晴,陌头水涨断人行;九衢珠桂腾金市,万户桑麻落玉英。凭几常惊颓屋响,潮厌听滴声; (第 168 页)
夜深剪烛摊书坐,四壁凄其动客情!
    冬夜书怀   郑孝德

  寒冬冷月照书帷,夜半拥垆有所思;学步常忧中道废,潜修宁愿外人知!心从静后能忘我,文到神来自得师; (第 168 页)
倾覆须先防未满,悔尤每自小瑕滋!
    成均望家信   郑孝德

  人事犹浮萍,海南羁天北;去国已三秋,驻足桥门侧。秋深冷露繁,篱菊誇逸色;孤檠亮复幽,寒壁虫唧唧。 (第 168 页)
游子倍思亲,远梦翔弗息;山长水且遥,家书难可得。出城问闽邮,忧心日已极!每闻风帘声,惊喜令人惑;雁飞曾不到,何日舒胸臆!

    接家信志喜   郑孝德

  海外一帆渡重洋,舌耨笔耕傍六堂;回忆离家经四载,思亲何尝一日忘。年年空作「登楼赋」,雁飞曾不到炎 (第 169 页)
荒。有客忽从榕城至,遗我平安书一囊;开缄惊视眶旋泪,捧诵一过喜欲狂!天相蓬庐常迪吉,慈母康宁晚景昌。从知万金何足宝,置书怀袖乐无疆!孤身远道虽未返,欢心何异到家乡!
    秋日郊游书怀   郑孝德

  久雨新晴北郭秋,闲游川上思悠悠;临流席草舒清兴,何处吹笳未肯休!
  远辟轻埃傍水游,晴川一色荻 (第 169 页)
花秋;盘旋最是心无极,逝者如斯昼夜流!
  携手河干赋胜游,一泓秋水向东流;风吹苇岸舒凫翼,日暮杨林树色幽。
    有感口占   郑孝德

  风满桥门月映川,一飞一跃见鱼鸢;宫墙万仞云梯在,翘首于今已数年!
    恭庆圣母皇太后七十万寿 …… (第 169 页)
  丝纶特降海门东,王命从游国学中;圣域乘时沾化雨,贤关到处坐春风。鲸钟远响开屯否,石鼓奇文发困蒙。独愧浅才多未达,不知何日奏微功!
    赠藩二仲焜   郑孝德

  久闻芳讯望云霓,此日才欣接骏蹄;宝树频怀三楚北,琪花惊拂六堂西!风吹马帐同温煖,雪满程门共品题。 (第 172 页)
海国人欢随骥尾,相期文学步昌黎!

    送郑大 绍衣
、蔡大汝显还国  
潘瓒

  炎陬万里到燕台,为悦宣尼航海来;四载亲师传北学,一时将母赋南陔。归程 (第 173 页)
应有诗千首,别绪重斟酒几杯。料得还乡同荐擢,可能怀旧望三台!
    寄赠郑大 绍衣
、蔡大汝显还国  
潘承炽

  炎天姓字重扶桑,入学翘瞻日月光;予弟欣闻陪鲤对,不才漫喜接瑶章!到 (第 173 页)
来奔走京畿士,归去股肱海国王;衣锦从知稽古力,莫忘辛苦客虞庠!
    送郑大 绍衣
还国  
潘承炜

  桥门两载共灯檠,客舍难为送别情;策马心犹依北极,望尘人已赋南征。风和绮陌邮程 …… (第 173 页)
  九峰气宇信峥嵘,金比坚凝玉比莹;海国人原推异等,天都士共识才名。皇华驿路荣归日,南浦春风送客情;樽酒劝君须尽醉,何时重得会燕京!
    寄赠郑大 绍衣
、蔡大汝显还国  
潘承炳 …… (第 173 页)
  累世簪缨压海邦,连翩东序照银釭;挥毫霞起姑场岭,泼墨龙翻那霸江。旧学遥闻循轨辙,新辉逖听拥旌幢。通家犹愧悭谋面,徒寄鱼鸿送远艭!
    送郑大 绍衣
还国  
潘承焯

  捧书万里到长安,鲤对叨陪共仰钻;六馆风流人似玉,四年唱和气如兰。芦沟桥上天边 …… (第 174 页)
  西胶四载共磨研,长夜书声人未眠;七岛文章谁与并,三山豪杰莫之先。春风万里还乡辔,晓月连宵渡海船;此别何时重握手,相期奉使到天边!
   序
    中山 郑绍衣
太学课艺序  
潘相

  一方之风气,必其人之精神、志意与天地山川之光辉相感发,而后草昧以启而文运 (第 174 页)
以开。琉球于天文,其次星纪、其宿牵牛;辨岳峙其南,钜海荡其北。清淑之气,蜿蟺扶舆磅而郁积,固必有鸿裁健笔、希踪上国之士生其间;若 郑生绍衣,
其一也。
  庚辰春 (第 174 页)
绍衣
奉天子命入成均,学于余。因其旧习,率骤言讲学而视文若可缓。余 (第 174 页)
语之曰;『四科殿以文学,而文顾先学;盖学弸于中而襮之以文。文非学无本、学非文不著;彼昧昧于文者,犹昧昧于学也。自古有道所生之文、有因文见道之文,经传尚矣。秦、汉而后,种学之士,未尝不绩文。昌黎远绍旁搜,必曰「文从字顺各识职」。吾楚濂溪先生,初不欲以文见;而「太极通书」上宗「易系」,其论文必蕲于美而爱、爱而传。程子亦言「吾无子厚笔力,不能为「西铭」。若乃朱子「全集」,雄视百代;其文理密察,片语只词莫不各有妙道精义。即今所读「集注」章句,字字秤停,尤为千古至文;而学者童而习之、老而不知,又奚足与论学也』! 绍衣
以为然。予乃授之「小学」、「近思录」,俾知穷经阶梯。继之「四书」、「六经」,指示乎「朱注」之学之粹、 …… (第 175 页)
  蔡生为天章从孙,其先世自宋端明殿学士君谟以文章、政事显;厥后六世孙奉明太祖命入琉球,传十数世,子孙著录者数十人,入太学者强半蔡氏子弟。蔡生祖、父、伯、叔皆官上大夫,娴礼法;澹园法司尤窥寻向上,笃志洛、闽学。蔡生胚胎前光,目濡耳染,早铮铮有才声。会中山王选士入学,诸大夫佥举生。岁庚辰,偕 郑生绍衣
学于余。余不欲以古司乐之所教者教之也,作「答问」四条;一曰端趋向,二曰变习尚。生笃信之,与郑生禀承指 …… (第 177 页)
 
潘相

  今天子之二十有四年,中山王选士入太学。郑生绍言以唐荣茂才,限于额,不得与;即负笈随兄 绍衣
、蔡生汝显航钜海水陆万里,以其私,请从予游。予教之比两官生自敦品、读正书外,亟与言为文。顾谆谆然惟篇 …… (第 178 页)
  吾尝论为学如涉海;海于天地物最巨,气怯者望洋反耳。有强力者问于长年,慎厥舟手一针,更沙漏,经台翻飓吼不震惊;不数日,蹑彼岸:志定而神王也。绍言渡海而来、观海而归者也,题其集,即与之论海。
   记
    瑞泉记    郑孝德

  王城之中有泉,曰瑞泉;嵌铁龙于泉眼,水从龙口喷出,故一名龙泉。泉侧有石岩,峭屹丈馀。岩上多铁树, …… (第 179 页)
  若乃径圆觉寺、观莲桥直汇于龙潭,民间赖以灌田圃,屡享岁丰之乐;其又瑞之所由溥欤!是维我王德隆道茂、政通人诚,措国家于辨岳之宁。迩自三山、遐及三十六洲,靡不沐浴鸿泽,敬宣盛化。由是其泉滃然而清,永表瑞于亿千万叶耳。
  微臣欣睹斯泉之溥博无穷,而窃叹乎至诚之不息也!爰缀文以记之。
    那霸港记   郑孝德

  王城之西,有江焉;潮汐震荡,浩浩汤汤,源远派别,厥利无疆。在那霸南数十步之近,故名那霸港。其东北 …… (第 180 页)
  至若港腹中流,有暗礁碍舟;砌石为表,谓之「马喀牙」。夹江皆铁板沙,嵌空嵯岈。自马喀牙直达大瀛,波涛冲激,怒号澎湃如万马之腾空;潮长则没。舟误触,无不立碎者。港崖左右筑长堤,建两台,雉堞翼如,有龙蟠虎踞之势。其天之所以付以金汤,俾我王德威溥博,万万世奠国祚于磐石之固乎!
  德不敏,窃有感于「大易」设险之文,遂书以为记。
    重修泉崎桥记   郑孝德

  先王搆桥于泉崎之北,发仁政,济群黎也。代远年湮,厥桥颓坏。我新主重修之,恢旧制;命臣为文记其事。 …… (第 181 页)
  至于首对奥山、尾注大瀛,出大门(村别名)、望山翠、登波上、观海澜,则游人之适情者多吟咏焉。其天钟秀于兹,以俟唐人之居而开百世之盛者欤!不书所由,使胜迹郁堙,是贻「唐荣」之愧;故记之。

   骈 体
    拟贺万寿表   郑孝德

  伏以圣德日新,兼三才而立极;皇仁天覆,合万国以长春。乐动南薰,歌重华于舜日;尊倾北斗,祝多寿于尧 (第 184 页)
年。庆洽冰天,欢腾熯地!钦惟皇帝陛下聪明睿智,文武圣神:继百代之心传,惟精惟一;综千秋之治鉴,丕显丕承。戬谷颂九如,正日月升恒之始;捧觞称万寿,符乾坤策数之全。纯嘏缉熙,至诚无息。臣某备封属国,叨列东藩。碧海波恬,遥仰圣人有道;青云彩焕,恭称天子万年!伏愿受祜益隆,绥猷弥笃!高明博厚,允符悠远之徵;易简确隤,常表贞观之象。将见宏开寿宇,永占运会之盛隆;敬答天休,长溢声名于中外矣。臣某无任瞻天仰圣、踊跃欢忭之至。谨奉表称贺以闻。
    拟恭谢天恩赏赐缎三匹、貂四张表   郑孝德

  伏以圣泽旁流,喜推恩于有永;皇仁广被,庆锡类以无疆。颁文绮于九天,鸡林彩焕;锡丰貂于三殿,虎观春 (第 184 页)
回。喜气腾霄,欢声动地。钦惟皇帝陛下德孚穷昊,诚贯神明。集符瑞于四方,歌颂遍尧民之衢壤;平妖氛于万里,祥和挥舜陛之薰弦。景运日中,昌期天保。兹盖恭逢皇太后、陛下坤道长宁,天慈覃被。亿年受祜,著不息之休徵;万国来王,颂无垠之景命。则天因地,大泽既沛于无加;育物诚民,鸿恩更覃乎靡外。

陪臣 孝德
远从岛屿,近侧辟雍;久被荣光,欣逢盛会。叨随虎拜,祝紫罽之鸿禧;钦迓銮舆,仰天颜之燕喜:千秋罕觏,万 …… (第 185 页)
,弥恢九有之文明;玉帛万方,常颂八纮之清晏:则后三光而不老,长享太平;与万物以皆春,永跻寿域矣。陪臣 孝德
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
    拟贺万寿表  
蔡世昌

  伏以鼎业灵长,隆 (第 18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