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史鈔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金石類
祖考之遗体也以子孙而藏其祖考之遗体则必致
其谨重诚敬之心以为安固久远之计使其形体全而
神灵得安则其子 孙盛
而祭祀不绝此自然之理也是
以古人之葬必择其地而卜筮以决之不吉则更择而 (第 20a 页)
   毛宝(子穆之宗安之祖/孙璩 人德)刘遐 邓岳(子/遐)朱序
   陈寿 王长文 虞溥 司马彪 王隐 虞
   预  孙盛 
干宝 邓粲 谢沈 习凿齿
   顾和 袁瑰(子乔祖乔孙山松耽瑰弟猷质/瑰从 准 准孙 耽子 (第 8b 页)
始秦时望气者云五百
年后金陵有天子气故始皇东游以厌之改其地曰秣
陵堑北山以绝其势及孙权之称号自谓当之 孙盛

为始皇逮于孙氏四百三十七载考其历数犹为未及
元帝之渡江也乃五百二十六年真人之应在于此矣 (第 13a 页)
 右辖为异姓星明兵大起远轸凶轸辖举南蛮侵张
 衡云辖不见国有大忧长沙一星在轸之中主寿命
 也长沙明则人寿长子 孙盛
军门二黄星在青邱西 (第 43a 页)
郎一人谓之大著作专掌史任李充为大著作于/时典籍混乱充删除烦重分作四部秘阁以为永制又)
(荀勖以中书监 孙盛
以秘书监并领著作孙绰以散骑/常侍及陈寿并为大著作进贤两梁冠介帻绛朝服王)
(隐待诏著作单衣介帻月朔诣 (第 39a 页)
 忘焉今或几乎泯矣
汉纪三十卷(应劭/等撰)汉纪音义三卷(崔浩/撰)汉表十卷(袁希/之撰)
汉皇德纪三十卷(侯瑾/撰)后汉纪三十卷(袁宏/撰)后汉纪三
十卷(张璠/撰)后汉略二十五卷(张缅/撰)后汉灵献二帝纪六

(刘文/撰)汉献帝春秋十卷(袁晔/撰)山阳公载纪十卷(乐资/撰)
汉春秋十卷(孔衍/撰)汉春秋一百卷(宋朝胡/旦撰)汉春秋问答
一卷(胡旦与门人/郤羽问答)后汉春秋六卷(孔衍/撰)
   右两汉(十五部三百/三十一卷)
汉魏春秋九卷(孔舒/元撰)魏氏春秋二十卷 (孙盛/
撰)魏阳秋异
同八卷(孙寿/撰)魏武本纪年历五卷 魏纪十二卷(左将/军魏)
(澹/撰)魏略五十卷(鱼 …… (第 9b 页)
   右魏吴(十部一百/五十三卷)
汉晋阳秋五十四卷(讫悯帝晋荥阳/太守习凿齿撰)晋纪四卷(陆机/撰)
纪二十三卷(干宝撰/讫悯帝)晋纪十卷(晋前军咨议/曹嘉之撰)晋纪十一
(晋荆州别驾王/粲撰讫明帝)晋阳秋三十二卷(讫哀帝 孙盛
撰)晋纪二十
五卷(宋中散大夫/刘谦之撰)晋纪十卷(宋吴兴太守/王韶之撰)晋纪四十五
(宋中散大 (第 10a 页)
 大司马桓温集四十三卷 桓温要集二十卷 豫
章太守车灌集五卷 尚书仆射王坦之集七卷 左
光禄王彪之集二十卷 中书郎郤超集十卷 南中
郎桓嗣集五卷 平固令邵毅集五卷 太学博士滕
辅集五卷 苻坚丞相王猛集九卷 顾夷集五卷
散骑常侍郑袭集四卷 抚军掾刘畅集一卷 太常
卿韩康伯集十六卷 黄门郎范启集四卷 豫章太
守王恪集十卷 云陵太守陶混集七卷 海盐令祖

抚集三卷 吴兴太守殷康集五卷 太傅谢安集十
卷 中军参军孙嗣集三卷 司徒左长史刘衮集三
卷 御史中丞孔欣时集八卷 伏滔集十一卷 荥
阳太守习凿齿集五卷 秘书监 孙盛
集五卷 东阳
太守袁宏集十五卷 黄门郎顾淳集一卷 寻阳太
守熊鸣鹄集十卷 车骑司马谢韶集三卷 金紫光 (第 44a 页)
新阳三县十二年封钧六弟为列侯后钧取掖庭出女
李娆为小妻复坐削圉宜禄扶沟三县永初七年封敬
孙安国
为耕亭侯钧立二十一年薨子怀王竦嗣立
二年薨无子国绝永宁元年立敬王子安寿亭侯崇为
陈王是为顷王立五年薨 (第 37b 页)
之理唯有贤友彊辅庶几可以保身命全子 孙安国

书曰历象日月星辰此言仰视天文俯察地理观日月
消息候星辰行伍揆山川变动参人民繇俗以制法度
考祸福举 (第 99b 页)
援连屯围城权遣将军 孙盛
督万人备州上立围坞为
然外救合渡兵攻盛盛不能拒即时却退合据州上围
守然中外断绝权遣潘璋杨粲等解围而围 …… (第 4b 页)
谨奏耳目所闻见百姓所为烦苛刑政所为
错乱愿陛下息大功损百役务宽荡忽苛政又武昌土
地实危险而塉埆非王都 安国
养民之处船泊则沈漂
陵居则峻危且童谣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 (第 74b 页)
惔雅善言理简文帝初作相与王濛并为谈客俱蒙上
宾礼时 孙盛
作易象妙于见形论帝使殷浩难之不能
屈帝曰使真长来故应有以制之乃命迎惔盛素敬服
惔及至便与抗答辞甚简至 (第 87a 页)
  (子穆之宗安之祖/孙璩 人德)刘遐 邓岳(子/遐)朱序 陈寿

  王长文 虞溥 司马彪 王隐 虞预  孙盛
   
干宝 邓粲 谢沉 习凿齿 顾和 袁瑰
  (子乔祖乔孙山松耽瑰弟猷质/瑰从 准 准孙 耽子 (第 1b 页)
虏遍于中国以为过衰周之
时著晋书四十馀卷会稽典录二十馀篇诸虞传十二
篇行于世所著诗赋碑诔论难数十篇 孙盛
字安国太原中都人祖楚冯翊太守父恂颖川太 …… (第 2b 页)
在后贼数千忽至众皆遑遽盛部分诸将并
力拒之应时败走蜀平赐爵安怀县侯累迁温从事中
郎从入关平洛以功进封 吴昌县侯
出补长沙太守以
家贫颇营资货部从事至郡察知之服其高名而不劾 …… (第 3b 页)
齐庄周亮曰
不慕仲尼邪答曰仲尼生而知之非希企所及亮大奇
之曰王辅嗣弗过也庾翼子爰客尝候盛见放而问曰 安国
何在放答曰庾稚恭家爰客大笑曰诸孙大盛有
儿如此也放又曰未若诸庾翼翼既而语人曰我故得
重呼奴父也终于长 (第 5a 页)

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
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及军次彭模乃命
参军周楚 孙盛
守辎重自将步卒直指成都势使其叔 …… (第 21a 页)
宴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史并著
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
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 孙盛
作文嘲嘉
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座嗟叹嘉好酣 (第 36b 页)
艰苦也)群夷闻大兵至皆弃垒奔走尚获其羸弱榖畜
二十年进兵与栋蚕等帅连战数月皆破之明年四月
追至不韦 (孙盛
蜀谱曰初秦徙吕不韦子弟宗族于蜀/汉武帝开西南夷置郡县徙吕氏以充之因)
(置不韦县华阳国志曰武帝通博南 (第 41a 页)
 少以文才称于时文士绰为其冠温王郤庾诸贤卒
 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刋石焉年五十有八卒子嗣有
 绰风文章相亚尝侍统绰赋兰亭集诗位至中军参
 军早卒 孙盛
字安国太原中都人祖楚冯翊太守父恂颍川太
 守恂遇贼被害盛年十岁避难渡江及长博学善言 …… (第 21b 页)
 辎重在后贼数千忽至众皆遑遽盛部分诸将并力
 拒之应时败走蜀平赐爵安怀侯累迁温从事中郎
 从入关平洛以功进封 吴昌县侯
出补长沙太守累
 迁秘书监加给事中年七十二卒盛笃学不倦自少
 至老手不释卷著魏氏春秋晋阳秋并造诗赋论 (第 22b 页)
  卷
金杨云翼续通鉴

元吕思诚两汉通纪又宋辽金三史(思诚总裁同王/守成张翥等修)
 郝经续后汉书九十卷 马祖常英宗实录
明邢让英宗实录
  右正史 晋孙盛
魏武春秋二十卷又晋阳秋二十二卷(宋志作/晋阳春)
  (秋三/十卷)竹书纪年十四卷(汲冢书一作十二卷 …… (第 18a 页)
 吾丘寿王六篇   周党上下篇

 蒯子五篇(名/通)     徐乐一篇 晋孙盛
老子考讯又老子纠
 孙登老子注     鲁胜上下经四篇又墨辨
 孙绰孙子十二卷  裴元新言五卷
 郭 …… (第 31a 页)
 温峤集十卷     孙绰集十五卷(梁志作二/十五卷)
 王濛集五卷    孙统集五卷(一作二卷梁/志作九卷)
 孙绅集十卷      孙盛
集十卷(一作/五卷) …… (第 34a 页)
 裴说修文异名录十一卷搢绅要录二卷

金郑昌时群书会要
明傅新德古今类书   吕子固五车一览
 廖永量群书摘粹
  右类书
晋郭颁魏晋世语十卷群英论一卷
  孙盛
异同杂语    王蔚圣机论
 续咸远游志十卷异物志十卷
 裴启语林 (第 59b 页)
 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复几指谓中书监刘

 放中书令孙资(魏晋世说/) 孙盛
(第 29b 页)
安国
为秘书监加给事中笃尚好学自少至长
 常手不释卷既居史官乃著三国阳秋(同上/)
杜摰与毋邱俭乡里相亲故 …… (第 29b 页)
 逮也(南史/)

裴松之三国志注凡 孙盛
制书多用左氏以易旧文如
 此者非一(宋书/)
柳元景少贫尝下都至大雷日暮寒甚岸侧有一老父
 自称善相 (第 41b 页)
 化即徐州也(春明退县录/)
唐薛逢诗云病来犹作晋春秋郝氏注以桓彝称褚裒
 之言当之愚谓作者撰述也皮里春秋不过言其内
 有褒贬耳何撰述之有此盖指 孙盛
春秋以为言耳
 (林泉随笔/)
薛季昶为荆州长史梦猫儿伏卧于堂限上头向外以 (第 84b 页)
 上陵之礼及齐王在位九载始一谒高平陵
七年帝崩葬首阳陵自殡及葬皆以终祭从事(五月丁/巳崩六)
(月戊/寅葬)
 明帝将送葬曹真陈群王朗等以暑热固谏乃止
   孙盛
曰夫窀穸之事孝子之极痛也人伦之道于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