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正史類
史鈔類
政書類
高淳,张国梁进取句容。何桂清奏浙省援剿,内防本境,外保邻封。得旨嘉奖。调全庆为兵部尚书,文彩为工部尚 书,
肃顺为左都御史。广西太平府土匪平。丙子,召西凌阿、崇安回京。加胜保副都统衔,帮办剿匪事宜。王履谦回籍 ……凭,开办通商。贼陷扬州,夺德兴阿世职。命柏葰、翁心存为大学士,官文、周祖培协办大学士。调瑞麟为户部尚 书,
肃顺为礼部尚书,朱凤标为户部尚书,陈孚恩为兵部尚书,瑞常为理籓院尚书,绵森为左都御史。敕总兵毛三元、 ……员,予谥。丁卯,以何桂清为钦差大臣,办理通商事宜。赵德辙免,以徐有壬为江苏巡抚。庚午,以瑞麟为大学士 ,调
肃顺为户部尚书,麟魁为礼部尚书,瑞常为刑部尚书。祫祭太庙。

  是岁,免直隶、安徽、福建、湖北、贵 ……大臣,督办贵州军务。丙子,左宗棠奏督军克复江西德兴、安徽婺源,予三品京卿。乙酉,以官文、周祖培为大学 士,
肃顺协办大学士,沈兆霖为户部尚书,朱凤标为兵部尚书。戊子,祫祭太庙。

  是岁,免江苏、浙江、安徽
宫。

  十一年,就学,编修李鸿藻授读。七月,文宗不豫,壬寅,疾大渐,召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 肃顺,
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宣谕立为皇太子。命载垣、端华、景寿、 肃顺
、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赞襄政务。

  癸卯,文宗崩,召陈孚恩、文煜赴行在。甲辰,尊皇后及圣母并 ……甲三会贾臻诸军讨之。甲寅,上奉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还宫。乙卯,以擅改谕旨,力阻垂帘,解载垣、端华、 肃顺
任,罢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军机。命恭亲王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按律覈奏。贾桢 ……保疏请皇太后亲理大政,并简亲王辅政。命王大臣、大学士等定议以闻。召醇郡王奕枻来京。是日夺载垣、端华、 肃顺
爵职,逮问议罪。命睿亲王仁寿、醇郡王奕枻逮 肃顺
解京。诏文武各衙门自十月十六日以后轮班值日。鲍超军复铅山。是月,免西宁碾伯被扰额赋。

  冬十月丙 ……申严门禁。戊午,大行皇帝梓宫至京,奉安于乾清宫。庚申,诏改祺祥为同治。辛酉,恭亲王等拟请载垣、端华、 肃顺
照大逆律凌迟。诏赐载垣、端华自尽, 肃顺
处斩,褫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职,穆荫遣戍军台。壬戌,褫陈孚恩、黄宗汉、刘昆、成琦、德克津太 ……慎卒,命皂保查巴尔虎争界事,恩合为吉林将军。庚寅,以久旱,谕修省求言。癸巳,谕耆英获咎,毋庸昭雪。禁 肃顺
之子出仕。以耆英子庆锡鸣冤,谓其死由 肃顺
也。

  六月甲午朔,增设安徽安庐滁和道。改凤庐颖道为凤颖六泗道,仍兼凤阳关监督。命刘长佑回保定,
、流、降、革至数十人。副考官左副都御史程庭桂子郎中炳采,坐接收关节伏法,庭桂遣戍。盖载垣、端华及会审 尚书肃顺
素恶科目,与柏葰有隙。因构兴大狱,拟柏葰极刑。论者谓靳祥已死,未为信谳也。然自嘉、道以来,公卿子弟视
增慧第一子。光绪三十二年,袭奉恩将军。 肃顺
乌尔恭阿第六子。道光十六年,封三等辅国将军。咸丰十一年,以罪革职处
。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与孝贞皇后并尊为皇太后。

是时,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 尚书肃顺
等以文宗遗命,称「赞襄政务王大臣」,擅政,两太后患之。御史董元醇请两太后权理朝政,两太后召载垣等入议 ……至。恭亲王奕䜣留守京师,闻丧奔赴,两太后为言载垣等擅政状。九月,奉文宗丧还京师,即下诏罪载垣、端华、 肃顺,
皆至死,并罢黜诸大臣预赞襄政务者。授奕䜣议政王,以上旨命王大臣条上垂帘典礼。

十一月乙酉朔,上奉两
命。文宗即位,迭命为阅兵大臣、右宗正。京师戒严,令督察巡防。十年,扈上幸热河,授领侍卫内大臣。端华弟 肃顺
用事,文宗崩,再受顾命,与怡亲王载垣及 肃顺
等并号「赞襄政务王大臣」。穆宗还京师,诏责端华等专擅跋扈罪,端华坐赐死。 肃顺
自有传。爵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同治元年二月,以济尔哈朗八世孙岳龄袭。三年七月,克复江宁,复还郑亲王世
八年,赐紫禁城内肩?前大臣行走,受顾命。文宗即位,历左宗正、宗令、领侍舆。

载垣与郑王端华及端华弟 肃顺
皆为上所倚,相结,权势日张。九年,命赴天津察视海防。十年正月,万寿节,赐杏黄色端罩。七月,英吉利、法 ……。及和议定,?臣请还京师,上犹豫未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载垣等受遗诏辅政,与端华、景寿、 肃顺
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称「赞襄政务王大臣」 ,擅政。九月,上奉文宗丧还京师,诏罪状载垣等,夺爵职,下王大臣按治,议殊死,赐自尽。事详 肃顺
传。爵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并命不得以其子孙及亲兄弟子承袭。同治元年,以庄亲王允禄四世孙载泰袭辅国公,
铁钱局。

十年七月,英、法二国兵至天津,命至通州与僧格林沁办防,并谕绵愉及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 尚书肃顺
、军机大臣等筹商交涉。同治二年,穆宗典学,太后以绵愉行辈最尊,品行端正,命在弘德殿专司督责,并令王子 ……将军景淳等议练东三省兵。

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王请奔赴,两太后召见,谕以赞襄政务王大臣载垣、端华、 肃顺
等擅政状。穆宗侍两太后奉文宗丧还京师,谴黜载垣等,授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命王爵世袭,食亲王双俸,并
任。十年,随扈热河,以劳赐花翎。上崩于行在,穆宗即位。御史董元醇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载垣、端华、 肃顺
等持不可,翰附之,抗言甚力,遂黜元醇议。 肃顺
曰:「君诚不愧杜文正之子也!」既而载垣等以窃夺政柄被罪,翰连坐,议革职戍新疆,诏原之,褫职,免其发遣 ……,遂不可制,湖北、江南数省先后沦陷。军兴财匮,议者试行钞法,又铸当百、当五百大钱,皆行之未久而滋弊。 尚书肃顺
同掌户部事,尚苛刻。又湘军初起, 肃顺
力言其可用,上乡之,俊藻皆意与龃《齿吾》,屡称病请罢,温诏慰留。四年冬,复坚以为请,乃允致仕。十年, ……赞其议;由部定章程五事,满、汉兵粮折价支给,上下衙门一切陋规概行裁革焉。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与 肃顺
同官不相能,屡乞病,不许。九年,复固请,乃予告去职。

十年,户部迭兴大狱, 肃顺
主之,多所罗织。怡亲王载垣等会鞫,谓司员忠麟、王熙震以短号钞兑换长号,曾面启心存,心存回奏部院事非一 ……益。」疏入,下部议行。

蕴章久直枢廷,廉谨小心,每与会议,必持详慎。钞票、科场诸大狱,婉体调护,与 肃顺
等意忤。两江总督何桂清素以才敏自负,蕴章误信之,数于上前称荐。十年,江宁大营溃,蕴章犹言桂清可恃。未 ……初政,杜受田以师傅最被信任,赞画独多。祈俊藻、彭蕴章皆久领枢务,翁心存数论军事,久筦度支。三人者并与 肃顺
不协,先后去位;同治初元,联翩复起。俊藻、心存三朝耆硕,辅导冲主,一时清望所归焉。
勿他调,以观厥成。在户部,阎敬铭方为主事,当采用其议,非所司者亦咨之。后卒得诸人力以戡定大难。端华、 肃顺
渐进用事,皆敬惮其严正焉。

六年,卒。遗疏言各省督抚如庆端、福济、崇恩、瑛棨等,皆不能胜任,不早罢 ……荐江西九江道沈葆桢、湖北候补知县刘蓉堪大用。疏上,并嘉纳焉。

十一年,文宗崩于热河行在,穆宗即位, 肃顺
等专政,文祥请解枢务,不许。十月,回銮,偕王大臣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同治元年,连擢左都御史、工部
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四

宗室 肃顺
穆荫匡源焦祐瀛陈孚恩

宗室 肃顺,
字雨亭,郑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也。道光中,考封三等辅国将军,授委散秩大臣、奉宸苑卿。文宗即位,擢内阁学 ……礼部、户部。

七年,擢左都御史、理籓院尚书,兼都统。时寇乱方炽,外患日深,文宗忧勤,要政多下廷议。 肃顺
恃恩眷,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相为附和,挤排异己,廷臣咸侧目。八年,调礼部尚书,仍管理籓院事,又 ……。会英法联军犯天津,起前大学士耆英随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往议约。耆英不候旨回京,下狱议罪,拟绞监候, 肃顺
独具疏请立予正法,上虽斥其言过当,即赐耆英自尽。大学士柏葰典顺天乡试,以纵容家人靳祥舞弊,命 肃顺
会同刑部鞫讯,谳大辟,上念柏葰旧臣,狱情可原,欲宽之; 肃顺
力争,遂命斩。户部因军兴财匮,行钞,置宝钞处,行大钱,置官钱总局,分领其事。又设官号,招商佐出纳,号「乾」字者四,「宇」字者五。钞弊大钱无信用,以法令强行之,官民交累,徒滋弊窦。 肃顺
察宝钞处所列「宇」字五号欠款与官钱总局存档不符,奏请究治,得朦混状,褫司员台斐音等职,与商人并论罪, ……雯等职,籍没官吏亦数十家。大学士祁俊藻、翁心存皆因与意见不合,齮龁不安于位而去,心存且几被重罪。 肃顺
日益骄横,睥睨一切,而喜延揽名流,朝士如郭嵩焘、尹耕云及举人王闿运、高心夔辈,皆出入其门,采取言论, ……载垣、尚书穆荫往议,诱擒英官巴夏礼置之狱,而我军屡败之馀不能战,车驾仓猝幸热河,廷臣争之不可。事多出 肃顺
所赞画,遂扈从。洎敌军入京师,恭亲王留京主和议,议即定,敌军渐退。留京王大臣吁请回銮, 肃顺
谓献情叵测,力阻而罢。 肃顺
先已授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至是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署领侍卫内大臣,行在事一以委之。

十一年七月,上疾大渐,召 肃顺
及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入见,受顾命,上已不能御朱笔,诸臣承写焉。穆宗即位, 肃顺
等以赞襄政务多专擅,御史董元醇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 肃顺
等梗其议,拟旨驳斥,非两宫意,抑不下,载垣、端华等负气不视事。相持逾日,卒如所拟,又屡阻回銮。恭亲王至行在,乃密定计。九月,车驾还京,至即宣示 肃顺
、载垣、端华等不法状,下王大臣议罪。 肃顺
方护文宗梓宫在途,命睿亲王仁寿、醇郡王奕枻往逮,遇诸密云,夜就行馆捕之,咆哮不服,械系。下宗人府狱,见载垣、端华已先在,叱曰:「早从吾言,何至今日?」载垣咎 肃顺
曰:「吾罪皆听汝言成之也!」谳上,罪皆凌迟。诏谓:「擅政阻皇太后垂帘,三人同罪,而 肃顺
擅坐御位,进内廷出入自由,擅用行宫御用器物,传收应用物件,抗违不遵,并自请分见两宫皇太后,词气抑扬,意在构衅,其悖逆狂谬,较载垣、端华罪尤重。」赐载垣、端华自尽,斩 肃顺
于市。 肃顺
揽权立威,数兴大狱,舆论久不平;奏减八旗俸饷,尤府怨。就刑时,道旁观者争掷瓦砾,都人称快。 肃顺
既伏法,诏逮所与交结之内监杜双奎、袁添喜等置重典;其被威胁者,概免株连。耆英子庆锡呈诉其父为 肃顺
所陷,请昭雪,诏以耆英罪当死, 肃顺
奏过当,文宗已斥之,特锢 肃顺
子不得入仕以示戒。

穆荫,字清轩,托和络氏,满洲正白旗人。官学生,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侍读 ……逼,诏斥穆荫等办理不善,撤回,扈从热河。丁父忧,予假十四日,命俟回京补行持服。

十一年,文宗崩,偕 肃顺
等同受顾命,赞襄政务。十月, 肃顺
、载垣、端华等伏法,穆荫与匡源、杜翰、焦祐瀛并罢直军机,议罪。及议上,诏曰:「穆荫等于载垣等窃夺政柄 ……少卿。咸丰十年,命赴天津静海诸县治团练,召回从幸热河,命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迁太仆寺卿。祐瀛尤谄事 肃顺
等,诸诏旨多出其手,为时所指目,故同败。

陈孚恩,字子鹤,江西新城人。道光五年拔贡,授吏部七品小京 ……责会讯,仅议失察降一级,准抵销。寻兼署刑部、户部尚书,调授吏部尚书。

初,孚恩以议礼忤载垣、端华、 肃顺
等,及再起,乃昵附诸人冀固位。 肃顺
等既败,少詹事许彭寿疏请治党援,论形迹最著莫如孚恩,最密莫如侍郎刘昆、黄宗汉,平日所荐举者,则有侍郎 ……文宗配祀。许彭寿复引据文宗御制诗有「以后无须变更」之句,请下廷臣再议,议不配祀。诏斥孚恩谬妄,又以籍 肃顺
家得孚恩私书,有暗昧不明语,乃逮孚恩下狱,籍其家,追缴宣宗赐额,遣戍新疆。

居数年,伊犁被兵,将军 ……、媳徐、孙小连同殉难。事闻,但恤其家​​属,孚恩不与焉。

论曰:文宗厌廷臣习于因循,乏匡济之略,而 肃顺
以宗潢疏属,特见倚用,治事严刻。其尤负谤者,杀耆英、柏葰及户部诸狱,以执法论,诸人罪固应得,第持之者 ……。其赞画军事,所见实出在廷诸臣上,削平寇乱,于此肇基,功不可没也。自庚申议和后,恭亲王为中外所系望, 肃顺
等不图和衷共济,而数阻返跸。文宗既崩,冀怙权位于一时,以此罹罪。赫赫爰书,其能逭乎?穆荫诸人或以愿谨
。寻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八年,典顺天乡试,拜文渊阁大学士。

柏葰素持正,自登枢府,与载垣、端华、 肃顺
等不协。会御史孟传金疏劾本科士论未孚,命覆勘试卷,应议者五十卷,文宗震怒,褫柏葰等职,命载垣等会鞫,得柏葰听信家人靳祥言,取中罗鸿绎情事,靳祥毙于狱。九年,谳上,上犹有矜全之意,为 肃顺
等所持。乃召见王大臣等谕曰:「科场为抡才大典,交通舞弊,定例綦严。自来典试诸臣,从无敢以身试法者。不 ……即不为已甚,就所供各节,情虽可原,法难宽宥,言念及此,不禁垂泪!」柏葰遂伏法。

十一年,穆宗即位, 肃顺
等既败,御史任兆坚疏请昭雪,下礼、刑两部详议,议上,诏曰:「柏葰听受嘱托,罪无可辞。惟载垣、端华、 肃顺
等因律无仅关嘱托明文,比贿买关节之例,拟以斩决。由载垣等平日与柏葰挟有私仇,欲因擅作威福,竟以牵连蒙 ……令家人闭户厝薪,曰:「事急即燔!」自宿于巡防廨中,相持数月。和议成,赴行在,籥请回銮,为载垣、端华、 肃顺
等所阻。十一年,迁左都御史,兼正白旗蒙古都统,寻授兵部尚书。同治元年,协办大学士。时方奉命偕尚书沈兆 ……论曰:自道光以来,科场请托,习为故常,寒门才士,为之抑遏。柏葰立朝正直,且所不免,其罹大辟也,出 于肃
顺等之构陷。然自此司文衡者懔懔畏法,科场清肃,历三十年,至光绪中始渐弛,弊窦复滋,终未至如前此之甚者
改以侍郎候补。十年,署吏部侍郎,寻实授。四川京官呈请饬赴四川督办团练,不许。

宗汉与载垣、端华、 肃顺
等交结。十一年,穆宗即位,载垣等获罪。少詹事许彭寿疏劾宗汉与陈孚恩、刘昆并党 肃顺
等,踪迹最密。诏曰:「黄宗汉本年春赴热河,危词力阻回銮。迨皇考梓宫将回京,又以京城可虑,遍告于人,希
。复朝城、观城,命督办河南、安徽剿匪事宜。河北肃清,予优叙。

是年七月,文宗崩于行在,穆宗嗣位, 肃顺
、载垣、端华等辅政专擅。胜保昌言将入清君侧, 肃顺
等颇忌惮之。洎回銮,上疏曰:「政柄操之自上,非臣下所得专。皇上冲龄嗣位,辅政得人,方足以资治理。怡亲 ……宜听政,而于近支亲王择贤而任,仍秉命而行,以成郅治。」奏上,会大学士周祖培等亦以为言,下廷议,从之。 肃顺
等并伏法。寻授镶黄旗满洲都统兼正蓝旗护军统领。

时捻匪肆扰皖、豫间,以张洛行为最强。苗沛霖自踞寿
戴,赐花翎,署兵部尚书。四年,擢左都御史,寻授兵部尚书。五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恭悫。

方端华、 肃顺
擅政,毓瑛独不附。及佐枢政,廉慎勿懈,每谓:「军旅大事,患在信任不专,事权不一。古来良将,率以掣肘不 ……文太繁。'臣等仰瞻圣藻,躬悬斋宫,言法行则,非博谦让虚名。弓剑未寒,不忍顿生异议。」礼遂定。

肃顺
等获罪,彭寿请察治党援,旨令指实。奏言侍郎成琦,太仆寺卿德克津泰,候补京堂富绩,侍郎刘昆、黄宗汉。得
仰望。」

历太仆寺卿、通政使、左副都御史。同治二年,署工部侍郎。疏荐户部郎中王正谊守洁才优,以忤 肃顺
得罪,请复其官,报可。授礼部侍郎,调刑部,又调工部。五年,以疾乞免。九年,卒。

廉兆纶,初名师敏
专疏者七,会疏者二,力主决战,上命王大臣集议。与郑亲王端华等议不合,耕云抗辩痛哭而罢。耕云初在礼部, 肃顺
颇重之,乃是为所憎。九年,科场狱起,以科道失纠下吏议,而耕云以充内监试谴独重,镌二级调用。十年,京师戒严,上将幸热河,耕云代团防大臣草疏谏阻,复自以书抵 肃顺,
卒不听。侍郎文祥提督九门,遇耕云东城,相持哭,因为规画留守诸事。

胡林翼疏荐耕云胸有权略,请起用
为其诸父行也,遂命充军机章京。故事,大臣子弟不得入直,是命盖异数云。十年,车驾狝木兰,召赴行在。是时 肃顺
方怙权势,数侵军机事,高坐直庐,有所撰拟,辄趣章京往属草。庚身以非制,不许,使者十数至,卒弗应。 肃顺
惭且怼,欲中以危法,未得间。穆宗缵业,特赐金以旌其风节,命随大臣入直。

同治元年,成进士,自请就
,并自请罢斥。事下左宗棠,宗棠言其迹近负气,被诃责。左、郭本姻家。宗棠先厄于官文,罪不测,嵩焘为求解 肃顺,
并言于同列潘祖荫,白无他,始获免,至是宗棠竟不为疏辨。嵩焘念事皆繇督抚同城所误,逾岁解职,遂上疏极论
并赏三品衔。十六年,卒。宣统元年,开复原官。

鹤年有知人鉴,少与文祥同学相淬厉。及居言职,严疏劾 肃顺
跋扈,而奏起曾国籓于家,谓必能办贼。拔宋庆、张曜统豫军,后皆为名将。治豫久,多善政,豫人刻石颂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