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正史類
史鈔類
雜史類
礼。乙巳,尊孝和睿皇后陵曰昌西陵。

  丙午,上不豫。丁未,上疾大渐。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 垣、
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陈孚恩、季芝昌,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公启鐍匣,宣示御书
放。丙戌,命赛尚阿赴湖南督办军务,徐广缙接办广西军务。丁亥,策立皇后钮祜禄氏。癸巳,僧格林沁奏劾御前 大臣郑亲王
端华修改大考侍讲学士保清试卷,阻止不听,骄矜亢愎,难与共事 。诏
端华退出御前大臣,保清褫职。戊戌,以慧成为河东河道总督。

  秋七月己未,广东罗镜凌十八股匪剿平, ……命文庆、叶名琛为大学士,桂良、彭蕴章协办大学士,柏葰为户部尚书,奕湘为盛京将军,英隆为热河都统。丙午 ,以郑亲王
端华为满洲都统,奕山为黑龙江将军。命西凌阿赴河南防剿。庚戌,捻匪张洛行回窜归德。癸丑,命英桂督剿豫、 ……。得旨:「李兆受赐名李世忠,予三品衔、花翎,以参将补用。」己酉,御史孟传金奏劾举人平龄朱墨不符,派载 垣、
端华认真查办。丁巳,僧格林沁奏天津炮台工竣。上嘉之,赐御服。己未,江南官军复溧水。壬戌,命李续宾帮同 ……李世忠副将。癸丑,筑奉天沿海炮台。郑魁士攻克湾沚、黄池贼垒。甲寅,上召廷臣宣示戊午科场舞弊罪状,依载 垣、
端华所拟,主考官大学士柏葰坐家人掉换中卷批条,处斩。同考官浦安坐听从李鹤龄贿属,罗鸿绎行贿得中,均处
日,生于储秀宫。

  十一年,就学,编修李鸿藻授读。七月,文宗不豫,壬寅,疾大渐,召御前大臣载垣、 端华
、景寿、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宣谕立为皇太子。命载垣、 端华
、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赞襄政务。

  癸卯,文宗崩,召陈孚恩、文煜赴行在。甲辰,尊 ……,命袁甲三会贾臻诸军讨之。甲寅,上奉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还宫。乙卯,以擅改谕旨,力阻垂帘,解载垣、 端华
、肃顺任,罢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军机。命恭亲王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按律覈奏 ……程。胜保疏请皇太后亲理大政,并简亲王辅政。命王大臣、大学士等定议以闻。召醇郡王奕枻来京。是日夺载垣、 端华
、肃顺爵职,逮问议罪。命睿亲王仁寿、醇郡王奕枻逮肃顺解京。诏文武各衙门自十月十六日以后轮班值日。鲍超 ……求言,申严门禁。戊午,大行皇帝梓宫至京,奉安于乾清宫。庚申,诏改祺祥为同治。辛酉,恭亲王等拟请载垣、 端华
、肃顺照大逆律凌迟。诏赐载垣、 端华
自尽,肃顺处斩,褫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职,穆荫遣戍军台。壬戌,褫陈孚恩、黄宗汉、刘昆、成琦 ……机营。曾国籓奏派道员李鸿章统水陆军赴镇江规复苏、常,允之。定登莱青道驻烟台,监督东海关税务。壬申,降 端华
、载垣世爵为不入八分辅国公。甲戌,免安徽、江苏、浙江被贼来年额赋。乙亥,允江忠义终制,田兴恕兼署贵州 ……子,以上海洙泾陷,褫提督曾秉忠职。上海官军会英、法军剿除萧塘贼垒。命崇厚、成明督办天津海防。丁丑,复 郑亲王
、怡亲王世爵。谕李续宜安集皖北流亡。是月,免汀州等处被扰额赋。

  三月癸未朔,捻匪窜太和。甲申, ……。辛酉,复金溪。壬戌,祁俊藻因病乞休,命仍以大学士衔直弘德殿。官军获昌图盗匪刘发好等,诛之。癸亥,复 郑亲王
、怡亲王袭爵。录已故诸臣功,予胡林翼一等轻车都尉,李续宾二等轻车都尉,塔齐布、张国梁、江忠源、程学启
弃市,馀军、流、降、革至数十人。副考官左副都御史程庭桂子郎中炳采,坐接收关节伏法,庭桂遣戍。盖载垣、 端华
及会审尚书肃顺素恶科目,与柏葰有隙。因构兴大狱,拟柏葰极刑。论者谓靳祥已死,未为信谳也。然自嘉、道以
二子。道光六年,封三等辅国将军。十二年,卒。无嗣。 端华
乌尔恭阿第三子。道光六年,封三等辅国将军。二十六年,袭郑亲王。咸丰
懿贵妃。十年,从幸热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与孝贞皇后并尊为皇太后。

是时,怡亲王载垣、 郑亲王端华
、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等以文宗遗命,称「赞襄政务王大臣」,擅政,两太后患之。御史董元醇请两太后权理朝政 ……等疏继至。恭亲王奕䜣留守京师,闻丧奔赴,两太后为言载垣等擅政状。九月,奉文宗丧还京师,即下诏罪载垣、 端华
、肃顺,皆至死,并罢黜诸大臣预赞襄政务者。授奕䜣议政王,以上旨命王大臣条上垂帘典礼。

十一月乙酉朔
乌尔恭阿,袭。

  乌尔恭阿初名佛尔果崇额,袭爵,诏改名。道光二十六年,薨,谥曰慎。

  子 端华,
袭。授御前大臣。宣宗崩,受顾命。文宗即位,迭命为阅兵大臣、右宗正。京师戒严,令督察巡防。十年,扈上幸热河,授领侍卫内大臣。 端华
弟肃顺用事,文宗崩,再受顾命,与怡亲王载垣及肃顺等并号「赞襄政务王大臣」。穆宗还京师,诏责 端华
等专擅跋扈罪, 端华
坐赐死。肃顺自有传。爵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同治元年二月,以济尔哈朗八世孙岳龄袭。三年七月,克复江宁,复还 郑亲王
世爵,以奇通阿五世孙承志袭。

  承志,辅国公西朗阿子。初袭辅国公。既袭王爵,曾祖辅国公经讷亨、 ……品级屯齐,图伦子。图伦,舒尔哈齐第四子,追封贝勒,谥恪僖。屯齐,事太宗,从英亲王阿济格伐明,有功。从 郑亲王
济尔哈朗略锦州、松山、杏山,九战九胜。屯齐受创,加赐银百,封辅国公。五年,从睿亲王多尔衮围锦州,明兵 ……,且私遣兵还,议削爵,诏罚银千。上征松山,大破明总督洪承畴兵。洛托横击溃兵于塔山,复围锦州。七年,从 郑亲王
济尔哈朗攻塔山,克之,授都察院承政。偕博洛、尼堪驻锦州。八年,坐事,削爵,幽禁。

  顺治初,释
御大臣。咸丰八年,赐紫禁城内肩?前大臣行走,受顾命。文宗即位,历左宗正、宗令、领侍舆。

载垣与郑王 端华
端华
弟肃顺皆为上所倚,相结,权势日张。九年,命赴天津察视海防。十年正月,万寿节,赐杏黄色端罩。七月,英吉 ……,扈上幸热河。及和议定,?臣请还京师,上犹豫未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载垣等受遗诏辅政,与 端华
、景寿、肃顺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称「赞襄政务王大臣」 ,擅政。九月,上奉文宗丧还京师,
任。九年,罢铁钱局。

十年七月,英、法二国兵至天津,命至通州与僧格林沁办防,并谕绵愉及怡亲王载垣、 郑亲王端华
、尚书肃顺、军机大臣等筹商交涉。同治二年,穆宗典学,太后以绵愉行辈最尊,品行端正,命在弘德殿专司督责 ……京兵,将军景淳等议练东三省兵。

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王请奔赴,两太后召见,谕以赞襄政务王大臣载垣、 端华
、肃顺等擅政状。穆宗侍两太后奉文宗丧还京师,谴黜载垣等,授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命王爵世袭,食亲王双
惟留数艘泊鼓浪屿。诏斥不能豫防,仓猝失事,以厦门收复,免其治罪,议革职,从宽降三品顶戴留任。寻命侍郎 端华
至闽察勘,坐未能进剿罢职,时论仍右之。咸丰三年,召来京,将起用,道梗不得至,寻病卒。子钟骥,宣统初,
甚被倚任。十年,随扈热河,以劳赐花翎。上崩于行在,穆宗即位。御史董元醇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载垣、 端华
、肃顺等持不可,翰附之,抗言甚力,遂黜元醇议。肃顺曰:「君诚不愧杜文正之子也!」既而载垣等以窃夺政柄
请久任勿他调,以观厥成。在户部,阎敬铭方为主事,当采用其议,非所司者亦咨之。后卒得诸人力以戡定大难。 端华
、肃顺渐进用事,皆敬惮其严正焉。

六年,卒。遗疏言各省督抚如庆端、福济、崇恩、瑛棨等,皆不能胜任,
七年,擢左都御史、理籓院尚书,兼都统。时寇乱方炽,外患日深,文宗忧勤,要政多下廷议。肃顺恃恩眷,其兄 郑亲王端华
及怡亲王载垣相为附和,挤排异己,廷臣咸侧目。八年,调礼部尚书,仍管理籓院事,又调户部。会英法联军犯天 ……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署领侍卫内大臣,行在事一以委之。

十一年七月,上疾大渐,召肃顺及御前大臣载垣、 端华
、景寿,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入见,受顾命,上已不能御朱笔,诸臣承写焉。穆宗即位,肃顺等以赞襄政务多专擅,御史董元醇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肃顺等梗其议,拟旨驳斥,非两宫意,抑不下,载垣、 端华
等负气不视事。相持逾日,卒如所拟,又屡阻回銮。恭亲王至行在,乃密定计。九月,车驾还京,至即宣示肃顺、载垣、 端华
等不法状,下王大臣议罪。肃顺方护文宗梓宫在途,命睿亲王仁寿、醇郡王奕枻往逮,遇诸密云,夜就行馆捕之,咆哮不服,械系。下宗人府狱,见载垣、 端华
已先在,叱曰:「早从吾言,何至今日?」载垣咎肃顺曰:「吾罪皆听汝言成之也!」谳上,罪皆凌迟。诏谓:「 ……行宫御用器物,传收应用物件,抗违不遵,并自请分见两宫皇太后,词气抑扬,意在构衅,其悖逆狂谬,较载垣、 端华
罪尤重。」赐载垣、 端华
自尽,斩肃顺于市。

肃顺揽权立威,数兴大狱,舆论久不平;奏减八旗俸饷,尤府怨。就刑时,道旁观者争掷 ……忧,予假十四日,命俟回京补行持服。

十一年,文宗崩,偕肃顺等同受顾命,赞襄政务。十月,肃顺、载垣、 端华
等伏法,穆荫与匡源、杜翰、焦祐瀛并罢直军机,议罪。及议上,诏曰:「穆荫等于载垣等窃夺政柄,不能力争, ……彦者仍责会讯,仅议失察降一级,准抵销。寻兼署刑部、户部尚书,调授吏部尚书。

初,孚恩以议礼忤载垣、 端华
、肃顺等,及再起,乃昵附诸人冀固位。肃顺等既败,少詹事许彭寿疏请治党援,论形迹最著莫如孚恩,最密莫如
院学士。寻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八年,典顺天乡试,拜文渊阁大学士。

柏葰素持正,自登枢府,与载垣、 端华
、肃顺等不协。会御史孟传金疏劾本科士论未孚,命覆勘试卷,应议者五十卷,文宗震怒,褫柏葰等职,命载垣等 ……位,肃顺等既败,御史任兆坚疏请昭雪,下礼、刑两部详议,议上,诏曰:「柏葰听受嘱托,罪无可辞。惟载垣、 端华
、肃顺等因律无仅关嘱托明文,比贿买关节之例,拟以斩决。由载垣等平日与柏葰挟有私仇,欲因擅作威福,竟以 ……相助,令家人闭户厝薪,曰:「事急即燔!」自宿于巡防廨中,相持数月。和议成,赴行在,籥请回銮,为载垣、 端华
、肃顺等所阻。十一年,迁左都御史,兼正白旗蒙古都统,寻授兵部尚书。同治元年,协办大学士。时方奉命偕尚
至京,改以侍郎候补。十年,署吏部侍郎,寻实授。四川京官呈请饬赴四川督办团练,不许。

宗汉与载垣、 端华
、肃顺等交结。十一年,穆宗即位,载垣等获罪。少詹事许彭寿疏劾宗汉与陈孚恩、刘昆并党肃顺等,踪迹最密。
城,命督办河南、安徽剿匪事宜。河北肃清,予优叙。

是年七月,文宗崩于行在,穆宗嗣位,肃顺、载垣、 端华
等辅政专擅。胜保昌言将入清君侧,肃顺等颇忌惮之。洎回銮,上疏曰:「政柄操之自上,非臣下所得专。皇上冲龄嗣位,辅政得人,方足以资治理。怡亲王载垣、 郑亲王端华
等非不宣力有年,赫赫师尹,民具尔瞻;今竟揽君国大权,以臣仆而代纶音,挟至尊而令天下,实无以副寄托之望
头品顶戴,赐花翎,署兵部尚书。四年,擢左都御史,寻授兵部尚书。五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恭悫。

端华
、肃顺擅政,毓瑛独不附。及佐枢政,廉慎勿懈,每谓:「军旅大事,患在信任不专,事权不一。古来良将,率以
钱法积弊:诸疏多见采纳。

英、法合军犯天津,耕云专疏者七,会疏者二,力主决战,上命王大臣集议。与 郑亲王端华
等议不合,耕云抗辩痛哭而罢。耕云初在礼部,肃顺颇重之,乃是为所憎。九年,科场狱起,以科道失纠下吏议,
议练京兵、将军景淳等议练东三省兵.
  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王请奔赴;两太后召见,谕以赞襄政务王大臣 端华
、载垣、肃顺等擅政状.穆宗侍两太后奉文宗丧还京师,谴黜载垣等;授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命王爵世袭、食 …… (第 250 页)
  李定国攻广东急,使成功趣会师;成功遣其将林察、周瑞率师赴之,迁延不即进,定国败走.成功又攻漳州,千总刘国轩以城献;再进,复陷同安.其将甘辉陷仙游,穴城入,杀掠殆尽.至是,和议绝;上命 郑亲王
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师讨成功.十二年,左都御史龚鼎孳请诛芝龙,国器亦发芝龙与成功私书;乃夺芝龙爵 …… (第 264 页)
  朗格,栋鄂氏;对齐巴颜子、阿兰珠弟也.对齐巴颜来归,………………战死,得世职.以长子栋世禄袭;旗制定,隶满洲镶红旗.和托,其次子也.崇德七年正月,授本旗梅勒额真.从 郑亲王
济尔哈朗等伐明,围锦州,明总兵祖大寿以其城降;遂进克塔山. (第 280 页)
郑亲王
籍所俘获,令和托还奏;上命分赉军中死伤将士,并令赍敕抚明杏山守将曰:『汝以善言招之降,则已;否则以 …… (第 280 页)
  爱音塔穆,袭父爵,兼领穆克谭旧辖牛录,益壮丁五十.顺治初,从入关,破李自成.旋从豫亲王多铎徇河南,与梅勒额真沙尔瑚达屡败贼.逐贼至潼关为殿,贼自后来袭,三至三却,爱音塔穆功也.

  二年,河南既平,从定江南.
  六年八月,从 郑亲王
济尔哈朗下湖广.时明桂王由榔驻武冈,湖南诸郡县半为明守.爱音塔穆帅师自长沙而南,克宝庆,击马进忠、王 (第 287 页)
  命王得禄赴台湾协剿。
  十二月戊子(初九日),谕:『前因颜伯焘陈奏厦门失守情形,恐有不实不尽,面谕 端华
驰往密查。兹据该侍郎奏,大致均属相符;即新兵水勇数目多寡,亦不甚悬殊。惟以总督大员驻扎厦门专办防堵事 (第 2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