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举人授四川简县知县迁叙永厅同知擢山东泰
  安府知府又擢两淮盐运使以病解官归是集盖
  孝纯卒后其友人桐城姚鼐丹徒 王文治
编次卷
  一为五言古诗六十首卷二为七言古诗三十八
  首卷三为七言古诗四十五首卷四为五言近体 …… (第 69a 页)
  首卷十为七言绝句八十八首卷十一为七言绝
  句百四十八首卷十二为七言绝句百三十三首
  首有其师桐城刘大櫆序而鼐与 文治
于乾隆甲
  寅年编成授梓复从而序之
补亭诗稿 (第 69b 页)
 
皇上睿裁至温州邪教其在浙在闽为首之人皆已拿
  获而无知被诱愚民俱令其各缴出所造牌符等
  物一概自首免究其福建 王文治
陈立昭等温州
  范子盛倪允信徐璞如处州季海官等现在饬审 (第 27a 页)
王爵,仍赏给贝勒。和亲王弘昼以仪节僭妄,罚俸三年。庚午,大学士史贻直卒。壬申,上试翰林、詹事等官,擢 王文治
等三员为一等,馀各升黜有差。甲戌,上奉皇太后秋狝木兰。以李侍尧为湖广总督,辅德为湖北巡抚,陈宏谋兼署
何焯同为光地客,论书多与二家相出入。精于鉴别古人,言笔法亦多心得,著字学劄记二卷,载圭美堂集中。 王文治,
字禹卿,江苏丹徒人。生有夙慧,十二岁能诗,即工书。长游京师,从翰林院侍读全魁使琉球,文字播于海外。乾 ……事镌级,乞病归。后当复官,厌吏事,遂不出,往来吴、越间,主讲杭州、镇江书院。高宗南巡,至钱塘僧寺,见 文治
书碑,大赏爱之。内廷有以告,招之出者,亦不应。

喜声伎,行辄以歌伶一部自随,辨论音律,穷极幽渺。客 ……,肋未尝至席。持佛戒,自言吾诗与书皆禅理也。卒,年七十三。

所著诗集外有快雨堂题跋,略见论书之旨。 文治
书名并时与刘墉相埒,人称之曰「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与姚鼐交最深,论最契,当时书名,鼐不及 文治
之远播;后包世臣极推鼐书,与刘墉并列上品,名转出 文治
上。

梁巘,字闻山,安徽亳州人。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官四川巴县知县。晚辞官,主讲寿春书院,以工李北海 ……书,王澍行书,周于礼行书,梁巘真及行书,翁方纲行书,于令行书,巴慰祖分书,顾光旭行书,张惠言篆书, 王文治
方寸真书,刘墉行书,汪庭桂分书,钱伯坰行及榜书,陈希祖行书,黄乙生小真行书。逸品上十五人,顾炎武正书
  终朝惟蓣饭(仕宦家食米,馀皆饭薯蓣),十月尚蕉衣(民冬、夏皆蕉布为衣)。鱼蟹形模异,蚊旦暮飞(蚊甚多,惟巳、午二时不出)。怪云知蜃出,骤雨识龙归:始信沧溟阔,还家梦亦稀。


    东禅寺见 王梦楼前辈
壁间题句,有怀其人(丙子册封正使全穆斋前辈,请先生为从客)
  东禅寺里闻钟处(诗有「来听东禅寺里钟 (第 117 页)
  初五日(丁亥),阴。行四十五里,风逆,暂泊五台山;山有道观,颇清静。午后,强行三十里,泊苏州府姑苏驿,织造全公德来恭请圣安。闻 王梦楼先生
在号船,因访之。 (第 137 页)
梦楼
曾从全公至琉球,可资考问;又系雨村房师,礼宜进谒--号船者,乃备运 …… (第 137 页)
  二十四日(乙亥),晴。是日,为雷公诞。食后,游东禅寺。寺在久米东北,前临下天后宫。后倚平山,六松盘若。西有茂林,可半亩。阶前桂数株,国中仅见;木槿二,与中国同。佛堂有徐澄斋、 王梦楼
诗轴。僧岩桂,年七十二,貌甚古,类有德者。篱边香椽一,荜发萦绕,若淩霄子;赤形,如僵蚕,味类胡椒。郑 (第 17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