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史鈔類
   中恐日久坍塌请宽限照原议改筑得
旨交新任巡抚李卫查勘修理时
命都统拉锡至浙查抄年羹尧财产羹尧先已自燬书札
   福敏于拉锡回程后复查出西征随笔逆书二册
   系钱塘 举人汪景祺

上嘉其细心论 (第 39a 页)
景祺
罪如律四年二月擢都察院左都御
   史四月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九月署湖广总督十
   月奏沔阳潜江等十州 (第 39a 页)
   察使至是年羹尧败

上阅其党 汪景祺
逆书备载如丝贪残不法珽受如丝重
   贿及文焯妄断状于是
命侍郎黄炳赴川覆案其事且
谕宪德将楚民被害 (第 26a 页)
 用必致旷官废事然尚不忍多行黜退盖以各司人众
 兼有堂官办理事无贻误故今春京察止将甚不堪者
 革退数人其馀概为优容此朕宽大之恩也乃 汪景祺
 
查嗣庭等妄谓郎中员外主事等官壅滞不得升转至
 有白首为郎十年不调等语此必司官中有不感朕宽 (第 15a 页)
   雍正四年十月初六日钦奉
上谕朕临御寰区惟以正人心端风俗为首务乃化导训
 戒之旨屡颁而锢疾尚未悛改如浙江则有 汪景祺
查 …… (第 89a 页)
 见诸行事足以厚俗维风以备国家之用非仅欲其工
 于文字也浙江文词甲于天下而风俗浇漓敝坏已极
 如查嗣庭 汪景祺
自矜其私智小慧傲睨一世轻薄天
 下之人遂至丧心悖义谤讪君上以
圣祖仁皇帝六十馀年圣德神功深仁厚泽普天 (第 90b 页)
率土浃
 髓沦肌自居心以至用人行政至公至正事事周详尽
 善实为古帝王中所罕见者而查嗣庭 汪景祺
乃敢肆
 行谤议则凡为人君者更何道以免悖逆之讥刺乎设 …… (第 90b 页)
 秋历代因之各有史册以垂法戒今若容悖逆之人颠
 倒是非私行记载则史册不足凭矣岂非千古罪人乎
 浙江风气恶薄如此查嗣庭 汪景祺
而外自有与此相 …… (第 91a 页)
 蜂起快心满意亦必有所顾忌而不敢见之文词是吕
 留良之罪大恶极诚有较曾静更为倍甚者也朕向来
 谓浙省风俗浇漓人怀不逞如 汪景祺
查嗣庭之流皆
 以谤讪悖逆自伏其辜皆吕留良之遗害也甚至民间
 氓庶亦善造言生事如雍正四年内有海宁平湖 (第 113b 页)
  郎胜(建德人壬/戌进士)    张瑾(杭州人/同知)
  杨实(鄞人/训导)      陈塾(慈溪人/教谕)
  沈 日祺(山阴人/训导)
    杨昕(瑞安人华/亭知县)
  闻人韺(馀姚人壬/戌进士)   柴诚(江山人国/子监博士)
  (第 25a 页)
亦甚卑浅太容易人人皆可为矣何轻诬理学至于此
极若云妖言惑众作奸犯科者出于僧道则如近日获
重罪处极刑之 汪景祺
蔡怀玺郭允进等又何尝皆僧 (第 4b 页)
猛虎入京等语现今四海清宁百姓安
乐各省田禾丰稔为数十年所罕见彼奸民造此狂悖
无影响之语不过自取诛戮耳 汪景祺
咒诅之语不过
与此见解相𩔖因伊应服极刑之罪甚多彼时若将此
文并发恐众人谓朕恶其咒诅故加诛戮是以未将 (第 24a 页)

文发出今查嗣庭所出经题前用正字后有止字而易
经第三题则用其旨远其词文是其寓意欲将前后联
络显然与 汪景祺
悖逆之语相同今 (第 24a 页)
汪景祺
历代年 …… (第 24a 页)
 卿贰而狂悖如此是得谓之有人心者乎圣人云匿怨
 而友其人尚以为耻今匿怨而为之臣古今宁有是理
 查嗣庭与 汪景祺
同系浙人或属一党著将查嗣庭革
 职拿问交三法司严审定拟其副考官俞鸿图到京时
 亦著讯问若出题时彼此相 (第 28b 页)
多皆实事许容理应开复补用著将许容补授浙
江布政使来京请旨再赴新任浙江绅士刁悍浇漓以
强凌弱相习成风如 汪景祺
查嗣庭肆行讪谤目无国
法又如陈世侃偶因私怨遂将平民嘱托巡抚黄叔琳
立毙杖下又如查嗣庭之子查克上寄信与 …… (第 8b 页)
 举数人会同吏部带领引见
  初六日奉
上谕朕临御寰区惟以正人心端风俗为首务乃化导训
 诫之旨屡颁而锢习尚未悛改如浙江则有 汪景祺

 嗣庭之流肆行讪谤毫无忌惮可见浙省风俗浇漓甚
 于他省而今科主考陈万策策问中有云浙省敝俗颇
 喜 …… (第 9b 页)
  责止之朕若允佟吉图之奏行之于浙江则地方之人

 不知如何之忿恨詈骂矣圣人所谓恶居下流而讪上
 者恶不孙而无礼者此数端皆切中浙人如 汪景祺

 嗣庭等类之病而为圣贤深恶之习较之山西忠厚淳
 朴之风相去岂啻天壤哉
  又
谕刑部逃人在外生事 …… (第 26a 页)
 情分相联方克致升平之治人人共受其泽自唐宋以
 来去古已远习俗浇漓人心诈伪狂妄无忌惮之徒往
 往以腹诽朝政语含讥讪为尚甚者笔之于书肆其诬
 谤如 汪景祺
查嗣庭今已败露尔等平日保无有似此
 者乎本朝养育人材待士之典可谓重矣而汉人意中
 每似不愿太平安静者 …… (第 28b 页)
 设有奸民煽动一方未宁尔等身家性命皆能保其无

事耶凡平日私心怨望之徒未知曾计及于此否夫顺
天者昌君即天也食其禄践其土而有异心则逆天矣
逆天者岂能逃于天谴乎 汪景祺
查嗣庭其明證也尔
等宜扪心自问有则切改之无贻后悔至于士人立身
行己以礼义廉耻为重乃至昏夜乞怜上书投札 …… (第 29a 页)
  请托贿嘱之书札不一而足而丁士一至以红绫启呈
  送查嗣庭此乃用之于王公者而查嗣庭俨然受之无
  耻无礼僭越极矣其日记所载狂妄悖逆之语与 汪景
  祺
相为表里而其诽议
圣祖仁皇帝用人行政大逆不道之言不可胜举我
圣祖仁皇帝御极六十馀年凡一言一动必审求至 …… (第 31a 页)
  举我
圣祖仁皇帝无日不临朝听政引见各官于馆选尤必
亲加详定而查嗣庭以宋明之事比并而论且以

钦点为非尚有人心者乎 汪景祺
亦云进士选馆一见岂能
  定其贤否夫自古以身言书判为用人之方故必观其
  相貌言动以为选择若其人举动 (第 32a 页)
轻浮不能应对或年
  齿过老或新进稚弱岂可令其读书翰苑此皆显而可
  见者 汪景祺
此论实与查嗣庭随意钦点之语诬罔一
  辙且查嗣庭以明代馆选先期呈文字于内阁今若将
  馆选庶常交内阁 …… (第 32a 页)
  府道皆由大僚之推荐正慎重官方之意也朕遵奉旧
  章凡有府道缺出或令廷臣保举或令督抚保题采访
  擢用而查嗣庭 汪景祺
谓居官自有资格历俸自有后
  先宜循资序俸与之量移今则道官府官非特旨补授
  即督抚保题白首为郎十年 …… (第 33a 页)
  任则一衙门之中能文者不过数人便可足用其他文
  才虽稍逊而优于政事者皆令其终老翰林岂爱惜人
  才之意而 汪景祺
以为翰林者侍从之臣清华之选而
  责以吏事转为外官不知簿书为何物未能操刀而使
  之割等语先民有言未 (第 34a 页)
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如 汪景

  祺
之说则是朕之因材器使量能授官者又非矣而查
  嗣庭日记谓词林壅积至此一通更诬罔之甚也
圣祖仁皇帝以行 …… (第 34a 页)
  主事补用而新科进士留部学习令其咸知服官勤政
  诚养育人材之至意也朕遵奉旧章以进士为额外主
  事有能勤敏称职者各堂官保举补授乃 汪景祺
以郎
  中既不能升员外何由得转主事尤为绝望又有额外
  之主事引领而待则小京官与外省之知县更为无望 …… (第 34b 页)
  得量移必至志气隳颓是岂激劝臣工之道乎朕遵奉
  旧章令将翰林应升之员及以次应升之员通行开列
  㨂选升迁乃 汪景祺
以为开坊不拘资俸词臣终老玉 (第 35a 页)
  堂遂使屈膝强颜仰求要人希图外转等语是朕之慎
  重清华优待词臣又非矣况如 汪景祺
所云屈膝强颜
  仰求外转此等无耻败检之人以之终老玉堂已属有
  玷清班而尚以淹滞为叹诚丧心病狂之论 (第 35b 页)
也朕即位
  以来屡降谕旨凡政治有阙令诸臣直言无隐至再至
  三朕求言之切自反诸已实为诚矣而 汪景祺
谓诸臣
  言事者应名故事皆无关痛痒虽日进万言呓语浮词
  何补圣治有条奏之名无条奏之实等语朕不知诸 (第 35b 页)


果无可言耶抑匿而不吐耶或朕求言之不切耶何苦
自隐其胸中之欲语而忍视朕受此叛逆人之诽笑也
汪景祺
讥考官评文之谬谓近科以来考官但看四
书文三篇为去取经文皆不寓目二三场又无论已台
阁诸臣通经者几人进士 …… (第 36a 页)
  直陈其非者朕便为改定即
圣祖在
天之灵想亦为欣悦但毋面是背非如查嗣庭之肆行讥谤
  也况古人有杀身以成名者尔等即有触犯忌讳如
  景祺
所云以身试之丧其性命亦足成千古之名矣又
  何惮而不言为此叛逆贼臣所讥诮耶尔等将馆选如
  何始称尽 …… (第 39a 页)
 行黜退盖以各司人众兼有堂官办理事无贻误故今
 春京察止将甚不堪者革退数人其馀概为优容此朕
 宽大之恩也乃 汪景祺
查嗣庭等妄谓郎中员外主事 …… (第 42a 页)
 等官壅滞不得升转至有白首为郎十年不调之语此
 必司官中有不感朕宽容之恩而以不得升用私相怨
 望者是以 汪景祺
查嗣庭闻之遂为此诬谤之语笔之
 于书此等之人既不能为国家效力而转以不得即升
 为怨怼又复多佔员缺阻塞 (第 42b 页)
 因薄责家人致被家人戮死甚为骇异夫主仆之分所
 以辨上下而定尊卑天经地义不容宽假汉人从来主
 仆之分不严陵替荡轶风俗颓败习以为常是以查嗣
 庭 汪景祺
辈不知君上之尊悖逆妄乱无所不至历来
 满洲风俗尊卑上下秩然整肃最严主仆之分家主所
 以约束奴仆者虽或 …… (第 11b 页)
  见诸行事足以厚俗维风以备国家之用非仅欲其工
  于文字也浙江文词甲于天下而风俗浇漓敝坏已极
  如查嗣庭 汪景祺
自矜其私智小慧傲睨一世轻薄天
  下之人遂至丧心悖义谤讪君上以
圣祖仁皇帝六十馀年圣德神功深仁厚泽普 …… (第 15b 页)
  沦肌

圣敬日跻纯亦不已用人行政至公至正事事周详尽善实
  自古帝王中所罕见者而查嗣庭 汪景祺
乃敢肆行谤
  议则凡为人君者更何道以免悖逆之讥刺乎设使议
  论及于朕躬其情罪尚或可恕今观查嗣庭日 …… (第 16a 页)
  秋历代因之各有史册以垂法戒今若容悖逆之人颠
  倒是非私行记载则史册皆不足凭矣岂非千古罪人
  乎浙江风气恶薄如此查嗣庭 汪景祺
而外自尚有与
  此相𩔖者若加穷究则不可胜诛倘听其风俗颓敝不
  加整饬何以成一道同风之治朕思开科 (第 16b 页)
  可对越
天地神明耳况丧心蔑义之人其是非岂有定准以
圣祖仁皇帝之圣德神功深仁厚泽普天率土浃髓沦肌为
  千古帝王所罕觏万世臣民所感戴尚不免于查嗣庭
   汪景祺
之悖理逆天妄肆讥讪究之徒自取诛戮何损
  于
圣德之高深乎朕即位以来凡整纲饬纪无不仰遵 (第 25b 页)
皇考之良法美意以实心行实政如果有丰功伟烈大有造
  于社稷苍生垂之史册万世自有公论即有查嗣庭
  景祺
之辈心怀悖乱敢于诋诬者亦必自遭天谴不能
  倖逃国法究于朕之声名毫无所损设或朕无功业可
  纪即有称 …… (第 26a 页)
  又奉
上谕今日朕面加训诲谆切周详尔等诸臣共相敬听惟
 姚三辰之词色神气不以朕言为然伊乃浙人必系查
 嗣庭 汪景祺
之同类其胸怀甚不可信朕因浙江风俗
 颓坏不堪力加整顿务便痛改恶习浙省之人自应感
 朕恩德共知愧悔乃姚 …… (第 27a 页)
 厚不负朕化导之苦心而尔等身家子孙亦永受其福
 倘系粉饰虚文则此奏复何益也朕所不取向来浙江
 风俗如此尔等诸人中岂无存心邪曲与 汪景祺
查嗣
 庭相类者前二人罪案败露之时朕若一一究问访察
 何情不得而朕不忍株连多人曲为保全尔等当知朕
  (第 31b 页)
之案及石文焯审理之处比时虽然归结
而其中虚实真伪朕究未释然于中数年以来未尝不
时时留心访察也前者检阅 汪景祺
记载程如丝贪横
一条云程如丝重贿蔡珽调补夔州知府程如丝至夔
凡商家所有之盐尽以半价强买之私盐船自夔至 …… (第 20a 页)
欲脱程罪且议复其官以合圣意呜
呼浙抚黄叔琳以置土豪贺茂芳于死遂革职问罪乃
知府杀人不计其数而反无过乎 汪景祺
记载之言如
此伊乃年羹尧门下走狗其言何足为据且谓石文焯
出脱程如丝之罪乃迎合朕意此语更属悖谬朕本无 …… (第 21a 页)
此者更难𢘤数孔子曰君子不以人废言 汪景祺
虽犯
重罪身正典刑然其言未必字字皆虚今伊既有程如
丝枉杀多人之语则外间为此语者必不止于 (第 22a 页)
汪景祺
一人此处甚有关于国家之政事必须究问明白得其
实情始足以清吏治而肃官方剖是非而除壅蔽在朕
误听欺罔之言 (第 22a 页)
 用及来京进见朕观其人果不称外任之职而居官尚

无过愆仍加恩授以宗人府府丞三品之显秩所以待
之者不为不厚矣而伊进见之时并无感恩之意似以
不得外任怨望于心且其神色常若沉湎于酒者昨于
轮班条陈摺内称宗人府王为王爷朕面诘之曰在朕
前奏事乃称王为王爷有是理乎伊对曰臣昏愦不知
国体朕诘之曰尔为翰林多年且历任内外至于大臣
此等礼数尚且不知岂非于大清国之事务全不关心
乎伊连称是是朕又诘之曰尔于大清国之事务全不

关心此语尔敢于承受乎伊又连称是是彼时廷臣同
进见者数十人在旁闻之无不骇然惊异朕见其神气
昏乱言词颠倒以为此必居心不良鬼神为之播弄其
平日必有诽谤悖逆之词如吕留良查嗣庭 汪景祺

之见于记载者因令革职拿问搜查其寓中笔札及查
出进呈朕一一检阅其中世俗请托私交则有之并无
诽谤悖逆 (第 20b 页)
  羹尧供词无异至拉锡起身之后(臣/)等再加细搜

  粗重家伙于乱纸中得抄写书二本书面标题读
  书堂西征随笔内有自序系 汪景祺
姓名(臣/)等细
  观其中所言甚属悖逆不胜惊骇连日密访其人
  至十月十六日始知 (第 12a 页)
汪景祺
即钱塘县 (第 12a 页)
举人汪日
  祺(臣/)
等一面饬令地方官将伊家属封锁看守一
  面唤伊近房族弟翰林院编修汪受祺问其去向
  据称 (第 12a 页)
汪日祺
现在京师罐儿胡衕居住我若欺妄
  不行实说甘 (第 12a 页)
日祺
同罪等语取具亲笔供单存 (第 12a 页)
  案(臣/)谨将逆犯 汪日祺
所撰书二本封固恭呈
御览伏祈
皇上立赐严挐正法以快天下臣民之心以褫将来恶
  逆之胆(臣/)等受
恩 …… (第 12b 页)
   馀人则该土司之恣为凌虐不善抚驭可知所有
   印务若令其妻护理必至妻报夫仇若令伊子承
   袭亦不能子干父蛊势必戕害 无巳(臣/)
愚俟两司
   审明之日应如土民所请改土归流再镇筸红苗
   原有十里其下四里久巳归化而上六里之苗贴 (第 56b 页)
 奏为奏

闻事窃(臣/)于本年正月十六日据嘉兴府平湖县知县
 
 
  城者随即率领典史逐家晓谕安慰民心已定俱
  各安业等因到(臣臣/)思此事皆由逆恶 汪景祺

  曾侨寓平湖城内该县百姓见其肆行悖逆人人
  切齿痛恨深抱互乡之耻遂有无赖刁民造作讹
  言煽 …… (第 145a 页)
  所致一经该县晓谕即已安堵如故(臣/)闻禀随星
  夜出示飞行宣布
皇上蠲恤缓徵爱民保赤德意并指明 汪景祺
大逆不
  道尚蒙
皇恩止于一身伏诛亲子兄弟得免骈斩族党亲友不
  株一人岂有侨寓之乡独行加罪之事况 …… (第 145b 页)
  方官留心预为防范察拿讹傅棍徒惩治各去后

 
  附摺奏
闻再(臣/)因浙江连有查嗣庭 汪景祺
悖逆凶顽为天地
  所不容古今所罕有诚恐浙民平素刁诈惊疑畏
  惧刻刻预为安顿并一面密访舆论人情皆知 …… (第 146b 页)
 奏覆王曾期一事备蒙

批示教诲愈仰
圣慈广被覆载同宽不使天下有一事外之人略受惊
  恐虽尧仁舜泽何以及此(臣/)初时开读亦窃疑是
   汪景祺
因闻王曾期平日原系好名广交之人事
  关重大不敢不详慎访察此实愚昧之见致有错
  误然(臣/)自未仕 (第 457b 页)
。甲戌,廷臣议上年羹尧罪九十二款。得旨:「年羹尧赐死,其子年富立斩,馀子充军,免其父兄缘坐。」辛巳, 汪景祺
以谤讪处斩。癸未,以觉罗巴延德为天津水师营都统。壬辰,祫祭太庙。

  是岁,免直隶、江苏、河南、浙
试覆检如前,中落卷七十八人。二年,中七十七人。乾隆元年,中三十八人。后不复行。雍正四年,以浙人查嗣庭 、汪景
祺著书悖逆,既按治,因停浙江乡、会试。未几,以李卫等请,弛其禁。七年,广东连州知州朱振基私祀吕留良,
处分綦严,长官往往博宽大之名,每届京察,祗黜退数人,虚应故事,馀概优容,而被劾者又不免屈抑。雍正中, 汪景祺
、查嗣庭辈论列时政,以部员壅滞为言,有「十年不调、白首为郎」等语。帝责以怨望诽谤,而事实不得谓诬。盖
香亭笔谈四卷,小沧浪笔谈四卷。阮元撰。瀛舟笔谈十二卷。阮亨撰。小琅嬛丛记四卷。阮福撰。西征随笔二卷。 汪景祺
撰。楚南随笔一卷。吴省兰撰。匏园掌录一卷。杨夔生撰。天山客话一卷,外家纪闻一卷。洪亮吉撰。柳南随笔六
元年,散馆授编修。三年,署国子监司业。四年,真除,督浙江学政。五年,迁侍讲。六年,转侍读。时查嗣庭、 汪景祺
以诽谤得罪,停浙江士子乡会试。兰生奏言:「诸生当立品奉公,如有潜通胥役,欺隐钱粮,察出黜惩。臣按考所 ……律。

四年,充江南乡试考官。例以乡试录进呈,上嘉近思命题正大,策问发挥性理,谕奖之。时侍郎查嗣庭、 举人汪景祺
以诽谤获罪,停浙江人乡会试。近思疏言:「浙省乃有如嗣庭、 景祺
者,越水增羞,吴山蒙耻!」因条列整饬风俗,约束士子,凡十事。上曰:「浙省有近思,不为习俗所移,足为越
王国栋,字左吾,汉军镶红旗人。康熙五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累迁光禄寺卿。雍正初,查嗣庭、 汪景祺
坐文字谤讪见法。上谓浙江士习浇漓,四年,设浙江观风整俗使,以授国栋。国栋至官,巡行宣谕,清逋赋,惩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