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史部
李慈铭(陶方琦 谭廷献 李稷勋) 张裕钊(范当世 朱铭盘 杨守敬) 吴汝纶(萧穆 贺涛 刘孚京) 林纾(严复 辜汤生)
张澍

张澍,字介侯,武威人。父应举,有孝行。嘉庆四年,澍年十八,成进士。是科得人最盛,澍选庶吉 ……,而下揽八家,其门径大略相同。涛有文集四卷。

附 刘孚京

孚京,字镐仲,南昌人。有文集六卷。 林纾

林纾,
字琴南,号畏庐,闽县人。光绪八年举人。少孤,事母至孝。幼嗜读,家贫,不能藏书。尝得史、汉残本,穷日夕 ……外别创清学一派。时有请立清学会者,纾抚掌称善,力赞其成。甲子秋,卒,年七十有三,门人私谥贞文先生。有 畏庐
文集、诗集、论文、论画等。

附 严复

严复,初名宗光,字又陵,一字几道,侯官人。早慧,嗜为文。闽
  我朝胡文忠有言曰:『世未有不养士而能治民,亦未有不察吏而能安民者』.侯赋性刚果,豪右中慑,无敢齮龁其乡里者;胥役尤惮侯神明,未尝舞能骫法:故民安于侯

之治若昵父母.而士之硕学高行者,侯又极力奖进之;厚其资给,课其殿最.又别储千金权其子母,以为幼童月课奖赏之费.三年以来,士民大治.今侯且去,而书院适丁落成之期;士有用以为叹,私冀侯之复来者.愚以为士民之报侯,当以名位高远为侯祝,勿留侯而徒为为吾新之私也.然而侯之精神教泽留于士林者,讵以侯之去而遂置之耶!故略举侯之政迹为文以记之,且以表去思之意云.
  拣选知县壬午科 举人林群玉
敬撰,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方家□敬书.
  光绪壬辰年六月望日,合邑生童敬立. (第 181 页)
   弁 言

  满洲秘档的来历,已详金梁的自序,毋庸重述;本书系就原书与台湾文献有关部份,选辑而成;故名。 林纾
的跋文,本来排在书首,因遵前序后跋之义,移置书末。(匆匆) (第 1 页)
  我朝发祥漠北,入关以后,世祖以深仁厚泽洽于民心,至今举踵思慕。臣纾以犬马馀年,八谒崇陵,岂惟顾恋国恩,亦我列祖列宗亲学重士、沦浃人之肌骨尔。向者清史馆既立,总裁赵尔巽亦叙名及纾,后寝其议。臣纾家贫无书,复不能制为私史,以阐扬先皇帝之圣德;昼夜隐痛,但为纪哀之诗,抒其黍离之悲而已。属者前进士臣金梁在陪京恭检旧档,得太祖、太宗创业时文件,较宋臣司马光涑水纪闻为详;其赐明臣毛文龙、袁崇焕数书,东华录亦未全录。梁乃恭缮成帙,臣纾敬读数过,悲感无尽。谨跋数言,归诸金梁;梁方撰陪京通志也。举人臣 林纾
谨跋 (第 81 页)
  源以我朝幅员广,武功实迈前古;因借观史馆官书,参以士大夫私著,排比经纬,成「圣武记」四十馀万言.晚遭夷变,谓「筹夷事,必知夷情」;复据史志及林则徐所译「西夷四州志」等,成「海国图志」一百卷.他所著,有「书古微」、「诗古微」、「元史新编」、「古微堂诗文集」.



    林 纾(严复)
   (第 929 页)
林纾,
字琴南,号畏庐;闽县人.光绪八年举人.少孤,事母至孝.幼嗜读,家贫,不能藏书.尝得「史」、「汉」残本 …… (第 929 页)
  纾讲学不分门户,尝谓清代学术之盛,超越今古;义理、考据合而为一而精博过之,实于汉学、宋学以外,别创清学一派.时有请立清学会者,纾抚掌称善,力赞其成.

  甲子秋,卒,年七十有三;门人私谥「贞文先生」.有 「畏庐
文集」、「诗集」、「论文」、「论画」等. (第 931 页)